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16 國際貿易 69642020 鄭宇容 69642021 洪曉莉
outline 16.1 背景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3 二元的貿易體制:出口加工系統 16.4 邁向開放的經濟 16.2.1 最初的改革措施 16.2.2 自由化對外貿易系統 16.3 二元的貿易體制:出口加工系統 16.4 邁向開放的經濟 貨幣的可兌換性 世界貿易組織會員資格 再開放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轉變 出口 進口 高科技貿易 16.6 中國的區域貿易 16.7 結論
前言 2005年中國成為第三大貿易國家,僅次於美國與德國。 2005年總貿易量佔GDP之比例高達64%。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Figure 16.1 二元貿易型態 出口貿易採取相對性的自由 國內市場採取保護的立場
16.1 背景 1949-1960年:中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貿易皆是依賴著蘇聯,主要進口工業原料與機器設備。 五年計劃經濟(1953-1957) 進口:工業原料,例如鋼鐵、柴油和機械設備。 出口:紡織品和食物。 向蘇聯借貸,平衡貿易逆差。 1970年代早期:毛主義的盛行,此時最大的貿易國為香港。 1970年代後期:中國經濟逐漸從文化大革命中復甦。 大慶油田 資料來源:余淼杰《中國對外貿易三十年(1978-2008)》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970年代的外貿體制:典型的蘇維埃式的指令性經濟模型(command-economy model)(即計畫經濟)。 雙氣閘(double air lock) 對外貿易壟斷 十二家國有外貿公司(Foreign-Trade Companies,FTCs)壟斷了進出口,只有授權商品才能通過這道控制體系。 外匯體系 非經嚴格批准,個人無法將人民幣兌換為外幣。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1 最初的改革措施 1978-1979年廣東與福建省採取審慎但創新的政策開啟新的貿易途徑。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1 最初的改革措施 1978-1979年廣東與福建省採取審慎但創新的政策開啟新的貿易途徑。 廣東省為中國外貿體系中第二重要的角色,佔1978年出口入的七分之一。 1978年中國首度開放經濟,允許香港的商業公司跟中國公司簽署出口加工合約(export-processing contract)。 中國在廣東省和福建省打造四個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y Zones,SEZs),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1984年9月通過了「外貿體制改革報告」,內容包含 貶值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1984年9月通過了「外貿體制改革報告」,內容包含 政企分開 簡政放權 實行外貿代理制 改革外貿計畫體制 改革外貿財務體制 至此,高度集權的外貿總公司壟斷全國外貿的局面已被打破。 貶值 對外貿易體制的去獨占化 價格原則的顯著改變 建立關稅體系與非關稅貿易障礙 進口替代與出口提升 資料來源:余淼杰《中國對外貿易三十年(1978-2008)》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貶值 對外貿易體制的去獨占化 改革前,中國貨幣是被高估的。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貶值 改革前,中國貨幣是被高估的。 1980年代,中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是1.5。 1986年形成雙重匯率制度(dual-exchange-rate regime)。 官方的固定匯率體系 市場決定匯率的外匯互換市場 對外貿易體制的去獨占化 同意各級工業部門設立外貿公司 原國有外貿公司轉變為獨立公司 地方政府與經濟特區也自己開設外貿公司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價格原則的顯著改變 建立關稅體系與非關稅貿易障礙 外貿公司開始對成本敏感。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價格原則的顯著改變 外貿公司開始對成本敏感。 建立關稅體系與非關稅貿易障礙 1982年中國關稅平均法定稅率高達56%,1992年下降到43.2%,2003年平均稅率降到11%。 非關稅貿易障礙包含貿易權限制、進口配額、許可證、進口替代名錄、特定商品進口招標要求,以及質量與安全標準等。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進口替代與出口提升 1985年開始實行出口退稅政策。 16.2 外貿體制的改革過程 16.2.2 外貿體制的自由化 進口替代與出口提升 1985年開始實行出口退稅政策。 完全分立的出口加工貿易體制(export-processing trading system)。
16.3 二元的貿易體制:出口加工系統 1986年後:沿岸發展策略(coastal development strategy) 1987年左右,中國實質上建立兩個分立的貿易體系。 出口加工(export-processing, EP) 一般貿易(ordinary trade, OT) 出口加工體制與外商投資企業是中國出口擴張的動力。 Figure 16.2
表一 2007年貨物出口額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进 口 出 口 貿易量 占世界總貿易量之比例 进 口 出 口 貿易量 占世界總貿易量之比例 国内生产 总值 貿易量佔GDP之比例 世 界 142110 138980 281090 543116 中 国 9558 12180 21738 7.73 32508 66.87 伊 朗 450 830 1280 0.46 2941 43.52 日 本 6210 7128 13338 4.75 43838 30.43 美 国 20170 11632 31802 11.31 138438 22.97 巴 西 1266 1606 2872 1.02 13136 21.87
圖一 Trade/GDP rations
Figure 16.1
經濟特區 (Economy Zones,SEZs) 定義:國家在其領土範圍內劃出的﹐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減免關稅和勞動力﹑市場等優惠條件的一定區域。是一種對外開放﹑對內實行不同於國內其他地區的管理方式並適當隔離的特殊經濟區域。
圖二 中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
Figure 16.2
16.4 朝向開放經濟 中國從1990年代開始朝向開放經濟。 加入WTO為目標。 政府在加入WTO前提出政策使市場更加開放。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1 貨幣的可兌換性 1994年1月1日,廢除原本的外匯市場,改為單一匯率市場。採用較低匯率。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1 貨幣的可兌換性 1994年1月1日,廢除原本的外匯市場,改為單一匯率市場。採用較低匯率。 開放活期帳戶的外幣兌換。 以上政策配合增值稅(VAT),外匯體制更加完善。 中央銀行干預,匯率維持在8.3人民幣兌換一美元。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1 貨幣的可兌換性 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1 貨幣的可兌換性 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 政府不讓人民幣跟著貶值,漸採行固定匯率。 2002年之後,中國貿易快速成長,但仍有些僵固制度: 固定匯率 固定資產帳戶無法兌換外幣 人民幣幣值低 以上造成與美國間出現明顯的外交與經濟問題。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2 世界貿易組織會員資格 1986年申請加入GATT,2001年才正式加入WTO,成為第143個會員國。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2 世界貿易組織會員資格 1986年申請加入GATT,2001年才正式加入WTO,成為第143個會員國。 中國未能馬上進入WTO的原因: 1989年天安門事件。 蘇維埃政權瓦解。 中國強大的出口能力。 對外資仍不夠開放。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2 世界貿易組織會員資格 烏拉圭回合談判最終結果: 開發中國家輕工業產品與農產品被允許進入已開發國家市場。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2 世界貿易組織會員資格 烏拉圭回合談判最終結果: 開發中國家輕工業產品與農產品被允許進入已開發國家市場。 中國被要求開放一般貿易制度。(包含在2004年對外貿易法中。) 中國被要求降低關稅。名目關稅從1994年的43%下降到1992年的17%,2004年關稅即降到9.4%。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3 再開放 Figure 16.3。 1990年代貿易制度沒有明顯自由化,成長幅度有限。 16.4 朝向開放經濟 16.4.3 再開放 Figure 16.3。 1990年代貿易制度沒有明顯自由化,成長幅度有限。 2002年以後進出口大幅成長。 電子部門出口成長快速。 中國貿易快速成長與加入WTO有關。 帶來貿易自由化。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中國外貿體制自由化的每一階段皆與進出口的增加有關。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1 出口 1979年後出口快速成長,以賺取外匯為優先。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1 出口 1979年後出口快速成長,以賺取外匯為優先。 1985年之前,石油為中國最大單一出口。 1985年之後,沿海發展策略、成熟的加工出口及外國投資參與增加出口成長。 1985-1995年間,出口快速成長。 出口勞動密集財與輕工業產品。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1 出口 在1996-2001年間貿易成長緩慢。 出口成長趨緩,未來經濟成長朝向國內需求。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1 出口 在1996-2001年間貿易成長緩慢。 外在事件影響。 1994-1997年間人民幣升值。 自由化貿易未帶來劇烈成長。 出口成長趨緩,未來經濟成長朝向國內需求。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1 出口 2002年之後,受到加入WTO的影響,貿易又有明顯成長。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1 出口 2002年之後,受到加入WTO的影響,貿易又有明顯成長。 中國出口機械設備與電子產品比例增加,帶來出口成長。 此階段出口組成反應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2 進口 中國主要出口最終財,進口中間財。 Table 16.1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2 進口 中國主要出口最終財,進口中間財。 Table 16.1 中國出口商品多為勞動密集財,進口商品多為資本密集財。 Table 16.2 以稟賦的比較優勢從貿易中獲利。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3 高科技貿易 高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服務分別有不同國家所組成,中國負責最後的組裝階段。 16.5 結果:快速成長與結構改變 16.5.3 高科技貿易 高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服務分別有不同國家所組成,中國負責最後的組裝階段。 中國所負責的階段只是生產過程中勞力密集、中等技術而不屬於高科技的一環。 中國實際價值增加不是高技術的生產,實際上是其他勞動密集產品分類(像是衣服和玩具)近幾年的出口增加。
16.6 中國區域貿易的組成 沿海省分較內陸省分發展快速。 東南沿海地區 廣東與福建為最先發展的省份。 Table 16.3 此區快速發展受益於80年代訂定的對外優惠政策、外國投資成長與出口加工貿易。 廣東省貿易成長特別快速。(Fifth tiger)
16.6 中國區域貿易的組成 長江下游地區 北方地區 1980年代穩定成長。 1990年代中期以後,藉由強大外資的幫助下,貿易劇烈成長。 2005年又回升至佔全國總出口的38%。 北方地區 北方省份藉由輸出包括重工業產品與石油,在80年代早期藉由石油的出口,為中國帶來龐大的外匯存底。 80年代後北方的發展式微。
16.6 中國區域貿易的組成 廣東省的貿易發展突出,2005年就佔了全國總出口量的31%。貿易/GDP的比值高達178%,與馬來西亞的貿易/GDP類似(175%)。 長江下游地區的貿易/GDP比值90%,與東亞國家平均類似(81%)。 其他地區貿易/GDP比值為23%,接近巴西。 反映出中國各地區對於貿易依賴程度與開放程度的巨大差異。
16.7 結論 中國從最封閉的國家轉型成開放大國。 透過國內經濟改革與適應東亞國家轉型帶來的機會與外資,成功的達到經濟成長。 貿易占GDP比例高,但其實國內各地區發展不均。 加入WTO之後,降低了交易成本、貿易機會增加,促成中國成為世界貿易大國。 中國以本身勞動密集比較優勢獲利。
Figure 16.3 進口較低 占GDP12% 一般貿易進口下降 一般貿易進口增加
Table 16.1 Trade by state of production, 2002 Imports (percent) Exports (percent) Primary goods 10.3 2.9 Intermediate goods 63.3 37.1 Parts and components 27.5 15.5 Semifinished goods 35.9 21.6 Final goods 26.3 60.0 Consumer goods 5.1 40.3 Capital goods 21.2 19.7 主要進口中間財 主要出口最終財
Table 16.2 Composition of Chonese trade,2003 and 2006 Imports (billion U.S. dollars) Exports (billion U.S. dollars) Imports (percent of total) Exports (percent of total) 2003 2006 0-1. Food, beverages, tobacco 6.5 11.0 18.6 26.9 1.6 1.4 4.2 2.8 2-4. Crude materials, fuel, oils 66.3 176.1 16.3 26.0 16.1 22.2 3.7 2.6 33. Petroleum 26.7 84.1 5.8 10.6 1.3 1.1 5, 6. Chemicals and manufactured materials 98.7 174.0 61.7 219.3 23.9 22.0 14.1 22.6 (excl. 65. textiles) 51. Organic chemicals 15.9 29.8 5.3 13.2 3.8 1.2 57. Plastics in primary forms 13.9 29.5 0.8 4.4 3.4 0.2 0.5 67. Iron and steel 21.6 4.8 32.5 2.7 7. 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192.9 357.0 187.9 456.3 46.7 45.1 42.9 47.1 71-74. Industrial machinery 51.8 76.4 22.9 59.0 12.6 9.6 5.2 6.1 75-77. Electronic, telecom, and electrical machinery 123.5 251.0 150.0 359.8 29.9 31.7 34.2 37.2 8. Miscellaneous manufactured articles 33.0 71.3 126.1 238.0 8.0 9.0 28.8 24.6 82. Furniture 20.9 0.1 2.1 2.2 84. Clothing 1.7 52.1 95.4 0.3 11.9 9.8 85. Footwear 0.4 0.6 13.0 21.8 3.0 2.3 89. Miscellaneous 5.6 10.2 31.5 55.5 7.2 5.7 Total 412.8 791.5 438.4 968.9 100.0 NB:Specialized machinery, transport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71-74, 78, 79, 87) 89.6 154.6 44.1 117.4 21.7 19.5 10.1 12.1 NB:Textiles and garments (65, 84) 15.6 18.1 79.0 144.1 18.0 14.8 NB:Light manufactures (8, minus 87 instruments, plus 65 textiles ) 27.0 39.1 146.8 265.8 4.9 33.5 27.4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鑑 2006年》
Table 16.3 Regional shares of China’s exports (percent) 1978 1994-1998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Southeast 16 46 43 40 37 36 35 Lower Yangtze 34 21 28 39 Northeast and North Coast 23 19 Rest of China 11 10 8 7 Southeast:Guangdong, Fulian, and Hainan. Lower Yangtze: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Northeast and North Coast:Liaoning, Jilin, and Heilongjiang; Beijing, Tianjin, Hebbei, and Shandong.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