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组成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运动神经 1) 植物神经 ( 自主神经 ) 1. 按解学分类 :
第七章 激素 第一节 激素概述 激素概述 第二节 激素的作用机理 激素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激素 几种重要的激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7章第7章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 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通讯的异同点 —— 易正鑫 关于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的几种方式。方式 细胞通讯方式的相同点。相同 细胞通讯方式的不同点。不同 细胞通讯的生物学上的意义。意义 细胞通讯通讯障碍细胞通讯通讯障碍引起癌。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JAK/STAT信号通路 叶蕴瑶.
強制認領私生子首例 第十組組員:4970T012 劉柏宇 4970T013 黃偵泰 4970T035 陳建儒 4970T100 蔡維哲
CGMP-蛋白激酶途径 ——(PKG途径) 范红芸.
第七章 激 素 重点: 化学本质、激素的作用机理、常见激素的功能。.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第十五章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本章我们讨论 1. 癌基因(细胞癌基因 . 病毒癌基因 . 原癌基因 )和抗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第16章 激素 Hormones 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作用机制.
生物信号转导 第二信使
Chapter 5 细胞通讯.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basis
桌球腳步練習(熱身操) 1.單步(近檯,踏出一步) 跟步(近到中檯,踏出二步) 11
第六章 cAMP、cGMP 信号转导通路.
离子通道与受体 主讲:张玉芹.
Abnormal of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Disease
Cell Communication and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神 经 节 换 元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教材:药理学 主编:扬世杰 讲授人:交大医学院 李增利
亚砷酸盐刺激NIH 3T3细胞HSP27转位的机制研究
第六章 植物生长物质与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 第二节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第三节 生长素类 第四节 赤霉素类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disease.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
The regular mechanism of eukaryotic DNA replication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免疫细胞.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第三篇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三篇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一章 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章 细胞的兴奋 第三章 细胞间信息传递 第四章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生物化学 李 恩 民.
第 十 五 章 细胞信息传递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第三篇 信号转导 第七章 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与磷酸酶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二、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细胞内受体 亲脂 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
生物信号转导 G蛋白耦联的信号传递通路
酶连接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Enzyme linked receptor)
第15章 细胞信息转导 主讲教师:卢涛.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信号分子传递细胞信息的方式 脂溶性的信号分子扩散透过细胞膜,与胞内受体结合,然后发挥作用。
第二节 受 体.
ATP SLYTYZJAM.
5.4.2 cAMP信号途径 cAMP的产生与信号放大 cAMP的产生 cAMP的信号放大.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5.6 Signaling via enzyme-linked receptor
CHAPTER 5 CELL COMMUNICATION.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和膜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癌基因、抑癌基因 与生长因子 Oncogenes, Anti-oncogenes and Growth Factors
学习单元一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
基因信息的传递.
细胞信号转导.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细胞运输.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递

第二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多细胞生物有赖于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以协调各种 细胞的功能,维持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 单细胞生物有时也需要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一、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三种方式: (一)细胞通讯 (cell communication))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三种方式: 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 2、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3、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Fig. Budding yeast cells responding to mating factor. (A) The cells are normally spherical. (B) In response to mating factor secreted by neighboring yeast cells, they put out a protrusion toward the source of the factor in preparation for mating. (Courtesy of Michael Snyder.)

autocrine Gap junction Fig. 不同的细胞间通讯方式

(二)细胞识别与信号通路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是细胞信号系统的主线,这种反应系列称为信号通路。

(三)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1.细胞的信号分子 亲脂性信号分子:甾类激素、甲状腺素… 亲水性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生长因子、局部化学递质、大多数激素… 气体性信号分子:一氧化氮( NO )…

2.受体receptor 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效应区 两种类型:细胞内受体、细胞表面受体

3.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第一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Second massenger) :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 后在细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包括cAMP、cGMP、 三磷酸肌醇(IP3)、二酰基甘油(DG)等。 功能:启动和协助细胞内信号的逐级放大。

Fig. 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两类分子开关蛋白 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 蛋白激酶 蛋白磷酸酯酶 Fig. 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两类分子开关蛋白

二、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常见细胞内激素的结构

细胞内受体的本质: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 三部分组成: C-端激素结合位点 中部的DNA或Hsp90结合位点:富含Cys、锌指结构 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 Fig. 细胞内受体蛋白超家族

NO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 Fig. NO在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中的作用

三、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 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G蛋白偶联的受体(G protein-linked receptor) 酶偶联的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三种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并开启突触后细胞膜上的递质门离子通道,结果导致突触后细胞膜离子流改变,从而将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一)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并开启突触后细胞膜上的递质门离子通道,结果导致突触后细胞膜离子流改变,从而将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Fig. 在突触处通过递质门离子通道实现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二)G蛋白偶联的受体 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包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 Fig. 细胞外信号结合所诱导的G蛋白的活化 Fig. 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图

Fig. Gs的调节作用:Gs偶联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模型 1.cAMP信号通路 (1)Rs和Ri (2)Gs和Gi (3)腺苷酸环化酶 Fig. Gs的调节作用:Gs偶联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模型

G蛋白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 Fig. cAMP的合成与降解

Fig. cAMP特异地活化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导致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激活蛋白激酶A,被活化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转为进入细胞核,使基因调控蛋白(cAMP应答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磷酸化的基因调控蛋白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增强靶基因的表达。 Fig. cAMP信号通路对基因转录的激活

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Fig.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图解

Fig.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7个亚族 (注:书中列6个) (三)与酶连接的受体 1. 受体酪氨酸激酶及RTK-Ras通路 Fig.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7个亚族 (注:书中列6个)

Fig. 配基所诱导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信号传递方式

Fig. 活化的RTK激活Ras蛋白:接头蛋白连接活化的RTK与Ras激活蛋白(如GRF ),导致GDP-GTP交换,活化的Ras蛋白诱发信号通路的“下游事件”。

激活的Ras蛋白扳动三种蛋白激酶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增强和放大信号,即联反应的最后,才能磷酸化一些基因调控蛋白,改变基因表达模式;这是终致细胞行为(包括细胞增殖或分化,细胞存活或凋亡)改变的关键;通过PKC激活的靶酶可能是Raf,也可能是其它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Fig. 活化的PKC和Ras蛋白激活的激酶磷酸化级联放大

2. 细胞表面其他与酶偶联的受体 (1)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2)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 (3)受体鸟苷酸环化酶 (4)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四、由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

五、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与蛋白激酶 的网络整合信息 细胞的信号传递是多通路、多环节、多层次 和高度复杂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 构成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