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二) 2019/5/16.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Enzyme 第8章 酶通论.
第九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化学动力学基础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酶的抑制作用 四、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 胃蛋白酶.
第六章 酶 ( Enzyme ) 酶.
第 三 章 酶 Enzyme.
第七章 酶催化反应.
第三章 酶学 主要内容:介绍酶的概念、作用特点和分类、命名,讨论酶的结构特征和催化功能以及酶专一性及高效催化的策略,进而讨论影响酶作用的主要因素。对酶工程和酶的应用作一般介绍。 思考 返回.
酶 (Enzyme).
  第四章  酶和酶学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四节 酶 的 调 节.
第五章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第三章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2学时) 主要内容: 酶催化反应速率与酶活的测定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 反应速率的定义 一、平均速率 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量表示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五章 食品与酶 Enzymes & foods
Chapter 3 酶 (Enzyme).
作物缺素症的表现与防治 河北省廊坊市农广校
2. 酶的本质: (1) 巴斯德以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2. 酶的本质: (1) 巴斯德以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第八章 酶通论.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超级电容特性的形象思维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徐海波.
第七章 酶 enzyme.
第三章           酶 enzyme.
第6章 酶 Enzyme.
第三章 酶 Enzyme.
第3章 酶 Enzyme.
酶的概述 生物化学.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酶的命名及分类 ◆第三节 酶的结构及催化作用机制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3 酶(enzyme).
第三章 酶 (enzymes) 制作人:05技术(2)班吕达
第 三 章 酶 Enzyme Enzyme.
第六章 酶 Chapter 6:Enzyme.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 5 章 化学反应速率.
课程安排-2015年秋学期 周数 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形式 作业 1 绪论 讲解+视频 2 第1章 讲解+课堂讨论 3 国庆节放假 4 5
CH5-2 固定化酶的性质 1. 固定化处理对酶性质的影响
第六章 酶.
第三章 酶 Enzyme.
第四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一)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米氏公式的导出 三、米氏方程的讨论 四、米氏常数的求法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 三 章 酶 Enzyme 临床生化教研室 周 琳.
第3章 酶 Enzyme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蔡文秀.
第三章 酶 Enzyme 生化教研室:牛永东.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四章 酶(Enzyme) 【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及催化特点。 了解酶的分类、组成及命名原则。
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
酶与辅酶.
酶 Enzyme.
第 三 章 酶 Enzyme.
第3章 酶 Enzyme 主讲教师:尹燕华.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酶工程 Enzyme Engineering.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第 三 章 酶 Enzym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酶工程(二) 2019/5/16

四、酶催化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 2019/5/16

(二)酶的催化反应机理 1 酶的活性中心 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1)结合基团:与S结合的基团。 (2)催化基团:直接参与催化反应的基团。 酶的活性部位,不仅决定酶的专一性,同时对E的催化性质起决定作用。 活性部位的基团都是必需基团,必需基团还包括活性部位以外的,对维持空间构象必需的基团。 2019/5/16

2019/5/16

2019/5/16

2 关于酶与底物分子结合的假说 (1).中间络合物学说:底物先与酶结合成不稳定的中间络合物,然后再分解释放出酶与底物 证实:H2O2 + 过氧化物酶 (H2O2 —过氧化物酶) ( 褐色) ( 红色) 645\587\548\498nm 561\550nm (H2O2 —过氧化物酶)+ AH2 过氧化物酶 + A + 2H2O ( 红色) ( 褐色) 2019/5/16

该学说认为酶的天然构象是刚性的,如果底物分子结构上存在着微小的差别,就不能契入酶分子中,从而不能被酶催化。 (2)锁-钥匙学说:1890年Fisher提出。 该学说认为酶的天然构象是刚性的,如果底物分子结构上存在着微小的差别,就不能契入酶分子中,从而不能被酶催化。 2019/5/16

(3)诱导-契合假说:Koshland提出 当酶分子与底物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了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楔合,进行反应。 2019/5/16

2019/5/16

(三)酶催化反应的速率理论 基础知识: 在反应体系中,任何反应分子都有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能,但只有能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能阈)的活化分子,才能在碰撞中起化学反应。 能阈——活化能:活化分子处于活化态,活化态与常态的能量差,也就是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化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达到或超过能阈的分子——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提高活化分子数量的途径 ①对反应体系加热,照射 ②降低活化能 2019/5/16

酶催化能够降低活化能,是非酶催化1/3以下。 2. 酶高效催化的理论 酶催化能够降低活化能,是非酶催化1/3以下。 2019/5/16

(1)邻近和定向效应 (2)酸碱催化 (3)张变和扭曲效应 (4)共价催化 (5)多元催化与协同效应 2019/5/16

(四)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1 概念 热力学:研究一个反应能否进行,进行的程度(反应物转化成产物的多少),只考虑始态、终态,不考虑历程(如何反应)。 化学动力学:研究(1)反应速度(2)反应条件对速度的影响(3)反应步骤(4)反应机理(以便估价、控制、应用)。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此速度的各种因素以及反应历程。 2019/5/16

2 底物浓度[S]对酶促反应速度V与底物浓度[S]的关系 Michaelis&Menten提出的著名的米氏方程 根据如下现象的观测 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候,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即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即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 当酶的浓度大大小于底物浓度时,反应速率与酶的加入量成正比 2019/5/16

根据中间络合物假说, Michaelis&Menten提出单底物酶催化的反应机理如下: 式中,E代表游离酶,ES为酶与底物的复合物;S为底物;P为产物;k+1,K-1,k+2为相应各步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2019/5/16

Michaelis&Menten进一步假设: 与底物浓度[S]相比,酶的浓度[E]很小,因而可忽略由于生成中间复合物ES而消耗的底物 考虑反应的初始状态,此时产物P的浓度为零,可忽略反应的逆反应的存在 假设基元反应ES E+P的反应速率最慢,为上述步骤的控制步骤,而S+E ES的反应速率很快,可快速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基础二人提出了“米氏方程”: 其中Vmax是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为mol/L 2019/5/16

3 温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Topt之前,T↑、V↑△T=10℃,反应速度增加1~2倍 在Topr之后,T↑、V↓ 注意: (1)动物体内最适T 一般30-50℃,植物40-60℃,有少数酶能耐较高的温度,如某些细菌中分离的DNA 聚合酶,最适温度可达70℃,细菌淀粉酶在93℃下活力最大。 (2)最适T,不是酶的特征常数,它与酶作用时间的长短、底物种类以及PH有关。 2019/5/16

4 pH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pH 下才能表现酶反应的最大速度,高于或低于此值,反应速度都会下降,通常称此PH 值为酶反应的最适PH 值。 (1)一般酶最适PH4-8,植物5-6.5 动物6.5-8 (3)最适PH 与等电点不一定 例如: 胰pr.E:Phopt=7.7~8.1 蔗糖E:pr.E:Phopt=3.0~7.5 胃pr.E:Phopt=1.5~2.2 酶有最适PH 的原因 (1)pH 影响E 结构的稳定性,过酸、过碱会强烈影响酶蛋白的构象,甚至使E 变 性失活。 (2)PH 影响E 分子上某些基团的解离状态 (3)PH 影响S 分子某些基团的解离状态。 2019/5/16

(2)有机小分子: Vc、Cys、GSH可使含E—SH处于还原态。 5 激活剂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定义:凡能提高酶活的物质均为激活剂 种类: (1)无机离子: 金属离子:K+、Na+、Ca2+、Mg 2+ 、Cu 2+ 、Zn 2+ 、Fe 2+ 、Mn 2+ 、Mo 2+ 。 阴离子:Cl—、Br— (2)有机小分子: Vc、Cys、GSH可使含E—SH处于还原态。 2019/5/16

6. 抑制剂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1)抑制的作用 失活作用:凡使酶蛋白变性而引起酶活力丧失的作用。 抑制作用:使酶活力下降,但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作用。(此作用使一部分酶的必需基团或辅助因子失活(活力变小))。 2)抑制类型 不可逆抑制:I 与E 共价结合,是一不可逆反应,二者结合后,不能透析除去抑制剂而恢复酶活力,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 可逆抑制:I 与E 非共价结合,为可逆反应,透析能除去抑制剂使酶恢复活力,称为可逆抑制作用。 2019/5/16

四 酶的固定化和固定化酶的反应器 (一)为什么要固定化酶 (二)酶固定化的优缺点 (三)酶的固定化方法 (四)固定化酶反应器 2019/5/16

(一)为什么要固定化酶 传统酶(自由酶)催化反应存在如下缺点 传统酶催化反应几乎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只能一次性使用,难以回收 酶与产物混合,增加产物分离和纯化难度 溶液中酶的稳定性差,容易变形和失活。 而将酶固定化能够克服这些缺点。 相对于酶直接加入至溶液中,通常将固定化酶的制备过程称为酶的固定化。该项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 2019/5/16

(二)酶固定化的优缺点 1、酶固定化的优点: 固定化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有生物催化剂的功能,又有固相催化剂的特点: 可以重复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稳定性明显提高 催化后,酶与底物容易分开,产物易于分离纯化,质量提高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反应的连续化和自动控制 酶的利用效率高了,单位酶量催化的底物浓度增加,而酶量减少 更适合于多酶催化反应 2019/5/16

酶被固定到载体后将增加底物和产物的传质阻力 以此,考虑固定化酶的优缺点,在工业采用固定化还是液态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而定。 2、固定化酶的缺点 存在着酶失活现象,尤其是共价法固定 消耗固定化材料,增加成本 酶被固定到载体后将增加底物和产物的传质阻力 以此,考虑固定化酶的优缺点,在工业采用固定化还是液态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而定。 2019/5/16

(三)酶的固定化方法 1 载体结合法:将水不溶性的载体与酶结合形成固定化酶的方法。 (1)物理吸附法:使酶直接吸附在载体上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常用的载体有: a 有机载体, 如面筋、淀粉等;b 无机载体, 如氧化铝、活性炭、皂土、白土、高岭土、多孔玻璃、硅胶等 (2)离子吸附法:此法是将酶与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水不溶性载体结合。此法在工业上应用较广泛, 常用的载体有: (1) 阴离子交换剂, 如二乙氨基乙基(DEA E)-纤维素等; (2) 阳离子交换剂, 如羧甲基(CM ) -纤维素、纤维素-柠檬酸盐等。 2019/5/16

(3)共价偶联法:将不溶性载体与酶蛋白以共价键形式结合成固定化酶的方法,包括重氮法、肽键法和烷化法等。 2019/5/16

2、包埋法:包埋法是将游离酶包埋于格子或微胶囊内,格子的结构可以防止酶渗出到周围的培养基中,而底物分子仍能渗入格子内与酶接触。 又可分为:聚合物包埋法、疏水相互作用法、 微胶囊包埋法、脂质体包埋法 2019/5/16

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或酶蛋白与其它惰性蛋白之间发生交联,凝聚成网状结构,对酶行固定。戊二醛是应用最广泛的双功能试剂 3、交联法 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或酶蛋白与其它惰性蛋白之间发生交联,凝聚成网状结构,对酶行固定。戊二醛是应用最广泛的双功能试剂 2019/5/16

2019/5/16

六、酶工程的应用 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另外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上也有应用。 2019/5/16

应用一:酶法生产高果糖酱 1:为什么要生产高果糖酱 果糖的甜度是葡萄糖的1.7倍,而且甜味纯正 2019/5/16

2:需要用到的酶: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异构酶等 3:工艺流程示意图 2019/5/16

应用二、酶法合成丙烯酰胺合成 1传统的丙烯酰胺合成生产及其缺点 传统丙烯酰胺合成合成:丙烯 腈与丙酮在催化剂浓硫酸 缺点:反应物浓度低,转化率低,反应物中残留金属铜合丙烯腈,影响产品质量 2 酶法合成丙稀酰胺 腈水合酶催化 条件温和、产率高,没有副产物 3. 酶法合成 2019/5/16

人体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 应用三:酶法生产L-氨基酸 1 氨基酸的用途: 人体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 补充营养和治疗某些疾病 增味剂和畜禽的饲料 高分子材料:聚赖氨酸 2019/5/16

1969 年,该酶被固定在DEAE-葡聚糖载体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固定化酶。 化学合成——酶拆分方法 氨基酸酰化酶 1969 年,该酶被固定在DEAE-葡聚糖载体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固定化酶。 2019/5/16

3 、酶法工艺生产L-氨基酸 2019/5/16

应用四 酶法合成、半合成抗生素生产的重要中间体 1、酶法的好处: 发酵法存在一些缺点:抗菌谱窄、副作用大等。 而酶法则可生产抑制耐药性和新型广谱抗生素 2019/5/16

β-内酰胺环是青霉素的有效成分,若对青霉素分子进行改造,可通过三种途径,即更换侧链、改造羧基和改造母核,一般第一种较多。 2019/5/16

2、合成过程:青霉素酰化酶 2019/5/16

作业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有哪些特性 请简单列出微生物发酵生产酶制剂的工艺过程。 201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