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 勞資爭議與爭議行為. Chapter   10 勞資爭議與爭議行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實踐國中綜合活動. 我們的團隊 輔導 — 邱敏芳主任、洪穎馨組長、朱孝安組 長、徐維莉師、蔡嘉容師、蔡燕娟師 童軍 --- 蘇月琴團長、蔡盟玉師 家政 --- 阮雅倩師、李怡慧師、蔡佩瑩師.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主講人:謝碩駿 德國Freiburg大學法學博士 民國99年10月30日
♥走馬瀨露營心得分享 二年七班 19號 鄭宜欣.
客家围龙屋 想知道梅州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吗?那接下来就让我带你去看吧!!GO。。。 梅州游乐篇.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新竹二日遊 準備出發囉!!GO.
14 團體協商與勞資關係 指出工會與勞工關係的定義,並說明它們在組織中的角色。 指出管理階層、工會、社會對勞工關係應有的目標。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 王能君 101年度「團體協約法及勞資會議實施辦法宣導會」 2012年7月25日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為什麼要組織教師工會? 全國教師會.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勞動三權 王惠玲.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團體協約法 修正後制度概說 勞資關係處 黃琦雅科長.
勞動三法對於教師組織工會之規範 報告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勞資關係處 專門委員王厚誠 2017/3/17 1.
中正大學法律系 鄭津津教授兼系主任 勞動三法與勞工權益保障 中正大學法律系 鄭津津教授兼系主任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不當勞動裁決案例分析 勞資爭議處理法之運用 報告人: 郭家宏.
飛天小女警遊縣警局.
主題樂園的開發評估與規劃.
周兆昱 大阪大學法學博士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
勞資會議的功能 及勞資代表扮演角色 講師:鄭茂洲 高雄市工業會副總幹事 勞委會職訓局TTQS評核委員 就業服務乙級技術士
商業概論 第七章 人力資源管理 第六節 國內勞工問題.
宏觀集體協商與團體協約 報告人:王文益.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復興國中95學年度生涯檔案製作簡介.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Chapter 14 勞資關係 人力資源管理:新時代的角色與挑戰5/e 曾光榮、魏鸞瑩、黃金印著 前程文化出版.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指導老師:吳漢 老師 組長:4950T074紀博仁 組員:4950T083鄭明依 4950T086陳羿君 4950T087施婉婷
複詞三胞胎(偏義複詞、同義複詞、反義複詞)
研究發展處 建教合作組 2019/4/11.
團體協約法修正後 對勞資關係的影響 勞工委員會.
圖畫成語 Go !Go ! Go ! 遊戲說明.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勞動法與職場倫理 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 助理教授 陳月娥.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1-1 隨機的意義– P.1.
教育、勞動政策與國家發展 吳 慎 宜 2014年10月14日.
勞資關係(Labor Relations)
響應立法院親民黨團擴大舉辦向全民徵文 《若我有8800億,要怎麼改造台灣!?》
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的用途 法令相關規定 預測的基本認知 預測的方法 製作預測性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16 財務預測.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學生端 操作說明.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Chapter   1 導 論. Chapter   1 導 論 學習目標 -研讀本章內容之後學習者應能了解: (一)勞資關係之意義與世界主要國家對勞資關係 意義的不同解釋。 (二)勞資關係的學科定義。 (三)歐美主要國家對勞工的定義,及其屬性與權 利義務。 (四)歐美主要國家對雇主的定義,及其屬性與權.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4-2 鋸條的種類、用途與規則 一. 鋸條規格 二. 鋸條的種類 三. 鋸條的用途.
天澤堂兒童三色GO 高小級主日學 導師:李志誠 黃少華 2011年10月8日
台北班勞動法相關法制暨案例研討班 2014年~2015年研究大綱(主辦單位保有變動權利)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1.如果我有資格執行個別治療,那麼我也可以執行團體治療。 2.仔細而審慎地篩選團體成員,較符合專業倫理要求。 3.在團體治療開始前,讓成員能先有準備以便從團體中獲得最大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作文教學--遊記篇 適用年級:五年級 教學者:鄭文娟老師.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14 團體協商與勞資關係 指出工會與勞工關係的定義,並說明它們在組織中的角色。 指出管理階層、工會、社會對勞工關係應有的目標。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ter   10 勞資爭議與爭議行為

學習目標 -研讀本章內容之後學習者應能了解: (一)勞資爭議之意義及範圍。 (二)爭議行為之意義及主體。 (三)勞工爭議行為之型態。 (四)合理爭議行為之範圍。 (五)爭議手段上之限制。 (六)雇主爭議行為之型態。 (七)雇主爭議行為之限制。 (八)關廠的法理與原則。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一)勞資爭議之意義 所謂「勞資爭議」(labor dispute),在美國,意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一)勞資爭議之意義   所謂「勞資爭議」(labor dispute),在美國,意 即有關僱傭上之勞動條件之維持或改變所為之爭論 或交涉。廣義地並包括勞資間所有無法達成協議之 狀態。而日本,通稱為「勞資紛爭」,並直接以 「團體行動權」表示勞工對爭議權的保障。事實上 ,先進國家對上述勞資爭議的定義,乃指團體協約 期滿前後之交涉狀態,在尚未達成協議時之緊張狀 態,此與團體協約簽訂未盛行之我國,在概念上,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有極大的不同。國內學者對爭資爭議的意義,大致 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意義指以勞動關係為中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有極大的不同。國內學者對爭資爭議的意義,大致 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意義指以勞動關係為中 心而發生的一切爭議;但實務上,指狹義的意義較 為合適,即雇主與被雇者之間所能發生的一切爭議 ,以及雇主或雇主團體與被雇者團體之間所能發生 的一切爭議。勞工立法制度上所稱之勞資爭議,指 個別的勞工與雇主所發生之勞動關係上之爭議,以 及雇主或雇主團體與勞工團體(或一定多數之集體 勞工 )所發生之爭執,謂之勞資爭議。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二)勞資爭議之範圍 勞資爭議之範圍,若以其性質來劃分,為「權 利事項」及「調整事項」爭議,勞資爭議處理法上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二)勞資爭議之範圍   勞資爭議之範圍,若以其性質來劃分,為「權 利事項」及「調整事項」爭議,勞資爭議處理法上 之勞資爭議即準此而言。若以其內容來劃分,又可 分為四大類:(1)為由於雙方對於團體協約所規定 條款的解釋發生差異;或對於協約中條款的履行與 否發生生爭執。(2)為雙方關於工資、工時以至其 他勞動條件尚未議定載入協約前所發生的爭執。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3)為有關工會的承認或議訂團體協約的代表權, 以及其他團體交涉等問題。(4)為有關勞工與僱主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3)為有關工會的承認或議訂團體協約的代表權, 以及其他團體交涉等問題。(4)為有關勞工與僱主 或其代理人間的人事問題 。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勞工爭議行為之型態 1. 怠工。 2. 糾察罷工。 3. 杯葛。 4. 精神罷工。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勞工爭議行為之區分 1. 依爭議手段之先後,分為攻擊性罷工與防禦 性罷工。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勞工爭議行為之區分 1. 依爭議手段之先後,分為攻擊性罷工與防禦 性罷工。 2. 依罷工之組織,分工會罷工與非工會罷工(或 稱山貓罷工wildcat strike)。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3. 依罷工之目的,分為協約罷工、同情罷工 (sympathetic strike)及示威罷工。同情罷工: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3. 依罷工之目的,分為協約罷工、同情罷工 (sympathetic strike)及示威罷工。同情罷工: 即罷工之目的並非對其雇主有所要求,而係 以此罷工作為對其他勞工對抗所屬雇主時之 一種聲援行為。「示威罷工」,此種罷工所 訴求者,並非針對團體協約所規範之勞動條 件,而以其情緒或意見可透過其他傳播媒體, 造成對雇主之壓力。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4. 依罷工層面之強度,分為總罷工、全面罷工 及部分罷工。全面罷工:即特定之產業之全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4. 依罷工層面之強度,分為總罷工、全面罷工 及部分罷工。全面罷工:即特定之產業之全 部工會組織之全面性罷工。部分罷工:即僅 特定經濟行業中,居於關鍵地位之事業或廠 場之罷工。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5. 依罷工之策略,分波狀罷工、警告罷工、遲 滯罷工(go-slow Strike)及輪迴罷工。「波狀罷 10.1 勞資爭議與行為 5. 依罷工之策略,分波狀罷工、警告罷工、遲 滯罷工(go-slow Strike)及輪迴罷工。「波狀罷 工」,又稱鏈串罷工、間隔罷工或間接性罷 工。警告罷工:即工會要求其勞工短暫中止 其工作,藉以表示及警告雇主,如其拒絕工 會之要求時,工會有對抗之決心與準備。遲 滯罷工:即消極性怠工。輪迴罷工:即各個 不同之事業或廠場輪流接續進行一定時間之 罷工 。

10.2 爭議行為之限制 合理爭議行為之範圍 (一)程序方面 1. 工會法第廿六條第一項規定。 2. 工會宣告罷工。 10.2 爭議行為之限制 合理爭議行為之範圍 (一)程序方面 1. 工會法第廿六條第一項規定。 2. 工會宣告罷工。 3. 工會罷工應於事前預告雇主。 (二)手段方面 (三)目的方面

10.2 爭議行為之限制 正當爭議行為之原則 (一)妥協原則 (二)預告之原則 (三)和平之原則

10.2 爭議行為之限制 爭議手段上之限制 1. 佔據工作地點或生產工具其行為應予禁止。 2. 監視與封鎖行為不得侵害資方對財產之自由 10.2 爭議行為之限制 爭議手段上之限制 1. 佔據工作地點或生產工具其行為應予禁止。 2. 監視與封鎖行為不得侵害資方對財產之自由 支配權。 3. 工會經決議,得指定部分會員停止提供勞務。 4. 集體不出勤應於事前報准,否則即為非法。 5. 以減少產量但不降低產品質或對機器、原料 等產品危害之怠工行為應合法爭議行為。

10.2 爭議行為之限制 6. 順法鬥爭除有權利濫用之情事外,應為合法 行為。 7. 禁止山貓罷工行為。 8. 禁止冷不防式之罷工行為。 10.2 爭議行為之限制 6. 順法鬥爭除有權利濫用之情事外,應為合法 行為。 7. 禁止山貓罷工行為。 8. 禁止冷不防式之罷工行為。 9. 精神罷工得在正當與最小限度範圍內視為合 法。  10. 禁止波狀罷工行為。

10.3 雇主的爭議行為 雇主爭議行為之型態 1. 關廠。 2. 停工。 3. 臨時僱工。 4. 黑名單。 5. 工業偵探。 6. 排工。

10.3 雇主的爭議行為 不當之關廠 1. 攻擊性關廠。 2. 防禦性關廠。 3. 同情性關廠。

10.3 雇主的爭議行為 不當關廠之範圍 1. 勞工的爭議行為損害過重,已嚴重威脅企業 的生存時; 2. 已脫離正當的爭議行為的界限時; 10.3 雇主的爭議行為 不當關廠之範圍 1. 勞工的爭議行為損害過重,已嚴重威脅企業 的生存時; 2. 已脫離正當的爭議行為的界限時; 3. 由於部分罷工致其他關連部門的機能已完全 麻痺,而該部門的勞工仍然上班時; 4. 勞工採用間歇性罷工(波狀罷工),而每次復 工都要耗費巨額經費與時間時; 5. 因怠工而致生產力下降,產量嚴重減少時。

10.3 雇主的爭議行為 建立完整的勞資爭議機制 (一)勞工法庭的設置與加強其功能 (二)緊急調停制度的設置 10.3 雇主的爭議行為 建立完整的勞資爭議機制 (一)勞工法庭的設置與加強其功能 (二)緊急調停制度的設置 (三)制定「國公營事業勞資關係法」 (四)公務員公用事業禁止爭議權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