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供給,需求與市場平衡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均衡的變動 價格彈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商用微積分 CHAPTER3 微分. 3.1 微分基本公式 ( 求導法則 ) 3.2 乘積公式及商公式 3.3 鏈規則 3.4 經濟上的邊際函數 3.5 高階導函數 3.6 隱微分及相關變化率 3.7 微分 第 3 章公式 第 3 章復習題.
Advertisements

103 學年度社工系生涯規劃課程 國考秘笈分享及學職涯多元開展 講座活動記錄. 活動日期: 102 年 11 月 25 日 活動地點:慈濟大學 2C108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 講師 : 刑志彬 花蓮縣社會處社工師 參與人數: 53 人.
问题的导入 本章将要介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通过该模型介绍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
你愛美食嗎?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在廚房熱火朝天忙活了好一陣,好不容易美味佳餚端上桌,卻絲毫沒了胃口。難道真的是像大家開玩笑說的,都是在做飯時“偷吃”飽啦?經常有一些人在烹飪過後卻沒有食欲,出現嗅覺遲鈍、口渴、頭暈,眼、鼻、喉受刺激的症狀,國外把這種現象稱為“醉油綜合征”。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委員 鉅亨網總主筆 邱 志 昌 博士 2014年4月29日
Chapter 3 Elasticity and Demand
3 供需彈性與均衡分析.
運輸經濟學 第二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概念.
3 需求 供給 改變 的 和.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 Demand-Supply 一、需求 二、供给 三、市场均衡 四、经济模型 五、弹性 六、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0 失业与通货膨胀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10 失业与通货膨胀
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 厦门理工学院 姜丽.
經濟學100 第一章 無所不在的經濟學.
第三章 弹性理论.
經濟學 導論 經濟學 導論 創新工程系列講座─基礎知識 主講人:王廷興 博士 台北科技大學冷凍空調系 副教授
消費行為筆筆看 【消費習慣比較-早餐與飲料】
Demand-Supply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五、经济模型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六、需求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曲线
成人發展與適應-參訪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居家照服工作、日間照顧中心、 護理之家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知道古典學派如何決定均衡所得 瞭解古典模型的市場結清 瞭解簡單凱恩斯模型的內涵
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市场和福利.
第25章 勞動市場 , 失業, 以及通貨膨脹.
Demand and Supply : Elasticity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曲线及其有关概念
第三章 供需量對價格的反應程度 授課老師:簡立賢.
本章內容要點: 偏好與無異曲線 理性選擇的基本公設 無異曲線的特性 消費者最適選擇應滿足的條件 以無異曲線分析法導出需求曲線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五、消費者的選擇 效用與價值 邊際效用與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效用分析法.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Markets for Factor Inputs 要素市場
學習目標 瞭解市場結構的類型與特性 描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生產決策 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短、長期均衡 OBJECTIVES.
4.1 計數效用 效用:賦予滿足程度一定的單位(效用),用來測度人們進行消費時滿足(快樂)程度的高低
9.1 圓的方程 圓方程的標準式.
This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hapter in the textbook
The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Markets 競爭市場分析
Chapter24 總合需求、總合供給 及通貨膨脹.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Supply Side
第七章 统计指数 学习目标 理解统计指数含义和种作用 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掌握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
第 3 章 彈性 陳映君 3.1 需求的價格彈性之意義 3.2 衡量需求的價格彈性 3.3 直線型需求曲線上各點的彈性
The Labor Market Impact of Immigration
西方经济学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教学时数:64课时 主讲教师:杨为燕.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选择:三个基本问题 稀缺性资源 人们的福利 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 需求 供给.
彈性及其應用 東華書局製作.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2 直角坐標.
第 6 章:靜態模型的全面均衡 均衡的意義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Crusoe 的荒島經濟 – 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二章 需要與供給.
需求、供給與 市場均衡 2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需求的概念、定義與內容。 了解供給的概念、定義與內容。 認識市場供需均衡與市場失衡時的調整。 了解價格機制與價格管制。
圖解經濟學 第一篇 經濟學基本分析.
需求與需求法則 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 供給與供給法則 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2-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3 供給與供給法則 2-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共同決定價格與交易量, 這是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方法。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效用與 消費者行為 3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何謂效用與消費者行為。 應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分析消費者的效用。 說明無異曲線之意義與其特性。 應用效用極大的觀念來分析消費者的選擇行為。 區別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與總剩餘。 理解何謂價值的矛盾。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Application: The Costs of Taxation 应用: 赋税的代价
經濟學 I Economics.
Chapter 9 訂價:瞭解與掌握顧客價值 本章重點: 1.討論訂定價格時,瞭解顧客價值認知與企業成本的重要性。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彈性的意義與衡量 瞭解需求的價格彈性 瞭解供給的價格彈性 瞭解需求的所得彈性 瞭解需求的交叉彈性 瞭解價格彈性的應用
Economics Project 從日常生活看經濟.
2 供給與需求 第1章介紹了一些基本的經濟觀念。以下兩章討論經濟學最重要的分析工具: 供給、需求與市場均衡。 供需代表市場上的兩股力量,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讲: 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环境经济学补充知识 2019/7/23.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四章 利率的結構與資訊內涵 授課老師:_____.
授課老師:侯媖淑 3-6 恩格爾家庭消費定律 3-7 消費者剩餘 3-8 消費者主權及消費者保護運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二、供給,需求與市場平衡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均衡的變動 價格彈性

需求的意義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需求線(demand curve) 價格(price)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 需求(demand):指的是商品價格與其需求量之間的關係。 需求量: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應於某一個價格,在一定期間內,消費者「願意」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的意義 需求只的是需求量與價格間的關係

需求法則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是指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反向變動的關係;需求線呈現負斜率 價格效果可分成所得效果與替代效果;所得效果就是購買力的效果,替代效果是只購買力維持不變下的相對價格效果

需求法則的例外 需求法則兩個例外:炫耀性物品和季芬物品 但例外可能發生在個人行為,市場上難得一見 炫耀性物品(conspicuous good) 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經濟學家季芬(Robert Giffen,1837-1910),發現當時英國進口的麥價提高,促使麵包價格上漲;二奇怪的是,低收入的工人階級反而消費更多麵包,有違一般需求法則。後人稱這種物品為季芬物品(Giffen goods)。

市場需求線 市場需求線是個人需求線的水平加總。 在同一個價格上,把這許多人的需求加總起來,就是對應價格的市場需求量。 市場需求指的就是該屋價格與市場需求量的關係。 這個關係反映在表上就是需求表,在圖上就是需求線。 因為我們習慣上將價格會在圖的縱軸上,因此,市場需求線是個人需求線的水平加總。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需求量的變動指稱的是同一條需求線上「點」的移動;需求的變動是整條需求線的移動

改變需求的因素 改變需求的因素: 所得、相關物品的價格、嗜好、對未來的預期、消費者人數 所得: 所得增加引起的所得效果,會增加一般物品的需求,這些物品稱為正常物品;那些反而減少需求的物品,稱為劣等物品 相關物品的價格: 一物的需求,會因替代物品價格提高而增加,因互補物品價格提高而減少 互補物品關係是: PY提高:Qx減少,如果X與Y是互補品

改變需求的因素 由於在每個不同的價格水平下,對應的需求量都會因此而增加,於是必然引起整條需求線右移,也就是所得引起需求變動。 由於一般消費物品或勞務,大多數具備此等性質;因此我們稱之為正常物品或正常財(normal goods) 劣等物品或劣等財(inferior good) 彼此間可以互相替代的物品,稱為替代物品(substitutes) 物品間除了替代關係外,亦可能存在互補性的關係,稱為互補物品(complements)

供給 供給變動: 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與原料的價格 相關產品的價格 預期價格 供給者人數 價格與供給量通常是同向變動的,稱「供給法則」

供給的意義 供給(supply)是指供給量與價格之間的關係 供給表(supply schedule) 供給線(supply curve) 供給量(quantity supplied)

供給法則 供給法則(Law of Supply)指的是其他條件不變下,供給量與其價格間之同向變動關係 供給線為正斜率

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之區別,雷同於需求量變動及變動之區別。物品本身價格的變動,會造成該物「供給量的變動」,即同一條供給線上從某一點移到另 一點的變動。而當整調供給線移動時,則稱之為供給的變動。

影響供給變動的因素 影響需求的因素: 生產技術、原料與生產要素價格、相關物品的價格、預期價格、供給者人數 互補物品與替代品,在消費上與生產上各有所指

影響供給變動的因素 如果同樣的生產要素可以用來生產 X 產品或 Y 產品,則 X 與 Y 兩產品稱為生產上的替代產品(substitutes in production)。 例如稻米與蔬菜,紡織品與電子產品就是生產的替代品。 另外,也有一些產品是由同一要素是生產出來的,此種產品是生產上的互補品(complements in production),又稱為聯合產品(joint products)。

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的決定 供需現相交處,表示在對應的價格下,供給量等於需求量一即市場均衡

何謂均衡? 均衡(equilibrium)是一種供需力量平衡、市場結清的狀況;在不均衡狀況下,供需兩股市場會促印使趨向穩定均衡點 超額供給(excess supply) 過剩(surplus) 超額需求(excess demand) 短缺(shortage)

需求的變動 供給線改變會迫使均衡點移位;需求增加,均衡點移向右上方

供給的變動 供給增加,新均衡點移向原均衡點的右下方

供需同時變動 供需時變動同時變動,會使價量之一的變動方向不確定

價格彈性 定義 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是衡量價格變動所引起的數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

需求彈性 需求價格彈性,簡稱需求彈性(以eD表示)是用來衡量需求亮因價格而變動的幅度如,定義如下:

供給彈性 供給的價格彈性簡稱為供給彈性(以es表示),其公式如下:

需求彈性大小與斜率 彈性大於1或小於1,通常稱為有彈性或無彈性

需求彈性與總支出 eD>1則P與PQ反向變動 eD=1則P變動時PQ不變 eD<1則P與PQ同向變動

需求彈性的決定因素 代替品的多寡與替代性的強弱 一物之代替品愈多,替代性愈強,則該物之需求彈性愈大 該物消費支出佔所得比例 支出愈大的東西,需求彈性愈大 時間的長短 時間愈長,需求彈性通常也愈大

供給彈性的決定因素 生產的投入是否具備多種生產用途 供給彈性也有三個決定因素 生產成本隨產量而變動的敏感性 時間的長短 投入(inputs)

彈性大小與斜率 彈性大於1或小於1,通常稱為有彈性或無彈性 有彈性(elastic) 無彈性(inelastic)

彈性的應用 穀賤傷農是因為農產品的需求無彈性 以量能否制價,須看彈性大小 薄利多銷要賺錢,需求彈性必須大

問答 某物的價格為4元時供給量為60單位,價格降於2元時供給量減少為40單位。則其供給彈性為? 遺物的代替品愈多,該物的需求彈性? 一物開放進口,會使該物的產品的? 若計程車費率提高後,計程車司機收入增加,表示消費者對計程車服務的需求彈性?

問答 榖賤傷農的原因? 若「薄利多銷」要能賺錢,則必須該財貨的? 假設 ,其中 是某甲對X物的需求量, 是其價格,I是某甲的所得, 是另一物Y的價格。請問:

附錄:劣等財與季芬財的關係 購買力也就是實質所得

附錄:交叉彈性與所得彈性 彈性是一種「反應程度」的指標

問答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