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國際金融 隨著經濟全球化, 國際間的貿易、 投資等往來發展極為快速。 各類國際經濟活動, 多涉及不同國家貨幣的移轉、 貨幣供需與兌換比例等問題, 也就是國際經濟關係中的貨幣金融面。 本章討論國際金融中的外匯、 匯率、 國際收支與匯率制度等問題。
外匯與匯率 外匯是可以作為國際支付工具的外國通貨, 或對外國通貨之請求權 中央銀行保有的外匯, 即為外匯存底
外匯與匯率 一單位外國貨幣能兌換到的本國貨幣, 稱為匯率 匯率下跌代表外國貨幣價值下降, 即本國貨幣相對價值上升, 稱為升值。匯率上升則為貶值
外匯的需求與供給 形成外匯供給或需求之因素: 廠商進出口物品與勞務 旅遊、 留學、 洽公、 經商、或派駐國外的開銷 投資或貸款的紅利或利息, 或技術權利金 國際間的移轉性支付
外匯的需求與供給 國際間直接投資、放款、購買國外股票、債券、至外國存款等 國際間債務之清償 投機套利、規避風險或惡意攻擊一國貨幣 中央銀行調整外匯存底或影響本國貨幣之升貶
國際收支表 國際收支表為一國居民在某一期間內與其他國家居民所發生經濟關係之金融面的彙總表 國際收支表皆按照 IMF 所訂的「國際收支手冊」編製, 第5版起國際收支分為經常帳、資本帳與金融帳
國際收支表 經常帳: 商品貿易、勞務與所得收支、經常移轉 資本帳: 資本移轉與非生產出來之非金融性資產之取得與處分 金融帳: 根據投資種類或功能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與其他投資
匯率之決定 均衡匯率由外匯之供、需線交點決定 央行買進或賣出外匯, 可影響外匯供需, 左右匯率水準
央行的匯率干預
影響匯率的其他因素 國內外相對物價 [購買力平價] 國內投資與對外投資的預期報酬率 [利率與貨幣預期升值率之和]
匯率制度 世界各國所採取的匯率制度, 大致可區分為固定匯率制度、純粹浮動匯率制度與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等三種
固定匯率制度 將本國貨幣的匯率釘住某一主要外幣或一籃通貨者, 稱為固定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 央行讓匯率完全由外匯供需決定, 不加干預者, 稱為純粹浮動匯率制度 市場決定匯率, 央行卻常介入者, 為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緩和外生變動影響
匯率制度與貨幣政策自主性 央行對準備貨幣與貨幣供給的自主控制能力, 稱為貨幣政策自主性 三種匯率制度, 純粹浮動匯率之貨幣政策自主性最高, 管理浮動匯率次之, 固定匯率最低
台灣的匯率制度 台灣所實施的機動匯率制度, 實際上就是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中央銀行之意向與干預,對匯率的水準與變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