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gen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一)辦桌文化起始略說: 1. 祭祀宗教 2. 生命禮儀 3. 外燴 --- 老師、師公、師傅、總鋪師 4. 搬桌搬椅時代 (二) 食物食材 1. 靠山考海 2. 基本:炒米粉、糍、檳榔 3. 小吃搬上桌 (三) 變變變 1. 調味不同 2. 師承不同 3. 地點也變.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4章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学习目标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4F01) 陳可兒 (4F03) 張令宜 (4F05) 何秀欣 (4F14) 潘美玲
國有公用財產產籍管理法規及實務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劉芸真.
古今生活大對照 迦密愛禮信小學 六信  尹嘉豪.
指 导:高歌老师 责任编辑:汤杰林 杜峥 供 稿:课代表 班委会 团长 栏目创编:张廷信 技术编辑:汤杰林 杜峥 常务编辑:杜峥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 第一节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遗传学研究的领域及分支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小学《人•自然•社会》 五年级教材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李 荆 -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輕歌妙舞送黃昏 組員名單 組長:程鵬飛 組員:黎達華 劉展鵬 邱迦欣.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期考議題 單元一:資訊科技(eg上網活動)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青少年社政參與(80後) 單元二:郊野公園與房屋政策/問題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財務金融二 王詩茹.
2-3 人類的遺傳 ◎ 人類的ABO血型 ◎ 性別遺傳.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人地關係 ── 熱帶雨林 人文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陈佩斯 房祖名 谢庭锋.
第四章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是一个特定的DNA或RNA片段,但并非一段DNA或RNA都是基因。.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遺傳學的發展 1866年: 孟德爾藉由豌豆實驗,發現 生物藉由配子,將遺傳因子 傳給子代 原則:分離律、自由配合律 1900年以後: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主讲:史庆华 Office: 生物楼648 Tel:
伯裘書院 環保廣告能否有效 地推動環保意識.
4H (1)歐宛曈 (9)李熹漩 (12)吳紀芙 (14)唐曉筠
司法机关.
Medical Genetics 医学遗传学 教 材:医学遗传学 主编:陆振虞 (2001)
蛋白質的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The construction of cells
基因工程.
低碳 減碳 組員 侯稀云 劉曉彤 王兆昇.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地質篇 Unit_04_地質年代.
O-linked High mannose Glycoprotein N-linked Complex Hybrid Versican
设岗申请 审核发布 岗位申请 助教培训 津贴发放 工作考核 授课教师 岗位要求 工作内容 开课单位 确定课程、岗位 发布需求 研究生
二項分配-Binomial 伯努利試驗(Bernoulli Trial) 每一次試驗皆僅有兩種可能結果,不是成功(S),就是失敗(F)。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基因的本質 (The nature & action of genes)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遺傳學 - 細胞週期 (Cell Cycle).
Module_5_Unit_4_ppt Unit4: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聖經的獨特.
AA 有毛 Aa 有毛 aa 無毛 BB 圓滑 Bb 圓滑 bb 皺縮 AABB × aabb AB ab AB Ab aB ab AB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基因 (gene)

基因 (gene) 研究遺傳學的科學家 孟德爾 (1866年) 認為遺傳遺傳學的粒子特性 (particulate nature of heredity) 孟德爾 (1866年) 提出生物的特徵是由遺傳單位 ( 他稱為元素,現稱為基因 ) 所決定及攜載 並可藉染色體遺傳至下一代

基因的定義 (Definition of gene) 是重組單位 (a unit of recombination) 從 Morgan 果蠅編製的染色體圖研究 Morgan 假定基因是染色體上能藉互換而與鄰節分離的小段 基因被考慮為一大單位、為染色體上的一特定區域,以決定某一項明顯的特徵

基因為一突變單位 (gene as a unit of mutation) 從突變的研究顯示,染色體的構造、其鹼基序、或其中一個鹼基鰥生突發性或隨機性的改變時,生物的特徵亦會改變 基因可以細如 DNA 螺旋內的一對鹼基 基因是染色體上可進行突變的最小段

基因為一功能單位 (gene as a unit of function) 較為廣泛被接受 基因已廣知能決定生物的構造、生理、及生化特徵 有些生物學家認為基因便是染色體上可產生一特定產物的最小段

從 Beadle & Tatum 的研究可確認這個定義的真實性 - “ 一基因一酵素假說 (one gene one enzyme hypothesis) ” 並由最新的一門生物學研究 - 份子遺傳學証實 ( 最後此概念縮窄為 “ 一作用子一多 月太鏈假說 (one cistron one polypeptide hypothesis) ”

基因與酵素 (Gene & enzymes) 最初由一位英國物理學家 Sir Archibald Garrod 提出 (1908年) 被首批研究遺傳學的科學家証明 (40年後)

例子 (1) 苯甲丙氨酸、酪氨酸 ( 作用為製造細胞內的蛋白質、 及合成其他結構和生理化合物 ) 若這兩種氨基酸過量 --> 被代謝分解成為 CO2、H2O、及 含氮廢物 ( 代謝作用由一系列酵素催化 )

催化上述代謝活動的酵素有缺陷 / 缺乏 --> 代謝失調 eg.苯丙酮酸尿症 (phenylketomuria) 甲狀侏儒病 (goitrous cretinism) 白化症 (albinism) 尿黑酸症 (alkaptonuria) 這些缺陷可遺傳 --> 顯示受隱性基因控制

例子 (2) (1941年) Beadle & Tatum 進行 “ 一基因一酵素 ” 的研究實驗 實驗材料 - 胞脈菌 (Neuropsora crassa) - 為一子囊菌真菌 - 好處 : 容易培養、能大量培植、 生命週期短、營養期為 單倍體 --> 是實驗成功的因素

胞脈菌的無性生殖 萌發 分生孢子 (conidia) --> 菌絲體 (mycelium)

胞脈菌的有性生殖 受精結合 不同性別的菌株 2(n) 合子 減數分裂 + 有絲分裂 萌發 菌絲體 子囊 (內有 8 個 (n) 子囊孢子)

基本培養基 (minimal medium) ( 只含有糖、鹽、及維生素 ) --> 胞脈菌可在基上萌發生長 (顯示胞脈菌能自行合成其他營養素 並由體內的酵素催化 )

Beadle & Tatum 進行的實驗研究

一基因一酵素假說 (one gene one enzyme hypothesis) Beadle & Tatum 提出 : “ 突變基因的表現與一隱性基因相同 ” 根據孟德爾提出的遺傳機制 --> Beadle & Tatum 分析這些結果並 示範出在每個情況下 --> X-射線能引發一次基因突變發生 --> 基因負責控制一種酵素的產生 ( 即合成一種氨基酸的產生 )

現已清楚顯示基因控制細胞內酵素、及其他蛋白質的合成 而酵素並控制細胞內物質的合成

一作用子一多月太假說 (one cistron one polypeptide hypothesis) Benzer (1955年) 研究噬菌體 T4 內基因的構造 由 “ 一基因一酵素 ” --> “ 一作用子一多月太鏈 ” 的概念 作用子 (cistron) 是一功能單位,是 DNA 上一特定的區域,攜載著產生一多月太鏈的訊息 (Benzer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