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 崔皓鈞 五望  12 Chui Ho Kwan 5Hope 12.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來管絃事 正在播放: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之巴格達的狂歡節.
Advertisements

演藝人員.
阮咸 魏詩婷 洪湘茹 胡宜柔 謝菱祐.
結他與柳琴的比較 獻主會小學 6A 陳翠華.
揚 琴 介 紹 報 告 人 : 施 德 玉 示 範 演 奏 : 陳思伃.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單簧管 英文:clarinet 法文:clarnette 德文:klarinette 義大利文:clarineeto
西洋樂器簡介 製作:陳郁雯老師.
製作人 : 伍天晴 班別 : 5A (20) 題目 : 中國的樂器 – 古箏.
Musical instruments showplace
認識中國樂器.
樂器介紹.
《彼得與狼》.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迦密愛禮信小學 五年級(下)考試 樂器介紹  姓 名:余 敏 麗 班 別:五 愛 學 號:35.
動物嘉年華 誰的鼻子像水管? 誰的身體扭一團? 誰在慢慢把家搬? 音樂會說故事真好玩, 你也一起來把動物扮。 瓶裡有水喝不著,
中國民族樂器 京劇文武場介紹.
弦樂器介紹 製作者:楊智惠 學校:東新國中.
管風琴(Organ) 樂器之王-管風琴(Organ) 可發出比擬管絃樂團般豐富的音色和音量 多數體積龐大,屬建築物的一部份
中國民族樂器介紹 拉弦類 吹管類 彈撥類 敲擊類.
欣賞 仔細聽 聽到什麼聲音.
標準「音樂樂器數碼介面」 樂器排序表 General MIDI Instrument Patch Map
1208小交響樂 音樂會前奏.
管樂團樂器介紹 請摸摸我 讓我來向你介紹.
大提琴 弦樂 樂器介紹 (西樂).
音樂科技 電腦音樂的硬件及軟件.
Percussion Family.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昔日中國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 革、木等,即為八音。但因科技不斷進步,而 使樂器的製作材料愈趨複雜,用八音來分類,
認識銅管樂.
音器世界 音樂Project.
欣賞 仔細聽 聽到什麼聲音.
年度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年度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欣賞古典與新時代流行音樂的之美 (運用不同類型的曲風呈現)
聲 音 與 樂 器.
古音樂很難聽? 西洋樂器也有發展的歷程 思考一下,這是宗教音樂還是世俗音樂? 古長笛 現代雙簧管 古雙簧管 圖片來源:
中提琴 樂器介紹 (西樂) 樂器介紹 (西樂) 弦樂.
第八周 樂器介紹.
西 洋 樂 器.
中西樂器.
第五課 傳統音韻 中國傳統樂器.
欣賞 聽聽看 你聽到了什麼?.
樂器.
小提琴.
馬水龍 梆笛協奏曲 授課教師:謝寒琪.
8-5 西洋樂器擊樂類.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年度音樂科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姓名:李永兒 班別:6A 學號;17.
樂器家族–弓弦樂器 提琴家族: 小提琴(violin) 中提琴(viola) 大提琴(cello)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
長號 長號的滑音很有特色,滑音可以作為特殊效果使用,如模仿飛機,警報聲等。
電子樂器 電子樂器的種類.
交響情人夢 惠文國小 王玉慎老師.
組員:梁斯雅、陳巧文、楊美怡、黎倩茹、吳淑嫻、連娜
Strings 弦樂.
中二音樂科 音樂與場所.
中國樂器介紹.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年度 六年級專题報告 鍾詩韻 6B (7)
裘錦秋中學(元朗) 西樂器專題報告 p.1.
音樂專題報告 中國樂器 打擊類 琴箏類 彈撥類 擦弦類 吹管類 南北管.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五 級進、跳進、旋律動向.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心跳一百 --打擊樂篇 製作人:戴慧冕.
第一週 音樂的元素.
   第二課  走進管絃樂的世界.
西洋樂器 中國樂器 附錄 (一): 附錄 (二): (投影片共104張) (投影片共92張) 西洋管弦樂隊使用樂器總圖 (投影片共6張)
<<打擊樂器介紹>>
二胡.
中一級音樂科專題研習 二胡.
九年一貫課程 藝術與人文領域 設計者:張紀盈.
以年齡、性別分類-可分童聲、女聲、男聲等 以音域分類-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樂器 崔皓鈞 五望  12 Chui Ho Kwan 5Hope 12

目綠 P.1 P.2目綠 P.3引言 P.4長笛 P.5爵士鼓 P.6低音大提琴 P.7古箏 P.8鑼 P.9二胡 P.10鐵片琴和木琴

引言 吹管樂器] 泛指利用空氣在管體流動而發音的樂器。吹管樂器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且音色各異,根據吹奏方法不同,一般可分成:氣息經過吹孔的(如笛、簫、塤、排簫等);使用哨子的(如嗩吶、管等);使用簧片的(如笙、巴烏、葫蘆絲等);及以唇震發聲的(如海螺、牛角、銅製的號筒等)。香港中樂團常用的吹管樂器有梆笛、曲笛、大笛、新笛;高音鍵笙、中音排笙、低音抱笙;中音管、低音管及嗩吶等。此外,樂團亦會隨樂曲的需要採用其他不同型制的吹管樂器,如洞簫、巴烏、塤、口笛、海螺等。 [彈撥樂器] 彈撥樂器是指以手指或撥子撥弦,以及用琴竹擊弦而發音的「彈弦」、「擊弦」樂器的總稱。彈撥樂器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有文字記載的多達四十餘種以上,香港中樂團常用的彈撥樂器有揚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及古箏。此外,樂團亦會隨樂曲的需要採用其他不同型制的樂器,如古琴、箜篌,甚至西方的豎琴等。 [拉弦樂器] 中國的拉弦樂器有文字記載的多達三十六種以上,一般統稱為胡琴。胡琴有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及低音革胡。此外,樂團亦會隨樂曲的需要採用其他不同形制的拉弦樂器,如板胡、京胡、椰胡、擂琴等 [敲擊樂器] 敲擊樂器泛指由敲擊而發音的樂器。中國敲擊樂器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應用廣泛。除了能夠在管弦樂中加強樂曲的節奏、營造豐富多采的音色變化外,更能夠組合起來獨立演奏,而不同類型敲擊樂器合奏亦各具獨特表現力。 中樂團所使用的敲擊樂器,基本上由中國民族敲擊樂器及西洋敲擊樂器兩套所組成,其中各包含有固定音高與無固定音高樂器。中國民族敲擊樂器由金屬類(如大鑼、小鑼、雲鑼、各種鈸、鈴、鐘等)、竹木類(如拍板、竹板、梆子、木魚等)和皮革類(如大鼓、排鼓、單皮鼓、手鼓等)組成;西洋敲擊樂器則包括如定音鼓、木琴、管鐘、鋼片琴、鋁板琴、大軍鼓、小軍鼓、大鈸等。

長笛 長笛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吹管樂器,最早是用植物的莖做成。 於數千年來,長笛經過很多變化及改進,並於十九世紀時向前跨進一大步。當時的一位德國人貝恩 (Theobald Böhm 1794-1881),是一位長笛演奏家、長笛音樂作曲家和卓越的樂器製造家,他改進了長笛的機械裝置,並發明了用金屬做的長笛。長笛低音域的音色富麗甘美,高音域則光輝而艷麗。

爵士鼓 爵士鼓是一個由多種敲擊樂器組成的組合,樂器的種類和數目常因應樂曲的需要而改變。普遍來說,它包括一個小軍鼓、一個低音鼓、一至兩個「湯湯」鼓(從南非土著所使用的一種鼓演變過來)、兩個懸鈸、一個地鼓和一個用踏板控制開合的橫置銅鈸。

低音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是弦樂器中最巨大及最低音的樂器,直接由倍低音「維奧爾」演變而成。低音大提琴在古典音樂中,通常是把大提琴的低音部份降低八度而重複演奏,但也可擔當獨立的低音部份。於爵士樂中,經常以撥弦的方法來演奏的低音大提琴,也擔當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古箏 古箏早於戰國時已流行(公元前475-221年),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的箏是古代遊牧民族所製造的一種小形竹製樂器,後來流行於秦國(公元前255-206年),即所謂「秦箏」。 古箏在古代為伴唱民歌或獨奏之用,在唐宋時亦於樂隊中使用,著名獨奏作品有「廣陵散」等。古箏因用弦不同(絲弦或金屬弦),故有純樸、典雅,和清脆、明決之分。

鑼 鑼之起源地難以稽考,於唐代已見應用。鑼是金屬製之敲擊樂器,圓型,直徑由三、四吋至三、四呎均有,其 面則有平面和微凸之分,因各地之鑼的型制不同,所以其音響效果不一。

二胡 二胡現為主要的拉絃樂器之一,它的弓是放於兩條弦線之間,其共鳴箱上蒙有蛇皮。因它具有明亮、圓潤與柔和的音色及豐富多樣的演奏技巧,故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獨奏及伴奏樂器。

鐵片琴和木琴 鐵片琴的德文名字解作「敲打小鈴」,這正貼切地形容鐵片琴的聲音。它音量雖小,卻極光亮和清脆,如同銅鈴的聲音。在軍樂隊裡,定了音高的鐵片是架在一個「抱琴」形狀的鋼架上。但在現代管弦樂隊裡的鐵片琴,鐵片則排列成兩行,如鍵盤樂器中的黑子、白子一般。鐵片琴是藉著敲棍擊打鐵片而發聲。木琴也是具有明確音高的鍵盤式敲擊樂器,其不同長短的硬木片是用線安置於一個水平的木架上。它們像鋼琴的黑白琴鍵那樣排成兩行,在每塊木片下,裝有開口的金屬共鳴器,藉以增強聲音的迴響,使音量更大。木琴也是藉著敲棍擊打木片而發聲,它的音色較乾澀,其迴聲亦不能持久。

嗩吶 嗩吶又名喇叭(廣東人俗稱「 咑」),是中國古老的民間樂器之一,有二千多年歷史,在明代已普遍流行。在民間的婚、喪等紅白二事以及風俗性之節日中,嗩吶均是主奏樂器。它有時亦用於戲曲伴奏中。其聲音明亮。它是以一個用蘆葦製的嗩吶嘴而發音,是一種雙簧樂器,其底部用一個喇叭形的金屬製的擴音器,把聲音擴大。 此樂器擅於表達雄壯的氣勢及歡暢熱鬧的氣氛。嗩吶可分低音、中音及高音,最小的稱為「海笛」。現時所採用的嗩吶並加上鍵子,稱為「改良嗩吶」。

總結 樂器有多得數也數不完,列如有長笛,低音大提琴,古箏,爵士鼓…….

感想 我在這一次中學習到各種樂器有各種分別,列如有分兩大類中國和西方的樂器.

資料來源 康樂及文化事務處

鳴謝 康樂及文化事務處 曾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