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國中雙週刊 教務處 訓導處 認識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發行人:田應薇 校長 企 劃:鄧政榮、李金舫、賴筱莉、蔡淑梓主任 編 輯:馮銘珠 請張貼於班級佈告欄 楊明國中雙週刊 中 心 德 目 103學年度第1學期 第8週 第98期 發行日期:103 年 10 月 23 日 禮節 1.如何拒絕媒體色情與暴力? 2.如何遠離性騷擾的危險? 週會 主題 教務處 11/1 *地理知識大賽全國決賽 訓導處 10/21 *廁所淨化比賽評分 10/22 *八年級啦啦隊比賽 *九年級畢旅 10/23 *九年級畢旅 10/24 *九年級畢旅 10/27 *自治市長就職典禮 10/29 *健康促進講座(全年級第5節) *七年級健康操比賽 *導師會報 認識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一、何謂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是一部能釋放適當電量,使患者心律從心室纖維顫動(VF) 或無脈性心室頻脈( Pulseless VT)恢復正常心律的醫療儀器。 二、規格: (一)每具(主機含電池)重量4公斤以下,附屬配備包含: 1. 電池。 2. 電極貼片(附絕源導線及連接器)。 3. 救援資料儲存卡一片,可現場同步錄音,資料卡可 抽換及共用。 4. 攜帶式背包。 三、功能: (一)至少應具有『自動判斷心律是否需要電擊』及『自動進行充電』之功能。 (二)單向或雙向波機型,電擊能量最高不得超過 360焦耳。 (三)電擊後之充電時間低於25秒。 (四)語音提示:急救過程中有完整中文語音指示使用者。 (五)抗水、防震、防撞擊及防輻射。 (六)具現場錄音與記錄功能。 四、使用者資格限制: 依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具初級救護技術員資格以上人員始能使用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施行緊急救護。 五、使用時機:遇無生命徵象患者即可使用。 六、注意事項 1. AED不適用於八歲以下的兒童。 2. AED應盡量遠離人工心臟節律器 (Pacemaker)。 3. 在運送時如中途需為病患作分析時,應將車輛停下。 4. 使用AED時,必須確保病人的胸部清潔及乾爽(必要時刮除胸毛)。 5. 電極貼片不可重複使用。 6. 在連續電擊病患三次或連續三次不需要電後,要立即送至醫院。 7. 搬運病患時或救護車行駛中應關掉AED電源以免誤判。 8. 需每天檢查電池容量。 七、操作步驟: 1. 主手施行一人CPR,副手將AED之電擊片貼在病患裸露的胸前 (右鎖骨下與左乳頭旁之側胸部, 必要時應先將病患身上水分擦乾),並將電擊片導線連接機器後,打開AED之開關。 2. 主手停止CPR,靜待AED之語音指示;若有「離開病人」指令時,應口喊“離開”,確定無人 接觸到病患時再依指示按下「電擊鈕」;同時間副手應開始收拾救護器材準備轉送醫院。 3. 電擊結果依電擊器指示: (1)檢查循環跡象,若有則評估呼吸。 (2)連續電擊3次後檢查循環跡象,若無則施行CPR一分鐘(此時應準備轉送醫院)。 (3)於救護車開動前應再以AED分析心律。 什麼是校園性騷擾? 「校園性騷擾」顧名思義是發生在校園的性騷擾行為,它可以發生於師(含行政人員)生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含行政人員)、學生與學生之間,具有權力本質或性別歧視本質的含有性意味、且不受歡迎的行為。 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及國立中小學校園性騷擾及性侵犯處理原則」第二條規定,界定校園性騷擾,是指學校教職員工之間發生: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之性接近、性要求,或其他具有性意味之言語或肢體行為者,或意圖以屈服或拒絕上開行為,影響他人學習機會、僱用條件、學術表現或教育環境者。 二、以脅迫、恫嚇、暴力強迫、藥劑或催眠等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而遂行其性接觸意圖或行為者。在上述的定義之下,具體的性騷擾行為如下: (一)以性別的刻版印象評斷他人或評斷性別特徵,使人感到不悅者。 (二)口語騷擾:以含有性意味的言詞,獲致一己快感,但卻使他人感到不悅者。 (三)肢體騷擾:肢體上似有若無的碰撞,或意圖明顯的佔便宜行為。 (四)性交換行為:以提供性服務做為交換職位升遷、薪資升降、學習機會取得、學術表現高低的代價。 (五)性脅迫行為:以強暴脅迫方式獲取性服務或滿足性慾的機會。 (六)性攻擊行為:強姦、強制猥褻。 性騷擾與性侵害的區別? 在學術論著上,「性騷擾」或「性侵害」的區別並非相當嚴謹,如果要做區分,可以將「性侵害」界定為已構成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的行為,如強姦、強制猥褻、乘機姦淫或猥褻、姦淫或猥褻幼男女罪、利用權勢姦淫或猥褻罪等犯罪行為。而「性騷擾」則除了性侵害犯罪之外,還包括非屬於性侵害的犯罪行為(例如公然侮辱罪)、還未達到犯罪的不受歡迎而含有性意味的行為。 什麼是性騷擾? 性騷擾乃「本質為性,而不受歡迎的口語或身體行為」。因此,凡對他人作出不受歡迎而與「性」有關,以言語、笑話與暗示等口語為主要的形式,對性別所表達的一種歧視,均構成性騷擾,例如 1. 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迫使他人接受有關「性」方面之行為,以作為其是否受雇或就學之條件。 2. 以他人對於與「性」有關之要求接受與否,作為影響對方升遷或學業成績之先決條件。 3. 有意製造與「性」有關且令人不安、不友善或產生反感之處境,或有關行為確已不合理地干擾到他人的工作表現。 第1頁
第七週整潔秩序榮譽榜 教育部校安中心通報 請加強宣導以下學生校外生活安全相關注意事項: 一、因近期發生多起學生交通傷亡事件,請各校持續宣導駕駛期間應遵守各項交通規則及號誌、標誌、標線與交通服務人員指揮,減速慢行,切勿酒後駕車及危險駕駛,以策安全。請各校針對「機車、自行車用路安全及禮節」廣為宣導,並置重點在機車防衛性駕駛觀念,以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二、許多學生投入打工行列,請學校提醒學生注意工讀廠商的信譽,儘量選擇知名企業公司打工,此外應注意工作場合的危安因素,學生應徵當天謹記「七不原則」:「不繳錢、不購買、不辦卡、不簽約、證件不離身、不飲用、不非法工作」,以杜絕受騙或誤入求職陷阱。 三、使用瓦斯熱水器沐浴及瓦斯爐煮食時,切忌將門窗緊閉,易導致因瓦斯燃燒不完全,而肇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請各校加強檢視、宣導及防範(賃居)學生一氧化碳中毒情況。另外請提醒賃居學生夜間返回租屋處或行經偏僻昏暗巷道時,應小心有無不明人士跟蹤尾隨,個人自保物品如防狼噴霧劑、哨子等應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四、歹徒常利用小額付費機制進行詐騙,甚至先開通被害人小額付費服務後再行騙代收認證簡訊。請各校提醒學生如無使用小額付費功能之需求,可向電信公司要求關閉此手機功能,並且切勿代收簡訊。家長或學生如接獲可疑詐騙電話或不慎遇上歹徒意圖詐騙,應切記反詐騙3步驟:「保持冷靜」、「小心查證」、「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尋求協助。 整潔得獎班級 七年級第一名 702 七年級第二名 709 七年級第三名 710 八年級第一名 803 八年級第一名 807 八年級第二名 805 九年級第一名 908 九年級第二名 907 九年級第二名 912 秩序得獎班級 七年級第一名 705 七年級第二名 708 七年級第三名 704 八年級第一名 807 八年級第二名 806 八年級第三名 801 九年級第一名 904 九年級第二名 907 九年級第三名 903 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做個耳聰目明的閱聽人!!! 講師 李天保 (資深記者,政大社科所碩士、新聞系學士) 大眾傳播媒體是當代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早已吾人第二層肌膚,我們透過媒體知覺社會輿論氣候,也建構現實 (reality)認知,健全的媒介生態能夠引 領社會良性互動,形塑公民社會集體認同;反之,則加速社會價值混淆、向下沈淪,解嚴以後台灣大眾傳播媒體強調速度、聳動、效果、犧牲品質和深度,爭相炒作羶色腥議題,媒體亂象備受社會各界詬病,原應報導事實、增進相互瞭解、監督公共事務的新聞媒體,往往單憑有限事證過度渲染,或脫離文本脈絡斷章取義,傷害個人名譽或隱私權益,不斷誤導閱聽大眾,深化社會上既有的各種成見,新聞日趨弱智、反智、惡質化,媒體已成為台灣社會的亂源!! 娛樂節目則在暴力、色情之外,參與炒作流行、加深刻板印象,提供大量錯誤示範。兒童及少年福利團體、女性社團與其他社會團體一再批評媒體惡質表現、組 織媒體監督團體,近來更出現一波又一波「關機運動」揭櫫關掉電視救台灣,各界不滿媒體的能量持續累積,媒體內容公共監督,媒體公民運動逐漸發展成型,建構 媒體識讀實在已刻不容緩,資訊社會需要透過媒體識讀素養教育,培養耳聰目明的閱聽人。 解構台灣傳播媒體生態:有鑑於: 1.媒體的資訊並不全然真實的反映世界。 2.媒體訊息並不全然真實的反映世界。 3.了解閱聽人是一個主動而多元的個體,並非被動而可加以預測。 4.訊息的呈現,可能受到的影響,包括媒體編輯者、組織負責人或政府主管機關的影響。 5.媒體的科技本質,建塑了媒體的表現形式或內涵。 「媒體識讀素養教育」(media education)是今日新興教育學門,由於媒體是第二個教育課程(Second Curriculum)透過思考解構,讓我們重新反思傳播媒體的社會角色,耳聰目明的閱聽人解讀解毒媒體。 媒體識讀素養教育是公民對媒體加以社會性,批判性的分析,評論,並接觸使用媒體,更以多樣的型態創造互動、溝通的力量,如何培養積極批判,思考媒體訊 息的能力;是閱聽人有能力近用 (access),分析(analysis),評估 (evaluate)各種媒體訊息. 並達溝通(communicate)目的。 媒體素養主要意涵包括媒體素養是連續性,需要被發展,是多面向的,將使我們更能掌臥訊息內容;課程主要讓閱聽人瞭解「傳播」,學習「認識媒體、解讀訊息」。 媒體素養教育重點: 1、瞭解媒體組織,認識媒介社會(media society)機制,誰主宰媒體,解析資訊叢林法則。 2、探討媒體型態: 使用何種媒體來傳播?瞭解媒體的語言文法、瞭符號特質,如何閱讀媒體訊息? 如何理解媒體訊息。 3、探索閱聽人概念,洞察其意涵: 誰在接受媒體訊息,思考媒體對真實的再現: 人是如何透過媒體來呈現?媒體如何塑造刻板印象? 4.培養學員熟稔媒體、善用媒體,思考媒介對真實的再現:培力(empower)多元、批判思考,進而監督媒體,改造媒體,為公民社會奠基。 改變媒介與閱聽人的方法: 1.媒介教育普及:教導人們如何解釋媒介。 2.媒介的公眾控制:有公正、超然的團體來執行。 3.設媒介批評的專業性刊物指導閱聽人: 如目擊者雜誌及新聞批評網站。 4.閱聽人本身應致力認識媒介。 「媒體識讀」培養閱聽人的批判態度與能力,從而消除其消極、被動性格,以回歸掌握傳播權的主體角色。此外,「媒體識讀」鼓勵社會大眾近用(公共)媒體 或從事另類傳播(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促使人人積極參與訊息的產製和傳送,以達到培育社會理想公民的終極目標。 客家藍染概述 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而利用自然界的礦物、動物、植物亦可以染出多采多姿的美麗布料,如洋蔥皮、福木可染出黃色,藍草則呈深、淺藍及茜草可染橘…。 植物染的課程,能認識更多的染料,增進生活的品質的質感,師法自然,效法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更創優質的生活品質。 植物染以二種方法形成(一)熱染(煮染)。(二)冷染。 熱染(煮染) 煮染顧名思義,染色是經過高溫進而形成染色動作。進行染色前布料需先精鍊、洗淨…等處理,再透過染液萃取、花樣設計、媒染、染布、洗淨等步驟完成染布。 染液萃取:植物體可以概分為根部、幹材、樹皮、枝葉、花朵、果實、種子等不同部位,其中可萃取色素的部位因植物的差異而各有不同。 花樣設計:在等待熬煮染液的時間,可以來做布料的防染。防染的目的是,藉著使用隔離布料和染液接觸的工具及方式,來作一些圖造型變化(如:綁染、夾染、縫染等…)。 媒染:為了強化纖維的吸色力,將纖維材料浸泡在媒染液中,可以使色素與纖維產生良好的結合。 冷染(藍染為例): 冷染是未經高溫在常溫下進行染布,而染布過程中的氧化動作是很重要的步驟。(藍染植物請參考藍染植物介紹) 藍染是由製靛(製作原料)、製作染料(發酵還原)、染藍(染布)等三個步驟所形成的,以上三個步聚簡稱是“藍染三部曲” 第一部曲 製靛(沉殿法) 藍染原料簡為藍靛與藍泥,萃取自大青植物。 傳統沉澱法製藍,選用的藍染植物是馬藍。首先需將馬藍生葉浸泡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依季節與溫度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需視藍葉腐爛與藍靛素溶出程度而定。一般而言,夏季時節約為 36小時左右。等後,將腐葉撈出,再加入適量的石灰乳,並快速攪拌。攪拌的時間則視泡沫高聳的情形而定,當泡沫下降減少,而呈現細小狀時,即可停止,並讓藍液靜置,待藍靛沉澱後,便可將上層的咖啡色廢液排出,或用胚布袋過濾,即可取得藍靛。 第二部曲 製作染料 係採用傳統發酵法製作藍靛染液。傳統染液製作的先決條件是需儲備鹼水,早年農作時期,稻草取得容易,大多以草木灰製作鹼水,再加入藍靛與可幫助染液發酵的營養劑。如此,晨昏定省,每日攪拌使母菌活絡,再加以細心照顧留意環境變化,並適時的加入營養劑補充母細能量,即可製作一桶傳統的藍靛染液。 第三部曲 染藍 製作藍染的技巧包含有縫染、絞染、夾染、蠟染、紮染等各種不同方法,染布前先以上述各種方法製作出花樣,完成後放入染缸,三分鐘後取出擰乾,反覆動作直到染出滿意的藍色。染好的藍布攤開氧化,一塊塊注入生命力的藍布就誕生了。染料浸水後應該自由擴散,卻因栓綁而緊附衣料,獨一無二的圖騰,有著幽幽思古的回憶之情與纖纖細膩的創作展現。 在製作藍染植物的藍靛染料時,需搭配合適的氣候環境與農業技術,並加上經驗成熟的製藍、建藍等基本加工技術,才能製造出可供染色的好染液。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