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单位原料重 g 含水量 ml 大米饭一碗 (170g) 大米粥一碗 (500g) 面条一碗 (170g) ( 汤另计 ) 蒸蛋糕一碗 (170g) 5025 藕粉 牛奶
Advertisements

NAT与ICMP交互.
第3章 数据通信基础.
3.3 传输介质 无线介质(信号在大气或外层空间自由传播) 使用电磁波或光波携带信息 优缺点: 无需物理连接 适用于长距离或不便布线的场合
第4章 多路复用传输技术 多 路 复 用 器 多 路 分 解 器 一条链路 n个输入 n个输出 n个信道 目的:在介质上尽可能传输更多信号。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技术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学习本章的内容将会对最基本的数据通信技术、广域网中数据传输原理与实现方法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远 动 监 控 技 术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三章 数据通信技术 第一节 数据通信基础 第二节 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 复习思考题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主讲:方贤进, Ph.D & Associate Prof.
第6章 信號編碼技術.
二. 差错检测 1.差错检测的基本原理 差错控制的根本措施:采用抗干扰编码(即纠错编码)。 码组:由n个码元(0,1)构成的每一组合。
無線傳輸 無線傳輸概念之媒介 無線傳輸模型 調變技術 多重存取
通信原理概论 张 小 银 安徽工业大学网络中心.
本投影片檔案僅供本書上課教師使用,非經作者同意請勿拷貝或轉載,謝謝。
网络管理员考证辅导 2012年11月上午试题.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本章学习目标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编码技术 2.3 多路复用技术 2.4 数据通信方式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概述 2.2 数据调制与编码 2.3 多路复用技术 2.4 异步与同步通信 2.5 数据传输介质
第 二 篇 通信基础.
第3章 数据通信基础 本 章 内 容 简 介 概 述 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系统的几项技术指标 数据的三种传输类型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聚會時, 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 多謝合作]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組員:蔡典龍4970E027 蕭積遠4970E026 王建智4970E050 李雅俐4970E025 賴品言4970E054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任课教师: 孙亚.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 1.3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项目一 计算机网络概论 2 项目二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3 项目三 物理层基础与应用 4 项目四 数据链路层基础与应用 5 项目五 网络层基础与应用 6 项目六 传输层的基础与应用 7 项目七 应用层的基础与应用 8 项目八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与物理层 主讲人: 单 位: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 2008年3月.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二章 物 理 层.
第 2 章 物理层.
Chapter Three 物理层.
主要内容 串行口的结构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波特率的计算 简单应用
Hadoop I/O By ShiChaojie.
Signal Encoding Techniques (信号编码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文兴.
調變技術 Modulation 陳哲儀 老師 行 動 網 路 技 術 調變技術 Modulation 陳哲儀 老師 元培資管系 陳哲儀 老師.
AVR单片机软硬件设计教程-入门篇 ——学单片机就要学AVR!
第二章 声音和语音编码 南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研室.
2.5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光波分多路复用.
计算机网络 吴功宜 编著 欢迎辞.
無線通訊系統概論 行動通訊與網路 Chapter 7 多重分工技術.
计算机网络基础.
聲轉電信號.
时分多路复用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 总线结构多机系统的信道共享技术
第二章 實體層 2-1 傳輸媒介的種類 2-2 數據傳輸的相關技術 2-3 數位資料與數位訊號 2-4 數位資料與類比訊號
宽带光接入网概述 甘 朝 钦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9年 06 月.
耆康會長者中央議會 <<長者與社會參與>>計劃培訓
第2章 實體層基礎.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第 10 章 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 10.2 时分复用(TDM) 10.3 数字复接技术 10.4 SDH复用原理
通訊原理 訊號的傳輸模式 訊號的類型 訊號的調變技術 數位訊號編碼處理 訊號的多工.
Westmont College 包,帧, 奇偶校验, 校验和, 循环冗余校验
PCM编码方案 1.抽样.
第3章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 3.1 PCM30/32路系统 3.2.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Game Theory 5个海盗抢到了100颗宝石,每一颗都一样的大小和价值连城,他们决定这分: 1. 抽签决定自己的号码(1,2,3,4,5) 2. 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5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 3. 如果1号死后,再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4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部分 数据传输.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操作。 实验内容:
通信原理实验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3年3月25日 1.
第3章 数据通信与广域网技术.
主讲 巫玲 E_mail: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系列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讲 巫玲 E_mail: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移动计算技术 (Mobile Computing,MC)
高频电子线路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3章 高频谐振放大器 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5章 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 : 2.1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2.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3 数据编码技术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  : 2.1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2.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3 数据编码技术 2.4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2.5 多路复用技术 2.6 数据交换方式 2.7 差错检验和控制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信息 信息是人对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信息 信息是人对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 数据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 信号是数据的具体的物理表现。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例子 信息 信号 数据 雪 六角形 凉 白色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信息:人对雪花和马的认识 数据:文字,二进制数,十进制数 信号:电压,光,磁场强度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信号与信号传输 两种不同类型的量: A.时间、温度、电波、声音 信号中没有断开或不连续的的地方;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 信号与信号传输 两种不同类型的量: A.时间、温度、电波、声音 信号中没有断开或不连续的的地方; B.字符,二进制数,电脉冲 信号仅取一些有限数目的值;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模拟与数字的特点 模拟: 数字: 波动性; 离散性; 持续变化; 跃变性; 反映事物的本质; 设备性能先进,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模拟与数字的特点 模拟: 波动性; 持续变化; 反映事物的本质; 在电信业已经被广泛 使用超过100年; 数字: 离散性; 跃变性; 设备性能先进, 较为便宜;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3 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传输速率—— bps(bit per second) 用C表示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3 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传输速率—— bps(bit per second) 用C表示 信号传输速率——波特(Baud) 用B表示 两者关系——C=B×log2n n是调制电平数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带宽(Bandwidth )(HZ) 数据速率 奈奎斯特公式:最大数据传输速率C=2Hlog2L(bps)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带宽(Bandwidth )(HZ) 数据速率 奈奎斯特公式:最大数据传输速率C=2Hlog2L(bps) 香农公式:最大数据传输速率C=Hlog2(1+S/N)(bps)

2.2 数据通信系统构成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噪声

2.3 数据编码技术 2.3.1 数字数据用数字信号表示 不归零编码NRZ(Non-Return-Zero) 2.3 数据编码技术 2.3.1 数字数据用数字信号表示 不归零编码NRZ(Non-Return-Zero)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差(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 Encoding)

2.3 数据编码技术

2.3 数据编码技术 载波信号:Asin(2nft+Φ) AM: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 2.3 数据编码技术 2.3.1 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表示 载波信号:Asin(2nft+Φ) AM: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 FM: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 PM: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

2.3 数据编码技术

2.3 数据编码技术 2.3.1模拟数据用数字信号表示 脉冲编码调制(PCM )

2.3 数据编码技术 增量调制(DM )

2.4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2.4.1 数据通信的操作方式

2.4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2.4.2 同步和异步传输 (a)单同步格式 (b)双同步格式

2.4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 异步通信格式 :

2.5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用一条高速线路传送多条低速线路的数据 分类: 2.5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用一条高速线路传送多条低速线路的数据 分类: 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多路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2.5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特点:信号被划分成若干通道 2.5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特点:信号被划分成若干通道 (频道,波段),每个通道独立进行数据传递 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

2.5 多路复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2.5 多路复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特点:多条低速线路轮流使用同一条高速线路进行数据传递 应用:电话主干线路

2.5 多路复用技术 波分多路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应用:光缆线路

2.6 交换技术 2.6.1 电路交换 C B A D 传输 传输 传输 1.交换2.发送 呼叫信号 1.交换2.发送 呼叫信号 2.6 交换技术 2.6.1 电路交换 C B 传输 传输 传输 A D 1.交换2.发送 呼叫信号 1.交换2.发送 呼叫信号 发送呼叫信号 1.作出反应 2.发送回应 信号

2.6 交换技术 2.6.1 电路交换 特点: 1.有通话的建立过程 2.通话建立以后源与目的间有一条专用的通路存在

2.6 交换技术 2.6.2 报文交换 B C 传输 传输 传输 等待-发送 A D 等待-发送 发送报文

2.6 交换技术 2.7.2 报文交换 传输延迟 特点:1.无呼叫建立 和专用通路 2.存储-转发 式的发送技术 A B C D

2.6 交换技术 2.6.3 分组交换

2.6 交换技术 2.6.3 分组交换 特点:1.无呼叫建立和专用通路 2.存储-转发式的发送技术 3.将数据分成有大小限制 的分组后发送

2.6 交换技术 三种交换技术对比: 对线路的利用率 A.存在呼叫建立;专有线路上不传送数据时浪费资源 2.6 交换技术 三种交换技术对比: 对线路的利用率 A.存在呼叫建立;专有线路上不传送数据时浪费资源 B.没有呼叫建立;只有发送数据时才占用线路 C.除了B的特点外,在接收分组时可以发送下一个分组

2.6 交换技术 三种交换技术对比: A:固定的传输速率、会有呼叫阻塞 B,C:能进行速率转换、虽会降速但不会阻塞 可以使用优先级 2.6 交换技术 三种交换技术对比: A:固定的传输速率、会有呼叫阻塞 B,C:能进行速率转换、虽会降速但不会阻塞 可以使用优先级 A:实时性强 B,C:存在时延和额外开销

2.7 差错检验和控制 2.7.1 差错类型 随机差错;突发差错 2.7.2 差错检测码 奇偶校验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

2.7 差错检验和控制 水平奇偶校验例子: 字符 ASCII 水平奇校验 H 1 a m g n c o 垂直奇校验

2.7 差错检验和控制 2.7.2 循环冗余码(CRC) 前提:发送方和接受方必须事先商定一个二进制数G(x) (生成多项式), 2.7 差错检验和控制 2.7.2 循环冗余码(CRC) 前提:发送方和接受方必须事先商定一个二进制数G(x) (生成多项式), 发送端:计算校验和,将校验和加在数据末尾,使这个带校验和的数据能被G(x)除尽. 接收端:收到带校验和的数据后,用G(x)去除它,如果有余数,则传输出错 实现:用简单的硬件(移位寄存器电路)即可

2.7 差错检验和控制 循环冗余码(CRC)例子: 数据=1101011011 G(x) (生成多项式)=10011 2.7 差错检验和控制 循环冗余码(CRC)例子: 数据=1101011011 G(x) (生成多项式)=10011 传输码元=数据(移位后)+余数 1101011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