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of Medicin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virus 第 24 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的传染源、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传染源 人 === 感染者(病人)、隐性和慢性感染者 动物 = 发病动物、带病毒动物 Man > 99% Animals
Advertisements

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 一、固有免疫系统及组成 ( 重点介绍固有免疫细胞 ) 二、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流感有什么症状? 为什么春季是流感高峰期? 流感的防疫方法 我问你答.
目 录 黄栀花通过 “ 抗病毒 ”&“ 增强粘膜免疫 ” 双重作用治疗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黄栀花 “ 肺肠同治 ” 更适合发热 / 咽痛、大便干的小儿上感 黄栀花可用于治疗小儿肺炎 黄栀花用法用量.
第四章 固有免疫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受体及功能 NK 细胞分布、表面分子和受体、杀伤机制 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γδT 细胞、 NK T 细胞、 B1 细胞分布与 功能 本章主要内容.
第 2 章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Cells and organs of the immune system.
The Potential Health Hazard of DEHP
耶穌 (願主賜他平安) 在伊斯蘭教的地位.
歡 迎 光 臨.
第14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參訪堪薩斯市美國退伍軍人醫療中心( Kansas City VA Medical Center)心得報告
教育的理想和教育家成长 成都.
行政院衛生署宜蘭醫院 (委託台北榮民總醫院經營) I-Lan Hospital,Department of Health The Executive Yuan, R.O.C (Affiliated with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外科8B病房 資料更新日期:
复习 病毒的出没具有复杂性.
高水平科技论文 写作、投稿与发表 彭超群 联系电话: 传 真:
6S®品質措施 量化的優勢 - 永保產品競爭優勢的關鍵.
土壤環境科學系 104年第7屆 傑出系友表揚.
清华经历 1997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本科学位 1997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双学位、 2000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硕士学位
湯銘哲 MD, PhD. 成功大學醫學院生理所教授
Pharmanex专题─SARS对策页眉
吳肇卿 特聘教授 學位 M.D. 醫學士- Taipei Medical College, Ph.D. 醫學博士- 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 National Yang-Ming Medical College,
專題討論(二) 朴子溪流域漥蓄區位之萃取及應用
课程改革:培养学 生的独立人格 ——中学校长《课程改革 与校长担当》论坛的讲话 郭振有
校友成就 沒來的院士來不及通知司儀。 司儀應該有對講機。 請為校友的成就歡呼.
PISA科学试题和国内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比较分析
在悠久的海洋歲月裡 有你我的回憶....
1 Jheng-Fong Jhong( 鍾政峰 ), Yung Chang ( 張雍 ), R&D Center for Membrane Technology and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ung Yuan University, Taiwan.
Immunity to virus Immunity to bacteria and fungi
充分利用牛津期刊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08年3月13日.
第十四章 Chapter 14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Innate Immunity)
基础医学概论 第一章 概 述 牡丹江医学院病生教研室 冯 华
教師升等資料準備說明會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報告單位:人事室 報告日期:104年6月8日
黃俊銘 葉俊杰 陳德鴻 許士超 許家豪 楊宏仁 楊美都 鄭隆賓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TU
Chiu JH1, Hsu CY2, Tsai YF1, Liu CY3, Huang TT3, Tseng LM1, Shyr YM1
作者 :Pawan Sinha, Benjamin Balas, Yuri Ostrovsky, Richard Russell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吳羽婷 森林系.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簡報 2005 報告人 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吳肇卿 教授.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Lab. 行動通訊網路實驗室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nostic value of snoRNA U50A and its regulatory function in breast cancer Yao-Lung Kuo1, Jie-Ning Li2,3, Yi-Ting Chen2,4, Ming-Yang Wang5, Pai-Sheng.
研究經驗與趨勢分享 黃悅民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IFRS 之衝擊與因應 Annie
班級經營策略 報告人:郭淑君 輔導師.
台南某醫學中心門診醫療服務滿意度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
耶穌 (願主賜他平安) 在伊斯蘭教的地位.
國立臺北大學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Power Leader 社團精英幹部 培 訓 2012/12/11.
清華大學 青少年科技文化夏令營 迎生聚會 2006年7月7日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所.
概論 Yung-Chung Chen *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HU-TE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108年度 「校園社區化改造之學校社區共讀站計畫」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生 物 化 學 研 究 所 聯合演講公告
飛資得資訊有限公司 eMedicine 飛資得資訊有限公司
崑山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99學年度 學生實務專題成果展
研究競爭力系統與機構典藏 臺北醫學大學圖書館 蕭淑媛.
108年度 「校園社區化改造之學校社區共讀站計畫」
組織處室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總務處介紹 城市中的典雅校園 古典&現代 總務長 事務組 王玲玲 組長 保管組 王素鳳 組長 出納組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感謝化學系提供範本,紅字部分請依實際狀況自行修改
輔仁大學106學年度 傑出校友候選人簡報 公共事務室製作 2017/09/20.
Open to the public – all are welcome!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大學部學生專題研究 指導計畫說明 鄭士康 台大電機系.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实验室是 2009 年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秉承“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的宗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实验室主任为黄传真教授,实验室副主任为刘战强教授和李方义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教授。实验室固定人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教授,教育部.
國立清華大學 腦科學研究中心 Brain Research Center 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ystems Neuroscience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pecial Seminar Speaker: Dr. Tim Tully.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ung-Ho Memorial Hospital
什麼激勵著扶輪社員? What Motivates Rotarians?
108年度 「校園社區化改造之學校社區共讀站計畫」
張德健校友 校友獎項分類:學術卓越類 畢業系別:數學系 入學年度:1975年 推薦單位:數學系.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Department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Institute of Medicin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 歡迎 特別演講 題目:Distinct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Pathways in Human Macrophage Subsets in DV Infection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主講者:謝世良 教授 時間:102年04月12日 16:00 地點:正心樓2樓 0211教室 Institute of Medicin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邀請 陽明大學臨醫所 謝世良教授 專題演講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邀請 陽明大學臨醫所 謝世良教授 專題演講

謝世良 教授 EDUCATION AND POSITIONS HELD M.D.,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1984 D.Phil.,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1992 Postdoctoral fellow, Stanford University, 1993 Director, 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 Natl. Yang-Ming Univ., Taipei,Taiwan, 2010-present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Natl. Yang-Ming Univ., Taipei, Taiwan, 2007-prese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Natl. Yang-Ming Univ., Taipei, Taiwan ,2001-present Director, Immunology Research Center, Natl. Yang-Ming Univ., Taiwan, 2000-present Director, Immunology Research Center,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Taiwan, 2005-present Co-appointed Senior Investigator,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Taipei, Taiwan ,2004-present Co-appointed Senior Investigator,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2004-present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2009-present

HONORS: Oversea Ph.D., studentship, Minister of Education, 1988 Robert Wood Johnson Fellowship, 1993 Outstanding Researcher Award,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1999 Outstanding Researcher Award,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2003

RESEARCH INTERESTS: Immunobiology of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non-Toll-like Innate Immunity Receptors   DCs (dendritic cells) and macrophages (M师) can either activate host immunity via stimulating T cells, B cells, and NK cells, or downregulating immune system via inducing cell anergy 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ory T cells (Treg). The recognition of self versus non-self antigen relies on the abundant innate receptors, such as TOLL-like receptors, TREM receptors and lectin receptors. We are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the functions of non-TLR innate receptors in viral infections, and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decoy receptor 3 (DcR3) to modulate the activities of M师 and DCs. We have developed a platform technology to identify members of lectin and TREM receptors as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to flaviviruses, influenza viruses, and K. pneumoniae. In vivo study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to suppress tissue damage and hemorrhagic shock via Blocking pathogen-receptor interaction. This makes non-TLRs the ideal targets for anti-inflammatorytherapy.

抗原呈現細胞之免疫生物學:非Toll-like先天免疫受體 樹突細胞及巨噬細胞可刺激T細胞,B細胞及NK細胞以活化宿主免疫系統;另一方面則可藉著引發細胞anergy或增進調控性(regulatory)T細 胞而減弱免疫反應。樹突細胞及巨噬細胞可經由細胞表面大量表現的innate receptors,如TOLL-like受體,TREM受體或凝集素(Lectin)受體來辨認自體和非自體抗原。我們實驗室的研究重點在於非 TOLL-like先天免疫受體在病毒感染時的功用及腫瘤壞死因子第三號誘餌受體在調控活化巨噬細胞及樹突細胞之免疫調節作用。 我們已發展出一平台技術用以篩選凝集素與TREM受體中可辨識黃熱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克雷伯氏肺炎桿菌之受體。在生物體研究證實了可藉由阻斷致病原與 受體之交互作用而抑制組織受損及出血性休克之可能性,而這也使得非TOLL-like受體在抗發炎療法中為一理想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