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節 國民所得的概念 第二節 國民所得會計 第三節 名目國民所得與實質國民所得 第四節 國民所得在應用上的限制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十三章 國 民 所 得.
Advertisements

結構型金融商品研討會 市場發展與風險管理 慶祝中大九十週年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 台灣金融研訓院
13.1 國內生產毛額 國內生產毛額的定義 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台灣網路銀行網站之現況與比較 指導老師:吳有龍 A 曾馨慧.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金融中介機構 學 習 內 容 交易成本與資訊不對稱 金融中介機構的種類與功能 台灣的金融中介機構 投資銀行.
經濟成長與創新 演示者:陳怡如、林佩儀.
第四章經濟理念概論.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第四章 共同基金.
第一章 證券投資概論.
股票的基本分析.
第一篇 總體經濟政治環境分析 第一章 總體經濟環境分析.
第五課 總體經濟政策 師大附中 陳采妍.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Chapter 18 貨幣與通貨膨脹. Chapter 18 貨幣與通貨膨脹 了解通貨膨脹的意義 了解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 釐清需求拉升與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分析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 能比較冷火雞策略與漸進主義 體認短、長期菲力普曲線的意涵 探討貨幣政策應否回應資產泡沫.
第三章 古典學派.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基本分析的目的: 基本分析是一種證券估價的方法,利用經濟理論、產業分析及財務分析等研究來評估企業價值或預測證券價值的走勢。
第四章 資金成本.
固定匯率與外匯干預 章節內容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外匯市場的干預與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如何固定匯率?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第十七章 通貨膨脹與菲力普曲線 授課老師:_____.
第14章 IS-LM模型 授課老師:黃志典教授 黃志典:貨幣銀行學概論.
第十章 國際金融.
第三章:利率與利率的決定 授課老師:_____.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第15章 總體經濟分析.
第二章:金融體系概論 授課老師:_____.
第八章 財金1-貨幣 8-1 貨幣與匯率 8-2 貨幣的供給與需求 8-3 貨幣與物價.
Chapter 21 開放經濟體下的經濟政策. Chapter 21 開放經濟體下的經濟政策.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第七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
通貨緊縮 失業 財經政策 台大經濟系教授 許振明
Chapter 23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 與全球金融危機.
第2章 利率與利率的決定 授課老師: ______.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財務管理 第2章 金融市場與機構.
第五章 貨幣市場.
第1章 金融市場導論 授課老師: ______.
第10章 失業、通貨膨脹與菲力蒲曲線.
第6章 凱因斯學派:貨幣政策.
第十七章 通貨膨脹與菲力普曲線.
沈大白 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 兼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召集人
第十四章 保險 Insurance for Farmers.
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
The Big Short.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第一章 金融市場簡介 金融市場 融資市場 借與貸的市場.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影響需要變動之因素-其他因素 1.
第十章 證券投資組合.
為何要維持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 v.s. 浮動匯率 貨幣為何升值與貶值?(供需、政治) 匯率與國家經濟自主
總體經濟指標與利率趨勢研判 主講人 財務部 林震慶副理.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13 凱因斯模型 本章與下一章以總合供需模型說明 國民所得與物價水準是如何決定出來的。 本章先介紹構成總合支出四項目中的民間消費支出與投資,
1-1 隨機的意義– P.1.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授課老師:   教授 第5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 ch5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 黃志典: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第十六章 總合供需模型.
第三單元 評價模式(4) CAPM及其延伸.
第14章 貨幣與金融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 瞭解貨幣的供給 瞭解貨幣的需求 瞭解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
第六章 利率 Dr. Mei-Hua Chen.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投資未來 證券投資 思考 1.何種證券具有未來---「物超所值」 2.未來是指長期或短期.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

金融與經濟 學 習 內 容 金融與經濟成長 金融危機及其對經濟之衝擊 金融與景氣循環 金融與物價

圖2-1 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互動,以及影響金融體系之因素 金融市場 金融中介機構 金融基礎設施 實體經濟 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 - 經濟發展 - 社會文化:消費習慣、消費意識 - 科技發展:電腦、通訊科技 金融政策:金融監理、金融改革、防範金融危機、矯正措施 圖2-1 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互動,以及影響金融體系之因素

圖2-2 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

金融與經濟成長 健全發達的金融市場,能提高儲蓄率,引導儲蓄作為生產之用,增進資金配置效率,故有助於經濟成長。 依據哈羅德――多瑪爾模型(Harrod-Domal model):

金融與經濟成長(續) 根據上述理論,要從金融面來促進一國經濟成長,有以下幾項措施 : 提高儲蓄率 減少儲蓄用於「非生產性」用途 降低資本/產出的比率 引進外資彌補國內儲蓄的不足

典型金融危機的演變過程 銀行 貨幣 資本市場危機 危機 危機 指資本市場的股票及債券價格大幅崩跌的現象 指銀行業出現大量擠兌或倒閉的現象 指一國貨幣出現大幅貶值的現象

經濟繁榮 形成房地產及股票市場泡沬 泡沬經濟破滅 資本 流入 放款 熱絡 經濟體系脆弱 銀行業危機 無法履行的 貸款增加 個人及企業 破產 圖2-3 典型的銀行業危機演變過程

採取較為寬鬆的 貨幣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對銀行業緊急紓困 信心降低導致 銀行擠兌 銀行業危機 貨幣 危機 圖2-4 銀行業危機又如何升高到貨幣危機

對貨幣之投機性攻擊的因應 對投機性攻擊採取防衛措施 投資人要求較高 的風險溢酬 貨幣貶值 較高利率 擴大收益率與美國債券利率的利差 降低實質所得 較高通貨膨脹 銀行體系 發生問題 資產市場 跌價 股票市場 民間企業取消投資計畫 圖2-5 貨幣危機如何演變到資本市場危機

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損失最為嚴重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及IMF(2008)。 圖2-6 金融危機時期金融機構損失的比較

金融危機的徵兆 利率鉅幅上揚 品質佳的債券與品質低的債券之利率差距擴大 股票價格非預期的鉅幅下跌 銀行恐慌或倒閉

圖2-7 美國貨幣市場利率(3個月期商業本票利率)

圖2-8 美國Baa級公司債與政府公債間之利差

金融危機的可能傳遞效果(專題2.2) 自我實現效果 貶值競賽效果 避險轉移效果 示範效果 純粹傳染效果

次級房貸危機之形成原因(見本章金融探索) 總體經濟因素 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 房地產泡沫 金融體系因素 銀行過於追逐報酬 次級房貸與資產證券化商品之廣泛連結 房貸擔保證券透明度不足

圖2-16 房貸與MBS及 CDO間之連結 圖2-17 美國房屋抵押貸款 被證券化的比例

次級房貸危機之形成原因(續) 金融監理面因素 Fed放任房市泡沫 對衍生性金融商品放任不管 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壁壘拆除

景氣循環與利率 通常,經濟景氣時,利率水準將會走高;經濟不景氣時,利率水準將會下降至較低水準。 經濟繁榮時,一方面企業的資金需求會增加;另一方面,中央銀行為了抑制景氣過熱,往往會緊縮貨幣供給額,因而促使利率上升。反之,經濟衰退時,利率有下降之傾向。

圖2-9 台灣經濟景氣與利率水準(1970~2009/Q1)

股價與資金狀況 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本面、籌碼面、資金面及技術面,資金面只是其中一環。 通常而言,市場資金寬鬆,表示市場「動能」足夠,足夠的動能對股價有推升的作用;反之,市場資金不足,股市失血過多,表示市場「動能」退潮,不利股價漲升。

股價與資金狀況(續) 貨幣供給與股價 M1B與股價指數呈正相關。 M2與股價指數間的關係並不顯著。 當M1B成長率<M2成長率 表示活期性資金流向定期性資金,股市資金動能缺乏,對股市不利。 當M1B成長率<M2成長率 表示定期性資金流向活期性資金,股市資金動能充沛,對股市有利。 當M1B成長率>M2成長率

圖2-10 台灣貨幣供給額年增率與股價指數

通貨膨脹的意義 指全面商品與勞務的加權平均價格的上漲。 要相當幅度的上漲,一般指3%以上。 要持續性的上漲,而不是漲一次即停。

通貨膨脹的原因 貨幣供給增加 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等總合需求構成份子增加 需求拉升 原料價格上漲 工資提高 企業提昇利潤的衝擊 成本推動

貨幣與物價 交易方程式: M  V=P  T M:流通中貨幣數量 V:貨幣的流通速度 P:物價水準 T:商品與勞務的交易量 如果V與T不變或變動不大的話,M與P就會呈同方向同比例的變動。

圖2-11 中南美洲國家貨幣成長率與通貨膨脹(1986~1996)

歷史上最嚴重的二次通貨膨脹(專題2.4)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匈牙利 個案省思 此種惡性通貨膨脹的原因為何 惡性通貨膨脹對生活有何影響或不便

圖2-12 德國惡性通貨膨脹時期的貨幣供給與物水準

通貨膨脹 利率提高 出口減少 進口增加 生活水準 降低 經濟信心 低落 投資及 消費降低 匯率貶值 投資及消費降低 經濟活動降低 圖2-13 通貨膨脹對經濟活動的衝擊

圖2-14 台灣貨幣成長率與物價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