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默牟敦 Thomas Merton 的生平和思想
牟敦的祈禱 我的天主,我不知道我要往何處去,我看不見眼前的路,我不能肯定何處是路的盡頭。我也不真正認識自己,雖然我以為我承行著的旨意,也並不表示我真的這麼做了。但我相信,我渴望取悅 ,這心意已足以討你歡心。我希望我做一切事,都能懷著此一心意。我希望自己永遠不做任何違反此心意的事。我知道我若這樣做,你會帶領我走上正途,雖然我對此道路也許毫無所知。因此我會時時信賴 ,雖然我也許好像迷失了,處在死蔭的幽谷中,我不會害怕,因為永遠與我同在, 也絕不會拋下我,讓我獨自面對危難。《獨處中的沈思(Thoughts in Solitude)》
1941 - December 10-entered the Abbey of Our Lady of Gethsemani, Trappist, Kentucky.
《行動世界中的默觀(Contemplation in a World of Action)》 1948 - , The Seven Storey Mountain 《七重山》 《行動世界中的默觀(Contemplation in a World of Action)》
恩寵帶領我一步就跨越了上千種心理障礙與嫌惡。 我的隱修院是一個家,讓我從感興趣的世界消失的地方,好讓我藉著退隱和憐憫,而無所不在。
近代西方知識份子對十九世紀的思想:達爾文主義、唯物主義、納粹主義的反思。作者嚐遍了人生的憂樂,終於清醒地擺脫了世俗的羈絆,尋得了天國的珍寶而變賣了一切。 《七重山》1990
牟敦隱修房舍 牟敦說:「隱修士離棄這個世界,為的只是更專注的聆聽那最深刻的,最被忽略的,發自最深處的聲音」《生活在祈禱中的人》
行動世界中的默觀Contemplation in a World of Action) 默觀與革命是兩種激進主義,它們是永不能分割的。在默觀生活中,與主契合、與天主的親密經驗是很好,可是我們不必過度強調很難達到的事,就疏忽了日常真實的生活經驗,應該為此讚美天主。
1951 - 1955 - Master of Scholastics (students for priesthood) 1955 - 1965 - Master of Novices
1960 - The Wisdom of the Desert 1961 - The New Man; The Behavior of Titans 1961 - Emblems of a Season of Fury; Life and Holiness; 1964 - Seeds of Destruction 1965 - Gandhi on Non-Violence; The Way of Chuang Tzu; Seasons of Celebration
1968年, 牟敦獲准許離開隱院前往遠東參加亞洲基督徒修道院院長會議---到他期待已久的東方旅行 「我一生中從未有過這樣美和靈性的確實感覺,兩者交瀝,流入一團光之中……我知道並已看見我一直摸索尋找的束西。除了我現在所見的,我不知道還有甚麼我不曾見過的,現在,我已看透一切表面的,而且已經透f視了陰影和偽裝的一切。」
1968年12月10日,牟敦在曼谷為與會的隱修士和修女發表了一場演講,題目是<馬克斯主義及隱修理想>
我曾參加一次會議,法國、義大利、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具有改革精神的大學領袖都受邀予會。會議在加州的聖巴巴拉舉行……在會議休息時間,我與一些學生隨意交談,我介紹自己,說是隱修士,一位法國學生立刻說:「我們也是隱修士」。基本上,隱修士就是對當前世界及社會結構持批判態度的人……但無疑是很不一樣的批判……這位學生似乎在影射一件事實,就是如果一個人在某方面自稱是隱修士,那麼,關於人存在的目的,他必須對世俗社會及其結構所做聲明的真實性,多少獲致了批判性的結論才是。
就在他演講後不久,因為風扇的電線漏電,在下榻的房間身亡。 January 31, 1915 to December 10, 1941-nearly 27 years before entering monastery. Dies on December 10, 1968-the 27th anniversary of his entering Gethsemani.]
聖公會M. Gibbard牧師在《生活在祈禱中的人》一書中這樣描述牟敦 :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日,他的死訊傳遍了整個世界。基督徒、非基督徒和沒有信仰的人,都受到了失去一個敬愛的人的震撼。為什麼?他們會說,因為他了解我。......他給我的,正是我所需要的鼓勵。他所給的鼓勵......就是:默觀。無論你在俗世或隱世,可在你的內心開拓一道愛與喜樂的活泉,這就是默觀。這是他的親身經歷,也可說是他對人性了解最深透的地方」 。
討論問題 : 牟敦的靈修觀 入世 ? 出世 ? 激進 ? 傳統 ?
現代基督徒的靈修方向 我們要做默觀者:聆聽內心的呼召,回應感受,情緒起伏的處理,定時祈禱,與聖言接觸等靈修。 我們要做當代先知: 覺察時代徵兆 回應社會正義 關心世界和平 (教宗本篤十六世 教宗方濟各)
聖艾智德團體: 注重禮儀祈禱 頌念教會日課 聖經至上 經常信仰聚會 對窮人服務 參與國際救援
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在100個國家 有幾百小組 每日默禱靈修:Mentra 每日讀聖經 :耶穌禱文 傅授默禱給近人 每日讀聖經 :耶穌禱文 傅授默禱給近人 社會服務:教育 - 特別兒童 醫療,診所 推廣精神與心理健康 探訪監獄 參與商業世界:平均社會資源 宗教交談 致力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