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工作設計與工作衡量 工作設計(方法工程)與工作衡量(時間研究)是對工作系統做有系統的研究(又稱為工作研究),其目的在發展一個較好的系統及方法,能以較低的成本與較高的效率圓滿完成工作。 接著將此一新的系統及方法標準化,爾後訓練作業員執行工作時均按此一較好的系統及方法,因此工作設計與工作衡量所得的結果可做為獎工制度訂定的重要依據。
8.1 工作設計之意義與範圍 工作設計係以科學方法,針對作業方法與程序,尋找出最經濟有效的工作方法,進一步可衡量時間的價值,作為管理的基礎,激勵作業員從事生產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設計的範圍,從原料的投入,直到產品的產出過程,包括人員,物料,機器設備,生產方法,工作環境,工廠佈置等做有系統的研究,以確保人員及物料,設備等都能做最有效的利用。
8.1.1 工作場所的設計 工作場所設計的主要目的,在於人力,物料,設備與金錢之最佳安排以獲得最大的利潤,預達此種目的,必須考慮下述之目標。 8.1.1 工作場所的設計 工作場所設計的主要目的,在於人力,物料,設備與金錢之最佳安排以獲得最大的利潤,預達此種目的,必須考慮下述之目標。 1. 便於製造之進行使製造能順利推進而毫無阻滯,預達此 必須注意下列各項: (1)適當的安排機器,設備及工作區。 (2)儘量減少物料搬運之延宕。 (3)適宜的安排流程:俾使流過每一工作區之工作均 易於識別和計數。 (4)良好工作環境之維持,以便維持良好的產品品 質。
2. 儘量採用機械而減少人工之搬運。 3. 維持彈性 (1)增加新產品。 (2)產品需求量之改變。 (3)報廢設備之更換。 (4)方法之改進及成本之降低。
4. 維持在製品之高度周轉率 5. 減少設備的投資 6. 經濟有效的利用空間 7. 促進人力之有效運用 (1)儘量使用自動化代替人力,避免物料之重複搬運。 (2)保持機器與人力操作之均衡 (3)實行有效的監督 (4)減少工人走動時間至最低 8. 提供方便舒適且安全的工作環境
8.1.2 工作環境的設計 1. 溫度 2. 照明 3. 濕度 4. 噪音 5. 通風
8.2 工作方法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工作方法的研究係以嚴密分析之技術、分析、考查現有及計劃之工作,以求更容易、更有效之工作方法,藉以經濟有效的利用各種生產資源,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及減少工人的疲勞。實施方法研究可從兩方面著手,一為程序分析,係就製程作全盤性之分析,另一為動作分析,係分析各個細微基本動作。
8.2.1 程序分析 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 ,係將某特定工作的整個過程,清晰地描述並繪製成圖,然後運用剔除、合併、重排與簡化之技巧,來分析整個製程的每一項操作,使之合理化,以達提高效率之目的。 程序分析使用符號如表8.1。 程序分析常用6種方法如下:
1. 操作程序圖(Operation Process Chart):. 操作程序圖表示材料及零件進入製程的時點,以及各 斷。(如圖8.1) 2. 流程程序圖(Flow Process Chart): 是一種以符號來圖示的方法,它標示製程中所發生之 操作、搬運、檢驗、等待和儲存等動作之順序,並記 載所需時間、移動距離等事實,以供分析其搬運距 離、延遲、儲存等時間,俾瞭解這些隱藏成本浪費的 情形而達到改善之目的。(如圖8.2)
3. 組作業程序圖(Gang Process Chart): 組作業程序圖的作用在於研究一些人共同從事的作業, 就是把同時發生的動作並排在一起,以利分析。 (如圖8.3) 4. 人機程序圖(Man-machine Chart): 係用來分析同一段時間,同一工作地點內機器之操作 與作業人員之操作動作相互配合之情形,以及兩者互 動之作業時間。(如圖8.4)
5. 多動作程序圖(Multiple-activity Process Chart):. 係用來記錄多位操作者及多部機器之間相關的工作程 6. 流程圖(Flow Diagram): 或稱線圖繪製之初通常是將工廠建築及工廠佈置之平 面圖依某比例縮小在研究之方格紙上,將機器、工作 地點等,依其正確之相關位置一一繪於其上,並將物 料或人員所流經之路線,依流程程序圖所記錄之順序 方向用直線來表示之。(如圖8.6)
8.2 動作分析 動作分析係針對作業員在工作站的各項操作動作進行詳細分析,常用工具為左右手程序圖及對動圖: 8.2 動作分析 動作分析係針對作業員在工作站的各項操作動作進行詳細分析,常用工具為左右手程序圖及對動圖: 1.左右手程序圖:係使用操作與運送符號表示左手與 右手於各項操作中相對動作的分析圖,如圖8.8。 2.對動圖:係應用在細微動作研究,常針對重複且穩 定之作業,常使用17個動素表達,如表8.2及圖8.9。
8.3 工作衡量的意義 工作衡量之目的在於建立標準時間,以為評估特定工作之工作績效之基本依據。工作衡量尚有下列之用途: 8.3 工作衡量的意義 工作衡量之目的在於建立標準時間,以為評估特定工作之工作績效之基本依據。工作衡量尚有下列之用途: 1. 決定工作計劃和日程計劃 2. 決定標準成本及編製預算 3. 在實際生產製造之前,估計成本 4. 決定機器效能 5. 決定直接工獎工之基礎 6. 決定間接工薪資之基礎 7. 作為人工成本控制之基礎
8.4 工作衡量的方法 8.4.1 歷史資料法: 8.4.2 直接測時法 根據相同工作之過去時間記錄,推算標準工時。 8.4 工作衡量的方法 8.4.1 歷史資料法: 根據相同工作之過去時間記錄,推算標準工時。 8.4.2 直接測時法 直接測量法又稱為馬錶時間研究,依照標準工作方法,實際觀測並估計該工作完成之標準時間,特別適用於較短製程且重複性高之工作。
8.4.3 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 對於任一工作,只要先詳細分析其構成該項工作之單元,訂定其工作程序與動作種類以及所須控制之操作狀況,即可由各相關表內查出各單元所需之時間,累加之後即為該工作之正常時間,然後再給予適當之寬放,即得標準時間,以取代馬錶測時法,此即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 8.4.4 標準資料法 標準資料法則適用於第二階次或第三、四階次的工作上。階次常分為動素,動作,單元,動作等四階次。預定動作時間標準常用於動作(第二階次),而標準資料法常用於單元(第二階次)。
8.4.5 工作抽查法 工作抽查法(work sampling)是一種分散抽樣法,它是在一段較長的期間,以隨機的方式進行多次的觀測,以求得各活動所佔時間比率的技術,其結果可以有效瞭解各項作業的寬放,機器及人員的操作情形,憑以訂定生產的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