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五、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波的发射 无线电波的接收.
Advertisements

第6章参考习题答案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一般模型 边带滤波器.
模拟电子线路 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 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电子课件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 编:郑国平
第7章 高频谐振放大器.
第11章 调幅与检波 11.1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11.2 调幅电路 11.3 检波器.
任务4.2  振幅调制电路.
6.1 概述 6.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6.3晶体三极管频谱线性搬移电路 6.4 振幅调制 6.5 解调 6.6 变频
射频模拟电路 电子PPT教材 电子科技大学 2003年9月.
第五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5.1 角度调制信号的基本特性 5.2 调频电路 5.3 调频波解调电路 5.4 数字调制与解调电路.
9.2.1 振荡基础知识 振荡条件 起振 稳幅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压比较器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波形变换电路 第九章 波形产生和变换 石英晶体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CTGU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9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2).
1-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4=1A,求各元件电压和吸收功率,并校验功率平衡。
第八章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8.1 正弦波振荡的基本原理 8.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8.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8.4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第 7 章 信号产生电路 7.1 正弦波振荡电路 7.2 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 7.3 锁相频率合成电路 第 7 章 小 结.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3-5 功率因数的提高 S P  电源向负载提供的有功功率P与负载的功率因数有关,由于电源的容量S有限,故功率因数越低,P越小,Q越大,发电机的容量没有被充分利用。 电源端电压U和输出的有功功率P一定时,电源输出电流与功率因数成反比,故功率因数越低,输电线上的发热损失越大,同时输电线上还会产生电压损失。
任务1.2 高频电子技术的元器件.
现代通信原理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第5章 信号变换一:振幅调制、 解调 与混频电路
混频器、倍频器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信号发生电路 -正弦波发生电路.
基于Tina Pro的 模拟电路仿真分析 USTC-NIP-吴军 USTC-NIP-吴军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3章 高频谐振放大器 3.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 3.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4.1 概述 4.2 反馈型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3 LC正弦振荡电路 4.4 晶体振荡器
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绪 论 1.1 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2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本课小结.
高频电子线路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教研室 TEL: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任务5.2&5.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锁相环路.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13章 调频与鉴频 13.1 调频波的基本性质 13.2 变容管调频电路 13.3 调频波的解调—鉴频 13.4 自动频率控制(AFC)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任务4.8  调频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
学习项目二 高频功率放大器 主要内容: 丙类谐振功放的特点 丙类谐振功放的工作原理 丙类谐振功放的性能分析 丙类谐振功放的电路
学习项目一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主要内容: 宽带放大器的特点、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 扩展放大器通频带的方法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集中选频放大器.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2 模拟通信系统 角调制 课程目标 1、理解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2、掌握NBFM(窄带调频)、WBFM(宽带调 频)的频谱分布、带宽及功率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制作人:胡秋宇 杨清 序号: 组号:11 一八年十二月制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波形发生器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单元电路 调整测试.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1章 绪 论.
欢迎同学们学习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学业有成.
第7讲 有源滤波器 基本概念与定义 一阶有源滤波器 二阶有源滤波器.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课题五 频率变换电路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调幅电路 检波器 混频器.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第3章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3.1 概述 3.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3.3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功率合成电路
第七章 频率响应 频率失真 (a)信号 (b)振幅频率失真 (c)相位频率失真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6 调频波解调电路 概述 一.鉴频器的功能及鉴频特性曲线 1、鉴频(相)定义: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第9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 9.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问题引出: 本章任务:研究电路特性与频率的关系 一、网络函数 齐性定理:
实验7.1 单管放大器的研究与测试 ……………… P167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讲授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授课对象:信息类专业本科二年级 示范教师:史雪飞 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 无线通信模拟收发信机的基本组成,各部分对应波形特征、频谱特征。 组成无线通信模拟收发信机高频部分的各单元电路—— 性能指标(含计算)、电路原理(含问题分析)、电路构成(含识图、画交流等效图)

第1章 绪论 本章要求 通信系统的概念 调制的通信系统 无线电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系统组成

调制的通信系统—— 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 消息 信号源 放大器 调制器 已调波 放大器 发射 天线 高频 振荡器 谐振放大器 或倍频器 本地 解调器 中频 放大器 混频器 高频 放大器 选择 电路 放大器 视频显示器 扬声器等等

1、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 2、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调制是用信号控制载波的___、___、___。 4、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固定不变,频率越高,波长___,频率___,波长越长。 5、短波的波长较短,地面绕射能力___,且地面吸收损耗___,不宜___传播,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到远处,主要以___方式传播。 6、波长比短波更短的无线电波称为___,不能以___和___方式传播,只能以___方式传播。

第二章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2.1 概述 2.2 谐振回路(全书重点) 2.3 单调谐放大器(本章重点) 2.4 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2.1 概述 2.2 谐振回路(全书重点) 2.3 单调谐放大器(本章重点) 2.4 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2.5 晶体管的频率参数 (指导实践) 2.6 晶体管的Y参数等效电路(本章重点) 2.7 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指导实践)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调谐基础(LC谐振回路特性、接入方式) 小信号 调谐放大器 2.2 调谐放大器电路分析(电路组成、等效电路分析、 评价指标) 2.3,2.4,2.6 电路设计(晶体管参数选择,放大器稳定性设计) 2.5,2.7

本章要求 概念:谐振, 回路谐振时的特性(谐振频率、谐振电 阻、通频带、选择性) 计算:不同接入方式下的阻抗变换 用Y参数等效电路分析计算单调谐放大 器的性能指标(电压增益,选频特性参 数) 了解:晶体管的频率参数 调谐放大器稳定性的概念

1、画出交流等效电路 2、写出表示晶体管VT输入输出关系的y参数网络方程,并作出y参数等效电路 3、写出LC选频回路的总的导纳Y(包括负载、与晶体管输出的等效导纳,以及接入系数n1、n2的具体表达式)

第3章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 3.1 概述 3.2 调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3 功率和效率 3.4 调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重点) 第3章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 3.1 概述 3.2 调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3 功率和效率 3.4 调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重点) 3.5 调谐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重点) 3.6 功率晶体管的高频效应 3.7 倍频器 3.8 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简介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工作原理(原理电路、电流电压分析、评价指标)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 3.2,3.3,3.4 工作状态分析(动态特性、工作状态分类与判别) 3.5 实用电路(直流馈电、自给偏压、匹配网络) 3.6、3.7、3.8

本章要求 丙类功放的工作原理 理解: 丙类倍频器的工作原理 计算:用折线分析法计算丙类功放的性能指标(输出功率、效率等) 丙类功放负载特性、调制特性 丙类功放实际电路构成(馈电方式、偏置电路、匹配网络) 分析:

1、高频功放的调整是保证放大器工作在_____状态,获得所需要的_____和_______ 2、丙类功放输出波形不失真是由于________ 3、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集电极电源电压, 测得集电极直流电流 ,输出功率, 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 。求: (1)直流功率,集电极基波电流振幅,集电极效率和负载阻抗。 (2)根据理想化负载特性曲线,问当负载电阻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半时,交流输出功率分别如何变化。 (3)若要求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最大,它应工作于何种状态?(欠压、临界、过压,弱过压)

第4章 LC正弦波振荡器 4.1 概述 4.2 振荡器基本原理 4.3 三点式LC振荡器(重点) 4.4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电路(重点) 4.5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问题 4.6 石英晶体振荡器 4.7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重点)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工作原理(功能?如何实现功能?)4.1-4.2 LC正弦波振荡器 电路构成(有哪几部分?不同形式电路的优缺点 比较?)4.3,4.4,4.6,4.7 性能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或评价) 穿插在4.3,4.4,4.6,4.7 电路的调整(即如何使电路的性能达到设计要 求?)4.5

本章要求: 理解: 计算: 识图: 振荡的平衡条件 稳定条件 振荡器的起振条件 振荡频率、频率稳定度 根据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会判断已知振荡电路能否振荡。 判断已知振荡器属于哪一种振荡电路 已知电路 交流等效图 识图:

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波形_______(好\不好),振荡频率______(高/不高),频率调节______(方便\不方便) 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波形_______(好\不好),振荡频率______(高/不高),频率调节______(方便\不方便). 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石英晶体的电抗特性,当f = fs时,石英晶体呈_______性;当fs<f<fp时,石英晶体呈_______性; 当f<fs或f>fp时,石英晶体呈______性. 并作石英晶体的电抗特性曲线图 3、电路图如下所示,试通过分析L1C1、L2C2、L3C3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行为平衡的判断准则,说明有可能构成何种振荡电路

第五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5.1 概述 5.2 调幅信号的分析(重点) 5.3 调幅波产生的原理的理论分析 5.4 普通调幅波的产生电路 5.5 普通调幅波的解调电路(重点) 5.6 抑制载波调幅波的产生和解调电路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调幅波的性质(数学表达式、频谱特征、功率) 5.2 振幅调制与解调 调幅波的产生(原理,电路,评价指标) 5.3,5.4 调幅波的解调(电路,评价指标,检波失真) 5.5,5.6

本章要求: 理解:调幅、解调的基本原理(调幅波的表达 式、波形、频谱特点等),会根据提示写出调幅波表达式,绘出波形、频谱。 计算:调幅波带宽、功率 电路分析:峰值包络检波器的检波失真分析, 及其元件参数选择;各种调幅、解调电路的形式, 及其原理。

1、已知调制信号波形如下图a所示,载波信号波形如图b所示,在图c的坐标上画出ma=1时的普通调幅波的波形。 2、试画出下列四种已调波电压的波形和频谱图 1) 3) 2)

第6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6.1 概述 6.2 调角波的性质 (重点) 6.3 调频信号的产生 6.4 调频电路 (重点) 6.5 调频波的解调 (重点) 6.6 限幅器 6.7 调制方式的比较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调角波的性质(数学表达式、频谱特征、功率) 6.2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频波的产生(原理,电路,评价指标) 6.3,6.4 调频波的解调(电路,评价指标) 6.5

本章要求 理解: 调角波的一般表达式、波形、频谱特点等 调频波产生、解调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评价调频、鉴频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 调角波带宽、功率,频偏、调制指数 分析:相位鉴频器实现鉴频的过程(矢量图, 鉴频特性曲线)

第7章 变频器 7.1 概述 7.2 变频器基本原理(重点) 7.3 变频电路 7.4 变频干扰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数学表达式、频谱特征) 7.2 变频信号的产生(电路,评价指标) 7.3,7.4,7.6,7.7 变频干扰(干扰种类,抑制方法) 7.8

本章要求 掌握: 变频器基本原理(如何实现变频) 变频电路的形式(几种变频电路的结构特点) 了解: 变频干扰(种类、频率特征,抑制方法)

期末考试题型:参考http://course.bbi.edu.cn 一、填空 二、画图与分析(表达式,波形,频谱) 三、分析与工程估算 四、电路判断 五、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