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便秘预防与饮食. 1. 便秘的日常预防: 1. 便秘的日常预防:因为粪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 后构成的,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 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 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 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 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汽車第六篇 事故預防 單元一開車起步前安全檢查. 壹、故事案例 一、案例一(開車前不檢查,費時費力又危險) 小陳是台北某校高中生,已擁有汽車駕照,正值寒假期 間,想利用放長假的機會,找幾位「死黨」共同到南部, 高雄及墾丁等風景名勝區,好好玩個痛快。於是大家將零 用錢積存一陣子後,告知老爸、老媽,約了小東、阿威和.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由扩散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要载体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 如:水、氧气、二氧化 碳、甘油、乙醇等。
慢性肾病的营养治疗 各位血液透析病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血透患者的饮食治疗。看看我们应该吃些什么,怎么吃。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原子结构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第十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离子键理论 1916 年德国科学家 Kossel ( 科塞尔 ) 提出离子键理论。 一 离子键的形成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节 运动的神经控制 [复习思考题] 神经组织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三章 原子结构 本章内容: 本章重点: 3.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第六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原子结构与 元素周期律.
骨质疏松症 最新治疗现况 厦门长庚医院 骨科主治医师 袁立仁.
小游戏:填数 __.
第一节 乳痈(附:乳发) 乳痈是发生在乳房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金安区疾控中心.
第四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均衡膳食.
预防及纠正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科.
为了增加乳制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加入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高一化学备课组 杨伏勇.
元素周期表 忻州师院附中 李一霞.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H2O HgO CO2 O2 都含有氧原子 质子数都是8 汞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 氧原子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氫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核 電子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第四章 物质结构基础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基礎化學 侯美如師 專任辦公室 聯絡方式: 1:
幾種電器千萬別放進自己的臥室裡.
2-3 元素性質的規律性 學習目標: 了解: 離子的形成與其電子排列 原子大小之規律性.
第三节 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三、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第8章 原子结构 主讲教师:姜凤超.
高中化学竞赛 【第四讲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2.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化学Ⅱ.
教案名稱:拒絕零食的誘惑 本教案製作者:北新國小張嘉倫老師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课时1.
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元 素 周 期 律.
元素、原子结构 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乐清市三中 高一备课组.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来自:高考直通车APP.
2019年5月1日星期三 高中化学课堂演示系统 四川新都一中 张文锋 使用说明 编辑简历.
離子化合物 (Ionic Compounds) 上一堂的重點: 族 I II III V VI VII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組合科學 (Combined Scienc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颐中 褚林柏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化学.
全息照相 ——电科091 储佩佩.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元素周期律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機車第六篇 事故預防 單元一 駕駛穿著與體能狀況.
多模光纤数值孔径(NA)性质及参数测量实验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温州外国语学校 齐艳芸.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复习 舟山中学 王成冠.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厦大附中 余俊鹏.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厦大附中 俞佳.
台灣房價指數 台灣房屋 中央大學 2011年7月29日.
第八章 原子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电离能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乔纯杰

一、元素第一电离能 1、第一电离能的概念 M(g)- e -→M+(g) 气态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 阳离子所需的 能量叫做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符号为 .单位是 . 气态 最低 I1 KJ·mol-1

【概念透析】 1、已知M(g)-e- →M +(g)时所需最低能量为502KJ,则M元素的I1= . 502 KJ·mol-1 2、已知Na元素的I1=496 KJ·mol-1,则Na (g) -e- →Na +(g) 时所需最低能量为 . 496 KJ

2、第一电离能的意义 第一电离能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 金属性越强; 第一电离能越大,原子越不容易失去电子, 金属性越弱。 第一电离能反映了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

二、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递变规律是原子半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规律1】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规律2】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为什么?(提示:从原子结构的变化来解释) [参考答案]: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交流讨论】 : 根据图中第二周期各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可以发现在整体增大的趋势上有反常现象,铍的第一电离能比硼大,氮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大。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来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全满 半满

ⅤA > ⅥA ⅡA > ⅢA ns2np3 ns2np4 ns2 ns2np1 特殊: I1(Be)>I1(B), I1(N)>I1(O) I1(Mg)>I1(Al),I1(P)>I1(S) Be 的外围电子排布为2s2,是全充满结构,比较稳定,而B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1。 N的价电子排布2s22p3为半充满状态,比O的2s22p4 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比较大。 ⅡA > ⅢA ⅤA > ⅥA ns2 ns2np1 ns2np3 ns2np4

【规律3】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碱金属元素,最大的是稀有气体元素。为什么? 【参考答案】: 碱金属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 ns1,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原子半径最大,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因此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已达稳定结构,难以失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大。

【问题交流】: 1.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2.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问题交流】: 1.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2.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答案】1. He 2. Cs

【总结】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 原子核吸引电子能力越强,I1越大。反之越小。 2、原子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达到半满、全满或全空能量较低较稳定。I1反常, I1数值较大。

三、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 从+1价气态阳离子再失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2,依次类推I3、I4 M+(g,基态)-- e → M2+(g) I2 M2+(g,基态)-- e → M3+(g) I3

I2 I1 I3 铍 原 子 的 电 离 能

为什么钠元素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镁元素易形成Mg2+,而不易形成Mg3+? 交流与讨论3:观察分析下表电离能数据回答问题: 元素 I1 KJ/mol I2 KJ/mol I3 KJ/mol Na 496 4562 6912 Mg 738 1451 7733 从表中数据可知:Na元素的I2远大于I1,因此Na容易失去第一个电子,而不易失去第二个电子;即Na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 。镁元素的I1、I2相差不大,I3远大于它们,说明镁容易失去两个电子,而不易失去第三个电子,因此镁易形成Mg2+,而不易形成Mg3+。 为什么钠元素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镁元素易形成Mg2+,而不易形成Mg3+?

四、电离能的应用 (1)判断金属性强弱 (2)判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3)证明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离能与元素的化合价 【观察思考】:为什么钠元素的常见价态为+1价, 镁元素的为+2价,铝元素的为+3价? 化合价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 > < > > <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元素间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Na K N P F Ne Cl S Mg Al O N > > < > > <

Li >Na> K He >Ne > Ar P >S >Al> Na 2、将下列元素按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K Na Li ② He Ne Ar ③ Na Al S P Li >Na> K He >Ne > Ar P >S >Al> Na

【答案】:最外层有3个电子 3、已知某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1 ) I1 =577 I2 =1820 I3 =2740 I4=11600 I5 =14800 I6 = 18400 I7=23400 I8=27500 试推测该元素最外层有几个电子? 【答案】:最外层有3个电子

设计说明 本课件从电离能的分类及其定义引入,着重介绍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并配以适当的典型练习,为高二学生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