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 (2)受传者,又称信宿。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 (2)受传者,又称信宿。 (3)讯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 。
受传者 信息 媒介 反馈 传播者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 “5W”模式是人类提出的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形成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 但这个单向直线模式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谁 传播者 说什么 讯息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 对谁说 受传者 有什么效果 效果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讯息 信号 信号 讯息 信源 发射器 接收器 信宿 噪音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但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只体现了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讯息 编码者 编码者 释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译码者 讯息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2.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克服了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但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动态性 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序列性 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我们不能设想传播双方同时向对方发送讯息的情况,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是传播过程序列性的体现。
结构性 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除了总体结构以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如传播的传受双方都是译码者和编码者的统一体,讯息则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等。
第一节 思考题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2.拉斯韦尔的“5 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第一节 思考题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2.拉斯韦尔的“5 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3.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4.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这个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但是,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的要点为:(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结构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此外,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系统研究/总过程研究。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迄今为止的大多数过程研究通常有两个特点: 它们考察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而不是宏观的、综合的传播过程; 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并不重视对过程以外因素的考察。 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系统研究/总过程研究。
考察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是必要的,但仅有这种考察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任何一个单一的过程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性质和结果也并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机制,相反,许许多多的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对过程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
单一的过程也并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其他过程保持着相互连接、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说明,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传播做出全面的把握
微观(单一) 中观(系统) 宏观(社会)
认识到进行综合研究的必要性,不少学者开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为了与传统的微观、单一的过程研究相区别,这种研究一般被称为系统研究或传播总过程研究。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 人内传播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既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互相作用之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大众传播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趣味短片——马莱茨克模式(学生作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xNzQ1Njg4.html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 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 (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田中义久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 这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 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 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符号(信息)交往” 传播过程
(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做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资本主义大众传播是一种“总体充满矛盾的运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劳动者作为“有头脑”的个人应该是认识和传播的主体,但是他们受雇佣的地位却使他们的“手”不能按照自己的主体意愿去生产和传播信息,他们的劳动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于媒介资本的需要。
(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现代大众传播与资本制度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传播媒介在从事营利活动的同时,与权力融合,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 大众传播新闻报道的闹剧化和娱乐内容的大量提供,客观上起着一种“麻痹神经”的作用。 唤起现代受众的觉醒,使其超越被动和麻木的“大众”状态而成为“能动的传播主体”,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形态和结构: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考察信息传播,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必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传播学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三)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把握 唯物史观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把握社会传播过程,认为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人类社会的结构。 人类社会总过程 社会传播过程
这些观点不但丰富了既有的传播学理论,把美国的主流传播学有意无意回避的一些重大课题,如传播与精神生产结构的关系、传播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等提上传播学研究的日程,而且为我们观察和分析现代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日本学者从信息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消费过程”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信息传播结构及其内部机制进行了尖锐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生产过程的固有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的不平等,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同样离不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和高度信息化社会的过渡之中,更有必要从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人手,对我国的信息传播的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这对于提高我国社会精神生产力水平,理顺我国社会的精神生产关系和社会传播关系,建立合理的、功能健全的社会传播系统,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科学友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跨国传播 大众传播 团体传播 人际传播 自我传播 传播是 一个过程;一个系统;一种行为
传播模式体系整合 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 系统论模式 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影响之模式 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影响之模式 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拉斯韦尔五W模式 申农—韦弗数学模式 控制论模式 奥施古德—施拉姆模式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系统论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影响之模式 两级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影响之模式 议程设置模式 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使用与满足模式 大众传播媒介的体系与行为模式 德费勒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 怀特守门人模式
邵培仁:整体互动模式
关于模式的总结 纵观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尽管有关传播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越来越多,模式也多种多样,但是麦奎尔曾要求传播人员“必须记住,在运用模式时(即使是出于启发性的目的)存在着风险。”这是因为,任何“模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完整、过分简单的及含有某些未被阐明的假设等缺陷。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模式无疑是不存在的。”因为,模式也是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并且,似乎是没有极限的。
起源·学派·模式
第二节 思考题 1.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2.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3.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 第二节 思考题 1.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2.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3.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 4.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即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最早起源于日本,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摆脱了美国狭隘过程研究的框架,把传播学的研究课题扩展到传播与社会变革,传播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问题上。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类型: (1)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2)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 (3)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一图式能够用于解释各种,传播类型。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关系。 (2) 考察信息传播,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中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状态。
(4)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 总之,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结构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 《大众传播模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