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與演化論 (I) 神創論 VS. 演化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15 颜婷婷. 千年话题 - 谁创造了万物 夏秋季节,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常常在山沟、草 丛间看到闪烁着绿色荧光的萤火虫,它是从哪里 来的呢?古代人没有发明显微镜,不能利用显微 观测技术,无从知道虫卵的存在,因此很容易以 为它是从腐草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例如:汇集 有秦、汉以前礼仪论著的《礼记》中便有.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3 生命的演變.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中國人壽 徐真真.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第2節 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生物演化 天擇說 地球上的生物,於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改變,這種改變稱.
第七章 人与生物共生.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
生命的演變 3-1 演化學說.
第十四章 演化.
演化的學說.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義守大學 周資眾 運動科學選材 義守大學 周資眾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下 第   3 章 演 化 持續改變的生命 窺探岩石中的秘密 穿梭演化的 時空隧道.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在NS-2上模擬多個FTP連線,觀察頻寬的變化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Wavelet transform 指導教授:鄭仁亮 學生:曹雅婷.
大調音階 李金桂 製作.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功與能量的轉換 當外力對物體作功時, 會增加物體的位能或動能 功: 重力位能: 動能:
物理實驗水火箭活動 水火箭製作.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動物世界.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重複圖形.
第二-1章 生命尊嚴與品質   「太陽不會無為而照的。」 ---史懷哲 「未經檢驗的生命不值得生存。」 ---蘇格拉底.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S.1D(5,29,35,36).ppt 神創造的世界 S.1D 游浩軍 王惠成 陳惠雁 丁衍光.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討論.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細胞.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衛道神學研究院 釋經法.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組員資料 組員資料 組員姓名及班別: 潘慧萍 Poon Wai Ping﹝3858-B22﹞
一 可靠度問題.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Scratch: 動畫或遊戲編程 任務3:海洋世界.
劇變世代中的教會使命 The Mission of Church at the Age of Radical Changes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達爾文與演化論 (I) 神創論 VS. 演化論

自希臘文明以來,大部分西方的哲學家將物質世界視為靜止、固定而且不變的世界 達爾文之前的西方觀點 自希臘文明以來,大部分西方的哲學家將物質世界視為靜止、固定而且不變的世界

柏拉圖相信:地球上無論是生物或是無生物都只是“完美典範”粗劣的仿冒品罷了。完美典範只存於天堂中,並且是完美永不改變的。地球上的一切均是這些典範的拷貝,而人類自然學家所謂動植物間的變異,只不過是各式各樣的瑕疵而已。

亞里斯多德在“自然的階梯”一書中提出“萬物大鍊條”的觀念:認為萬物皆依神旨,由無生物、低等生物到最頂端的人類皆按順序排列,從簡單不完美趨向複雜、完美,環環相扣構成了地球的一切。

傳統基督教的「創世論」觀點認為: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是上帝(神)在最初就造好而安放在地球上的,被神創造出來的生物永遠不變而代代相傳下來。

根據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觀念,以及基督教的思想,西方的哲學家創造了一個包括宗教、社會、科學的世界觀:自從上帝創造完美典範以來,物種就沒有改變,只是地上物質世界的物種,不似天堂的原型完美。

神學家們相信上帝是完美的,所以祂的所作所為必定也是完美的。 因此而來的兩個信念,更對自然科學家們形成牢不可破的律法: 神學家們相信上帝是完美的,所以祂的所作所為必定也是完美的。 哲學家們力陳完美等於永恆不變,神聖而完美的事物何須改變。

除此之外,幾乎大部分重要的歐洲科學家均認同,人類是依照上帝的形象所創造的,是獨一無二而且基本上與其他物種截然不同。

一直到了18世紀,神的安排及萬物不變的觀念不僅仍然左右著人們對自然世界的瞭解,也影響著社會體系。舉凡人類支配萬物、國王統治庶民的“天賦權力”均衍生於此。無論對社會體系或自然世界而言,改變的論調是猥褻不可思議的。

到了19世紀初,社會和科技的改變橫掃整個歐洲,工業革命所創造出來的商人階級,再也無法忍受傳統的社會結構,而想做一些改變;就在同一時期,一些歐洲最偉大的科學家,對“變動世界”的科學觀,付出了極大的貢獻。

天文學家質疑地球並非如教義所言乃是宇宙的中心;牛頓對地球上物體的運動提出數學上的解釋;地質學家挑戰地球亙古不變說,提出地質隨時間緩慢演變的觀念。幾乎盤據在各科學領域的不變論,都遭到強烈的質疑和挑戰。

許多科學家開始相信,地球上種種生命形式,是隨時間漸次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演化論」的觀點。提出天擇說演化機制的達爾文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809~1882 )出生的。

法國科學家拉馬克是第一個對生物演化機制提出假說的科學家。

他任職於博物館,專門研究無脊椎動物,經過多年觀察研究,於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討論演化何以發生的問題。

拉馬克認為,動物的軀體中本來就具有可供發展的力量,例如動物為了要生存,必須經過一番努力,而這份力量就傾注其中,結果動物就變成了最適合生存的型態。

例如:長頸鹿伸長脖子吃高處的樹葉。

拉馬克的演化論精髓就是生物靠自身的努力,會使某些部位特別發達;相反地,一些不常使用的部位卻會越來越退化,最後甚至完全消失。所以拉馬克的演化論又稱為“用進廢退說”。

拉馬克認為生物的性狀,除了可由於其對環境的適應而改變之外,此種改變後的性狀(也就是後天獲得之性狀)也可以遺傳給後代。

他相信演化是有目標的,而且生物的改變是因為他們“想”變得“更好”。 今日的生命科學已知道拉馬克的理論中有兩個基本假設是錯誤的: 他相信演化是有目標的,而且生物的改變是因為他們“想”變得“更好”。 他相信生物得自後天的特徵會傳給下一代。

19世紀末,德國的生物學家魏斯曼(1834~1941)以實驗打破“得自後天的性狀可遺傳”的假說:他用剪刀剪去老鼠尾巴,無尾老鼠生的小老鼠仍有尾巴,如此一代一代剪下去,無論多少代,小老鼠還是有尾巴。可見後天的影響不會改變生物的本質。

雖然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有著如此的謬誤,但在生物演化說法尚未蔚為風氣之時,他是第一位提出生物演化機制科學性假說的人,也是第一位認知到演化是生物族群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

小獵犬號上的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

1831年耶誕節之後,22歲年輕的達爾文搭上英國皇家艦隊”小獵犬號”軍艦,開始其環球探險之旅。小獵犬號是英國海軍探測船,當時的任務是環遊世界一週做調查工作。

小獵犬號的探險航行路線

當時達爾文剛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神學士的學位,是個虔誠的教徒,但在小獵犬號的航程中,因為與日俱增的知識和對自然的著迷,使其與一般基督徒所持有的自然觀點越行越遠。

主張地質漸變的地質觀察學者萊伊爾所著的“地質學原理”給了達爾文很多啟發。 Charles Lyell

探險旅行中,達爾文親見火山爆發、地震、化石出水、高山化石,使他意識到地質過程中的緩慢改變。

五年航行期間,達爾文觀察了很多地方的生物,蒐集了很多標本和化石,尤其是在南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帶,記錄了許多和日後演化論有關的知識。其中又以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群島上的動植物,讓他最感興趣。這群島離美洲大陸約1000公里,由數十座小島組成。

達爾文發現群島上,26種陸鳥中有21種和南美大陸所產者大不相同,而11種海鳥中只有2 種和南美大陸所產者不相同,他也發現在這些島嶼上有很多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生物,他開始思考新種是如何產生的呢?

航海之後,達爾文已成為小有名氣的科學家,但當時他著重於地質學方面的研究,尤其以珊瑚礁成因的研究最為有名。

回國第二年(1838年10月間)為了“消遣”而閱讀了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其中提到了糧食產量是以等差級數增加,而人口則以幾何級數增加,由於糧食供不應求,最後必會造成人類間的激烈競爭。馬個薩斯的人口論啟發了達爾文的靈感。

經過20年耐心而大量的研究,達爾文終於想出為何動植物族群沒有發生數量增加到失控的理由,並進一步說明他在大自然中所見的種種變化,例如:新種是如何形成的。從而建立了“天擇”的觀念。

1858年達爾文和持相同論調的年輕科學家華萊士聯名,在倫敦召開的林奈學會上發表“天擇說”的論文。 Alfred Wallace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原始”一書,就天擇說提出更詳細的說明。華萊士因而將建立天擇說的美譽完全推讓給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in 1859, the year The Origin of Species wa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