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湖南省湘乡市第四中学 龙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化学组 曹建华. 酸的化学性质 说教材 说教学方法 说学法指导 说教学流程.
Advertisements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卢龙镇中学 高丽伟. 中考说明要求:能用金属活 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 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 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第30课时 原电池.
它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请 你 猜 有这样一种反应:从古代的炼铜冶铁到今天的飞船遨游;从“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到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从哈伯的合成氨到工业制硝酸硫酸;从蓝天工程到漂白粉的杀菌消毒;从金属的腐蚀到交警查酒驾……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从生产到生活,从现在到未来……可以说,它的原理与规律不仅一直熠熠生辉,而且将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中国环境报》消息: 2006年3月12日, 英国成功研制出微型家用“电站”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中国环境报》消息: 2006年3月12日, 英国成功研制出微型家用“电站”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一、原电池 1.原电池 原电池(电池)是利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8-1为Cu-Zn原电池示意图。盐桥(一支装满饱和KCl(或KNO3)溶液的琼脂冻胶U形管既起到固定溶液的作用,又起到沟通电路、使溶液保持电中性的作用。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入的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其反应为:
电化学基础知识 1、电化学的研究内容: 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过程和效率 2、电化学反应过程(及装置)分类 依据:反应产物与电流的关系
电化学复习.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and Electrode Potential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第二课时).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授课人:洪英顺.
原电池及化学电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 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看课文](p70)回答: 1.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过程应遵循什么原 则?怎样才能实现这种转化?在设计这种转
第十章 电化学基础和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与方程式的配平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原电池和电极反应的标准电势 能斯特方程和电极反应的电势
注重过程,凸现体验 ——高三化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余二高 孙 波 2008、3、20.
第四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电解原理.
第二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化学选修1:主题3课题1《电池探秘》 广东 Z景W007.
第一节 原电池.
§1-2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1-2.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池探秘 电池的工作原理,知道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际应用的电池。 3.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 学电池,了解电池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 三 课 时.
普通干电池 手机电池 钮扣电池 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 摄像机 “神六”用 太阳能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 息县三高高二化学组 赵玲玲.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一课时).
由于金和铁(钢的主要成分)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唾液中含有电解质,故构成原电池,产生微小的电流,使得格林太太头痛。
欢迎指导 电化学知识复习 第一节 原电池 扶风高中 李杰.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2017年9月13日星期三.
选修4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电化学部分.
第一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一节 原电池 授课人:董 啸.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初中化学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第十一章 电 化 学 11-1 引言 如何学好电化学.
—— Potential-pH Diagram
酸的警示标志 第二节 常见的酸 二、硫酸.
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刘桂军.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反应热的效应测定.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离子反应.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 电 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金器文物.
金属的化学性质.
—— Potential-pH Diagram
化学电源.
复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 麒麟区第三中学 庄 宇.
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 化学科 张红.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湖南省湘乡市第四中学 龙威

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Galvani, L.) 在做青蛙的解剖实验时发现青蛙有抽搐现象。 原电池的雏形

病 例 分 析

病 例 分 析

病 例 分 析

你能为她开一个药方吗?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u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结论: 负极: 正极: 比较活泼的金属 相对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结论: 电极材料均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结论: 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u 结论: 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 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解决方案 由于金与铁(钢的主要成分)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唾液中含有电解质,故构成了原电池,产生了微小的电流,使得格林太太头痛,因此必须换掉其中的一颗假牙。

想一想、练一练 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 A √ B C D E

请写出图片中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稀H2SO4 负极: (锌片) 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 (铜片) 2H+ + 2e- = H2↑ 还原反应 反应方程式: Zn+2H+=Zn2++H2↑

[探究实验一] 请根据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设计一个单液原电池,并进行实验。

CuSO4 溶液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但不稳定。 两个电极上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思考:如何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分析: 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锌片失去的电子一部分经导线传递到铜片表面,另一部分电子直接传递给硫酸铜溶液中的Cu2+,铜在锌片表面析出,锌片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锌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也就没有电流产生。 CuSO4 溶液 思考:如何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思考 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成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 http://jpk.whut.edu.cn/hxsupload/2005928221233853.swf

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然后分别浸入盛有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中间用一盐桥连接,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二] 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然后分别浸入盛有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中间用一盐桥连接,观察现象。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 胶的KCl饱和溶液. 请写出电极反应: 负极: 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 Cu2+ + 2e- = Cu (还原反应) 总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Zn + Cu2+ = Zn2+ + Cu

导线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而盐桥则传递阴阳离子,沟通内电路。 盐桥保持溶液电中性,两个烧杯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此原电池的优点: 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此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锌和锌盐溶液构成锌半电池,铜和铜盐溶液构成铜半电池);半电池中的反应就是半反应,即电极反应,所以半电池又叫电极(不是电极导体)。

小 结 将原电池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开在两个不同区域内进行,再以适当的方式连接起来,从而获得了稳定持续的电流。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而原电池反应的结果导致产生了电流,故原电池反应的本质就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实验三] 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然后分别浸入盛有硫酸锌和稀硫酸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相同)的烧杯中,中间用一盐桥连接,观察并比较产生电流强度的大小。 结论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而原电池反应的结果导致产生了电流,故原电池反应的本质就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

实 验 设 计 练习一 请利用:Cu+2AgNO3 = Cu(NO3)2+2Ag 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能产生电流的原电池装置,并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判断电极反应。 2、根据电极反应确定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Cu+ 2 AgNO3 = Cu(NO3)2 + 2Ag 化合价升高失2e- 化合价降低得2e- 负极:Cu – 2e- = Cu2+ 正极:2Ag+ + 2e- = 2 Ag 电极:负极是Cu,正极可以是Ag或C等。 电解质溶液: AgNO3 或者: Cu(NO3)2 、AgNO3

Cu(NO3)2 C Cu AgNO3

练习二:利用此氧化还原反应来设计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并画出装置图 化合价降低 得2e- Fe + Cu2+=Fe2+ +Cu 化合价升高 失2e- (Fe + CuSO4 = Cu + 2 FeSO4)

Fe Cu FeSO4 CuSO4

练习三:利用此氧化还原反应来设计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并画出装置图 化合价降低得2e- Cu + 2 Fe3+ = Cu2+ + 2Fe2+ 化合价升高失2e- (Cu + 2 FeCl3 = CuCl2+ 2FeCl2)

Cu C CuCl2 FeCl3 离子方程式Cu+ 2 Fe3+ = Cu2+ + 2Fe2+

课堂小结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二、探究“单液电池”,寻找改进方法— “双液电池”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四、盐桥的作用 五、原电池反应的本质

普通干电池 手机电池 钮扣电池 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 摄像机 “神六”用 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