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主持人:劉宜君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共同主持人:傅立葉 (政治大學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校際 IT 精英挑戰賽 2016 Inter-School IT Elite Challenge 2016 決賽日 2016 年 4 月 23 日.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天下雜誌專訪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99年5月4日.
婦女妊娠、生產、剖腹產、流產 之全民健保就醫資料概況分析 李品青 衛生署統計室 薦任科員
衛生行政健康保險 資料來源:江宏哲 副教授 鄭守夏教授 中英健康保險局.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探析台灣地區醫師繼續教育提供者之意見與態度
行銷研究 單元二 行銷研究的程序.
活動圓滿結束,回收滿意度問卷並發送精美紀念品~
醫療費用增長的關鍵因素:人口老化或技術進步?
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特別推薦 『唯一國營、台銀人壽』 『富貴人生增壽專案』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如何建立台灣醫療資源分配正義機制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董事長 劉梅君教授 2012//3.
全民健康保險 新竹縣政府衛生局.
婦癌、乳癌病友醫學講座 時 間 內 容 主 講 者 09:00~09:30 報到-相見歡 09:30~10:00 婦癌篩檢與手術照顧
Taiwan President Election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經濟學 Chapter 4 價格彈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第3章 資料的整理與表現- 統計表與統計圖.
醫療資源愛珍惜 公館國小 胡乾鋒.
電腦類相關資料庫.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尋找EBM心得分享 資料整理: 報告者:.
第七章 資訊系統評估 授課老師:褚麗絹.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健保『卡』通啦! 公館國小 胡乾鋒.
香港快樂指數 2007 何濼生教授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Web Service 1.
授課老師:楊維邦教授 組長:劉秋良 成員:李政均、郭瀚文、鄒震耀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經濟學 學經濟.
大專生以自由軟體服務偏遠地區國民小學 毛慶禎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06年12月25日 Theme created by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8公分 中文論文名稱 (大小80~136) English Thesis Title (size80~136) 中文名字 English Name (大小50~60) 學校學系/任職單位職稱 (大小50~60) 8公分 8公分 內容 (大小40~50) 內容 (大小40~50) 文字或圖示 文字或圖示.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九十學年度實務 專題報告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學生: 張駿呈 張書嘉 林正浩
線上服務 合作夥伴儀表板概觀.
公司債 發行公司債 But 我需要2億 資金不足… 元資金興建廠房… 甲企業 債權人 透過發行二十年期公司債的方式籌得資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王宏育醫師 敬請 多多指教.
Discussion.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ATCI –V類 2008~2011年健保藥品金額與成長率 資料來源:全勝資訊管理顧問(股)公司 電話: Minky Yu (余小姐)
主題研究架構.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的營養照顧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的營養照顧 一、對象:手術後有營養疑問的病友及家屬 二、地點:亞東醫院10樓 第二教室
108學年度經費預算 編製日程表 報告人: 許淑群 報告日: 108年01月14日.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計畫主持人:劉宜君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共同主持人:傅立葉 (政治大學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從民眾觀點建構健保評量指標 計畫主持人:劉宜君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共同主持人:傅立葉 (政治大學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綱要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政策德菲法之執行與結果分析 民眾電話調查之執行與結果分析 研究結論 政策建議

研究目的 將「民眾」觀點廣泛區分為「關注民眾」觀點與「一般民眾」觀點 分析「關注民眾」與「一般民眾」對於健保政策績效指標的認知差異 透過政策德菲法蒐集「關注民眾」對於健保政策評估指標的認知與意見 以電話調查法分析「一般民眾」對於健保政策評估指標的認知與意見,並以「重要性-績效分析法」呈現一般民眾對於健保政策指標的偏好與重視程度 分析「關注民眾」與「一般民眾」對於健保政策績效指標的認知差異 提出兼具「關注民眾」專業意見與「一般民眾」民主參與的廣義「民眾觀點」的評估健保政策績效的評量指標與方式

研究方法 文獻與次級資料分析 政策德菲法 電話問卷調查 「重要性-績效分析法」 4

政策德菲法之執行與結果分析

健保政策評估之構面 指標名稱 概念型定義 參考來源或依據 公平性 健保制度設計的財務公平性 盧瑞芬、楊銘欽、全民健康保險法、民間監督健保聯盟 普及性 納保率 江東亮、藍忠孚、熊惠英、全民健康保險法、民間監督健保聯盟 可近性 使用健保醫療服務便利性、平等性 盧瑞芬、藍忠孚、熊惠英、葉秀珍、楊銘欽、林進財等、Coffey、Phelps、民間監督健保聯盟 完整性 醫療服務完整性 藍忠孚、熊惠英、鄭守夏、江東亮、民間監督健保聯盟 適足性 資源配置充足性 楊志良、鄭守夏、江東亮、鄭文輝 可付性 醫療服務的價格具有可負擔性 全民健康保險法、遊慧光、王漢民、鄭新慶、民間監督健保聯盟 課責性 制度設計的課責性 楊志良、行政院二代健保規劃小組總結報告、陳敦源、傅立葉 效率性 醫療服務具有成本效益 鄭文輝、OECD、Van Doorslaer、江東亮、盧瑞芬 效能性 健保達到效能 江東亮、Chang, Hwang, Cheng、Donaldson and Gerard

政策德菲法施測專家學者對象及專業背景 類型 人數 德菲法專家學者名單 相關產業團體、勞、資、醫、藥領域相關團體、行政單位代表 9人 孫友聯、干文男、邱寶安、陳有慶、劉銓忠、滕西華、林振順、蘇鴻輝、劉玉蘭 相關領域學者專家 16人 楊志良、賴美淑、鄭文輝、周麗芳、盧瑞芬、盧美秀、李玉春、楊銘欽、劉梅君、辛炳隆、楊秀儀、林國明、林昭吟、鄧宗業、陳敦源、黃東益

政策德菲法之結果分析

專家對於健保政策評估的構面之意見 指標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備註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公平性 18(72.0%) 5(20.0%) 2(8.0%) 0(0%) 普及性 16(64.0%) 7(28.0%) 可近性 15(60.0%) 6(24.0%) 1(4.0%) 2人未填答 (8.0%) 8(32.0%) 效能性 10(40.0%) 9(36.0%) 12(48.0%) 3(12.0%)

指標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備註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可付性 11(44.0%) 10(40.0%) 2(8.0%) 1(4.0%) 0(0%) 1人未填答 (4.0%) 13(52.0%) 8(32.0%) 4(16.0%) 課責性 15(60.0%) 5(20.0%) 2人未填答 (8.0%) 適足性 6(24.0%) 效率性 7(28.0%) 12(48.0%) 完整性 3(12.0%)

專家具有高度共識的健保政策評估構面與指標 普及性 全國民眾的健保納保率 不同地區民眾的健保納保率 不同職業民眾的健保納保率 不同所得民眾的健保納保率 公平性 依保險對象的經濟能力收取保險費 家庭收支調查中,最富20%與最窮20%家戶的平均每戶一年健保費金額差距,與該年每戶健保給付金額差距之比較 可近性 不同地區民眾使用健保服務資源的可近性 不同所得民眾使用健保服務資源的可近性 完整性 每家戶自費醫療支出佔該戶總醫療支出之比例 健保給付項目的完整性 健保醫療支出佔全國醫療保健支出之比例 適足性 偏遠地區醫療資源與其他地區醫療資源之比較 每千人醫師數 每千人一般病床數 北、中、南、東部及外島等不同地區,每千人醫院數之比較 北、中、南、東部及外島等不同地區,每千人醫師數之比較 北、中、南、東部及外島等不同地區,每千人一般病床數之比較

專家具有高度共識的健保政策評估構面與指標 可付性 平均每戶家庭健保醫療支出佔該戶可支配所得之比例 平均每人自付醫療支出金額 平均每戶健保費支出佔該戶可支配所得之比例 平均每人健保醫療支出金額 課責性 健保相關決策過程公開的程度 與健保財務相關的決策過程公開的程度 與醫療品質相關的決策過程公開的程度 健保財務資訊的公開程度 與照護結果指標相關的決策過程公開的程度 與醫療品質指標相關的決策過程公開的程度 各醫院財報的公開程度 與健保經營效率相關資訊公開的程度 效率性 全國醫療支出佔GDP之比例 全國檢查費用佔醫療支出之比例 醫療機構門診處方釋出率 全國藥費佔GDP之比例 病床佔床率 平均每人每年就醫(含健保門診與非健保門診)次數 效能性 國民健康平均餘命 可避免死亡率 國民平均餘命

專家具有共識的業務監理指標 「出院後14日內再住院率」 「30日以上超長住院率(醫院)」 「門診手術後2日內急診/住院率西醫基層、醫院)」 「門診部分負擔比率」 「出院後3日內急診/住院率」 「藥費成長率」

民眾電話調查之執行與結果分析

民眾對於指標評價之重要性與滿意度平均數比較 績 效 指 標 重要度 滿意度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1.民眾是否都有參加全民健保 3.73 0.828 9 3.38 0.832 3 2.民眾的經濟能力來收取健保費 3.78 0.779 7 3.21 0.934 3.以不同地區的民眾使用健保的醫療服務其方便性 3.75 0.817 8 3.29 0.895 5 4.以所有民眾其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項目,健保是否都有保障 3.95 0.654 2 3.31 0.936 4 5.以健保是否有照顧到偏遠地區民眾的醫療服務 3.94 0.699 3.26 0.963 6 6.民眾到醫院看病時,其健保所提供的醫院、醫師數量是否充足 3.81 0.753 0.876 7.除了特殊情形(如失業的人、低收入家庭),以每個家庭所能負擔的健保費為基礎 3.86 0.755 3.17 8.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 3.84 0.728 3.40 0.862 9.可以用最少的錢來照顧民眾的健康 0.675 3.45 0.918 1 10.健保能否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 0.692 0.833 11.政府在討論關於健保的事情,其決定過程公開讓民眾瞭解 4.02 0.643 平均 3.33

民眾認為高度重要性與滿意度的健保評估指標 重要性高的指標 滿意度高的指標 政府在討論關於健保的事情,其決定過程公開讓民眾瞭解 所有民眾其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項目,健保是否都有保障 可以用最少的錢來照顧民眾的健康 健保能否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 除了特殊情形(如失業的人、低收入家庭),每個家庭所能負擔的健保費 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 民眾到醫院看病時,其健保所提供的醫院、醫師數量是否充足 用最少的錢來照顧民眾的健康 政府討論健保事情,決定過程公開讓民眾瞭解

「關注民眾」與「一般民眾」之意見比較分析

專家與民眾對於政策健保評估指標加權平均數之比較 構面 民眾 指標 專家 普及性 3.73 所有民眾是否都有參加全民健保 4.61 全國民眾的健保納保率 公平性 3.78 按照民眾的經濟能力來收取健保費 4.39 依保險對象的經濟能力收取保險費 可近性 3.75 不同地區的民眾使用健保的醫療服務其方便性 不同地區民眾使用健保服務資源的可近性 完整性 3.95 所有民眾其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項目,健保是否都有保障 3.76 健保給付項目的完整性 適足性 3.94 健保是否有照顧到偏遠地區民眾的醫療服務 4.33 偏遠地區醫療資源與其他地區醫療資源之比較 3.81 民眾到醫院看病時,其健保所提供的醫院、醫師數量是否充足 3.44 每千人醫院數 可付性 3.86 除了特殊情形(如失業的人、低收入家庭),以每個家庭所能負擔的健保費為基礎 4.48 課責性 3.84 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 3.88 民眾對於健保政策的滿意度 效率性 可以用最少的錢來照顧民眾的健康 3.64 全國醫療支出佔GDP之比例 效能性 健保能否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 3.80 國民健康平均餘命 4.02 政府在討論關於健保的事情,其決定過程公開讓民眾瞭解 4.28 健保相關決策過程公開的程度

專家與民眾對於健保政策評估指標加權平均數之比較

專家與民眾形成高度共識之健保政策評估構面與指標 民眾指標 專家指標 完整性 所有民眾其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項目,健保是否都有保障 健保給付項目的完整性 適足性 健保是否有照顧到偏遠地區民眾的醫療服務 偏遠地區醫療資源與其他地區醫療資源之比較 民眾到醫院看病時,其健保所提供的醫院、醫師數量是否充足 每千人醫師數 課責性 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 民眾對於健保政策的滿意度 效率性 可以用最少的錢來照顧民眾的健康 全國醫療支出佔GDP之比例 效能性 健保能否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 國民健康平均餘命 政府在討論關於健保的事情,其決定過程公開讓民眾瞭解 健保相關決策過程公開的程度

專家與民眾形成中度共識之健保政策評估構面與指標 民眾指標 專家指標 公平性 按照民眾的經濟能力收取健保費 依保險對象的經濟能力收取保險費 可近性 不同地區的民眾使用健保的醫療服務其方便性 不同地區民眾使用健保服務資源的可近性 可付性 除了特殊情形(如失業的人、低收入家庭),每個家庭所能負擔的健保費為基礎

對於衛生署公開健保政策評估管道之意見比較 「關注民眾」與「一般民眾」對於此一資訊公佈管道意見差異不大 「衛生署網站」、「健保局網站」為專家們所偏好的資訊管道 民眾偏好政府利用「各大眾傳播媒體(如電視、報紙、電台)」、 「衛生署網站」、「健保局網站」

民眾與專家對於定期公佈健保政策評估指標的間隔時間之意見比較 「關注民眾」與「一般民眾」對於公佈健保政策評估指標的間隔時意見差異不大 民眾偏好「每半年」、「每一年」 專家偏好「一年」為公佈評估指標的間隔時間

民眾與專家對於立法要求主管機關蒐集並公佈健保政策評估資訊之意見 「關注民眾」與「一般民眾」對於立法要求公佈健保政策評估指標意見趨於一致 有76.9%的民眾同意立法要求主關機關蒐集並公佈健保政策評估資訊 第二回合有92.0%專家表示同意的意見

民眾與專家對於主管機關在分析健保政策評估應進行國際比較之意見 「關注民眾」與「一般民眾」對於健保政策評估進行國際比較之意見趨於一致 有56.2%的受訪民眾表示同意 第一回合有88.0%專家表示同意

政策建議

評估健保政策的架構 參考本研究提出的構面作為評估健保政策的架構 包括: 「公平性」(健保政策設計的財務公平性) 「普及性」(納保率) 「可近性」(使用健保醫療服務便利性、平等性) 「可付性」(醫療服務的價格具有可負擔性) 「效能性」(健保達到效能) 「課責性」(制度設計的課責性) 「完整性」(醫療服務完整性) 「適足性」(資源配置充足性) 「效率性」(醫療服務具有成本效益)

評估健保政策的指標 完整性指標:所有民眾其所需要的醫療服務項目,健保是否都有保障 適足性指標:健保是否有照顧到偏遠地區民眾的醫療服務 適足性指標:民眾到醫院看病時,其健保所提供的醫院、醫師數量是否充足 課責性指標: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 課責性指標:政府在討論關於健保的事情,其決定過程公開讓民眾瞭解 效率性指標:可以用最少的錢來照顧民眾的健康 效能性指標:健保能否有效提升民眾的健康

評估健保政策的指標 公平性指標:按照民眾的經濟能力來收取健保費來判斷 可近性指標:不同地區的民眾使用健保的醫療服務其方便性來判斷 可付性指標:除了特殊情形(如失業的人、低收入家庭),以每個家庭所能負擔的健保費為基礎來判斷

適合作為健保政策評估指標的 業務及財務監理指標 「出院後14日內再住院率」 「30日以上超長住院率(醫院)」 「門診手術後2日內急診/住院率西醫基層、醫院)」 「門診部分負擔比率」 「出院後3日內急診/住院率」 「藥費成長率」 「保險費率」 「保險收入」 「安全準備」 「保險給付」

「一般民眾」提出其他用來評估健保政策的標準 「醫師資源增加」 「大醫院收費」 「醫生素質」 「健保醫療被浪費的地方」 「年度生病機率降低情形」 「弱勢團體的照顧」 「罕見疾病納入健保」 「重大疾病的保障」 「健保人員的服務態度」

公開健保政策評估指標之管道 透過「衛生署網站」、「健保局網站」、「大眾傳播媒體(如電視、報紙、電台)」等作為公開健保政策評估指標之管道 當公布健保政策評估指標時,針對專業人士與一般民眾分開描述指標意涵與內容,使其具有可讀性 公布健保政策評估指標之間隔時間,以「每一年」為間隔時間 在分析健保政策評估指標時,可進行國際間之比較,但因為每個國家的制度設計仍有不同,且國情、經濟發展、社會文化有所差異,建議在進行國際時,同時考慮整體政治經濟環境與社會發展

每間隔二年或三年委託研究 民眾對於健保政策評估指標的意見,會隨著健保政策內容而有所調整,建議日後衛生署與健保局應定期檢視民眾觀點的政策評估指標內容,使得健保評估指標符合實際政策內容與民眾需求 主管機關每間隔二年或三年委託學者專家進行研究,進行評估指標的修正分析,使得評估指標可依據政策需求調整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