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班級:四國三B 指導老師:鍾美芳老師 組員:4950P034 侯冠伶 4950P041 吳思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第一節 國民所得的概念 第二節 國民所得會計 第三節 名目國民所得與實質國民所得 第四節 國民所得在應用上的限制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十三章 國 民 所 得.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企業海外投資與 管理策略之實務 斌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講人:王錦和 董事長 103年 3 月 24 日.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當代國際企業.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 NAFTA-北美自由貿易組織
從「七月套案」看WTO談判最新進展 經濟部 陳政務次長瑞隆 93年10月26日.
從國際政治經濟學談區域化趨勢 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中心 報告人:杜巧霞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二十日 中華經濟研究院.
資訊管理 期中考補充資料.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2010~2011年全球平板裝置依作業系統別出貨量比重及預測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第8章 區域經濟整合.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第四章 資金成本.
Single Contribution Coupon Annuity 躉繳增值紅利利變型年金
Chapter 3 全球貿易環境:區域市場特性與互惠貿易協定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WTO簡介 林建甫 Chien-fu Jeff Lin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世界貿易組織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貿易組織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北美貿易協定(NAFTA) 4960P108周嘉珆 4960P087蔡佳玲 4960P010梁瑜庭 4960P042朱誼芳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學前兒童簡易發展 篩檢評估量表 小組成員: 張雅涵 張瑞恩 王雅琴 張馨方
經濟學 學經濟.
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 阿文四 楊凱茹 經濟三 林秋儀 政治四 李秋宜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為何要維持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 v.s. 浮動匯率 貨幣為何升值與貶值?(供需、政治) 匯率與國家經濟自主
Porter的五種競爭力理論圖 3.1 廠商所面對的競爭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第十一章 經貿2-國際經貿活動與組織 11-1 國際貿易活動 11-2 跨國投資(FDI) 11-3 外匯的收支 11-4 國際經貿組織.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DRC with Calibre 課程名稱:VLSI 報告人:黃家洋 日期: 改版(蔡秉均) 1.
Management (P.264) 1-2組 組員: 許力儒 唐嘉陽.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巨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7年法人說明會 股票代碼 : / 12 / 12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台灣線上購物市場 2053億元 (57.3%) 1530億元 (42.7%) B2C市場 C2C市場 B2C市場為2,053億元(57.3%),C2C市場為1,530億元(42.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0年台灣線上購物市場規模將達到新台幣3,583億元,年成長率為21.5%。
如何發展定位圖?試舉例說明。 班級:四國四B 學號:4960P109 姓名:梁婉青 指導老師:楊宗欣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P106.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四、TRIMS對中國利用外資的影響.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網站個案報告 參考架構 一,企業背景簡介 二,經營優勢與競爭分析 三,市場區隔與目標市場 四,行銷4P策略 五,未來發展與挑戰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八、國際貿易 為何要從事國際貿易 貿易之均衡與貿易條件 貿易利益與利益之分配 貿易政策 台灣的對外貿易與貿易政策.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班級:四國三B 指導老師:鍾美芳老師 組員:4950P034 侯冠伶 4950P041 吳思穎

目錄 壹、區域性的經濟組織會員國 貳、區域性的經濟組織的內涵 一、 NAFTA成立過程 二、組織架構 三、貿 易 特 色 四、經濟整合的關鍵因素 五、NAFTA相關協定規範內容 參、區域性經濟組織與台灣的關係 肆、區域性經濟組織對台灣的影響 伍、NATFA帶來的衝擊 柒、美洲自由貿易區 捌、結論 玖、參考文獻

壹、區域性的經濟組織會員國 NAFTA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所組成,在貿易 理論上,這個經濟體所能夠得到的利益最大,區域 內國內生產毛額6兆9千億美元,人口約為3億8千6百 萬美元,平均國民所得1萬5千美元,佔全球貿易量 約為18%。

貳、區域性的經濟組織的內涵 1980年代後-美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優勢地位逐漸喪失,而日本的 實力在急劇增強,日本對美、加市場也採取了咄咄 逼人的進攻策略,相對於歐、日兩強經濟實力的提 升,美國卻陷入財政赤字及貿易逆差逐漸擴大的困 境中。 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並免關稅,同時亦要合 力排除其他的非關稅障礙,如配額、外匯管制、進口許可證、進 口保證金等等。但對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可以維持關稅及障 礙。

一、 NAFTA成立過程 1980年-雷根提出「北美共同市場」的設想。 1983加拿大提出建立美加自由貿易區的設想。 1986開始談判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1988年1月2日-美、加兩國正式簽訂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建立美 加自由貿易區。 1989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按照這個協定,兩國將在10 年內分三次取消一切關稅 ,大幅度降低非關稅 壁壘。 1990年7月-正式達成了美墨貿易與投資協定。 1991年6月12日-美、加、墨在加拿大多倫多進行第一次談判。 1992年8月12日-達成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1月1日正式 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告成立。

二、組織架構 自由貿易委員會: NAFTA最原始的機構是自由貿易委員會,具有跨國性政府的 執行爭端的解決等。 貿易執委會之職權包括: (1)監督協定之實施。 (2)解決協定之解釋及適用所引發之爭議 。 (3)建立並監督所有委員會及工作小組 。 (4)訂定其規則及程序。 (5)至少每年定期開會一次,原則上採共識決,並由締約 國輪流擔任主席。

三、貿 易 特 色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典型的南北雙方為共同發展與繁 榮而組建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南北合作和大國 主導是其最顯著的特徵。 分為四點: 1.南北合作 2.大國主導 3.減免關稅的不同步性 4.戰略的過渡性

四、經濟整合的關鍵因素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轉向: 美國轉向訴諸NAFTA,主要是對烏拉圭回合談判緩慢談判進度充 滿挫折感,希望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新策略,加速談判進度, 美國傾向放棄GATT多邊談判體系,選擇雙邊或三邊貿易談判, 強化、活絡對外貿易政策,美國與第三國的雙邊或三邊貿易談 判之政策轉向,成效卓著。如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始於1986 年 (與烏拉圭談判同年開始),結束於1989年,美、加、墨的NAFTA 談判始於1991年,較烏拉圭談判早獲得談判協議。從1982年至 1987年間,美、墨洽談與貿易有關的一系列協議,包括墨西哥 加入GATT後,單邊對美國的進口商品課徵20﹪的海關關稅, GATT協議的50﹪進口關稅少30﹪,對美國出口貿易相當有利。

五、NAFTA相關協定規範內容 (一)、NAFTA協定 1、減少貿易障礙,並促進貨品和勞務在締約國間之流通。 2、促進自由貿易區內公平競爭的環境。 3、增加各締約國領域內之投資機會。 4、給予適當並有效保護和履行智慧財產權。 5、創造有效之程序,以實行此協定並解決爭議。 6、建立一項架構,以進一步朝三邊的、地區的、和多邊的合作,來擴展並促進本協定之利益促進促。

二、關稅 除非本協定另有規定,任一簽約國不得對本區商品提高現行 關稅稅率或課以關稅,且除非本協定另有規定,各簽約國將 相互遞減關稅稅率。 三、進出口限制 任一締約國不應「禁止」或「限制」自其他締約國進口任何 貨品或出口任何貨品至其他締約國,除非GATT第11條另有規 定。 各締約國瞭解,根據GATT之規定,對於出口價格和進口價格 亦不應有所限制,除非為執行反傾銷及平衡稅所允許。

四、農業、例外規定 NAFTA農業協議內容是依據烏拉圭回合談判農業改革架構而制 定,即市場開放、境內支持、爭端解決、進口防衛制度以及動 植物衛生檢疫規範等。 五、原產地規定內容 1.NAFTA會員國在NAFTA生效日起,就完全取消接近50%之產品的 關稅。 2.NAFTA對原產地的規定為該協定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規定十分 詳細與嚴格,只有符合原產地規定的產品才能在NAFTA會員國 理享受優惠關稅的利益。 3.延伸GATT的國民待遇及最惠國待遇於跨越邊界的勞務貿易。 4.建立尊重智慧財產權的義務。 5.勞工及環保問題在協定中獲得重視。

參、區域性經濟組織與台灣的關係 台灣的市場: 比較台灣產品與加拿大、墨西哥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整體利益 結果顯示: 1.我國與墨西哥商品輸出與美結構重疊性較高,我國與墨西哥輸美產品重疊部份,如:電機設備及零件、機械設備及零件、家俱業、鞋業、塑膠業等。 2.我國與加拿大間則由於產品重疊性不高,故目前加拿大與我國並不處於競爭地位。現階段的競爭性較不高,並不意謂著未來亦能相安無事。未來的演變,則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肆、區域性經濟組織對台灣的影響 1.在貿易方面: 1993~1998年-對我國與美國之貿易而言,美國之國民所得、美 國與我國相對躉售物價指數、台灣之國民所得確 實有顯著之影響。 1995~1998年-對我國與加拿大之貿易而言,加拿大之國民所 得、加幣兌台幣之匯率確實有顯著之影響。 1997年-對我國與墨西哥之貿易而言,只有「台灣之國民所得」 有顯著影響。 2.在重要出口產業方面: 1992年-NAFTA對於我國之重要出口產業確實有其影響力,特 別是紡織成衣業及我國的資訊通訊業亦受NAFTA之些許影響。 我國的電機電子產業較不受NAFTA之影響。

EU、APEC、NAFTA對台影響比較 EU APEC NAFTA 成立日期 1993/11/01 1989/1119 1994/01/01 成立關鍵 馬斯垂克條約 茂物宣言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成員國 德、法、義等國家 日、韓、美、台等國家 美、加、墨 關稅規定 對內:降低關稅 對外:採共同關 稅 調降1358項產品關稅稅率平均關稅將8.25%降至8.14 % 非關稅規定 配額:各國間逐 步取消。 出口設限:必要 時節制出口。 進口設限:鼓勵 出口國出口自動 設限。 補貼:主用於農 業品出口補貼。 進口簽證採負面 表列制度 需進口簽證之項 目由16%降至 2.72%,只有262 項。 進口管制項目由 199項降至190 出口設限:不應 有限制,除非為 執行反傾銷稅和 平衡稅。 進口設限:同出 口 反傾銷 3億對亞洲與中東產品歐控告案件居多。 依個別國家之規定而有不同。 依締約國各國法令為準。

(二)、我國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我國對此區域的貿易在這段期間也持續增加,1994年到1996年 我國對該區之年成長率為4.1%。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各國貿 易間貿易的日趨成長,我國對美、加的出口有逐漸被墨西哥取 代的情形,此情況在NAFTA 的原產地規定下,將隨北美自由貿 易區內關稅逐年降低而更嚴重。 (三)、台灣的因應對策 1.建立資料監視檔案 2.善用國貿機構資源與輔助 3.維持產品在國際競爭優勢 4.積極推動與適當之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5.推動與各國業者簽署策略聯盟 6.鼓勵我商赴北美地區投資 7.開發北美地區政府採購市場 8.繼續密切注意NAFTA之發展與影響

伍、NATFA帶來的衝擊 一、對墨西哥的影響 優點:1.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協議使墨西哥從 兩方面吸引外資大量進入;第一,各行各業的資金都 可以自由進出墨西哥。第二,解除貿易壁壘。 2.設於墨國邊境的出口加工區就業激增。 3.出口美國的產品大增,出口至美國產品金額494億美元 到1,359億美元,增幅近兩倍。 缺點:1.工資普遍下降,NAFTA對這勞權附屬協議很弱,根本不 能保護勞權。 2.生產力提高,但工資下降幅度大過於生產力的幅度。 3.金融與外債,金融市場的反覆無常,NAFTA 鼓勵外資 湧入墨西哥,但同時也使墨國的資金快速外逃。 4.外債負擔,總債項負擔比1994 年NAFTA 簽署前增加了 250 億美元。

美國、加拿大的影響 二、對美國的影響 優點: 美國自墨西哥進口大幅增加,對墨西哥出口量為美國成長幅度最大的地區。 缺點: 1.影響美國工人就業。 2.與墨國的貿易逆差擴大。 3.對美國工人工資的影響。 三、對加拿大影響: 加拿大大幅度減少各社會福利。

四、對美國、加拿大影響力較小: 因為美國和加拿大廠商擁有遠遠大於墨西哥廠商的財力。招 募受過良好教育的熟練工人的機會也更多,且擁有的技術更 為先進。而對於墨西哥,其短期後果必然是痛苦的經濟結構 調整和失業。但從長期來看,墨西哥廠商在逐步適應更具競 爭性的嚴酷市場過程中,效率將得以大幅度提高。 五、對美國、加拿大在雙邊貿易總額和成長率上都有增加的趨 勢: (一)美國與加拿大-雙邊貿易總額 1.雙邊貿易總額為3645億美元,占美國對全球進出口貿易 總額之二十二%。 (二)美國與加拿大-成長率方面: 1.美國與加拿大雙邊貿易總額增加72% 2.美國出口至加拿大增加66% 3.加拿大進口增加78%,加拿大為美國第一大出口國, 及最大進口

陸、深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關係 一、原產地規定的嚴格與否將影響未來產業發展的觀點: 從美國的立場看來,許多紡織業或汽車業外移到墨西哥生產, 對美國的產業發展並沒有達到保護的作用。抱怨讓美國損失七 十六萬六千個工作機位,大部分是在成衣、電器及汽車業,儘 管美國對加、墨的出口「略微」增加,但是美國對加、墨的貿 易赤字卻由一九九三年的九十億美元,暴增至去年(12/30/2002) 的八百七十億美元,幾乎增加十倍。

深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關係 二、投資與貿易的增長,不等於人民生活的改善: 在製造業的生產力不斷提高的同時,製造業工人的實際工資卻 不斷下降。1993年(NAFTA成立前一年),至2001年5月間,生產 力實際上升了47.7%,但工資卻下跌超過兩成。 在自由貿易區下,企業雖然獲得更大更多的權力和機會來攫取 利潤,但是整個環境和民眾的權益都付出慘痛代價。

柒、美洲自由貿易區 美洲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FTAA ) 1.美國已積極進行更大規模的美洲經濟整合。 2.以美國為核心的經貿組織,未來預計整合現有的美北自由貿 易區、中美洲共同市場、南方共同市場、加勒比海共同市場 等經貿組織,在2005年度成為一個完整的自由貿易區,吸納 除了古巴以外的其他34個美洲國家,取代歐盟(EU)成為全球 最大的經貿組織;但與歐盟不同的是,FTAA僅著重於市場開 放。

捌、結論 對台灣的衝擊與影響: 與北美自由貿易繁多的台灣面對加拿大、墨西哥強力 競爭下,或許藉由積極推動與適當的國家簽署自由貿 易協定、鼓勵我商赴北美地區投資、開發北美地區政 府採購市場、繼續密切注意NAFTA之發展及影響…等方 式來讓台灣產品順利產出。

玖、參考文獻 美洲自由貿易協定形成與可能的影響 http://www.moeaitc.gov.tw/ITCWEB/webform/wfrmSite.aspx? pagestyle=1&programid=176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 8121405816 自由貿易協定 有說明我國想要與哪些國家簽屬約定 http://www.moea.gov.tw/~ecobook/cynex/sac12.htm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 http://www.read.com.tw/web/hypage.cgi?HYPAGE=subject/su b_fta.asp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02/2006021802164 308.pdf

玖、參考文獻 「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對我國業者之影響」研究報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編印。 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影響及因應措施研究報告,經濟部國貿局 彙編。 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對中華民國產業的衝擊,經濟部國貿局 國貿局,http://www.trade.gov.tw 區域經貿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中文摘要 http://www.trade.gov.tw/region_org/region_index.htm 蔡秀珍,拓展北美市場之展望專題報導 www.cetra.org.to/marsmkrpt/an-9.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4/8/1/n613878.htm http://www.taiwantrade.com.tw/tpt/lbp/publish/market/co ntent/america14.htm http://www.esouth.org/pda/200210/20021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