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導覽系列活動 阿媽的故事
土塊厝 其最特殊的地方要算是『編竹夾泥牆』,在土塊厝牆壁內,用菅芒花枝幹或是細竹條當支架,再塗上粗糠、泥土,最外層再以石灰磨平,從中可看出先人就地取材的本領,也顯現當時建築的特色。
石磨 為昔日磨碎穀物之用具,客語稱「磨石」。 石磨在外形上分為三部分,底部的圓石兩旁有開溝,用以讓磨碎的穀物流入下方容器,而上方的圓石,上面有一孔,用以倒入欲磨碎的穀物,側面有再開一孔用以插入搖桿。
豬圈 早期農家的養豬地方,圖中圈起來的洞口,是供豬隻出入的地方,然而現今這些地方早已轉變為商業化,如改為餐廳或咖啡廳等。
各式家具 這些家具,均是早期農家收藏物品的地方,而台北這個地方,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許多茶藝館、飯店、甚至連酒樓,裏外常常喜歡擺設一些鄉下種田用的農具或家中常見的龜印、豬槽、簑衣等,連割稻用的風鼓也被拿來在門口坐鎮呢!有一次我竟然在一家很高級的飯店看到牆上掛有牛車輪,剎那間讓人感覺彷彿時光倒流,置身於鄉下的農村。
風鼓車 風鼓、風鼓車、風穀 將晒乾稻穀中的土塵、雜物、秕穀、空穀吹出,結實的鼓粒落下袋中,整台風鼓均以木板製成,分為 鼓葉、板紐、仰斗、斜漏嘴及出風口,下方以四根木柱支撐。 http://www.ptes.tc.edu.tw/teach_web/old/old_1/page_01.htm
米籮 『米籮』是上圓底方的竹編器具,盛放穀物或白米之用。在播種之前,將「種穀」裝在米籮之中,泡進溪或溝的水中,使「種穀」吸收水分以利發芽,大約三四天﹝視季節天候﹞後再把整個米籮從水中取出,水自然從米籮縫中流出,再用麻袋或其他同類物品覆蓋其上,一來可保持種穀的溼度與溫度,二來可防雞隻啄食;早晚最好翻攪穀粒,種穀發芽方能均勻,大約過了幾天,種穀就會發出白色的芽。
緣起 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或許是因為一出生爺爺、奶奶早就不見了,所以外婆是我從小最敬愛的人,她那和藹可親的問候,總是讓人覺得溫暖無比,生活經驗上的傳承,更是不在話下,曾經小時後過年回家拿起鐵鎚往牆壁上一敲,結果掉下一大塊,但是泥土中夾雜著稻草,心理感到相當納悶,阿媽就告訴我說,那叫土塊厝,漸漸的使我對於一些傳統事務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只要有機會回到山上總會去體會那一份鄉土味,但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可是山上的點點滴滴與那些古老的建築,卻是都留著「阿媽」的身影,然而社會上諸多的地方又何嘗不是如此?所以由衷盼望學生能珍惜這些文物古蹟,不要任意毀損,先人的足跡,因為今日能得見這些文物,是福氣,希望能永遠流傳與他人共享。
活動規劃 一步一腳印 用心愛台北 體驗真性情 一、艋舺 二、大稻埕 三、台北城 四、南港 五、內湖采風 六、大龍峒(探訪孔廟) 七、北投溫泉行 八、松山行腳 一步一腳印 用心愛台北 體驗真性情
路線圖 環河南路 華西街 西園路 西昌街 林德興宅 康定路 基隆河 番薯市街 青山宮 祖師廟 貴陽街 寶斗里 艋舺教會 佛具街 桂林路 青草巷 隘門 龍山寺 地藏王廟 學海書院 育嬰堂碑 廣州街 三邑人 安溪人 同安人
地名由來 艋舺一名的由來是因平埔族獨木舟和獨木舟聚集的地方為「艋舺」,原住民語「Moungar」,當時他們除了射魚維生外,並以獨木舟載運所產的蕃藷、苦茗順淡水河而上,和漢人進行物物交易,淡水河濱群舟匯集,如此景象成為「艋舺」地名的由來。
龍山寺 龍山寺是由晉江、惠安、南安的移民,從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創建,在當時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無論是祈福消災、集會議事,甚至昔日械鬥郊拼都以龍山寺為指揮中心,而凡是蓋上龍山寺印的文件,也都具有相當正式的效用,可想見該寺和艋舺的歷史發展真是息息相關!列為二級古蹟的龍山寺,最引人注目的是供奉分屬佛道的眾多神明和精彩的建築。龍山寺有三多:雕刻多〈木雕、石雕、銅雕〉、門聯多和神明多。
青草巷 在地藏王廟對面,十多家藥草店聚集一處,可說是艋舺最具傳統風味的『專業街』。 開墾之初,合格中醫少,流行疾病又多,青草藥店為民間診療的主要機構。
地藏王廟 地藏王庵創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供奉地藏王菩薩,列為三級古蹟。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慶祝地藏王誕辰的慶典儀式熱鬧而隆重。 該寺的興起與艋舺地區的開發息息相關,當時死於天災、病疫及械鬥的移民不在少數,協助亡靈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地藏王菩薩,於是成為非常重要的信仰。日治時代,日人曾想將地藏王庵收歸官有,引起民眾強烈反彈,最後在信徒的大力奔走下,決將該廟隸屬於龍山寺,藉著龍山寺強大的勢力,阻撓了日本當局。此後,地藏王庵的重要慶典都會有龍山寺的法師參與主持。
佛具街 位於龍山寺邊的西園路一段,原是艋舺早期繁華街道之一,又稱『新店頭』,現今走過該街,仍可見到匠師雕刻佛像、刺繡等過程。
隘門 抵禦盜匪 :早期的艋舺繁華,因此成為盜匪攻擊的目標。居民為了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便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設置隘門 械鬥界限 :早期的艋舺,居民或因區域意識,或因族群觀念,或因錢財糾紛等,往往導致不同族群的「械鬥」。一旦發生械鬥,只要逃入自己的隘門內,對方就不予追趕。
淡北育嬰堂 廣州街原名「育嬰堂邊街」,係當時此街道上有一間育嬰堂,(類似現今孤兒院),舊址在今仁濟醫院內。同治年間,艋舺已發展為相當繁華的都會,時有棄嬰、孤兒,甚至溺殺女嬰的惡習,當地縣丞與富紳不忍見此現象,乃聯合募捐購地興建育嬰堂,收容無依幼童,堂內設有乳婦房,供乳母育嬰。而經費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向淡水進出口貿易的船隻抽取部分稅收;一是在台北城內建屋十間,向承租店家收取租金,以維持育嬰堂的運作。
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係現今台北市唯一現存的書院古蹟,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列為三級古蹟。書院落成時,採艋舺諧音取名「文甲書院」,“學海”則是後來的名稱,著名的大龍峒舉人陳維英曾在此主講,大廳上仍留有他所撰的對聯。書院主要由講堂、祭祀廳和學舍組成,講堂是院長授課的所在;而其後方的祭祀廳,供奉著宋儒諸子等先賢牌位,頗有警惕學子見賢思齊的用意;地基較低、隔間狹窄的廂房,則是供學子起居閱讀的學舍。
寶斗里 華西街一帶因巷道彎曲,形如人腹凹狀,故名為「凹月斗仔」。日據時期,被劃入「遊廓」(風化區),高張豔幟、聲名遠播;光復後,改名「寶斗里」,民國86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廢除公娼,才使得華西街特種營業蕭寂下來,現在每到夜晚便湧入大批人潮,以中華民俗藝品和台灣小吃為主,從海產、燒酒蝦、羹湯到最具特色的蛇肉、蛇湯,成為目前本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在碼頭形成之前,蕃薯是最主要的交易貨品;在碼頭形成之後,娼妓便隨之而生。
風化區和蛇肉店,應具備有保育野生動物的觀念 華西街 風化區和蛇肉店,應具備有保育野生動物的觀念
番薯市街 艋舺的發展,由淡水河畔開始,往內地呈「廿」字形。三百多年前,今日的貴陽街二段就已發展為街肆,初期開墾的漢人常與平埔族人在此交易,由於交易物多數是蕃薯,因此就以「蕃薯市街」稱之,此即台北的第一條街道。日治時期更名為「歡慈市街」,與鄰近的凹月斗仔街(今華西街)同被劃入「遊廓」,居民多為日本人。至今,街道上仍遺留著仿洋樓式的日據建築,和傳統雜貨小販、糕粿店、香鋪..等,供後人回味往日時光。 (大漢溪與新店溪的交口)
青山宮 青山宮位在昔日蕃薯市街附近,建於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供俸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由泉州惠安人奉請來台,一般相信青山王具有清除瘟疫的威靈,同時和城隍爺一樣掌理陰間司法。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二日為青山王誕辰,祭典於兩天前展開,青山王神輿與所屬部將,於晚間七時開始繞行艋舺街巷,稱為「暗訪」。加上民間遊藝陣頭及來自各地的信徒,將整個祭點活動點綴地熱鬧非凡。
祖師廟 清水巖俗稱祖師廟,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8),列入三級古蹟,在當年的「頂下郊拼」械鬥中,是一關鍵地點,對艋舺、大稻埕歷史發展有絕對的影響性。該廟所祀奉的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蓬萊祖師,為泉州安溪人的地方信仰,相傳清水祖師是宋代高僧俗名陳昭(一說其名叫應),生前行醫濟世、祈雨救旱,鄉民深受其惠,逝世後被泉州人奉為守護神。台灣的清水祖師像都是黑臉造型,因此又有「烏面祖師」的稱呼。
艋舺教會 艋舺祖師廟旁醒目的艋舺教堂,為來自加拿大的馬偕牧師所建立。清光緒三年(1877年),馬偕來到艋舺傳教、建教堂,遭遇相當多的挫折,排外的居民甚至將教堂拆得片甲不留!1879年,馬偕選擇較偏僻的八甲庄(即現址)重建教堂,中法戰爭時(1884年)又遭毀損,馬偕於是爭取官方賠償再次重建,恰巧當時艋舺有三人高中秀才,地方人士認為是“比廟宇更高”的教堂尖塔帶來好運,馬偕才得以順利傳教(三哲雄塔)。
學習活動(另類篇)
神祇 臺灣的龍山寺,除了供奉觀音外,還祭祀媽祖、北極大帝...等民間信仰的神祇,實際上是佛、道及民間信仰的綜合寺廟。大殿供奉觀音菩薩,左右為陪神,各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後殿供奉媽祖、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此外尚有城隍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地藏王菩薩等。所奉祀的神都是有關人生的生育、醫藥.考試、財富、平安及消災、安息等各種需求,神明既多,故一年中經常舉辦祭祀儀典活動。
門神 三川殿共繪有6尊門神,姿態都十分威武高大。中門門板上是佛寺的守護神韋馱和伽藍護法;左右門畫的是佛教的護衛神四大天王,分別拿著劍、琴、傘、蛇和小環,象徵風調雨順的意思。
佈局 龍山寺的位置接近坐北朝南的方位,但中軸線略偏東南。在寺廟建築中,只有供奉佛祖、玉帝、觀音、媽祖等神級較高的廟宇,才能採坐北朝南的正位,龍山寺故意稍偏東南,以表示謙讓。其建築佈局輪廓成日字形,由前、後殿和左右護龍圍繞中殿而成。
屋頂 龍山寺的屋頂形式分為五種,分別是: 一條龍式:屋脊平直不分段,成為一條完整的弧線。《兩側護室》 三川脊式:屋脊分為三段,中央部分抬高,興兩側垂脊相連。《龍 虎門後方》 四垂頂式:又稱「歇山重簷式」,是在四面屋坡的屋頂上再加上一層屋頂,是南方寺廟中最尊貴的做法。《正殿、後殿》 斷檐升箭口式:屋頂分為三段,中央部分抬高,與兩側垂脊斷開。《三川殿》 盔頂式:也稱「轎頂式」,形狀有如人的頭盔或轎頂。《鐘鼓樓》
龍柱、抱鼓石 前殿(三川殿)有一對銅鑄的龍柱,為台灣僅見,柱上有許多封神榜人物及走獸,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據說出名匠洪坤福、李錄星合作完成。 龍山寺前殿中門設置抱鼓石,以青斗石所雕,鼓面上下雕一條龍,稱為「天翻地覆」式。鼓面下方外側,分別刻有文官持「旗、球」和「戟、磬」的浮雕,表達「祈求吉慶」(諧音)的心願。
網目斗拱 前殿的網目斗拱,錯開4s度角,重疊組成,以支撐屋頂。 ☆斗拱的原理:斗拱是中國建築特有的承重結構,它的原理可能跟人體承受重量的原理相似。 前殿的八角藻井及正殿圓形藻井皆精美絕倫,八角藻井由32支斗拱集向中央,兩側是平頂彩繪天花,合稱「藻井天花」。 ☆藻井的做法:藻井又叫做結網。因為它的做法,就像痴蛛結網一樣,把斗拱由下往上,一層一層組合成圓形的空間。
資料來源 ◎艋舺龍山寺史略www.dm.ncyu.edu.tw/vr/vr02_map/002/002-02.htm ◎大河的故事www.chinatimes.org.tw/tamsui/tamsui_2f.htm ◎艋舺m2.tfvs.tp.edu.tw/dp/8806067/4.29/P1f.htm ◎萬華景點www.dot.taipei.gov.tw/old/TOUR/wanhua/p08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