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101年度精進教學計畫— 「閱讀理解教學示例研習」工作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Advertisements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小六家長會 ~ 英文科 ~ P.6 Parent Meeting ~English~ 翁佩恩老師.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Introduction of P.1 English Curriculum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LiveABC學習系統 103年英語自學說明會 校內學習資源LiveABC.
一 年 級 課 程 簡 報 一年級教師:林素貞、許怡英、王麗萍.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洪儷瑜(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陳秀芬(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歐素惠(台北市立龍安國小)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電子書在語文教學 之應用分享 分享者:李幸穎.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102學年度 (4上)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設計理念與教學步驟 本簡報可配合翰林英語第五冊第七課或康軒英語第六冊第二課的文法句型使用。
G-30-3 What開頭的感嘆句.
Prepositional Phrases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視訊skype計畫 多元評量 蔡麗棉.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象形圖 製作者:周子傑老師.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 三年級上學期 普通話科 電腦輔助教學教案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G-30-6 How開頭的感嘆句.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102學年度 (4下)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如何指導閱讀 彰化縣芳苑鄉路上國小 楊恩慈.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102學年度 (5上)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問句 黃勇仁.
怎樣進行親子閱讀.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P.5 Parent Meeting ~English~
數學科診斷與補救教學綱要 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姚如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雲林縣101年度精進教學計畫— 「閱讀理解教學示例研習」工作坊 高年級閱讀策略教學示例 車達、朱繪文老師

有關今天研習的幾個問題: 在國語科教學中,我會運用哪些閱讀理解教學策略? 我願意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嗎? 我的學生們在上國語課時快樂嗎? 我的學生喜歡閱讀嗎? 我的學生懂得如何閱讀嗎?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討論: 低年級:識字與詞彙部分著重識字、流暢性與詞彙。閱讀理解策略著重預測、摘要與推論。 中年級:識字與詞彙部分著重識字、流暢性與詞彙。閱讀理解策略著重摘要、推論、自我提問與理解監控。 高年級:識字與詞彙部分著重詞彙。閱讀理解策略著重摘要、推論、自我提問與理解監控。

一、詞彙 從文句中區辨出詞來 從詞字中分析推測詞意 道貫古今 德配天地 主動蒐尋詞彙意義 由上下文推測詞意(見閱讀理解-推論)

範文 張小柔 生活在安逸幸福環境中的人怕是不能理解什麼是「領養」吧? 我是被領養的。 我一直痛恨原先生我長我的家,他們不要我。家人帶我出來玩,卻故意的將我丟棄了,是,我知道是故意丟棄,當我在街頭四處徘徊悽悽惶惶吼叫哭嚷的時候,我知道,我的家人實際上是在距離我不遠處窺看,後來領養了我的張爸爸也說過,這是一般遺棄孩子的一貫技倆!他們真的有這樣剛硬的心腸!

二、摘要、推論 課文大意 以文章結構進行摘要 推論 由上下文推測詞意 由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找不同觀點(找反證)

摘要教學說明: 分析人、事、時、地、物等重點 刪除不必要的細節或重複之處 用一概括的詞語來代表 濃縮內容為一連貫的大意

「摘要教學」要注意的 摘要教學不是給孩子一個標準答案。 摘要教學要教給孩子摘要大意的方法,引導孩子自己嘗試找出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話口述大意)

推論 利用文本的線索和自己有的背景及知識,對文本沒有明顯表達出來的東西作出一些假設。 脫離文字表面的意思,領悟到字裡行間的提示或暗示。

推論 因果關係 連結線索 不同觀點

三、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梅林國小教學範例) 六何法 詰問作者

什麼是「自我提問」? 閱讀者對閱讀材料提出問題並嘗試回答的歷程,稱作「自我提問」(self-questioning)。 自我提問被視為一種後設認知策略,它的功能就如同某種形式的自我測驗(self-testing),促使閱讀者專注於文章重要之處,並不斷檢核自己當下的理解情形(King, 1991; Nolan, 1991)。 是故,自我提問歷程的差異,將影響閱讀者的閱讀理解情形。

Bartlett(1932)認為個體的獨立閱讀行為實質上是一「努力追尋意義」(effort after meaning)的過程,閱讀者試圖將新訊息同化進入既有的知識基模之中,建構意義,以達成閱讀理解的目的。 Adler與Van Doren(1974)則指出「主動閱讀」(active reading)的重要性:愈是主動,就能讀得愈好。主動閱讀的原則即是「在閱讀時提問,並且必須試著回答」。 一般閱讀者既不會提問,也沒有答案!

適時提問 Adler與Van Doren認為閱讀的藝術即是在適當的時機提出適當的問題,其中包括四個基本問題: (一)全書的整體內容是有關於什麼? (二)作者說了什麼?他如何描述? (三)這本書的部份或全體是真實的嗎? (四)這本書的內容對我而言有何重要性? 當學生離開了教室的情境,離開了教師的指導與同儕的陪伴而獨自閱讀課本或一般讀物時,其自我提問(self-questioning)歷程遂成為決定其閱讀理解的重要因素。

從「教師提問」到「自我提問」 教師提問:藉由產出問題或呈現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專注於文章內的特定焦點進行思考;其最終的教學目標,即在於促使學生獨自進行閱讀活動時能夠熟練運用提問策略以增進閱讀理解;換言之,也就是鼓勵學生能夠藉由自問自答的方式,達到自我引導學習的目的。 課堂上的嘗試: 小朋友,讀完這一課,你會問什麼問題? 一組提問,別組搶答(可翻閱書本) 輪流進行

「自我提問」的問題類型 問題類型之分類: 強調問題之答案出處 強調問題的「量」或「質」 強調問題的層次深淺

自我提問小結 現階段小六生尚難具備良好之自我提問能力,但教師宜於教學過程中,透過技巧不斷暗示自我提問在閱讀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養成自我提問的習慣,提昇自我提問的層次。

四、理解監控 Gagne(1985)認為在閱讀時,將閱讀理解歷程可以區分四個子群(subgroups),並且這些子群是在閱讀時同時進行的。此四個子群分別為(1)解碼(decoding)(2)文義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3)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4)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理解監控的歷程在確保讀者能有效的達成目標,歷程包括「設定目標」(goal setting)、「選擇策略」(strategy selection)、「檢核目標」(goal checking)、及「補救」(remediation),廣泛地說是一套後設認知技巧。 (1)目標設定(goal-setting)和策略選擇(strategy selection):有技巧的讀者,在每次閱讀開始時,即對文章進行理解監控,而此歷程持續於整個閱讀期間。在閱讀開始,讀者先設定一個閱讀的目標,接著選擇一個適合的閱讀策略。藉由上述兩個過程,即可對文章有初步的概念。 (2)目標檢核(goal-checking)和補救(remediation):目標檢核的目的在確保讀者是否達到他的目標。如果檢核的結果非原本所期望的,讀者即採取補救措施,重新修正各項歷程,直到目標的檢核通過,才能繼續進行閱讀工作。

理解監控 自我評估 我讀懂沒? 自我管理 讀懂了! 沒讀懂! 繼續讀! 使用方法效果評估 哪裡不懂?(字、詞、或句) 改變方法(放慢速度、重讀…) 使用方法效果評估

教學示例一 六上翰林版第十二課阿嬤與歌仔戲 本課適用之閱讀理解教學策略: 能力指標 以文章結構提問進行摘要並畫組織圖 5-3-3-1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6-2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教學示例一 一、結構提問並繪意義段的結構圖: 教師向學生說明:原因、經過、結果,是構成本課文章的主要元素。利用這些結構元素可以抓出課文的重點,讓冗長的文章變成一段簡短的大意。 步驟: 提問回答-繪製結構圖-統整

教學示例一

教學示例一 二、文章結構分析圖 教師透過組合各段結構組織圖後,與學生共同討論,並將各分段的結構圖結合統整繪製成課文完整結構組織圖。

教學示例一 三、重述故事 1.老師利用結構圖示範利用文章的結構重述故事。 2.請學生運用結構圖,練習一次。 請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重述課文內容,先請程度普通的先說,再請其他同學分享,或補充,最後老師再協助統整。

教學示例二 五上南一版第10冊第三課「奔向山的懷抱」 運用之閱讀理解策略: 一、六何法: 二、放聲思考: 三、文本找支持: 二、放聲思考:   三、文本找支持: 四、五感描寫的體驗與運用

教學示例二 一、六何法: 請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並討論句中六何的元素分別是什麼。 請同學在紙上四區分別寫下時間、人物、地點、做什麼時的小活動,並提示學生在組合成句時,其實是用了六何法的精神。好好的利用六何法,可以使得描述更為完整。

教學示例二 二、放聲思考法: 與學生討論「不疾不徐」「富有節奏」的解釋 「精神抖擻」「窸窸窣窣」「暢快」解釋的討論。

教學示例二 三、文本找支持法: 提問:請用完整的句子,描述一下早晨的山。 提問:從文章中找出慢跑的訣竅、好處。 提問:「爸爸笑著拍我的肩膀」為什麼? 提問:從山頂往下看,作者的描述運用了什麼手法? 提問:作者跟爸爸的感情如何?從文章中找出證據。 提問:作者喜歡慢跑嗎?從文章中找出證據。

教學示例二 四、五感描寫法: 請學生從段落中找出運用五感摹寫的手法。 運用:五感描述+我的□□也跟著……。造句

教學示例三 五上翰林版第六課中國結 運用之閱讀理解策略: 一、理解監控 二、推論策略(從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三、從文體結構進行摘要

教學示例三 一、理解監控 學生放聲朗讀課文第一、二、三段 由教師示範自我監控,自問自答 學生放聲朗讀第四、五段 由教師帶領學生自我監控,自問自答 學生放聲朗讀第六、七段 接下來兩段課文,由學生分組輪流練習。

教學示例三 二、推論策略教學─由文本找支持 教師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認識何謂「找支持的理由」? 課文深究提問:教師透過有目標的提問,逐段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並練習從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延伸活動:教師邀請學生補充,練習從課文中提問「從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教學示例三 三、透過文體結構進行摘要教學 教師解說何謂「描述/列舉的說明文結構」 針對文章結構進行引導性練習: 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上述解說,從課文各段落中指出作者針對中國結所描述的特徵或訊息: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上述解說,從課文各段落中指出作者針對中國結特質所列舉的例子: 繪製與討論本課文章結構組織圖: 透過文章結構組織圖進行摘要: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