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教材,迎接新挑战 ——部编版一、二单元解析 十八中学 戴莉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安得广厦千万间 土地与房地产管理法 经济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形式与取得方式; 2. 掌握我国土地分类管理制度; 3. 掌握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 4. 了解房地产交易的一般规定。 能力目标 1. 能够理解国家对耕地的保护; 2. 熟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途径;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 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 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清朝 B .夏朝 C .唐朝 D .商朝 2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古代史 导言.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变化与对策 南京师大姚锦祥 向曹县历史老师问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 3 课 华 夏 之 祖.
第4节 武王伐纣.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历 史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代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五节 新郑二中 李香梅.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第 五 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你知道今天的海外华人称 自己为什么吗? 炎黄子孙 华夏儿女.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穿越时空,感受历史!.
两晋与南朝.
温故知新 元谋人、最早 北京人、天然火 农耕文化 半坡氏族 河姆渡、水稻.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县 长 江 元谋人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修订说明 任世江 (天津师大教授,课标修订组成员).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知识要点: 学习重点及制作思路 学习目的: 邀请函的制作步骤: 1.掌握邮件合并功能 2.掌握比较并合并文档方法 3.掌握页面插入背景图 4.熟练使用文本框 知识要点: 1.邮件合并功能 2.文档中插入域内容 3.文本框的使用 技能要点: 1.域、文档部件操作.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第二单元.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本单元是夏朝建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主要讲述了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繁荣及走向瓦解的过程,同时也讲述了大变革时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过程。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中国古代史 历史知识竞赛.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想一想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商 西周 夏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刘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论文题目写在这里 题目太长分两行写也可以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老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应对新教材,迎接新挑战 ——部编版一、二单元解析 十八中学 戴莉莉

02 对比变化及知识点解读 01 教材重要问题分析 目录 Contents

教材编写特点、重要问题(与一二单元有关) 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注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关键点: 1、使历史教材能够具象地、生动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 2、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国家的大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即使是割据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走向。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3、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注意讲清楚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概括出文化成就的突出特色,认识其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形成文化自信。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8课百家争鸣)、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教育。 4、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疆域的四至。历代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第2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02 对比变化及知识点解读 01 教材重要问题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史前时代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人教版旧教材 部编版新教材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史前时代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多处远古遗址介绍、元谋人生活年代、制作工具,使用火)注释中解释化石 题目及课标要求 部编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第1课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题目: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多处远古遗址介绍、元谋人生活年代、制作工具,使用火)注释中解释化石 北京人的发现(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发现过程) 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身高157厘米)、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识拓展-山顶洞人 题目: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元谋人化石、小字介绍制作工具和使用火、化石概念) 北京人(生活年代、小字考古发现、体质特征,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生活年代、体质、审美意识) 元谋人(元谋人化石、制作工具和使用火) 山顶洞人(小字生活年代、体质、审美意识)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化石(或其他考古发现) 推论 概念及意义 北京人化石(可适当补充内容) 北京人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人打制的石器,表面都很粗糙,有的一端呈尖状,有的一侧或两侧有刃,有的比较厚重,有的比较轻巧。根据形状和特征,这些石器大体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几类,用于采集和狩猎。(结合图片) 北京人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他们用砸击、敲打、碰撞的方法,把石块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石器。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化石(考古发现) 结论 想象和推论 意义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图片:烧骨 北京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火,并且已有固定的用火地点,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他们从自然界取来火种,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与重要问题接轨: 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疆域四至是教材编写的重点内容,本课第三页《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指导学生识读地图,建立时空观念,掌握识读地图的基本方法。

发掘中发现大量炭屑、小块烧骨…… 从这一发现,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考古发现 发掘中发现大量炭屑、小块烧骨…… 从这一发现,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元谋人

仔细观察描绘北京人生活的图片,结 合所学知识,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 。

半坡居民的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住房、使用工具、农业生产、饲养家畜、生活用具、装饰品乐器等) 题目及课标要求 部编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第2课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题目:原始农耕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住房、使用工具、农业生产、饲养家畜、生活用具、装饰品乐器等) 河姆渡人的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住房、农作物、农业工具、乐器雕刻艺术等) 原始农业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题目: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题目变化:与原课题“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相比,更强调了原始农业的产生和中华早期文明的特色。 半坡聚落(新时期时代、农耕聚落生活、距今年代、农业、房屋样式、饲养家畜、农业工具、生活用具) 河姆渡聚落(距今年代、农业、房屋样式) 大汶口原始居民(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 题目: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年代、农业、房屋样式、饲养家畜、农业工具、生活用具) 大汶口原始居民(小字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

与重要问题接轨: 1、识读《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了解自然地理条件对原始农业形成的影响;遗址图中加入了良渚遗址,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让学生感受到原始农耕聚落星罗棋布,而中国早期文明不仅局限于中原黄河流域。知识拓展中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地图上清晰的画出了我国当今的地图,包括南海岛屿,属于了解我国的疆域及四至。 2、陶器的使用,其中河姆渡人使用的彩陶如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陶器的出现,人类种植经济同时出现,与此相辅相成的使早期史前文明出现。陶器记载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留下了相关信息,具有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炎黄联盟(部落联盟、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华夏族、炎黄子孙人文始祖) 第3课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部编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题目: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部落联盟、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华夏族、炎黄子孙人文始祖)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发明成就、考古发现印证) 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大禹治水) 题目: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和黄帝(史前史、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成就、考古发现印证、人文始祖、小字华夏族) 尧舜“禅让”与大禹治水(禅让制、大禹治水) 炎帝与黄帝(功绩、小字考古发现、部落联盟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华夏族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禅让制) 大禹治水(功绩)

与重要问题接轨: 1、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华人称为“炎黄子孙”,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联系。   2、尧舜禹的精神:民主、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符合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3、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欢迎大家来到神话传说展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建立(禹)、王位世袭制、夏朝社会状况、二里头遗址考古印证、桀暴政) 第4课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部编版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题目: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建立(禹)、王位世袭制、夏朝社会状况、二里头遗址考古印证、桀暴政) 商汤灭夏(夏亡、商朝建立、盘庚迁殷、商朝社会状况、纣王暴政) 武王伐纣(商亡、西周建立) 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内容、西周亡、东周建立) 第4课题目: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5课题目:早期国家与社会 “家天下”(夏朝建立(启)王位世袭制、夏朝的社会状况、小字二里头文化遗址) 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商朝建立、盘庚迁殷、商朝社会状况)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西周社会状况、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每课一得中有公元纪年的推算 西周的分封制(内容和作用) 第6课题目: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家天下“的夏朝(夏朝建立(禹)王位世袭制、夏朝的统治措施、小字二里头文化遗址)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zhòu)亡。 周武王,始诛(zhū)纣, 八百载,最长久。 思考:这段《三字经》中出现的朝代更替和人物分别有哪些?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zhòu)亡。   周武王,始诛(zhū)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考古发现,青铜器种类、用途功能、制作工艺、典型代表司母戊鼎(注释也有“后母戊鼎“) 第5课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部编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题目: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考古发现,青铜器种类、用途功能、制作工艺、典型代表司母戊鼎(注释也有“后母戊鼎“) 甲骨文记事(定义、考古发现、记载内容、影响)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知识拓展-金文 第8课题目:早期中华文化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定义、考古发现、文字意义)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定义、小字种类、司母戊鼎、青铜器意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结构、意义)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定义、价值、小字造字特点)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定义、种类纹饰、司母戊鼎、意义) 每课一得金文

与重要问题接轨: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交流,推动社会发展,甲骨文、金文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青铜器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以及史料价值,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所使用的汉字也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旅程安排 名称:青铜甲骨文化之旅 团长:老师 团友: 全班同学 路线:陕西宝鸡青铜博物院-山东烟台王懿荣 博物馆 团友: 全班同学 路线:陕西宝鸡青铜博物院-山东烟台王懿荣 博物馆 费用:通过答题闯关获得机票和景点门票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殷墟博物苑 甲骨碑林、窖穴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诸侯争霸(原因、口号、霸主、影响利于局部地区统一,民族交融) 第6课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部编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题目: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铁器牛耕出现、手工业、商业)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诸侯争霸(原因、口号、霸主、影响利于局部地区统一,民族交融) 第7课题目: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6课题目: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西周农业、春秋战国农业、个体小农新型地主阶级) 诸侯争霸(春秋五霸、器皇宫、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越王勾践)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与重要问题接轨: 1、本课三个子目的内容,体现了唯物史观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子目主要讲述经济发展,即生产力发展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变化,后两个子目主要讲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变化在政治局面上影响的两个突出表现——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2、春秋争霸过程中,“诸华”“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其中“民族融合”改为“民族交融”,北师新版教材也有此改动。

这件文物是以什么动物为原型制作的?为什么要在它的鼻子上挂一个环? 农 业 牛耕出现,逐渐推广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这件文物是以什么动物为原型制作的?为什么要在它的鼻子上挂一个环? 农 业 牛耕出现,逐渐推广 你知道牛是怎么耕地的吗? 春秋牺尊 上海博物馆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0

战国七雄(七雄的形成、兼并战争特点及评价) 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商鞅变法内容、意义) 第7课 部编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题目: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七雄的形成、兼并战争特点及评价) 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商鞅变法内容、意义) 都江堰(建造、结构、功能和影响) 第6课题目: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7课题目: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战国七雄(七雄、小字“合纵”“连横”、战争带来苦难,引发改革)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新型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的改革风潮(各国改革简介)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变法内容、小字商鞅遭车裂、变法影响)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建造、结构、功能和影响) 第7课题目: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8课题目: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合纵连横(战国七雄、“合纵”“连横”、朝秦暮楚)

与重要问题接轨: 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革,尤其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以及经济发展(都江堰),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变法体现了法制。 2、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建筑)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生平、政治思想、教育成就、著作、儒家学说地位和影响) 百家争鸣(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 题目: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第8课   部编2016版 北师2014版 北师2001版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题目:百家争鸣 老子(人物生平、思想主张、著作) 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生平、政治思想、教育成就、著作、儒家学说地位和影响) 百家争鸣(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 题目: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老子与《道德经》(老子生平、著作、思想主张) 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生平、政治思想、儒家学派、教育思想、著作) 百家争鸣(出现原因、学派观点、治国观点、百家争鸣影响) 孔子(孔子生平、政治主张、教育主张、代表作、老子思想) 百家争鸣(出现原因、小字学派观点、治国观点 百家争鸣影响)

与重要问题接轨: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后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诸子百家园 公园位于春秋文化的发源地,今常州淹城。它以中国古文化为基调,诠释了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流派,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活动一:《论语》新书发布会 心灵对话 观看情景剧,思考问题: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治国主张中的很多观点在今天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他治理国家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体验争鸣 活动二:秦国招贤大会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四个学派,用其各派相应的观点就战争和治国问题进行辩论争鸣)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