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及引脚功能 一、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二、 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授课专业:测控13级 授课学时: 78 学时 理论教学:52学 实验教学:26学时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单片机的C语言概述.
2017年3月5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背景知识调查.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产品介绍 再担保业务二部 贾天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 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模型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掌握单片机的结构 掌握单片机I/O口的使用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第六章 MCS-51单片机总线系统与I/O口扩展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8章 AT89S51单片机 外部存储器的扩展 1.
单片机系统的三总线的构造 半导体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E2PROM的使用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同时扩展
4.1 MCS-51系列及80C51系列单片机简介 C51系列单片机外引脚功能 C51单片机内部结构 4.4 低功耗运行方式
第8章 AT89S52单片机外部 存储器的扩展 1.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第2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及原理 ● 教学目标:
第11章 80C51系列单片机 ● 教学目标 介绍Philips公司的8×C552单片机的结构特点与主要型号。
第5章 AT89C51输入/输出口及其简单应用 5.1 I/O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二章 89C51单片机硬件结构和原理 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及特点 一、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方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基于Proteus与Keil C 哈工大出版社
第2章 单片机的结构原理与 简单应用 (课时:10学时).
单片机原理 单 片 机 单片机接口技术 单片机应用技术.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2章 MCS-51单片机 的内部结构 主讲教师:喻红.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CPU结构和功能.
第5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扩展 5.1 单片机扩展的基本概念 5.2 存储器的扩展 5.2 I/O接口扩展电路设计.
本 章 重 点 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单片机的存储器特点 I/O端口的特点 CPU时序 课时安排:3个课时.
时钟、复位电路、电源与时序 五、时序定时单位 四、电源 三、掉电处理 二、复位电路 一、时钟电路 主讲:吴政江.
第2章 AT89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基础 2.1 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内部结构框图和主要部件
认识计算机系统.
第1章 认识单片机 教学要点 1.1 项目一单片机实验电路制作 1.2 知识链接 返回.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1.1 单片机的概念 1.2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1.3 MCS-51系列 1.4 AT89系列单片机
80C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80C51的外部引脚及功能 80C51的存储器配置 80C51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80C51外围电路设计
单片机系统设计 教师:朱华贵 2016年03月01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一门应用极广的课程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大家理论、实验、仿真并重.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得技通电子 问题 1.0 、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单片机应用技术 项目一 循环彩灯装置 第3讲 8051单片机的存储器 《单片机应用技术》精品课程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课程要求:应用MCS-51汇编语言进行 软件设计。 应用MCS-51及有关芯片进 行硬件接口设计。
微机系统的组成.
8051單晶片 蘇恆生 老師.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51单片机及最小系统板 MCU起航 QQ:
第6章 存储器接口 6.1 存储器概述 6.2 半导体存储器 6.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扩展.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第2章 单片机硬件系统 教学内容 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1单片机引脚功能 单片机存储器结构 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单片机并行I/O口.
(Random Access Memory)
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是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它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memory)、基本输入/输出(Input/Output,简称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内部基本结构如图1.7所示。由于它的结构与指令功能都是按照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故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第三章 MCS 51的硬件结构.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2月04日.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第五讲:AT89C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 一、半导体存储器 二、存储器空间划分方法 三、数据存储器(RAM) 四、程序存储器(ROM)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2. MCS-51单片机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2.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结构特点
7.1 AT89C51最小应用系统 从本质上讲,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最小应用系统。由于晶振、开关等器件无法集成到芯片内部,这些器件又是单片机工作所必需的器件,因此,由单片机与晶振电路及由开关、电阻、电容等构成的复位电路就是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如图7-1所示,AT89C51片内有Flash程序存储器,由它构成的最小应用系统简单可靠。
得技通电子 问题 三 判断题:.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上节复习(11.7) 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3、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关系?
第2章 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单片机的定义、名称、分类方法;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一个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问题研究 报告人:荣峰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讲: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及引脚功能 一、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二、 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一、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1、ATMEL89系列单片机简介 (1)特点:ATMEL89系列(以下简称AT89)单片机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8位高性能单片机,其主要技术优势是内部含有可编程Flash存储器,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程序的擦写操作,在嵌入式控制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AT89系列单片机与工业标准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组和引脚是兼容的,因而可替代MCS-51系列单片机使用。 (2)分类:AT89系列单片机可分为标准型、低档型和高档型三种类型。表1-1列举出AT89系列单片机的概况。

表1-1 AT89系列单片机概况 型 号 AT89C51 AT89C52 AT89C1051 AT89C2051 AT89S8252 档次 型 号 AT89C51 AT89C52 AT89C1051 AT89C2051 AT89S8252 档次 标准型 低档型 高档型 Flash/KB 4 8 1 2 片内RAM/B 128 256 64 I/O/条 32 15 定时器/个 3 中断源/个 6 9 串行接口/个 M加密/级 片内振荡器 有 EEPROM/KB 无

2、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见14页图2-1) 单片机的定义→内部有哪些部件→AT89C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 (1)8位中央处理器(CPU) 核心部件,被喻为单片机的大脑和心脏。 组成:运算器、控制器、专用寄存器(SFR)等。 功能:读取用户程序并执行。具体功能有二:①控制:产生各种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②运算:算术、逻辑、位操作等运算。 (2)内部数据存储器(内部RAM) 共256个RAM单元,分为①低1238B:内部数据存储器 ②高128B:存放21个专用寄存器(SFR) 作用:存放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等。 特点:断电,其中的信息将丢失。 (3)内部程序存储器(内部ROM) 4 KB的闪存程序存储器(Flash ROM),用于存放编好的程序以及程序中到的原始数据(常数)或表格。

图2-1 AT89C51内部结构框图

(4)定时器/计数器 T0(TH0、TL0);T1 (TH1、TL1)2个,16位。功能:实现定时或计数,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的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 (5)并行I/O口 共有4个8位的并行I/O端口 ,分别命名为P0口、P1口、P2口、P3口。功能:实现数据的并行I/O。 (6)串行口 有1个全双工的可编程串行I/O端口。功能:实现单片机和其他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 (7)中断控制系统 共有5个中断源:外中断2个,定时器/计数器中断2个,串行口中断1个。

(8)时钟电路(OSC) 由反向放大器反馈连接组成。外接稳频元件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为单片机产生时钟脉冲序列,系统允许的最高晶振频率为12MHz,一般选6MHz。 (9)内部总线(三总线) 系统总线: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相对独立的功能部件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的公共通道。 ①数据总线(DB):用于传递数据信号。共8条:D0~D7 ②地址总线(AB):用于传递地址信号。共16条:A0~A15 ③控制总线(CB):用于传递控制信号。因机型而异。

二、 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AT89C51有40条引脚,与其他51系列单片机引脚是兼容的。这40条引脚可分为电源线、 I/O端口线、外接晶体线(或叫时钟线) 、控制线 四部分。其封装形式有两种:双列直插封装(DIP)形式和方形封装形式,如图2-2所示。 1、电源线(2条) Vcc(40):主电源+5V GND(20):电源接地端 2、外接晶体引脚(2条,也叫时钟线) XTAL1(19)、XTAL2(18):外接晶振引线端。当使用内部时钟时,这两个引脚外接石英晶振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信号源时,XTAL2接信号源,XTAL1接地。

图2-2 AT89C51封装和引脚分配图 (a) 双列直插式封装;(b) 方形封装

3、I/O端口引脚(32条) (1)P0.0~P0.7(39~32脚):P0口的8位准双向I/O端口线。 第一功能:普通的I/O口。用于传送用户输入/输出的信息。 第二功能:在对单片机总线扩展时,用于分时传送用户输入/输出的数据和低8位地址(A0~A7) 负载能力:每位能驱动8个LSTTL负载。 (2)P1.0~P1.7(1~8脚):P1口的8位准双向I/O端口线。 功能:用于传送用户输入/输出的信息(即普通的I/O口)。 负载能力:每位能驱动4个LSTTL负载。

(3)P2.0~P2.7(21~28脚):P2口的8位准双向I/O端口线。 第二功能:在对单片机总线扩展时,用于分时传送高8位地址(A8~A15) 负载能力:每位能驱动4个LSTTL负载。 (4)P3.0~P3.7(10~17脚):P3口的8位准双向I/O端口线。 第二功能:见21页表2-3所示。

4、 控制线(4条) AT89C51单片机的控制线有以下几种: (1)RST/VPD(9脚):复位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振荡器运行时,在该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2)ALE/ (30脚):地址锁存允许/编程信号线。用于将P0口送出的片外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锁存到外部地址锁存器中。 (3) (29脚):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线。 (4) /VPP(31脚):片外ROM允许访问端/编程电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