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校本案例分享會(五) 如何在小學推動全方位環保教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活技能教育 Life Skills Education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朱广荣
Advertisements

19 《山岳的形成》. 褶皱山 常见形态:连绵的山体 代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林郁捷助理教授級.  壹、導言  貳、違法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類型  參、法律責任  肆、結語.
变革中的教师教育 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formation
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之探討 澎湖縣國教輔導團 輔導員 林 宜 君.
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徐 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蔡冠群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蔡冠群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对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解——教师的视角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智阅卷—阅卷指南 全通教育-售前支持工程师 黄荣波.
「全人發展」的性別平等教育----採「統整」策略達成融入各學習領域
Academic Service Learning-Course Design
34 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相传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1376年明洪武九年建祠 。
吳芝儀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副教授 兼系主任
克拉玛依教师培训· 北京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研究
苗逢春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 第二節.
公務人員未來學習策略與考訓重要業務宣導 屏東縣政府人事處 陳勇良.
用合作和探索教学方法 讲授《中文》的阅读课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園藝科主任 鍾敏君
关于在宝钢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 实施方案
我们会赞叹生命之花的绚丽和多姿,也会歌颂生命之树的烂漫和青翠,但是生命是如此脆弱……
高考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二十一世紀的知識人 高 希 均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財團法人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院董事長 淡江大學「名人講座」 2005年11月21日
永續發展及教育 教材撰稿者:張子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 2015年09月20日(週日) 11:00 –12 : 日(週三) 1:30- 3:30│國立台南大學 榮譽校區│
Chen, Liang-Kuang National Kaoshung Normal University
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 副教授兼所長 陳彥良
台北市南港區玉成國民小學六年一班徐湘雯製作
環境教育課程發展及設計 教材撰寫者:王懋雯/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副教授 楊懿如/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中小学班主任应着力提升的专业素质 大埔县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师 廖耀良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建立學習社會      提昇生活品質 主講人:楊國賜.

THINKING THE BOX 創意為”盒子外的思考” 這表示”盒子內的思考”是不具生產性的 盒內
Unit 3 Time for Class.
內湖國小104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徐語潔.
內湖國小105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蔡美萍.
第22课 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 學習型矯正機構 報告同學:楊菁菁 指導老師:李建興.
2007教育高峰論壇 Education Forum (大億麗緻,天下雜誌與微軟) Year Topic : Educating Global Citizens.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太平洋地区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标准研讨会印象 上海市学前教育信息部 郝海平
Why Family Ministries 為何家庭事工 is a Must in the Local Church 必須 在地方教會
加州州立大学系统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动向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符绍宏 2005年5月20日.
肢體殘障人士 Physically handicapped
G10 PARENT MEETING COURSE SELECTION 高一选课家长会 PRESENTED BY B
Teen Challenge Core Values
公共关系及其社会价值 对公立图书馆的影响 PUBLIC RELATIONS: Its Social Values and Impacts on Library Public Services.
健康促進的生態觀(Health Ecology)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的意義.
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 核心素養概念及其課程轉化
工 程 學 群 組長兼組員:吳怡君 ~
一、引子:瞭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 二、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 三、技术促变教育的原理 四、技术促变教育的策略 五、总结:理解教育变革的技术力量
引導教學實務工作的知識根基 從三個面向來思考: 1.教學中的基礎知識是指什麼? 哪些領域的知識最為關鍵? 2.教師如何實踐及運用這些知識?
971研究方法課程第六次上課必讀教材導讀 如何提出一個論文題目或研究問題
2010年3月23日 18:30 課堂導讀 社會教育研究所 碩二 宋曉玫
教學原理 徐靜嫻老師.
法律與生活 教材大綱 蔡月芳 編著.
成功大學管理學院 AACSB線上教學平台使用說明會
单项——最佳员工发展计划 企业名.
中山工商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執行成效分享 報告人:中山工商 陳國清校長 1.
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 推動計畫 會議時間:2010年6月25日 會議地點: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400會議室
終身教育的經濟學基礎 參考資料 : 社會教育新論 經濟學與社會教育.
科學素養與民主政治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湯允一.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有理数的乘方(二).
130829YY公益讲座-科技类高分词伙素材分享-信强哥雅思过
The University as a Force   Use-Inspired Research and 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大学作为一股力量 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 和社会科学的的基本作用.
決策與管理決策 資訊管理系 王淑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優質校本案例分享會(五) 如何在小學推動全方位環保教育 浸信會天虹小學

透過學習,我們共同擴展了創造未來的能力(Senga, 1995) 。

摘自《看漫畫 學環保》

摘自《看漫畫 學環保》

摘自《看漫畫 學環保》

摘自《看漫畫 學環保》

國際環境教育的發展 重要國際會議 1948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IUCN) 1972年—斯德歌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CHE) 1975年—貝爾格萊德會議(UNESCO) 1977年—第比利斯會議(UNESCO) 1986年—布蘭特報告(WCED) 1992年—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CED) 1994年—聯合國科學及文教組織(UNESCO)提出了“為了可持續性的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2002年—約翰尼斯堡會議提出2005-2014年為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

環境教育的定義 1975年—貝爾格萊德憲章 1977年—第比利斯會議 確立了環境教育的理念和架構,包括:整全性、終身教育、科際整合、主動參與解決環境問題、地區與全球觀的均衡、促進國際發展和合作 1977年—第比利斯會議 制訂了環境教育的定義:讓學生能認識和關懷城鄉間有關經濟、社會、政治與生態的相互關係,為個人提供機會去獲得保護環境和改進環境所需的知識、技能、價值、態度和承諾,並建立對環境友善的新行為模式 至1994年,聯合國科學及文教組織提出了“爲了可持續性的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倡導把環境教育與發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結合。宏觀的環境教育己觸及生態哲學、環境倫理和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環境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 黃宇,2002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 A lifelong learning process that leads to an informed and involved citizenry having the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skills, scientific and social literacy, and commitment to engage in responsible individual and cooperative actions. These actions will help ensure an environmentally sound and economically prosperous future. (President’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4:1)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續)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ables people to develop the knowledge, values and skills to participate in decisions about the way we do things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both locally and globally, that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now without damaging the planet for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Panel, 1999:30)

本校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 (梁步青,2001;2002, Leung, 2001; 2003)

(Kennedy 1961, cited in President’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4)

案例分享 鳳凰社區後巷衛生狀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