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消费者行为 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index 目次 ( 請按一下滑鼠,解答就會出現喔 !) 接續下頁解答 3-1 極限的概念.
Advertisements

我国国有银行 资本构成及资本充足率变化 小组成员:金融 尹佳裕 王淼 刘钰 金融 吴昱.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104-2 社團聯席會議 人社二館第五講堂 第 1 次社團聯席會 會議議程 一、邱學務長致詞 : 二、王麗倩組長致詞 : 三、課外組報告: 課外活動經費核銷事項 --- 松漢 社課鐘點費核銷事項 --- 松漢 3. 三社聯合成發之講堂租借規定說明.
第三章专利权属纠纷 本章学习要点 1.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及其他相关纠纷的概念和特点 2.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
第三章 市场营销环境 第一节 市场营销环境及特点 第二节 宏观营销环境 第三节 微观营销环境 第四节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会计报表网上申报操作指南 (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例) 松江区税务局 2014年7月.
中关村知识产权文化园区行 政策体系宣讲 二〇〇九年四月
第四章 申请获得专利权的程序及手续.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第六章、系統安全概論 編著者:蔡永銘.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上海普通居民对当地房价的态度及住房需求调查
東海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 103學年度班親會 國一丙班 歡迎家長蒞臨.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我國專利法修正草案 之醫藥議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王局長美花 2011年6月.
农业银行网上签约流程 宁夏金溢投资 内部资料 1.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廉政會報專題報告 農地重劃工程 施工常見缺失 報告:吳東霖 製作:張昌鈴 日期:103年12月23日.
專案製作經驗談.
時間:102年9月18日(星期三)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09國際會議廳
3、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1)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社会是根本,起决 定 作用。 (2)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金門縣重大空難應變機制-消防局 壹、消防搶救、滅火、緊急救護 一、派遣作為:
基隆市立八斗高中 102 學年度第二學期 402 班『親師座談』
物價膨脹之意義(1) 一、意義:指在一段期間內,一國平均物價水準發生持續上漲的現象。 圖示(物價膨脹):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为什么要理财? 财富在增加 幸福却…… 据最新发布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显示,中国大多中产阶级生活得并不幸福。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有车有房,收入可观的人群却显得更为脆弱。中产阶级家庭中,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成为家庭财务规划中压力最大的三个内容。尤其是养老,随着通胀、退休延迟、失独老人的增加,人们对于未来20年、30年的生活状况感到不确定因素在不断增加,烦恼挥之不去。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本章內容要點: 偏好與無異曲線 理性選擇的基本公設 無異曲線的特性 消費者最適選擇應滿足的條件 以無異曲線分析法導出需求曲線
國民所得統計與經濟結構 國民所得會計:產出、所得與支出的測量 國內生產毛額 儲蓄與財富 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物價指數與通貨膨脹 利率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五、消費者的選擇 效用與價值 邊際效用與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效用分析法.
General Equilibrium & Economic Efficiency 全面均衡 與 經濟效率
失業的定義 按照我國的規定,全國年滿 15 足歲的人口,去除現役軍人與監 管人口後,依其在勞動市場的狀況,可歸屬於「勞動力」或 「非勞動力」。 凡年滿 15 足歲,有能力參與工作,目前已有工作,或無工作但 正在積極尋找工作者,皆屬於勞動力。而年滿 15 足歲但在勞動 力以外的人口,則屬非勞動力。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計數效用 效用:賦予滿足程度一定的單位(效用),用來測度人們進行消費時滿足(快樂)程度的高低
消費者偏好與效用概念.
南瑞学堂 学员简明操作指南 上海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边际效用分析 3.2 无差异曲线分析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钱胡风 2019/2/24.
第三章 效用论 两种方法分析: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TEL:025-
Chapter 11 行銷程序與消費者行為 企業概論 Chapter 11 行銷程序與消費者行為.
焊 锡 專 技 訓 練 教 材 石群飞.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使用服务平台办理离校 操作指南.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何謂效用與消費者行為。 應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分析消費者的效用。 說明無異曲線之意義與其特性。 應用效用極大的觀念來分析消費者的選擇行為。 區別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與總剩餘。 理解何謂價值的矛盾。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张乃根 复旦大学 特聘教授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主任
学年第一学期领取教材明细查询的通知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使用的教材均在网上平台公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失業與物價膨脹.
第三章 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第一節 歐洲社會的蛻變 第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第三節 亞洲大帝國的發展 1.
玉米丰产已定 结构性供需决定后期行情 招金期货有限公司 农产品团队.
效用函數 需求決策是家庭在預算限制下追求效用極大所推導出的。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019/5/20.
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的用途 法令相關規定 預測的基本認知 預測的方法 製作預測性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16 財務預測.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1.如果我有資格執行個別治療,那麼我也可以執行團體治療。 2.仔細而審慎地篩選團體成員,較符合專業倫理要求。 3.在團體治療開始前,讓成員能先有準備以便從團體中獲得最大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液体压强》复习课 一、知识复习 二、例题讲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1

本章讨论的主题 消费者偏好 预算约束 消费者选择 显示性偏好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

本章讨论的主题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生活成本指数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

3.1 消费者偏好 两个案例说明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 性: 哈根-达斯冰琪琳的上市 食物券法案 3.1 消费者偏好 两个案例说明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 性: 哈根-达斯冰琪琳的上市 食物券法案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

3.1 消费者偏好 哈根-达斯公司在产品上市之前必须决定 这种冰淇琳的价格应该定多高,才能吸 引消费者,同时又保证公司的利润。 3.1 消费者偏好 哈根-达斯公司在产品上市之前必须决定 这种冰淇琳的价格应该定多高,才能吸 引消费者,同时又保证公司的利润。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5

3.1 消费者偏好 在六十年代初制定这个计划时,计划制 定者要考虑这些食品券在多大程度上能 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食品,而不是仅仅 给他们无论如何必须购买的食品进行补 贴。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6

3.1 消费者偏好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运用到消费者行 为理论。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7

3.1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步骤: 1) 消费者偏好:即说明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更喜 欢某一种商品。 3.1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步骤: 1) 消费者偏好:即说明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更喜 欢某一种商品。 2)消费者预算约束:消费者有限的收入制约了他们的 消费。 3)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将选择何种商品组合以实现满 足的最大化。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8

3.1 消费者偏好 一个市场篮子(market basket)是一种 商品或多种商品的组合。 市场篮子 3.1 消费者偏好 市场篮子 一个市场篮子(market basket)是一种 商品或多种商品的组合。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0

3.1 消费者偏好 市场篮子 食品数量 衣服数量 A 20 30 B 10 50 D 40 20 E 30 40 G 10 20 H 10 4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2

3.1 消费者偏好 三个基本的假定 1) 偏好是完全的。 2) 偏好是可传递的。 3) 消费者通常认为商品是“多多益善” 。 一些基本假定 3.1 消费者偏好 一些基本假定 三个基本的假定 1) 偏好是完全的。 2) 偏好是可传递的。 3) 消费者通常认为商品是“多多益善” 。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1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 表 示能够给一个人同等程度满足的所有的 商品组合。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 表 示能够给一个人同等程度满足的所有的 商品组合。 在本章,我们讨论的是能给消费者带来 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3

3.1 消费者偏好 50 G A E H B D 40 30 20 10 10 20 30 40 衣服 食品 与蓝色区域里的所有点相比, 3.1 消费者偏好 衣服 与蓝色区域里的所有点相比, 消费者更偏好A点。而紫色区域 里的任一点都要优于A点。 50 G A E H B D 40 30 20 10 食品 10 20 30 4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5

3.1 消费者偏好 衣服 U1 A、B和D三点的商品组合带来的 满足程度是一样的,这些点连结 起来形成无差异曲线U1。而E点要 优于U1曲线上的任一点,而U1曲线 上的任一点都优于H、G点。 50 G D A E H B 40 30 20 10 食品 10 20 30 4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7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往下倾斜。(如果无差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那么,就会破坏商品是“多多益善”这个假设前提。)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往下倾斜。(如果无差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那么,就会破坏商品是“多多益善”这个假设前提。) 位于无差异曲线右上方的所有点都要优于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一点。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8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图 无差异曲线图(indifference map)是 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它们描绘了一个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偏好。 每一条无差异曲线都是那些对消费者而 言无差异的市场篮子的集合。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0

3.1 消费者偏好 D B A U3 U2 U1 衣服 无差异曲线U3要优于U2、 U2优于U1。 食品 3.1 消费者偏好 衣服 A B D 无差异曲线U3要优于U2、 U2优于U1。 U3 U2 U1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4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就会违背商品是“多多益善”这一原则。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就会违背商品是“多多益善”这一原则。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1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U1 U2 A B D 衣服 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 就意味着A、B和D三点是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衣服 U1 U2 A D B 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 就意味着A、B和D三点是 无差异的。然而,B点所 包含的两种商品数量都要多 于D点。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6

3.1 消费者偏好 A B D E G 16 14 12 10 8 6 4 2 1 2 3 4 5 为获得更多的一单位的食品所 衣服 3.1 消费者偏好 -1 -6 1 -4 -2 为获得更多的一单位的食品所 放弃的衣服数量从6下降到1。 A B D E G 衣服 16 14 12 10 思考:这种情况是否也 会出现在相反的情形中。 8 6 4 2 食品 1 2 3 4 5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2

3.1 消费者偏好 序数排列与基数排列 序数排列(ordinal ranking)是将市场篮子按照偏好程度由高到低排队,但它并没有表明一个市场篮子在多大程度上比另一个市场篮子更受偏好。 基数排列(cardinal ranking)将个人的偏好加以量化或以基本单位加以度量。 事实上,效用的精确度量单位是无关紧要的,一个序数排列就足以让我们能够说明消费者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1 消费者偏好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 衡量消费者为了获得另一种商品而放弃的一种商品的 数量。 例如,食品F对衣服C的MRS就是指一个人为了获得额 外一单位的F而愿意放弃的C的数量。在本书中,通常 是用放弃纵轴上的商品以获得横轴上的商品来表示 MRS。 它用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来衡量。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9

3.1 消费者偏好 A 16 14 MRS = 6 12 10 B 8 D MRS = 2 6 E 4 G 2 1 2 3 4 5 衣服 3.1 消费者偏好 A 衣服 16 14 MRS = 6 12 -6 10 B 1 8 -4 D MRS = 2 6 1 E -2 4 G 1 -1 1 2 食品 1 2 3 4 5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2

3.1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第四个假设前提: 边际替代率 沿着无差异曲线向下移动,边际替代率递 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的。 3.1 消费者偏好 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偏好的第四个假设前提: 沿着无差异曲线向下移动,边际替代率递 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的。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3

3.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是凸的,这说明,随着商品 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为获得更多的一单 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 越来越少。 3.1 消费者偏好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是凸的,这说明,随着商品 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为获得更多的一单 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 越来越少。 消费者通常喜欢一个平衡的市场篮子, 不是只有一种商品,而没有其他商品的 市场篮子。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4

3.1 消费者偏好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 边际替代率 如果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完全替代品。 3.1 消费者偏好 边际替代率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 如果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完全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的,那么,这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5

3.1 消费者偏好 苹果汁 4 完全替代品 3 2 1 橙汁 1 2 3 4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38

3.1 消费者偏好 左鞋 4 完全互补品 3 2 1 1 2 3 4 右鞋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0

3.1 消费者偏好 汽车公司的经理通常要决定何时推出新 型汽车,以及投资多少钱用于汽车的重 新设计。 [例3.1设计新的汽车] 3.1 消费者偏好 [例3.1设计新的汽车] 汽车公司的经理通常要决定何时推出新 型汽车,以及投资多少钱用于汽车的重 新设计。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1

3.1 消费者偏好 对消费者偏好进行分析或许有助于决定 何时,以及是否应该对汽车的款式进行 改变 [例3.1设计新的汽车]) 3.1 消费者偏好 [例3.1设计新的汽车]) 对消费者偏好进行分析或许有助于决定 何时,以及是否应该对汽车的款式进行 改变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1

3.1 消费者偏好 高的MRS 第一种消费者偏好: 款式 这些消费者愿意放弃相当 程度的款式以换取性能的增 加,即消费者更注重性能。 性能 3.1 消费者偏好 第一种消费者偏好: 高的MRS 款式 这些消费者愿意放弃相当 程度的款式以换取性能的增 加,即消费者更注重性能。 性能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3

3.1 消费者偏好 第二种消费者偏好: 低的MRS 款式 这些消费者愿意放弃相当 程度的性能以增加汽车的 款式,即消费者更偏好款式。 性能 3.1 消费者偏好 第二种消费者偏好: 低的MRS 款式 这些消费者愿意放弃相当 程度的性能以增加汽车的 款式,即消费者更偏好款式。 性能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4

3.2 预算约束 偏好并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行为。 3.2 预算约束 偏好并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行为。 考虑到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各种商品与服 务的价格,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s)将会限制个人的消费能力 。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46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 预算线(budget line)代表了花在两种商品上的总支出等于收入情况下,该消费者所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 预算线(budget line)代表了花在两种商品上的总支出等于收入情况下,该消费者所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47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 假设购买的衣服数量为C,购买的食品数量为F。 食品价格 = Pf ;衣服价格= Pc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 假设购买的衣服数量为C,购买的食品数量为F。 食品价格 = Pf ;衣服价格= Pc 因此,Pf F是花在食品上的总支出,而Pc C是花在衣服上的总支出。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48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可以写为: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49

3.2 预算约束 市场篮子 食品 (F) 衣服 (C) 总支出 Pf = ($1) Pc = ($2) PfF + PcC = I A 0 40 $80 B 20 30 $80 D 40 20 $80 E 60 10 $80 G 80 0 $8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2 50

3.2 预算约束 衣服 Pc = $2 Pf = $1 I = $80 A B D E G 预算线 F + 2C = $80 (I/PC) = 40 10 20 30 20 10 食品 20 40 60 80 = (I/PF)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54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 当消费者沿着预算线移动时,总是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而同时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因此,点在预算线上的移动表示收入在不同商品上的分配发生变化。 预算线的斜率运用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来表示。 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反数。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55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纵轴的截距为 (I/PC), 这表示在收入为I的前提下所能购买到的C的最大数量。 3.2 预算约束 预算线纵轴的截距为 (I/PC), 这表示在收入为I的前提下所能购买到的C的最大数量。 预算线横轴的截距为 (I/PF), 这表示在收入为I的前提下所能购买到的F的最大数量。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57

3.2 预算约束 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收入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增加会导致预算线平行向右移动。 3.2 预算约束 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收入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增加会导致预算线平行向右移动。 同样地,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减少会导致预算线平行向左移动。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58

3.2 预算约束 80 60 40 20 衣服 收入增加导致曲线 向右移动。 收入减少导致曲线 向左移动。 食品 40 80 120 160 3.2 预算约束 衣服 收入增加导致曲线 向右移动。 (I = $160) L2 80 60 L3 (I = $40) 收入减少导致曲线 向左移动。 40 (I = $80) L1 20 食品 40 80 120 16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61

3.2 预算约束 价格变化的影响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则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为轴心,向内旋转。 3.2 预算约束 价格变化的影响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则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为轴心,向内旋转。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为轴心,向外旋转。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62

3.2 预算约束 L3 L1 L2 40 (PF = 1) (PF = 1/2) (PF = 2) 衣服 如果食品的价格上涨到2美元, 3.2 预算约束 衣服 如果食品的价格上涨到2美元, 预算线L1将向内旋转到L3。 (PF = 1/2) L2 如果食品的价格下降到 0.5美元,预算线L1将 向内旋转到L2 40 (PF = 1) L1 L3 (PF = 2) 食品 40 80 120 16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65

3.2 预算约束 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变化,但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不变,则预算线的斜率不变,因此预算线将发生平行的移动。 3.2 预算约束 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变化,但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不变,则预算线的斜率不变,因此预算线将发生平行的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上涨,预算线向左平行移动;如果商品价格下跌,预算线向右平行移动。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66

3.3 消费者选择 在有限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将选择使 其满足最大化的商品组合。 3.3 消费者选择 在有限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将选择使 其满足最大化的商品组合。 要使市场篮子最大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市场篮子必须位于预算线上;2) 商品组合必须最受消费者的偏好。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68

3.3 消费者选择 40 D 30 A 20 U3 U2 U1 预算线 Pc = $2 Pf = $1 I = $80 B 20 40 80 3.3 消费者选择 衣服 预算线 Pc = $2 Pf = $1 I = $80 在无差异曲线U1上的B点,通过收入 在两种商品上的再分配,可以到达A点, 从而到达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而U3上的 D点的满足程度要高于A点,但是它是现有 收入前提下无法实现的。 -10C +10F U1 40 U2 D B 30 A 20 U3 20 40 80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76

3.3 消费者选择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 预算线的斜率为: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70

3.3 消费者选择 因此,实现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条件是: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71

的预算约束下,无法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3.3 消费者选择 Pc = $2 Pf = $1 I = $80 衣服 在A点,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在有限 的预算约束下,无法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40 U2 预算线 30 A 在A点: MRS =Pf/Pc = 0.5 20 20 40 80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78

3.3 消费者选择 假设有两组消费者,他们想花1000美元用于汽 车的款式和性能,但每组有不同的偏好。 3.3 消费者选择 [例3.2 设计新的汽车] 假设有两组消费者,他们想花1000美元用于汽 车的款式和性能,但每组有不同的偏好。 只要知道每一组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汽车公司就可以制定相关的生产与营销计划 。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79

设计新的汽车 款式 这些消费者愿意以相当数量 $10,000 的款式来换取一些额外的性能。 $3,000 $7,000 性能 $10,00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81

设计新的汽车 款式 这些消费者愿意以相当数量的 $10,000 性能来换取一些额外的款式。 $7,000 性能 $3,000 $10,00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81

3.3 消费者选择 一个拐角解 当一个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极端性,即只 购买某一种商品,而不购买其他商品时 ,就出现了一个拐角解(corner solution)。 当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在所有消费水平下都大于价格之比时,一个拐角解便出现了。 当一个拐角解出现时,MRS不等于PA/PB。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83

拐角解 衣服 A U2 U3 U1 在B点出现拐角解。 B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84

3.3 消费者选择 拐角解 在B点,食品对衣服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PF/PC。 3.3 消费者选择 拐角解 在B点,食品对衣服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PF/PC。 这意味着,如果可能的话,消费者将放弃更多的衣服以换取食品。 然而,消费者已经没有更多的衣服来换取食品了。 事实上,如果MRS大于的话,衣服价格的小幅下降并不会改变消费者的选择,除非衣服的价格有足够大幅度的下降。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85

3.3 消费者选择 父母要求,大学信托基金只能用于教育 之需。 如果这些钱能够用于购买其他商品,那 么,简的消费偏好就会发生改变。 3.3 消费者选择 [例3.4 大学信托基金] 父母要求,大学信托基金只能用于教育 之需。 如果这些钱能够用于购买其他商品,那 么,简的消费偏好就会发生改变。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88

3.3 消费者选择 大学信托基金 A U1 U2 C U3 B A: 信托基金使用之前的消费点 信托基金使得预算线向右移动 3.3 消费者选择 大学信托基金 其他消费 A U1 A: 信托基金使用之前的消费点 U2 C U3 C: 如果信托基金可以花在其他商品 时的消费点 信托基金使得预算线向右移动 B: 信托基金要求全部用于教育时的消费点 P Q B 教育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92

3.4 显示性偏好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消费者在各种价格和收入变动时 所做出的消费选择的信息,那么,我们就能够确定消 费者的偏好。 3.4 显示性偏好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消费者在各种价格和收入变动时 所做出的消费选择的信息,那么,我们就能够确定消 费者的偏好。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93

显示性偏好——两条预算线 I1: 如果消费者选择A而不是B,则 A比B更受偏好 l2: 如果消费者选择B而不是D,则 B比D更受偏好 l1 衣服 l1 l2 B A D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97

显示性偏好——两条预算线 l1 l2 A B D 衣服 紫色区域内所有的点 都要比A点更受偏好。 A比绿色区域内的所 有点更受偏好。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97

显示性偏好——四条预算线 I3: 假设消费者选择E点而非A点。 l3 紫色区域内的所有点 都比A点更受偏好。 l1 l4 l2 有的点都更受偏好。 E B A G I3: 假设消费者选择E点而非A点。 I4: 假设消费者选择G点而非A点。 衣服 l3 紫色区域内的所有点 都比A点更受偏好。 l1 l4 l2 食品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02

[例3.5 对娱乐的显示性偏好] l1 C U1 A l2 U2 B 俱乐部的利润会 因此提高吗? 100 80 60 40 20 25 [例3.5 对娱乐的显示性偏好] 基本情况 罗伯特的娱乐支出预算 = $100/wk 健身的价格 = $4/hr/week 在U1 和 I1的约束下,罗伯特选择A点消费。 其他娱乐 l1 C 100 U1 A 80 l2 U2 B 收费改变后,新的预算线变为 I2 。 罗伯特选择B点而非A点进行消费。 60 40 俱乐部的利润会 因此提高吗? 20 锻炼量 25 50 75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02

3.5 效用的概念 效用 效用(Utility): 效用是代表消费者从一个特定的市场篮子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用一个数值来表示。 3.5 效用的概念 效用 效用(Utility): 效用是代表消费者从一个特定的市场篮子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用一个数值来表示。 如果买三本书比买一件衬衫使一个人更高兴的话,那么,这三本书比衬衫带来更多的效用。 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能够提供与无差异曲线图形相同的、有关偏好的信息,根据满足程度来排列消费者的选择。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效用函数赋予各个无差异曲线不同的数值,以便分析比较。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03

3.5 效用的概念 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Function): 根据各个市场篮子的偏好程度,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但是,它只是表示某一市场篮子优于另一个市场篮子,至于优多少没有确切地表现出来。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Function): 基数效用可以用效用函数来表示,它可以说明一个市场篮子优于另一个市场篮子的程度。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7

3.5 效用的概念 在大多数的时候,效用的实际数量(即基数效用)并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序数效用,而不是基数效用。 3.5 效用的概念 在大多数的时候,效用的实际数量(即基数效用)并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序数效用,而不是基数效用。 因此,序数排列就足以解释大多数个人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28

3.5 效用的概念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假设效用函数: U = FC 市场篮子 U = FC C 25 = 2.5(10) 3.5 效用的概念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衣服 A B C 假设效用函数: U = FC 市场篮子 U = FC C 25 = 2.5(10) A 25 = 5(5) B 25 = 10(2.5) U1 = 25 U2 = 50 (优于 U1) U3 = 100 (优于 U2) 15 10 5 食品 5 10 15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42 54

3.5 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用于衡量 从消费一单位额外的商品中所获得的额 外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 3.5 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用于衡量 从消费一单位额外的商品中所获得的额 外的满足程度。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07

3.5 边际效用 例如: 结论: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 消费食物的数量从0增加到1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可能为9。 3.5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 例如: 消费食物的数量从0增加到1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可能为9。 如果从1增加到2,边际效用可能是7。 如果从2增加到3,边际效用可能是5。 结论:边际效用递减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08

3.5 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原则(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意味着 ,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那么 ,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程 度也越来越小。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09

3.5 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当消费点沿着无差异曲线移动时,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与少消费一单位的另一种商品而产生的效用的减少,两者必定持平。因此,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10

3.5 效用的概念 上面的公式经整理得: 进一步,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12

3.5 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是: 由于MRS等于F与C的边际效用之比,因 此 3.5 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是: 由于MRS等于F与C的边际效用之比,因 此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15

3.5 效用的概念 进一步整理得: 这意味着,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每一美元所带 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消费者就实现了效 用最大化。这就是相等边际原则(equal marginal principle)。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16

3.5 效用的概念 这一例子讨论汽油的非价格定量配给制 度对消费者效用所产生的影响。 [例3.6 汽油定量配给] 3.5 效用的概念 [例3.6 汽油定量配给] 这一例子讨论汽油的非价格定量配给制 度对消费者效用所产生的影响。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18

3.5 效用的概念 A D C U1 U2 B 花在其他商 品上的支出 5,000 15,000 2,000 3.5 效用的概念 花在其他商 品上的支出 5,000 U1 C 15,000 2,000 D 由于汽油定量供给为2000,因此, 消费者不得不在D点消费,从而降低 了其效用水平,从U1向U2移动。 18,000 U2 B 20,000 A 20,000 汽油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23

3.6 生活成本指数 CPI是每年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今年消费 者消费的典型商品和劳务集合的成本与 一个基年成本相比所得的比值。 3.6 生活成本指数 CPI是每年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今年消费 者消费的典型商品和劳务集合的成本与 一个基年成本相比所得的比值。 CPI真的能精确地反映退休者的生活成本 吗? 将CPI作为政府制定其他方案、私人企业 养老金以及其他私人工资协议所依据的 生活成本指数是否合适?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24

3.6 生活成本指数 例子 两姐妹, 兰切儿和莎拉,她们的偏好相同。 莎拉1987年开始读大学,父母给她的每季度生活费用为500美元。 3.6 生活成本指数 例子 两姐妹, 兰切儿和莎拉,她们的偏好相同。 莎拉1987年开始读大学,父母给她的每季度生活费用为500美元。 1997年, 兰切儿上大学,父母承诺给她的生活费将保证她可以获得与姐姐一样的购买力(即可获得同等的满足程度,或者说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26

3.6 生活成本指数 1987 (莎拉) 1997 (兰切儿) 书的价格 20美元/书 100美元/书 书籍数量 15 6 3.6 生活成本指数 1987 (莎拉) 1997 (兰切儿) 书的价格 20美元/书 100美元/书 书籍数量 15 6 食物价格 2.00/磅 2.20/磅 食物数量 100 300 总支出 500美元 1,260美元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27

3.6 生活成本指数 因此,理想的生活成本补贴应该是760美 元。 3.6 生活成本指数 因此,理想的生活成本补贴应该是760美 元。 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是1,260/500 = 2.52 或252。这意味从1987-1997年,生活成本 提高了152%。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29

3.6 生活成本指数 U1 A B l2 l1 食物 书籍 由于价格提高,兰切儿要达到 与莎拉一样的效用水平,就必须有 3.6 生活成本指数 书籍 由于价格提高,兰切儿要达到 与莎拉一样的效用水平,就必须有 足够的预算使她能在B点消费。 l2 B U1 A 25 l1 20 15 10 5 食物 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31

3.6 生活成本指数 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是指能够达到一个特定 的、相等的效用水平(U1)的当期(1997 年)价格与基期(1987)价格的比值。 但是,计算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所需要的信 息非常庞大——包括价格和支出,而且还 要知道消费者的个人偏好。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32

3.6 生活成本指数 拉氏指数(Laspeyres index) 拉氏指数 3.6 生活成本指数 拉氏指数 拉氏指数(Laspeyres index) 一个人以现期价格购买一个基期选定的商品劳务组合所需的货币数除以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所需要的货币数的比值。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34

3.6 生活成本指数 根据拉氏物价指数,那么,兰切儿的 生活成本就是 (100 x 2.20 + 15 x $100)=1760 3.6 生活成本指数 根据拉氏物价指数,那么,兰切儿的 生活成本就是 (100 x 2.20 + 15 x $100)=1760 拉氏物价指数=1760/500=3.44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35

3.6 生活成本指数 U1 A C B l3 l2 l1 食物 书籍 运用拉氏物价指数, 预算线就从 I2 上涨至 I3。 25 20 15 3.6 生活成本指数 书籍 运用拉氏物价指数, 预算线就从 I2 上涨至 I3。 U1 A 25 l1 20 15 C 10 B l3 5 l2 食物 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31

3.6 生活成本指数 拉氏物价指数要高于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并且 ,这一结论普遍成立,尤其适用于CPI。这是因 为, 3.6 生活成本指数 拉氏物价指数要高于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并且 ,这一结论普遍成立,尤其适用于CPI。这是因 为, 拉氏物价指数假定消费者在价格改变时不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 事实上,消费者通过改变消费习惯,即多购买那些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少购买那些变得相对更贵的商品,而不必消费与价格改变之前的相同的商品组合就能够达到相同的效用水平。 这一结论意味着,用CPI来调整退休保险金会导致对绝大多数领取者的超额补贴,这就相对地增加政府的开支。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39

3.6 生活成本指数 派氏指数(Paasche Index) 3.6 生活成本指数 派氏指数(Paasche Index) 一个人以现期价格购买一个现期选定的商品和劳务组合所需的货币数除以以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所需要的货币数。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40

3.6 生活成本指数 假设 比较两种指数 PFt和PCt 代表F和C的现期价格 PFb 和PCb 代表F和C的基期价格 3.6 生活成本指数 比较两种指数 假设 PFt和PCt 代表F和C的现期价格 PFb 和PCb 代表F和C的基期价格 Ft 和Ct 代表现期选择的商品数量 Fb 和Cb 代表基期选择的商品数量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41

3.6 生活成本指数 比较两种指数 莎拉(1997) 购买基期商品组合的现期价格为$1,720 (100 lbs x $2.20/lb + 15 books x $100/book) 购买基期商品组合的基期价格为$500 (100 lbs x $2.00/lb + 15 books x $20/book) 拉氏指数=1720/500=3.44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41

3.6 生活成本指数 购买现期商品组合的现期价格为 $1,260 (300 lbs x $2.20/lb + 6 books x $100/book) 购买现期商品组合的基期价格为$720 (300 lbs x $2/lb + 6 books x $20/book) 派氏指数=1260/720=1.75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41

本章小结 消费者通过购买某一商品和劳务的组合 以实现满足最大化,其行为是合理的。 消费者的选择包括两个部分:消费者偏 好和预算约束。 消费者通过比较市场篮子和一大堆商品 进行选择。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45

本章小结 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并且无差异曲线 不可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图形可以完整地表示消费者 的偏好。 F对C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人为获得额外 一单位的F而愿意放弃的最高数量的C。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45

本章小结 预算线代表了消费者用其所有收入购买 的商品组合。 消费者满足的最大化受制于预算线。 显示性偏好理论表明,如何利用消费者 在价格和收入变动时作出的选择来确定 他们的偏好。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146

本章小结 既可以用无差异曲线,也可以用效用函数的方法来描述消费者理论。 运用效用函数,可以确定,当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时,效用实现最大化。 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 Chapter 3: Consumer Behavior

第三章结束 消费者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