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民意 媒體與選舉 授課老師:劉嘉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秋节 作者:杨露. “ 团圆节 ” “ 秋暮夕月 ” 的习俗 中秋拜月 热爱中秋佳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 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 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 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
Advertisements

黑社会 暴力団. 酒井法子 酒井三根城 山口组的酒井组 组长 日本三大黑帮 山口组 势力范围:早期在关西一带,目前 势力遍及东京都、北海道、大阪、 京都 成员数目:约 4 万人.
民主國家的政治發展 一般都以推動自由化和民主化建立一個民主政治體制。 一個國家政治現代化的過程.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連廷嘉.
世界侦探推理小说 史 话.
党的基本知识 ——从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党章讲起.
台灣網路銀行網站之現況與比較 指導老師:吳有龍 A 曾馨慧.
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 我爱我师 导入 新课 进行 新课 练习 拓展.
青年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主讲:裴雨林.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
失眠食疗 失眠,多由心情郁怒,精神紧张或病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多醒、凌晨早醒、夜寐多梦,并因此引起头晕、乏力、健忘、烦躁易怒等症状,临床可分为心火上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证型。
导 论.
第五課 政治意志的形成 ~4 彰化高中.
社會心理學與政治.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五、政黨政治與選舉制度 壹、政黨政治 貳、選舉制度 參、選舉活動 肆、公民投票 二、政黨制度的類型 二、選舉制度的類型 三、我國選舉制度分析
公民與社會 課後評量.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Regression for binary outcomes
Google協作平台.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電子商務 Electronic Commerce
系統設定 IE8相容性檢視
CH03 資訊管理的智慧觀點:技術篇.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六章 人民的參政.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台灣的新公民意識 徐永明 中研院社科中心.
Web Service 1.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網路工具運用 講師:鍾詩蘋.
授課老師:楊維邦教授 組長:劉秋良 成員:李政均、郭瀚文、鄒震耀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講師:陳永芳 網際網路資源運用 講師:陳永芳
資料來源 2 網路過濾軟體之安裝說明 資料來源 2.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經濟學 學經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Google協作平台+檔案分享(FileZilla+網路芳鄰)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用國際化視野連結客戶 ACE 王耀德 Owen Y.T. Wang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2005~2009年一千大企業最愛大學生總排名(cheers雜誌)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Lions Clubs International  Zone Chairperson Training
P106.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 (共廿七條) 條數 花費時間(月) 年份 1~10 權利法案 對州政府的訴訟
99美元 微軟99美元Xbox 360綁約方案 月繳14.99美元、綁約2年 2年Xbox Live金會員資格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主題研究架構.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營運模式.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媒體與民意 媒體與選舉 授課老師:劉嘉薇

課程大綱 壹、緒言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介 參、美國的選舉與媒體 肆、英國的選舉與媒體 伍、俄羅斯的選舉與媒體 陸、結論

壹、緒言 ★三個最重要的政治要素 : 媒體、候選人、大眾 ★在選舉期間,政治猶如賽馬(Horse Race), 候選人為贏得選戰而相互攻訐與詆毀, 媒體往往也只側重在這些短期要素,忽 略議題,使得選民法得到實用資訊,以 選出對國家有作為的人。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體 政府及其政商集團,如何在民主自由的資 本主義市場中成為操控媒體的「隱形之 手」、如何管理、動員「民意」以「製造 ★宣傳模式(Propaganda model) Herman & Chomsky(1988)所提出,探討美國 政府及其政商集團,如何在民主自由的資 本主義市場中成為操控媒體的「隱形之 手」、如何管理、動員「民意」以「製造 共識」(manufacture of consent),進而使新聞 偏向支持美國主 流(政府)的意識形態。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體 ★最小效應模型(Minimal Effects Model) Berelson的研究發現,美國人民較易受 家人與同儕之間的討論內容的影響,並 且,影響的程度大於媒體。 ★ Campbell研究發現,政黨認同對選民投 票影響大於媒介議題,並提出因果漏斗 模型。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體 ★因果漏斗模型(Funnel of Causality)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體 ★近年來,政黨認同的強度逐漸式微,媒介議題才是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因素,然而某些議題(尤其是經濟議題)雖重要,但選民面對這種複雜且繁瑣的問題時,媒體對其意識形態的影響仍不顯著(Miller and Shanks,1996;Farrell and Schimit-Back,2002;Holbrook,1996;Niemi and Weisberg,1993;Carmines and Stimson,1980)。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體 (1)媒體提供候選人或政黨資訊,使選民得 依自己的偏好進行比較。 (2)媒體提供長期的政治資訊,有助於選民 ★媒體的重要性: (1)媒體提供候選人或政黨資訊,使選民得 依自己的偏好進行比較。 (2)媒體提供長期的政治資訊,有助於選民 政治社會化,進而對特定政黨產生偏好。 (3)選民在不分軒輊的選舉或關鍵議題有疑 惑,甚至激憤時,媒體報導將能主導選情。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體 ★1990年代網路世代來臨,年輕一代與候 選人及政黨在網路上直接交流的情況越 來越多。

貳、投票行為的古典模型與媒體 ★網路可以強化訊息、動員激進份子及強 化黨員觀點,並對年輕一代的政治抉擇 具有影響力,但網路多充斥醜聞或娛樂 的政治新聞,對選舉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參、美國的選舉與媒體 ★政黨認同: 美國政黨認同雖逐漸式微,但仍是影響 選民投票抉擇的主要因素,也使得媒體 對左右選情的力量降低。 ★然而,在勢均力敵的美國選舉中,媒體 很可能是勝敗的關鍵因素。

參、美國的選舉與媒體 ★付費政治廣告: 近年來,美國的競選活動(尤其是付費 政治新聞)變得越來越負面,並且花費 大量的金錢在電視廣告上,但以電視廣 告來吸引選民的效果有限。

參、美國的選舉與媒體 ★電視競選報導: 新聞通常需要抱持著中立的立場進行政 治報導,但許多美國人覺得揭人隱私的 新聞與負面競選活動,比往年有明顯增 加的趨勢。

參、美國的選舉與媒體 ★網路與競選: 網際網路在美國選舉中的影響力與日俱 增,特別是年輕族群。

肆、英國的選舉與媒體 ★政黨認同: 雖然英國的社會階級與選民則的關聯性 變弱,但政黨認同也是英國選民抉擇的 重要指標。

肆、英國的選舉與媒體 ★選舉中的公共電視與小報: 英國電視新聞(尤其是BBC)堅持對政黨採平衡報導,並針對其所推出的政策。 英國小報通常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及所支持的政黨。

肆、英國的選舉與媒體 ★政黨選舉宣傳: 英國沒有付費政治廣告,但各政黨有免 費的電視時段,時段的長短的分配,是 依據政黨在前幾次選舉的支持度而定。

肆、英國的選舉與媒體 ★網路與英國選舉: 網路在英國的選舉中的影響不如美國大。 網路無法動員一般選民、只能吸引特定數 量的選民、網站的設計與維護費用及記者 可能到網站上捕風捉影,並報導偏離政黨 黨綱的內容等,皆是網路對英國選舉問題 與隱憂。

伍、俄羅斯的選舉與媒體 ★失敗的政黨,不穩定的政黨認同 俄羅斯的大部分政黨政治生命短暫(如1993年的Russia’s Choice;1995年的Our Home Is Russia;1999年Fatherland–All Russia等),有些甚至很難延續到下一屆選舉,並且總統當選人不必靠政黨聯盟也可以獨立運作,因此,俄羅斯幾乎沒有政黨認同可言。

伍、俄羅斯的選舉與媒體 克林姆林宮從沙皇時代即為俄羅斯權力 中心,現為除總統辦公室,許多政府重 要部門皆設於此。而克林姆林宮所支持 ★克林姆林宮與「宣傳」黨 克林姆林宮從沙皇時代即為俄羅斯權力 中心,現為除總統辦公室,許多政府重 要部門皆設於此。而克林姆林宮所支持 的政黨在選舉中擁有資源的優勢,並利 用國家資源以進行昂貴的競選活動。

伍、俄羅斯的選舉與媒體 ★不公平的媒體戰略 俄羅斯媒體在每一場選舉中都明顯存在 偏袒他們喜愛的政黨(如第一頻道,因 為國營電視台,是執政黨的傳話筒), 而非把競選活動當作新聞一樣報導,尤 其是在第一頻道的情況最為嚴重。

伍、俄羅斯的選舉與媒體 ★中看不中用的媒體 俄羅斯記者並無法把關政治新聞,甚至 連一般訊息傳播的工作也無法勝任。記 者與媒體機構沆瀣一氣,其政治立場偏 頗,並且其所報導的政治資訊皆不中立。

陸、台灣的選舉與媒體 1.日治時代(1935年~1945年) 2.兩蔣威權時代(1945~至1988年) 一、台灣的選舉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日治時代(1935年~1945年) 2.兩蔣威權時代(1945~至1988年) 3.李登輝時代(1988年~2000年) 4.政黨輪替時代(2001年~迄今)

1.日治時期的選舉 扮演類似政黨角色,以「推薦狀」方式推 薦候選人,並動員幹部巡迴助選。選舉中 可使用之運動方式包括家庭訪問、政見發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以政治運動團體的身分 扮演類似政黨角色,以「推薦狀」方式推 薦候選人,並動員幹部巡迴助選。選舉中 可使用之運動方式包括家庭訪問、政見發 表會、印發傳單及標語等。

2-1.兩蔣時代的選舉—蔣介石時代 (1)政治體系以二元侍從主義為主。 (2)大部分報紙和電視頻道--台視、中視 、 華視,都扮演侍從報業角色,成為國 民黨傳聲筒,平常為國民黨黨國一體 的化妝師,強化一元思想,在選舉時 則成為國民黨的助選工具。

2-2.兩蔣時代的選舉—蔣經國時代 「鄉土之情」系列廣告。被認為是國 民黨打了一場漂亮勝仗的主因。 (2)黨外在這階段的競選傳播活動,平常 (1)國民黨出現現代的文宣運作,推出 「鄉土之情」系列廣告。被認為是國 民黨打了一場漂亮勝仗的主因。 (2)黨外在這階段的競選傳播活動,平常 以黨外雜誌」宣揚理念,選舉期間則 組織化串聯,舉辦街頭演講推薦候選 人。

「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人選舉罷免法」規範黨外助選行為,規定 競選活動限於: (1)舉辦政見發表會。 (2)印發選舉公報。 國民黨於1980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公職 人選舉罷免法」規範黨外助選行為,規定 競選活動限於: (1)舉辦政見發表會。 (2)印發選舉公報。 (3)印發名片或宣傳單。

「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4)懸掛標語。 (5)使用宣傳車輛與擴音器。 (6)訪問選舉區內選民。

3.李登輝時代的選舉 a.第一次政黨對決,開啟政治新頁。 b.第一次開放報紙廣告。 c.知識分子投入選戰。 d.統獨首度成為競選議題。 (1)解嚴後第一次選舉。 a.第一次政黨對決,開啟政治新頁。 b.第一次開放報紙廣告。 c.知識分子投入選戰。 d.統獨首度成為競選議題。 e.首度選戰連線。

3.李登輝時代的選舉 (3)電視成為主要文宣媒體。 (4)「領導品牌」策略展現。 (5)負面事件影響大於文宣化妝。 (6)形象投票沒有議題。 (2)政黨輪替時代的選舉。 (3)電視成為主要文宣媒體。 (4)「領導品牌」策略展現。 (5)負面事件影響大於文宣化妝。 (6)形象投票沒有議題。

柒、結論 媒體具有傳遞政治訊息及議題設定的功 能,但媒體的本質是追求利益的極大化, 因此,媒體中充斥著醜聞與娛樂政治新 聞,或是偏頗並帶有政治立場的新聞, 讓選民無法靠議題進行投票,而讓政黨 認同主導投票抉擇,許多人因此無心於 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