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綱多本談教改 鄭石岩報告 2006年1月7日
變遷與調適的真理 1.經濟生活的改變與社會變遷 2.知識半衰期快速縮短 3.調適與成長是永續經營的真諦 4.Arnold Toynbee 的史觀: 挑戰與回應
教改的創意與實現 1. 教改基於創造性和現實性 2. 創造者與實踐者之間的搭配 3. 新計劃必須與下列現實配合: 文化與價值觀 社會性格 現實環境及資源 回饋系統
一般人的教育觀 升學的價值 甲等的價值 功利的價值 台灣人的基本價值,最顯著的是受尊重、 財富和愛面子(呂俊甫《華人性格研究》)
社會性格與教改 偏向個我主義,團體性較弱 權威導向而非同儕導向 自戀性格及自我意識型態 虛擬性格與憂鬱特質
課程及教材問題 忽略實驗過程 不重視過去的優點 (例如每週中心德目) 疏於累積經驗 良法美意仍難實現
道德教育的問題 Michael E. Porter 指出道德倫理是國家競爭力的一部份 William Glasser 認為道德是成功人生核心因素之一
世界各國都重視道德教育 美國1994 Partnerships in Character Education Project Program 日本 1990 文部省協助各縣市設置道德教育振興會。2001年,指定100個社區成立800個中心學校。 歐洲的國家,亦重視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
疏忽了職業陶冶 1.美國的綜合中學的職業陶冶 2.日本的職業體驗 3.升學風與失業潮的危機
教改的工作態度 激發創意 面對真實 負起責任 保持平衡 不急就章 教改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