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见题型解题法(十二) 1.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 【例1】 天然放射性元素 (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 【例1】 天然放射性元素 (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 变成 (铅),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铅核比钍核少24个质子 C.衰变过程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根据题意,钍核的电荷数是90,质量数为232,则其质子数为90,中子数为232-90=142;铅核的电荷数是82,质量数为208,则其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208-82=126,所以A项对,B项错.设经过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则核衰变方程可写成 .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列方程232=208+4x,90=82+2x-y 解得x=6,y=4.说明共经过了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故C项错,D项对. 答案:AD
2.能量和动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长期总结得到的一条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能量和动量 守恒定律是解决原子问题的金钥匙. 【例2】 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氮(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此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定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氮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 u等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 u和14 u)
解析: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H 解析: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H.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mv′+mHv′H① 同理,对于质量为mN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v′N= ④ 由③④式可得m= ⑤ 根据题意可知v′H=7.0v′N,将上式与题给数据代入⑤式得m=1.2 u. 答案:1.2 u
【例3】 静止的氮核 俘获一个速度为2. 3×107 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 ,它的速度大小是8 【例3】 静止的氮核 俘获一个速度为2.3×107 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 ,它的速度大小是8.0×106 m/s,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同. (1)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式;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此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质量亏损,说明依据. 解析:(1) 用m1、m2和m3分别表示中子(n)、氦核(He)和新核的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m2v2+m3v3 代入数值,得v3=-8.2×105 m/s 即反应后生成的新核的速度大小为8.2×105 m/s 方向与反应前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反.
(2)反应前的总动能 反应后的总动能 经计算知E1>E2,故可知反应中发生了质量亏损.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