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营养学基础知识 Chapter 1. 了解几个概念 营养 营养素 食品(区分:人参、当归、 红枣、枸杞)
Advertisements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整理至簡體版,作者不可考。內容為 參加國際健康會議所發表的心得。. 人應該活多久 有人告訴我五六十歲就差不多了。 我在醫院工作四十年了,絕大部分病死的人是 很痛苦的。 我在美國遇見張學良,一進門見到他就大吃ㄧ驚, 他眼不花,耳不聾,很多人問他:少帥,您怎 麼能活這麼久? 他回答:不是我活的久,是他們活的太短了。
遥远而神秘的大陆 —— 非洲, 有着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 奇特的风景和古朴的民俗;更 有那极具感染力、热情奔放的 音乐和舞蹈。 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去 聆听、感受和体验那具有独 特魅力的非洲歌舞音乐! 非洲正以其独特的、近乎原汁原味的风光和文化吸 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也吸引了你我的目光。
图说 毕业生档案 学生工作部 2016 年 5 月. 毕业生档案 毕业前 文字记载 书面材料 家庭情况政治思想 身体状况学习成绩 高校毕业前文字记载的书面材料 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 要人事依据 工作后人事档案的基础和雏形 什么是毕业生档案?
什么是遗传病? 它与非遗传病 如何区别 遗传病:是由引起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的或者是由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 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基因 遗传病的概念.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要点.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 2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作为声源,有声音一定有声源。  ( 3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声音可以在.
第七讲 管理类文体写作 管理类文书分为两类:公文、事务文书。 一,公文概述(教材P174-) (一)定义、范围、类别: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保健的三个里程碑 平衡饮食 有氧运动 心理状态.
南宁市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 用户培训手册
母婴护理与保健 孕妇培训课程 胎儿保健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王守军.
自我介绍 李俊柱 42岁 原籍辽宁 现居广东珠海 毕业于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院 高级兽医师 19年著名大型猪场工作经验.
公部門財務規劃 主講人:黃永傳 日期:103年6月27日 1 1.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孙蓓雄
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 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 编制说明.
樓宇及單位要求 遵守建築物條例規定的安全及衛生標準 聘請認可人士提供服務 提交擬議工程的圖則 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名冊
全面了解入党程序 认真履行入党手续 第一讲 主讲人:陈亭而.
机电工程系党总支 机电工程系发展党员程序 和材料准备规范.
中共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委员会党校 入党材料规范填写指导 学工处 李华琼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如何提昇兒童語言及學習能力.
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党员发展培训—— 党员发展工作培训 校党委组织部 2010年9月17日.
公司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办法和监督 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升版征求意见稿说明
地方預算執行規範介紹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何視察蓓 地方歲計人員研習班第17期 102年3月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科展作品製作說明 參考資料:吳粦輝 科展作品製作說明 周建和。如何選擇科展題目。 台中二中。科學展覽須知網站。 全任重。科展的精神與內涵。
课程体系改革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整体设计与实施
經濟部工業局 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 (創新優化計畫)
2011年高考考前指导(物理) 报告人:詹道友 (合肥八中).
广州能源所外事业务指南 所级因公出国(境)访问 广州能源所科技处 2014年12月.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2015年4月 市档案局 业务指导科 刘薇
中国人事科学院学术咨询中心 主任 甄源泰 研究员
检验员基本知识学习 2014年7月15日.
消防知识培训.
免 疫 与 计 划 免 疫 东平县实验中学 纪涛.
网络条件下老干部工作信息的应用与写作 齐齐哈尔市委老干部局 山佐利.
西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是曹操、孫權和劉備在長江沿岸進行的一場會戰,對於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103校務評鑑程序與注意事項
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第一课:如何撰写个人成长报告以及答辩.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第一节:食物与营养.
公 文 写 作 第一讲 主讲教师:娄淑华          学时:32.
第八章 诉讼法 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
栖霞区初三“千人培优”空中课堂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王 涵 2015年12月27日.
上海市绩效评价培训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赵宏斌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食物营养与加工基础.
学习情景1-1 食用菌及其产业的发展概况.
通 知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时使用的公文。
OO市OO區OO國小─校園防災地圖(OO災害)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PPT模板使用说明 既有的文本框都可以插入您需要填写的内容,已经写有文字的部分也 可以选中修改。
我们的使命 通过xxxxxxx 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 我们为您提供xxxxx自多年的积累
PPT模板使用说明 既有的文本框都可以插入您需要填写的内容,已经写有文字的部分也 可以选中修改。
圓周 認識圓 圓的認識 圓面積.
7 5. 分離係數法: 將直式運算中的係數和文字符號分離, 只寫出係數的記錄方式。 在寫出係數時,遇到缺項,一定要補 0 。
判別下列何者是 x 的多項式。以「○」表示是x的多項式,「×」表示不是 x的多項式 :
四川农业大学 第二十二期团校课程 第四讲:校团委日常公文与写作 主讲人:刘瀛锴.
主标题 副标题 日期.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例題:某人由地面同時向空中拋出 A、B 兩球,A 球之初速為 vA,仰角為 θA,B 球則為 vB 及 θB,且 θA > θB。設兩球在同一水平面內運動,而且所達到的最大高度也相同,則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 vA > vB (B) A 球之水平射程較 B 遠 (C) 兩球同時到達最高點.
想做好作品說明書嗎? 主講: 王秀勻 組長 助教: 劉大瑋 老師.
PpT宝藏专业制作最新环保模版设计图案 我们的使命 PPT模板下载:
電的使用.
59.4cm 標題 56.0cm 14.0cm 41.0cm 防災資訊 66.0cm 68.0cm 主題圖 84.1cm 56.0cm
13.2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 + ?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长 频率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实验专题.
Xxxxx市xxxxxxxx有限公司.
第七章 机械能 6、机械能守恒定律.
2.1 试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8的乘法口诀 导入 新授 练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4讲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第4讲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 (3)纸带上点的意义: 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③可以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来确定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v4、…,若v2-v1=v3-v2=v4-v3=…,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a= …. (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2. 3.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1)“逐差法”求加速度,即a1= ,a2= , a3= 然后取平均值,即 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性.

图1-4-1 (2)“平均速度法”求速度即vn= ,如图1-4-1所示. (3)“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度, 画出 v-t 图,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一、仪器安装 1.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 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图 1-4-2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 图1-4-2

二、测量与记录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 s,如图1-4-3所示,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5.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6.增减所拴的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 图1-4-3

三、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 7. 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 (1)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 1-4-4所示可以看到,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 (2)做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图1-4-4

8.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 (1)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 1-4-5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2)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图1-4-5

1.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 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 和更换复写纸. 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4.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6.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 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 8.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

【例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可编上序号G、H……)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并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D中先断开电源,使计时器停止工作,再取下纸带;遗漏G,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答案:ADG BEFCADG

【例2】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1-4-6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 【例2】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1-4-6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该同学选择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如图中所示,单位是cm. (1)小车做什么运动? (2)试计算瞬时速度vB、vC、vD、vE各多大? (3)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多大? 图1-4-6

解析:(1)因为相邻的位移差Δx=BC-AB=CD-BC=DE-CD=EF-DE=常数,所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由图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2×0.02 s=0.04 s 由求瞬时速度的方法可得:vB= m/s=0.415 m/s, vC= m/s=0.495 m/s, vD= m/s=0.575 m/s, vE= m/s=0.655 m/s. (3)画v-t图象,如图所示,描点、拟合得到直线,由图象可得a=2.0 m/s2. 答案:(1)匀加速运动  (2)0.415 m/s 0.495 m/s 0.575 m/s 0.655 m/s (3)2.0 m/s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常见方法有:Δx=aT 2和Δv=aT的方法.

【例3】 某同学用图1-4-7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图1-4-8 图1-4-7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x2-x1)/T2,g2=(x3-x2)/T2,…,g5=(x6-x5)/T2, 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g1=(x4-x1)/(3T2),g2=(x5-x2)/(3T2),g3=(x6-x3)/(3T2), 取平均值g=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 有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选填“A”或“B”)更合 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答案:x1、x6(或37.5、193.5) x1、x2、x3、x4、x5、x6(或37.5、69.0、100.5、131.5、 163.0、193.5) B 偶然 阻力(空气阻力、振针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 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任选两条)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