➂ 人类语言的生成性
生成性? (generativity)
语言第二特征:直线性 (linearity) 形成组合链 (paradigmatic chain)
一: /kan4/ /shu1/ + {看} {书} 二: /mai4/ /shu1/ {卖} {书}
语言是由一个一个的词语组合而成的直线序列,但表达的却是多维的大千世界,语言的组合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因为语言是生成的。
生成性定义: 语言使用者运用数量有限的词汇,通过数量有限的语法规则,产生和理解数量无限的、从未说过的或写出过的、从未听到和读到的语句。
Daniel Boone decided to become a pioneer because he dreamed of pigeon-toed giraffes and cross-eyed elephants dancing in pink skirts and green berets on the wind-swept plains of the Midwest. (Fromkin & Rodman 1988:9)
语言的生成性又为创造性(creativity),但是: 语言创造是在规则限制的前提下进行的,而艺术创造并不受规则的制约,从而产生抽象派、现代派等作品。
语言由语音、文字和可能的句子组成,学习语言是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过程,而不是记忆句子。
其它符号体系 (如手势语) 和动物或昆虫的语言 (如蜜蜂语),也有符号单位直线性组合的可能,如手势完全可以表达“我喜欢”、“他喜欢”等组合潜势,但复杂度远远不及语言符号,且其它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对应多半是一形对一义的关系。
双重性? (duality of structure; double articulation)
猫: [æl] → [æ] + [ l ] ? [læ] ?
在英语中,[æ]、[p] 和 [t] 三个语音自身无任何意义,但可以在音系层面和语素层面上构成 [pæt]、[tæp] 和 [æpt] 三个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这种用无意义的语音组合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过程,涉及到语音和文字两个语言描写层次,故是双重语言现象。 语音层: [æ];[p];[t] 组合方向 词汇层: [pæt]
在英语中, [æ]、[p] 和 [t]三个语音不可以排列组合成 [ptæ]、[tpæ]、[ætp] 三个在理论上可能的语音序列,这种某些组合不必要的现象,形成语言中的偶然空隙(accidental gap)。
词汇层: Mary;John;loves 组合方向 语句层: John loves Mary 小单位组成大单位,是第二双重性,如词汇层上的 Mary、John 和 loves三个词语可以在句法层面上构成 John loves Mary、Mary loves John 等语句。 词汇层: Mary;John;loves 组合方向 语句层: John loves Mary
动物 (如海豚) 的语言,可能是音和义的一一对应即一音一义关系。因此用这种语言来表达一百种意思,恐怕就要动用一百种声音 (组合)。 而人类语言所特有的双重性,在表达 100 种意思时,并非要动用 100 种语音,通过排列组合,可能动用几种语音就行了。
可学性 ? (learnability)
指的是语言知识的获得涉及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习得和学习 可学性 习得 学习
语言习得(acquisition) 和语言学习 (learning)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儿童通过有限的语言暴露而自动获取语言知识的过程,后者指的是人通过主动学习而得到的语言知识,即从语法和词汇开始的外语学习过程。语言习得通常发生在发育之前,在界定上以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形成期的前后为参照。
语言的习得可能有一定的生物基础,Chomsky是用普遍语法或“语言习得机制”LAD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这种“天赋假设”(innateness hypothesis)来说明这种基础。
普遍语法 (Universal Grammar UG)是数量有限的原则体系,规定具体语言的习得范围,人生来具有“语言习得机制” LAD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有了这种机制,人出生后通过与语言非常有限的接触 (或语言暴露 linguistic exposure),有关原则就可以参数化成具体语言的相关规则,即由初始阶段 State-0 演变成具体语言 L。这就是有名的 PPH 假设 (principles-parameters hypothesis)。
比如:QF (question formation 问句形式) 是普遍原则,有两种可选参数: Move-a: You bought some books. → What did you buy? In-situ: 你买了一些书 → 你买了什么?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者的 LAD 会自动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择其中的一种参数并将其固定下来,成为具体语言 (如中文) 的具体规则 (如原位不挪)。
因此句法规则的习得过程,无需死记硬背,习得者只需适量的语言剌激,便可无意地或自动地将某种原则所规定的内容调整到相应的参数位置上,难怪语言习得迅速有效。
人类语言习得 内因 外因 结果 LAD + limited exposure = L 狼孩 0 = 0 0 黑猩猩 = 0
其他观点: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 Lakoff (1987) 认为,先于概念的身体经验框架或空间意象图式如容器图式,可解释语言的快速习得现象,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可以协助有效地控制和获得有关介词的用法、句法结构的形成、隐喻的产生和运用等知识和技能。 容器图式 → syntactic structures
Chomsky 的 PPH 假设的对象,仅仅限制在句法或语法的规则方面,而词汇的语音特征和语义特征等知识,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语言习得问题。
结论: 语言的习得或语法知识的习得,基本上不受文化差异和人种差异的影响。
置换性 ? (displacement)
用语言来表达和传递间接的、抽象的、虚假的、超验的内容。 间接的: 讨论在美国发生的事情 抽象的: 探讨人生和幸福 虚假的: 搬弄是非、撒谎 超验的: 分析语句的主语、宾语以及语句内的语法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