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花 源 记 电白电海中学 李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理解 “ 惟妙惟肖 ” 、 “ 举世无双 ” 、 “ 享誉 世界 ” 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 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 它的 “ 惟妙惟肖 ” 。
Advertisement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庄暴见孟子 《孟子 》.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得分合.
Module 6 Section Ⅳ 课文预览 · 阅读提能 词汇集释板块 句型解构板块 综合演练板块 高分写作指导.
春天 夏天 冬天 秋天 荷叶 圆圆 夏天 对错 说话 冬天 春天 秋天 雪人 肚子 就是 我 会 读 yuán yuán xià tiān duì cuò hé yè xià tiān 荷叶 圆圆 夏天 duì cuò shuō huà dōng.
50年代 吳瀛濤 都市 這是衣服多彩的油畫 一曲豪華的樂章 且是現代產業的基地 今日文化的中心 甚至是罪惡的窩巢 冒險的樂園
文言文双音节词语古今异义.
父亲的菜园 王树槐 引导者:江山市长台小学 朱丽云.
桃花源记 八年级语文集备组 2016、1、8.
高中國文科差異化教學分科教材教法推廣研習
道德讲堂 级新疆预科班.
鸿门宴 制作yu.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凤 凰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亦称为丹鸟、火鸟、威凤等。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归 园 田 居 陶渊明.
進入桃花源前 進入桃花源後 出桃花源後 漁夫發現桃花源的經過(無心乍遇) 漁人在桃花源中的見聞 時人尋訪未果(有心規往) 空間主軸 主旨
四年级数学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制作:奔马 QQ
P28 Let's learn & Let’s play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中国民族药物学概论 第二十一讲 壮医药 刘 圆 教授 主讲 西南民族大学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西南民族大学 青藏高原研究院 民族医药研究院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Module 4 Unit 1 Dad played the erhu.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月光曲 贝多芬.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语文园地二.
Yu-Chen 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新校舍符合永續建築 廚房新建工程 忠孝、仁愛、中正、至善樓修繕工程.
正方形 ——计成保.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Let's have a class party this Saturday!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西藏 Tibet.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登鹳雀楼.
图形中的规律.
Module 2 Unit 1 I helped my Mum.
小王想去外面玩。 他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怎么样。他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十几减5、4、3、2.
特别的作业.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例2).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任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用所得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吴晓恽.
桃花源記 國二甲 徐育蓮 S
路旁的橡树.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中的规律.
小数的大小比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H a S = a h.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桃 花 源 记 电白电海中学 李英

一、导入 二、了解背景 三、朗读示范(播放) 四、疏通文意 (1)难点字词 (2)重点句子翻译 五、探究课文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 思路导引 一、导入 二、了解背景 三、朗读示范(播放) 四、疏通文意 (1)难点字词 (2)重点句子翻译 五、探究课文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

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田园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尽 作为 沿着、循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沿着、循着 鲜嫩美丽 意动用法(以……为异) 感到惊奇、奇怪 尽

舍弃、放弃 类 借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舍弃、放弃 刚刚,仅 又,再 互相交错连通 类 田间小路 指老人小孩 借代

具:详尽地 要:通“邀” 咸:都 乃:竟然 yÙ 语:告诉 足值得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 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具:详尽地 要:通“邀” 咸:都 乃:竟然 yÙ 语:告诉 足值得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 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已经 沿 动词,做标志 拜见 名词,标志 计划前往 不久

古 今 异 义 鲜美 古义: 今义: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古义: 今义: 鲜艳美丽 (味道)新鲜 交错相通 鲜艳美丽  (味道)新鲜 鲜美 古义: 今义: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古 今 异 义 交错相通 邮电运输 事业的总称 妻子儿女  指男方的配偶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  不管(连词)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重 点 句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却处处可以听到。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探究课文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发现桃花源 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

进入桃花源 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 (环境优美宁静) (生活安乐幸福)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环境优美宁静) (生活安乐幸福)

进入桃花源 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

进入桃花源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所闻)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 与世隔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 与世隔绝)

2、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你怎么看待? 讨 论 1、渔人为什么要离开桃花源? 2、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你怎么看待? 3、作者虚构了刘子骥真个真名真姓,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人,意图是什么?

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你愿意 做一个桃花源中人吗?为什么?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 )的理想社会。 宁静安乐、没有剥削、人人平等、民风淳朴、虚无缥缈

关于主题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写作 (任选一题) 再造想象: 1、 我来到桃花源 2、 今日桃花源 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