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景氣循環:實質景氣循環理論與新興凱因斯學派模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景氣與不景氣 演示者:黃馨玫.
第九章 經濟成長.
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大師開講> 時 間:上午10點至12點 地 點:演講廳 A222 主辦單位: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中華大學企管系碩專班
第一章 證券投資概論.
公民與社會第四冊 第五課 總體經濟政策 魏嘉美老師.
第四篇 景氣循環理論: 短期經濟體系 第九章 經濟波動導論.
以無異曲線分析物價指數作為COL指標, 有高估或低估的現象。
第一節 物價指數 第二節 失業 第三節 經濟成長率 第四節 所得分配 第五節 景氣循環
第3章 總體經濟學的一些現象 移除趨勢線—將成長從循環中分離出來 典型化的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數量化 持續性一致性和相關係數 衡量失業
Chapter 18 貨幣與通貨膨脹. Chapter 18 貨幣與通貨膨脹 了解通貨膨脹的意義 了解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 釐清需求拉升與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分析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 能比較冷火雞策略與漸進主義 體認短、長期菲力普曲線的意涵 探討貨幣政策應否回應資產泡沫.
第十七章 經濟波動.
人民痛苦指數 第七組 吳政穎 陳顯榮 許家嘉 張巧吟
廠商的目標在追求利潤最大。 第6章分析生產與成本, 本章加入收益, 分析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利潤最大的產量, 以及供給線與生產者剩餘。
第三章 古典學派.
第四章 資金成本.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失業 瞭解通貨膨脹 瞭解菲力浦曲線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經濟學 Chapter 4 價格彈性.
14 總合供需與政府政策.
簡單凱因斯模型.
第14章 IS-LM模型 授課老師:黃志典教授 黃志典:貨幣銀行學概論.
第十五章 IS-LM模型 授課老師:_____.
第11章 總體經濟學概述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之界定 瞭解總體經濟學的演進 瞭解總體經濟學所涉及之問題
26 總合供需均衡 本章首先由勞動市場推導 AS 線; 再與 AD 結合作 AD-AS 均衡分析。 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對失業的看法不同。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09
第4章 凱因斯學派.
寡占理論 複習一下 1.
簡單凱因斯模型 (一) 簡單凱因斯模型,又稱「所得─支出模型」(income-expenditure model),其主要目的是對一個封閉經濟體系「實質產出」的決 定,提出初步的解釋。 在封閉的經濟體系 (國家) 內,最終使用者購買商品與服務的 「支出」(expenditure) 會等於實質產出,且購買的花費,最後.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CH03 資訊管理的智慧觀點:技術篇.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第七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
總合需求與供給 16. 總合需求與供給 16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總合需求曲線與總合供給曲線的意涵。 求出均衡物價與均衡所得水準。 應用總合供需模型,分析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的經濟效果。
第4章 總供給理論 生產理論 勞動需求 勞動供給 古典總供給理論 景氣循環的古典理論 實質景氣循環學派
十六、總合供需均衡 或避市場均衡與利率之決定 利率與商品市場均衡 總合需求線 勞動市場均衡與總合供給線 凱因斯寵何供需模型之均衡分析
通貨緊縮 失業 財經政策 台大經濟系教授 許振明
第2章 利率與利率的決定 授課老師: ______.
第8章 新凱恩斯總供給理論 名目僵固性理論 從短期到長期 新凱恩斯理論與貨幣政策
第3章 古典學派.
第9章 理性預期與現代凱因斯理論: 理性工資僵固性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第五章 貨幣市場.
第10章 失業、通貨膨脹與菲力蒲曲線.
第 1 章 緒 論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第6章 凱因斯學派:貨幣政策.
第17章 失業、通貨膨脹與成長 通貨膨脹和成長的古典分析法 通貨膨脹和成長:凱恩斯分析法 動態新凱恩斯模型
公衛一經濟學 第一章:為什麼要唸經濟學?.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經濟學 學經濟.
圖3-1 人力資源規劃之基本模式.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影響需要變動之因素-其他因素 1.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Porter的五種競爭力理論圖 3.1 廠商所面對的競爭
總體經濟指標與利率趨勢研判 主講人 財務部 林震慶副理.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and 58.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知道失業的定義與類型 區別自然失業與充分就業 瞭解政府對失業所採取的措施 瞭解通貨膨脹的內涵及其成本
失業與物價膨脹 17. 失業與物價膨脹 17 本章學習目標 說明如何衡量失業及失業的種類。 說明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的失業理論。 分析物價膨脹的意義與成因。 分析衡量物價膨脹的方式。 了解菲力浦曲線的形成與意義。
13 凱因斯模型 本章與下一章以總合供需模型說明 國民所得與物價水準是如何決定出來的。 本章先介紹構成總合支出四項目中的民間消費支出與投資,
Chapter 15 凱因斯模型與IS/LM模型
˙經濟成長 ˙景氣循環 ˙通貨膨脹 ˙經濟理論和經濟事實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第十六章 總合供需模型.
影響消費的變數 (一) 本期消費除了是當期實質所得的函數之外,預期的實質可支配所得、物價水準與實質利率水準也會影響實質消費需求:
第14章 貨幣與金融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貨幣的意義、功能與演進 瞭解貨幣的供給 瞭解貨幣的需求 瞭解古典的貨幣需求理論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1章 景氣循環:實質景氣循環理論與新興凱因斯學派模型

本章大綱 11.1 景氣循環的本質 11.2 實質景氣循環 11.3 新興凱因斯學派之景氣循環理論 11.4 各種景氣循環理論之比較 個案討論12:台灣景氣指標與預測

景氣循環的本質(1/2) 景氣循環意指實質所得(產出)在時間過程中,沿長期趨勢線上下起伏循環變動的現象。經濟變數與實質所得呈同方向變化,稱為順循環變數,如物價、利潤率、貨幣數量;反之,與實質所得呈反方向變化,稱為逆循環變數,如存貨、失業率。

圖11.1 景氣循環圖

圖11.1 景氣循環圖

圖11.1 景氣循環圖

圖11.1 景氣循環圖

圖11.2 乘數—加速理論的關係

景氣循環的本質(2/2)

實質景氣循環 實質景氣循理論(RBC),意指實質面衝擊(如生產技術創新)是造成景氣循環的主因,而非貨幣因素的干擾;並且特別強調景氣循環的散播與傳遞機能。 實質景氣循環模型在貨幣政策與貨幣數量的效果完全不同於古典學派模型由中央銀行所決定之效果。相反地,其認為內在貨幣與民眾實質為所得正相關,和中央銀行無關,不會影響物價與實質產出水準;而外在貨幣變動才可決定物價與實質產出變動,兩者成正比。

圖11.3 技術衝擊與實質景氣循環的傳遞與擴散過程

圖11.3 技術衝擊與實質景氣循環的傳遞與擴散過程

圖11.3 技術衝擊與實質景氣循環的傳遞與擴散過程

圖11.3 技術衝擊與實質景氣循環的傳遞與擴散過程

圖11.4 實質景氣循環的變化過程

新興凱因斯學派之景氣循環理論(1/2) 菜單成本模型 即使在菜單成本很微小的情況下,當總需求減少時,若廠商不願降價所產生的利潤損失「小於」菜單成本,則此廠商將維持價格不變,於是價格具有僵固性,而造成景氣循環波動現象,此稱之為菜單成本模型。 效率工資理論 新興凱因斯論者認為,提供較高的實質工資會提高勞工的操守與忠誠度,進而激勵其工作意願與效率,達到改善勞動品質的目的。因此,效率工資模型強調實質工資有助於提高勞動生產力,但卻會造成實質工資維持其僵固性,失業率隨之上升,形成景氣循環波動的現象。

圖11.5 需求減少時,廠商不調整價格之損益分析—菜單成本模型

圖11.5 需求減少時,廠商不調整價格之損益分析—菜單成本模型

圖11.5 需求減少時,廠商不調整價格之損益分析—菜單成本模型

圖11.5 需求減少時,廠商不調整價格之損益分析—菜單成本模型

新興凱因斯學派之景氣循環理論(2/2) 局內人與局外人理論 局內人與局外人理論說明了因在職者不願降低其實質工資,而形成工資僵固性,同時阻礙失業者以低工資就業,使得非自願性失業持續增加,造成產出水準波動,於是形成景氣循環的現象。

表11.1 各種景氣循環理論之比較分析(1/2)

表11.1 各種景氣循環理論之比較分析(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