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10.11 光化学反应 有光参与的反应, 例如光合作用 光的波长与能量 光化学基本定律 量子效率 量子产率 分子的重度 ( 单重态、 三重态 ) 单重态与三重态的能 级比较 激发到 S 1 和 T 1 态的概率 激发态电子能量的衰 减方式 荧光与磷光的异同点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光化学反应特点 光敏剂.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
仪器分析 第四章 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应化系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
仪器分析实验 中山大学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要求: 每次课后都要做1~2题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学委按学号排好,交到研究生助理师兄师姐处。 课程成绩 期末笔试60%,平时成绩40%
第四章 荧光分析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和分类 (1)定义: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从激发态
紫外与荧光实验 Agilent8453仪器 PE公司LS55仪器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 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 2 荧光
第十章 中药制剂分析中 新方法与新技术.
第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谱学导论》课程 任课教师:孙国英 副教授 授课班级:
第一章 光谱技术 作 者: 王 英 联系电话:
第二节 比色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 概述 (1) 比色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比色法: 在分析化学中, 利用比较
植物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报告人:王雨嘉
第六章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第一章 光学分析法引论 P 计算下述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数波长为900pm的单色X射线. 解: (2)在12.6 m的红外吸收峰.
流式细胞仪 —— 黄晞.
环糊精增敏4-羟基香豆素衍生荧光法测定肉制品中痕量亚硝酸盐
Instrumental Analysis
高效毛细管电泳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高压电源、进样系统、石英毛细管及检测器是 哪个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光与生物样品的相互作用 主讲教师: 钱 骏 副教授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光分析法初探 孙赫男.
Chapter Eleven Spectrophotometry
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 复旦大学 苏汝铿.
液/质联用LC-MS 型 号:Agilent B 国 别:美国 单价(万元):167 三重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系统。
混合离子络合滴定的最低允许PH值的计算 报告人:肖开炯.
原子光谱法 Atomic Spectrometry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二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仪器分析 分子光谱分析 主 讲:崔华 教授 1.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Chapter II Introduce to Optical Analysis.
仪器分析 第八讲 主讲教师:刘忠英                   学时:32 .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荧光光谱 荧光光谱法特点: 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用样少、方法简便以及能提供较多的物理参数等优点。用途广泛, 如可用于研究溶液中蛋白质构象。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9 光的偏振 横截面 光传播方向 E 一.自然光与线偏振光 1.光波的振动矢量 :E H,引起视觉:E
分光光度计(荧光/紫外可见) 培训 张文静 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测试站 2017年06月16日.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十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 第五节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项 目 九 分 光 光 度 分 析 黄根成.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5.1 He及第二族元素原子的光谱和能级 铍 Be:Z=4=212+2 镁 Mg:Z=12=2(12+22)+2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分子荧光光谱法 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化学系03级3班 03081094 杨柳

概述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荧光和磷光是分子吸光成为激发态分子,在返回基态时的发光现象. 分子荧光光谱法(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又称为荧光光谱法或荧光分析法.是以物质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依据进行的定量分析,以荧光光谱的形状和荧光峰对应的波长进行行的定性分析.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荧光和磷光是分子吸光成为激发态分子,在返回基态时的发光现象. 荧光:受光激发的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所发出的辐射。 磷光: 从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所发出的辐射。

荧光分析法的特点 ★灵敏度高。检测限比吸收光谱法低1~3个数量级; ★选择性比吸收光谱法好。因为能产生紫外可见吸收的分子不一定发射荧光或磷光; ★试样用量少和方法简便 ★能提供比;光多的物理参数 ★应用范围不如吸收光谱法广,因为有的分子不发荧光。

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 分子的激发与失活 1. 分子的多重态 单重态 一个所有电子自旋都配对的分子的电子状态。大多数有机物分子的基态是单重态。当基态一对电子中的一个被激发到较高能级,其自旋方向不会立刻改变,分子仍处于单重态。 三重态 有两个电子的自旋不配对而平行的状态。激发三重态能量较激发单重态低。

2 去活化过程 激发态分子的失活: 激发态分子不稳定,它要以辐射 或无辐射跃迁的方式回到基态 1. 激发 在室温下物质分子大部分处于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且电子自旋配对为单重态.当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发生能级跃迁时,可上升到不同激发态的各振动能级,其中多数分子上升至第一激发单重态这一过程约需10-15秒. 激发 2 去活化过程 激发态分子的失活: 激发态分子不稳定,它要以辐射 或无辐射跃迁的方式回到基态 ☆振动驰豫 (Vibrational relaxation) ☆荧光发射(Fluorescence) ☆内部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体系间跨越跃迁 去活化过程

激发 去活化过程

荧光强度及影响荧光的因素 荧光是物质吸收光子之后发出的辐射,荧光强度(F)与荧光物质的吸光强度Ia及其荧光物质的荧光效率φ成正比。 1. 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F = φIa 其中 Ia = I0—I I0——入射光辐射功率; I——透射光辐射功率; Ф——荧光效率(荧光量子产率)

荧光量子产率Φ 物质分子发射荧光的能力用荧光量子产率(Φ)表示: Φ与失活过程的速率常数k有关 凡是使荧光速率常数kf增大而使其他失活过程 (系间窜越、外转换、内转换) 的速率常数减小的因素都可使荧光增强。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Ia=I0-I=I0(1-10-εbc) 则F=ΦI0(1-10-εbc)=φI0(1-e-2.303εbc) 又因 e-2.303εbc=1-2.303 εbc-(-2.303 εbc)2/2!-(-2.303 εbc)3/3! 对于很稀的溶液,投射到样品溶液上的被吸收的激发光不到2%时, 即εbc<=0.05时,上式的第二项后的各项可以忽略不计。则 F = φI0[1-(1-2.303 εbc)]=2.303 φ I0 εbc 当I0一定时 并且浓度C很小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 F = K·C (K = 2.303 φ I0 εb) 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只限于极稀的溶液,对于较浓的溶液,其吸光度超过0.05时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将发生偏离.

荧光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温度降低会使荧光强度增大; ★PH 带有酸性或碱性取代基的芳 香化合物的荧光与pH有关; ★溶剂 溶剂极性增加有时 ★溶剂 溶剂极性增加有时 会使荧光强度增加,荧光波长红移; 若溶剂和荧光物质形成氢键或使荧 光物质电离状态改变,会使荧光强度 、荧光波长改变;含重原子的溶剂 (碘乙烷、四溴化碳)使荧光减弱。 ★溶解氧的存在往往使荧光强度 降低。 ★激发光的照射 化合物 相对荧光强度 C6H5OH 18 C6H5O— 10 C6H5NH2 20 + C6H5NH3

荧光分光光度计 量分析,也可用于测绘激发光谱 和荧光光谱。第一单色器选择激 发光波长(>250nm的 紫外光)故称为激发单色器 荧光分光光度计既可用于定量分析, 也可用于测绘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荧光分光光度计既可用于定 量分析,也可用于测绘激发光谱 和荧光光谱。第一单色器选择激 发光波长(>250nm的 紫外光)故称为激发单色器 第二单色器(荧光单色器) 与激发光入射方向垂直, 并选择荧光波长,可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和准确度。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无机物分析 无机离子中除少数例外一般不发荧光.但很多无机离子能怀一些有机试剂形成荧光络合物,而进行定量测定. 生物化学及生理医学方面的应用 荧光法对于生物中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很多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物效性,故广用于生物化学分析,生理医学和临床分析. 药物分析 目前还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作为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等的检测器,使有效的分离手段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测定方法结合起来,可用于测定复杂的混合物.

荧光团杂化纳米二氧化硅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