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化 学 电 源. 电池的分类 化学电源的分类 原电池知识复习 几种电池介绍 实践活动 科学视野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化 学 电 源 典例精析研究性学习.
Advertisements

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 黑龙江省鹤岗市农广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理解掌握植物生产的养分环境,植物生长发 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主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 用, 植物需肥规律. 了解理解掌握植物生产的养分环境,植物生长发 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主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 用,
1 消防安全簡介消防安全簡介. 2 國內實驗室案例中之災害發生源分析 ( 資料來源:工研院工安衛中心 )
第9章 配位化合物 9-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9-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9-3 配位平衡 9-4 螯合物 9-5 配位滴定.
微量营养元素 第六章.
课业2.4 土壤因子的调查与分析 POWEPOINT 适用于简约清新主题及相关类别演示.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第三节 硒 Selenium.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选修 4.
作物缺素症的表现与防治 河北省廊坊市农广校
5.1.3工矿企业绿地的树种选择 制作:刘松涛.
第五章 毒物与化学 本章主要讨论常见的毒物、毒品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思考与练习题 5.1 有毒化学物质概述 5.2 常见毒物及其危害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配位化合物的 生成和性质.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化学化工学院 梁少俊 分析化学实验.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Chapter 10 §10~2配位滴定法 10.1作业:11、13、15、16、18.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本章要点: 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3. 配位平衡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 概 述.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制作人:陶文娟.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96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期中考試卷 科目 儀器分析 使用 班級 化三 智 仁 勇 班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内 容 提 要 一、氧化数 元素的氧化数是指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它原子形成分子或离子时转移
无机化学 第11章 电化学基础.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主要内容: 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 3.螯合物 4.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重点内容: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元素)守恒关系式。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ic method)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学习要求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 1、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 2、掌握配合物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熟练进行应用。
第 19 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 七 章 配 位 反 应.
第6章 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ion Compounds Chapter 6.
天然水总硬度的测定.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实 验 讲 座.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十章 重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包括的内容: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 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要求 2、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主讲教师:张 莹.
第一章 水溶液 1.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平衡.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1. 概述 2. 沉淀滴定法 3. 重量分析法 4. 小 结.
單元四 陽離子第一屬分析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化工科謝榮忠製作.
专题归纳整合 请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下列关键词: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 盐类的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提示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 配位化合物.
金属元素 之 铜族与锌族元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珲春二中 李英福.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第四章 卤族元素 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临河三中化学教研组 主讲人:兰明.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第四课时.
离 子 反 应 高二化学教研组 2019/5/5.
选矿 钢铁生产流程 焦化 烧结 炼铁 炼钢 铸造 粉末冶金
第二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2 阳离子分析 一、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
第二节 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数 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则有[Ag(NH3) 2] +配离子生成: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三课时 ——配合物理论简介 厦大附中 罗丹.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如加入 A- 适当过量至浓度为 cA,可使平衡向左移动。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实验19 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 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了解铜、锌、镉、汞的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改变[Mn+]或[L]可使平衡移动

酸效应 1. 配位平衡和酸碱平衡 NH3 F- CN- C2O42- H+ NH4+ NH4+ HF HCN HC2O4-

如何判断配合物在酸溶液中的稳定性? ①K稳越小或Ka越小(配体碱性越强) 配合物酸效应越强。 ②[H+]增大 ,酸效应增强

OH- 水解效应 如果中心离子容易发生水解(过渡金属离子大多数易水解),当溶液的pH较高时, 中心离子会发生水解,使配合物发生解离,这种现象称为中心离子的水解效应。

如何判断配合物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 ① K稳越小或Ksp小,易生成沉淀(难溶的) 水解效应越明显 ②[OH-]增大 ,水解效应增强

任何一种配合物的稳定存在 都需要有一定的 pH 值范围。

2. 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 (a) 加入沉淀剂破坏配合物 K=2.5×1031 [Cu(NH3)4]2++S2-CuS↓+4NH3 ; K=1/[K稳Ksp]=2.5×1031 0.1mol/L Na2S

如何利用沉淀剂破坏配合物的稳定性? ① Ksp越小, 沉淀剂沉淀能力越强,越容易破坏配合物 ②沉淀剂浓度增大 ,配合物易受到破坏。

AgCl↓ +Cl- +NH3 [Ag(NH3)2+] 实验 浓NH3 Br- AgBr↓ S2O32- [Ag(S2O3)2]3-

(b) 加入配位剂促进沉淀溶解 >105 >105

>105 ......

>105

>105

Cl- Br- I- 1.5610-10 7.710-13 1.5610-16 Ksp,AgX NH3 S2O32- CN- K稳,Ag[ ] 1.7107 1.61013 1.01021

如何利用配位剂溶解沉淀? 如何利用沉淀剂破坏配合物? ① K稳越大, 配位剂越易溶解沉淀。 ② 沉淀剂浓度增大 ,配合物易受到破坏。

[Cu(NH3)4]2++Zn =[Zn(NH3)4]2++Cu ; 3. 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Cu(NH3)4]2++Zn =[Zn(NH3)4]2++Cu ; lgK=2[-0.020 - (-1.02)]/0.0592 K=6.1×1033

(b) 同一金属不同价态的配离子电对

氧化型形成配合物, φ ↓, 还原型形成配合物, φ ↑,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配合物,看 K的相对大小。 (氧化型) > (还原型),则φ ↓;反之,则 φ ↑。

4. 配离子间相互转化 (1) 配位体的置换反应

反应向着生成更稳定配离子的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