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藉由演化歷 程而保留下來的「適應行為」 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從演化觀點看人類行為 自古以來,人類藉由演化歷 程而保留下來的「適應行為」 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但是,過去天擇留下的適應 行為並不保證仍適用於現在 的環境。 事實上,現在許多人表現的社會反應看起來對自己和他人都會造成傷害〈例如團體間的侵略〉但也許在我們過去演化中是提供適應功能〈例如抗拒分擔資源給外團體競爭者〉。
演化的原則 Variance:phenotypic difference in型 態組織 and行為 Genotype(基因型)vs. – phenotype (表現型) 區分 Genotype + Environment = Phenotype identical Twin:same GT but different PT Inheritance: Adaptation: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1〉變化原則〈生物展現在形態和行為上顯型的不同〉 genotype:遺傳的基因組型 phenotype:有機體 observable traits and characteristic 〈2〉遺傳原則〈有些顯型差異是遺傳的〉 〈3〉適應原則〈有些顯型特徵較能解決生存和繁衍的問題〉
Proximate Ultimate 兩種解釋相輔相成 Ontogeny(胚胎發生學) Evolutionary Specific individual Ultimate Evolutionary Organism(有機體的組織結構) Ontogeny:特定個體的發展軌跡 關注:遺傳基因 和 個體生活史 如何交互作用 影響個體的行為
演化的產物 適應〈Adaptation〉 副產品〈By-Products〉 干擾〈Noise〉
適應〈Adaptation〉 以一種複雜、經濟而有效率的方式解決與 生存和繁衍相關的特定問題。 adaptation problem = 所以,演化是一種 design,絕非 by chance Ex‧臍帶。
副產品〈By-Products〉 chance association with adaptive characteristics:隨著主要適應功能而產生, 但不一定對生存和繁殖有必要的功能 EX‧肚臍 有的 by products 會: 1. 被納入主要適應功能之中 2. 發展出自己的適應功能 EX‧鳥的羽毛 鳥的羽毛:一開始是與鳥類身體恆溫調節機制有關,然而漸漸因為羽毛的天擇(selection of feathers for insulation properties),而演化出f其他 (羽毛的) by product,如流線型身形,然後就起飛了!!!
干擾〈Noise〉 變異 (variation) & 隨機 (random) 物種在 型態/行為 上的異質性 Variation EX‧各型各狀的肚臍 不一定與Adaptation有關 Radom EX‧肚臍是臍帶的 by-product,但肚臍的長相就 是隨機因素啦!!
何時產生變異? Noise為何一直存在? 沒有適應性功能,於是就被擱置 該物種沒有進行異種交配 突發性突變 發展違常 環境改變 EX‧radiation 和 Schizophrenia
從演化取向看精神病理學 以演化理論的觀點解釋精神疾病: 演化可容忍的精神病理學 〈Evolutionarily Tolerable Psychopathologies〉 演化新穎的錯配 〈Evolutionarily Novel Mismatches〉 (遠古)適應特徵 (現在)不當標記 〈Miscalibration of Ancient Adaptations〉
演化上可容忍 只要不會阻礙個體之生存或繁衍,精神疾病 依舊會經由基因遺傳到下一代 Ex:Schizophrenia、Autism、Tourette’s syndrome 這些帶有疾病因子的基因並非以病態形式展現 上述疾病肇因於隱性(而非顯性)基因 病發也不會阻礙個體的繁衍能力
演化異常的錯配 Past Now 食物來源不穩 心臟病、蛀牙、過胖 人類愛吃甜食 需要儲備熱量 一旦發展出特定適應行為,這項行為特徵設計將保持 不變 (fixation 固著),除非修改特徵有強烈適應上 的好處 Ex: 食物來源不穩 需要儲備熱量 人類愛吃甜食 心臟病、蛀牙、過胖 Past Now
異常得錯置 – ADHD Hyperactive Attention deficiency Compulsive 避開危險、把握資源 增加對環境潛在因子和機會的探索 Hyperactive 覺察到危險的訊號 Attention deficiency 對環境刺激快速反應 Compulsive 狩獵採集時代: 避開危險、把握資源 現代:不適應工作和學校
不當標記 保護身體 因應環境中細菌、病毒的威脅 免疫系統啟動 沒有病毒 免疫系統不當標記 免疫系統不當反應 身體不適
心理上之不當標記 非適應行為 昆蟲猛獸 空曠 現在較安全的情境 焦慮閾限設定過低 害怕的反應太劇烈 復原歷程太長 不斷被該情境喚起 遠古情境裡存在的焦慮原 昆蟲猛獸 空曠 如:恐懼症、懼曠症、PTSD 懼曠症:害怕自己難以逃跑或無法找到幫助,這樣的狀況可能在過去進化中,已成為自動化的適應功能,讓人類避免這種情境。
從演化看發展 演化的設計不是innate,也不是 experience-free, 而是有賴於經驗但又獨立於經驗 An experience-expectant brain! 預期(anticipate)環境釋放的input 以適應性的方式回應 EX:嬰兒的依附關係 identify recognize survival 嬰兒為了生存,他必須有效尋求照顧者照顧,而辨認和認出主要照顧者是重要的,透過演化他清楚主要照顧者有眼口鼻,(新生兒興趣焦點在臉部五官上)
預期的input沒有出現的後果: 錯失了敏感時期 Adaptation 受阻而無可彌補 EX:language acquisition attachment disorder 若孩子預期的環境input錯過關鍵期而未發生,則會使適應受到阻礙而無法修復 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失聰→未在關鍵期裝助聽器(即使後來裝上)→對語言仍會有影響 早期缺乏父母關愛→產生依附問題→即使後來處在功能良好的家庭也無法完全彌補
基因為身體藍圖,神經傳 導物質和荷爾蒙是傳遞者, 而大腦不僅只是經驗的被 動接收者,而是具有高度 的可塑性。 生物/生理歷程看演化 基因為身體藍圖,神經傳 導物質和荷爾蒙是傳遞者, 而大腦不僅只是經驗的被 動接收者,而是具有高度 的可塑性。 (skip) 人接收到某經驗,其荷爾蒙會對此經驗產生反應,又此荷爾蒙反應可以最終影響與此反應有關的腦細胞活動,使其基因有所改變,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對此經驗反應
基因與環境及其交互作用 共享環境:手足在同一家庭中成長共享環的境。 非共享環境:手足在同一家庭中成長未共享的環境,如性 別差異造成、出生序、獨個生活事件、所遇同儕…等。 Dunn&Plomin(1990)性格有40%是由基因決定,35%由非共 享環境造成,5%由共享環境造成,其餘部分是測量誤差。 父母對手足的獨特教養方式似乎起因於小孩本身基因特質 (不同基因有不同天生氣質)。
三種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觀點 相同環境會因不同基因組成而有不 同效果。 有不同基因組成的人會引發環境不 同反應。 不同氣質的小孩會選擇及創造不同 的環境。
遺傳限(reaction range) Gottesman(1963)提出,認為一個人的遺傳基因, 會為各種特質設定一個未來發展結果的可能範圍。 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會在遺傳限的上下限內。 軌跡論(canalization) Waddington提出,認為不同特質受遺傳影響程度 不一樣,有的受遺傳影響軌跡深,有的淺。
神經科學與性格 (Neuroscience and Personality)
當代性格神經科學研究 神經系統 神經傳導物質 賀爾蒙 大腦特定部分及一起運作相連的部分 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化學物質 透過血液傳遞的化學物質並影響身體器官的活動 賀爾蒙
大腦的構造 人腦的平均重量約1.4公斤(3磅)。當我們將腦部外側的頭骨移除之後,它看起來有點像是一個灰灰粉紅粉紅的大核桃。 腦部可以由中間縱切為二,稱為腦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s)。每一個腦半球可依不同的「腦渠」 (sulci)以及「腦迴」(gyri),分割為四個腦葉 -腦渠指的是大腦表面的凹紋,而腦則是指腦部表面突出的部分。這些突出與溝紋所產生的折皺可以增加頭骨內的腦皮質容量。(事實上,大腦皮質的總表面積約為324平方英吋-大約是全版報紙的大小!)雖然大部分的人腦迴與腦溝的分布形式相同,但是沒有兩個腦長的一模一樣。
神經科學常用的方法和技術 核磁共振造影(MRI) 電腦斷層掃描(CT) 正子斷層掃描 (PET) ) PET和MRI---利用腦內神經活動與血流間的關係: 當一群神經元開始激發時,需要更多的血流量來補充氧氣和葡萄糖,增加它們所需的能量。神經活動與葡萄糖、氧氣代謝兩者間的緊密關係,正是腦造影技術---PET和FMRI所運用的原理。 PET: 正子斷層掃描(PET)所測量的是大腦內血流的體積與位置。通常會注射含有微量放射性的顯影物進入血管內,然後血流就會帶著顯影物循環全身。顯影物到了大腦內並釋放正子時,隨後就可以被追蹤到。放置再受試者頭部周圍的特殊放射物攝影機,會測量受試者腦內顯影物放射出來的正子所在位置---也就是血流的所在位置。 接著是「電腦斷層」的處理,使用功能強大的電腦將PET的資料轉換成彩色立體影像,在這個影像中可以看到腦內血流量增加最多的區域。 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MRI運用很大的磁場產生大腦結構的高品質立體影像,而且不需注射顯影物。一個大圓住磁鐵所產生的磁場環繞再受試者頭部周圍,並從磁場送出磁波。腦中不同的結構(例如白質和灰質、血管、液體和骨頭)有不同的磁性,在MRI影像中的呈現就會不同。掃瞄儀器內的感應器會記錄下來自不同大腦結構的訊號,同時會有電腦將這些訊息轉換成影像。 2019/4/10
大腦各區主司功能 額葉(Frontal Lobe) 與推理,計畫,某些語言與運動,情緒,以及問題解決有關 頂葉(Parietal Lobe) 與觸覺,壓力,溫度以及疼痛和空間能力有關。 顳葉 (Temporal Lobe) 與知覺、聽覺刺激辨識、以及記憶有關。 枕葉(Occipital Lobe) 與視覺有關
額葉 1.動作區與動作前區: (1)主司發動與調整動作。 (2)語言結構及通暢。 2.前額區: (1)動作反應及行為結構。 (2)語言調整。 (3)問題解決、判斷。 (4)近期記憶。 (5)眼球自主性轉動。 3.語言區:表達語言。 4.近眼區:主司社會行為及人格特質。
頂葉 1.前葉部分:主司視覺認知及體位感覺。 2.後葉部分: (1)主司閱讀及聽覺語言。 (2)空間判斷。 (3)計算性功能。 (4)主動性動作的發動。 (5)繪畫。 (6)短期聽覺記憶。
枕葉 1.主司視覺訊息的接收 2.對事物大小、形狀、深淺、明暗、顏色及 動態等分析 3.閱讀能力
顳葉 1.聽覺區:主司聽覺訊息的接收與分析。 2.視覺參觀區:對圖形及臉譜的認知。 3.對聽覺語言及文字的認知。 4.注意力的集中。 5.對語言、空間事物的長期記憶。
左半腦和右半腦1/2
左半腦和右半腦2/2 和情緒與動機有關的是: 右腦半球的前部 & 左腦半球的前部 左前 右前 趨近的 正向的 退縮的 負向的
神經傳導物質對我們的人格和情緒表現有甚麼影響?
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1/3 多巴胺: 與酬賞、強化、愉悅有關。被稱為是「感覺 很好」的化學物質。 多巴胺和酬賞系統有關:多巴胺過量會導致 精神分裂症;多巴胺不足和帕金森氏症有關。 會上癮的藥物,如古柯鹼,就被認為是偽裝 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導致使用藥物產生 愉快的感覺,而停止使用古柯鹼就像經驗到 多巴胺含量下降一樣
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2/3 血清素: 和心情的調節有關。現在的藥物,稱為SSRIs(選 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百憂解等),被認為 可以透過延長血清素在神經元突觸的作用而減 輕憂鬱。
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3/3 可體松: 一種與壓力相關的賀爾蒙,專門對抗壓力事件。 雖然它可以對付短暫的壓力,但是對於長期的 壓力則是與憂鬱和記憶力的喪失有關。
生物學與性格
性格特質 & 生理系統 性格特質和生理系統中不同成分組成的運作模式 有關,而非只涉及其中單一成分。 生理功能的個別差異無法解釋:為何個體會在不 同情境有不同行為表現,以及具有類似生理機制 的個體為何會以不同方式形塑自身所處的環境。
生理歷程是原因也是結果 領導者和高血清素有關 高睪固酮 侵略性&競爭性 (體育活動) 新的領導者因階級上升而分泌更多血清素 近期的研究提出:神經系統和神經傳導物質具有可塑性。 例如:猴群階級&血清素;睪固酮&侵略性 領導者和高血清素有關 高睪固酮 侵略性&競爭性 (體育活動) 新的領導者因階級上升而分泌更多血清素
基因表現顯著地被早期受母親照顧的經驗所改變 生理歷程是原因也是結果 研究一:早期經驗(母親的照顧)可對有機體 產生長期的生理效果。 研究二:大腦會因環境經驗而改變。 老鼠的實驗 基因表現顯著地被早期受母親照顧的經驗所改變 三個月的雜耍活動 老鼠的實驗:在出生一週內受到母親較多照料的幼鼠,尤其是被舔舐、梳毛,長成成鼠後所展現的恐懼程度較低。 出生第一週經驗到不當的母親照護的負面影響效果將持續至其長成成鼠後。. 註:哺乳類生理系統的相似性,所以可類推至人類的性格。 學習雜耍者的大腦灰質顯著增加, 尤其是和動態知覺有關的部分 腦部掃描 學習雜耍 無學雜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