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Advertisements

人是万物之灵长,世界的主宰。 人体是造化的杰作,天地间最 美的形体。 艺术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把 人体供奉在它那神圣的殿堂中。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 國二甲 S 許舒喬 指導老師:胡瀚平.
什么是心里话? 心里话就是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向对方诉说。.
第二编 秦汉文学.
【苏轼轶闻】.
《道德经》讲授.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四年级试卷分析 千山教师进修学校 张艳玲.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大师 的 童稚活泼 亲切可爱.
疲倦寂寞多感喟 卻無法得著安慰 1.煩忙人生的時光中 微聲盼望 Fan mang ren shang de shi guang zhong
台灣傳統節日- 七夕情人節 作者:顏敏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江 雪 柳宗元.
同学们好! 希望这节课能带给你: 更 多 的 欢 乐! 更 多 的 收 获!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 宗 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
第五冊 第八課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柳宗元 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被动语态 (The Passive Voice)
女排,中国的骄傲.
五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哦主求你保守我的心我的意念 O zhu qiu ni bao shou wo de xin wo de yi nian 使我能够遵行你旨意
5、泉 水 quán.
同路人 Tong lu ren 敬拜赞美詩歌 45首.
始得西山宴游記 柳宗元 文體:山水游記 (記敘文).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
ABOUT ME By Isabela.
同 路 人 敬拜赞美詩歌 45首.
定 语 从 句 that (人/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 关 系 代 词 which(事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 A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Huo 火.
小石潭记 (游记散文) 柳宗元.
六 国 论 (北宋 苏洵) 1、作者简介: 见课下注释 补充: 号老泉, 人称“老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后人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V-ing 分词 Gerund 动名词 Present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一. Form 主 动式 被 动式 一般式 完成式
自从我认识耶稣 zi cong wo ren shi ye su
自从我认识耶稣.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古 诗 江 上 渔 者 岳阳小学 肖云珩.
最知心的朋友.
6 小 摄 影 师 宋家沟小学:杨艳飞制作.
Gè huó kuā kù hē 活动 车库 喝水 夸奖 个人.
使用矩阵表示 最小生成树算法.
Unit 3 language in use.
我叫“神舟号”.
基本句型(二) S+Vt+O+C.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2019/4/17 Men’s 100m sprint Women’s 200m medley Women’s Volleyball.
主讲教师:赵璟智 ( Emily ).
西藏 Tibet.
牺牲的爱 The Sacrificial Love
登鹳雀楼.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了解介词.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wǒ men zhī dào de zhí wù 我们知道的植物 课件制作者:灵溪一小 张军.
吴晓恽.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快乐学习, 天天进步!.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被后人称国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革新集团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为宣泄内心愤懑,柳宗元遍游永州,寄情山水,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部分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发起“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

文体 宴饮游乐(事件) 才得到(隐含情感) 地点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 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者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碑记: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描写游行见闻的文体。 杂记: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文体。 传记: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笔记: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注音: 僇人 恒惴栗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僇人     恒惴栗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不与培塿为类 颢气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与万化冥合 lù héng zhuì lì yí zhuó zhēn mǎng fén fá jī jù rèn xiā wā dié cuán cù dùn yíng liáo pǒu lǒu hào shāng zhuó tuí míng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僇,通“戮”,刑辱。 僇人:“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 是:这 恒:常常。 惴栗:忧惧不安。(惴,恐惧。栗,发抖。) 其:如果,连词。 隙:闲暇,这里指公务之暇。 施施:慢步行走的样子。 漫漫:不受拘束、漫无目的、随意 而:连词,表修饰 自从我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常常忧惧不安。如果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其:代词,我 徒:随从 穷:走到尽头 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 每日和我的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披:拨开 倾:倒出来 而:连词,表顺承 更:进而 极:至 趣:同“趋”,往,赴 到了就拨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直到喝醉。醉了就进而互相枕着躺下,躺下了就做梦。心里想到哪里,梦也就做到哪里。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觉:醒 而:连词,表顺承 以为:认为 是:这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认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一 二 思考? 作者在“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的时候,是处于怎样一种精神状态?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有什么作用? 戮人、恒惴栗、施施、漫漫、醉、卧…… 被贬谪之后的苦闷、忧惧;生活的单调乏味,消极的精神状态。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有什么作用?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异:以……为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遂:于是 缘:沿着 斫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茅茷:茂盛的茅草。 茷:草叶茂盛。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里,看见西山,才指点着它,认为它怪异。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草木树丛,烧掉茂密的茅草,直到山顶为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箕踞:古人席地而坐,两腿前伸,呈簸箕状 箕:像个簸箕一样。名词作状语 遨:游览,这里指观赏 而:表修饰 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衽席之下:形容离自己很近 我攀援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观赏风景,临近周围几个州县的土地,都在我的卧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其:指示代词,那 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 洼然,像洼地一样凹陷,溪谷低陷的样子 垤:蚁穴边的积土 攒蹙:聚集收缩 莫:代词,没有什么 那些高低不平的地势,有的像山谷一样空阔,有的像洼地一样凹陷,有的像蚁穴边的积土,有的像洞穴。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各种景物聚集收缩累积在一起,没有什么能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 白:形容词作名词,白水 际:交会. 然后:这样以后 。古今异义 培塿:小土堆。 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不与小土堆同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悠悠:渺远的样子。 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涯:边际,极限。 洋洋:广大的样子。 而:连词,表转折。 我的神思渺远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二为一,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引:拿起。 觞:酒杯。 颓然:醉倒的样子。 古今异义。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处。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摇晃就要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却还不想回去。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释:解除束缚。 万化:自然界万物 冥合:浑然一体。 然后:这之后。古今异义 向:从前。 于是:从此,从这时。古今异义。 以:来。 志:记。 此时心神凝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和万物融合为一体。从此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所以为此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思考? 西山具体有何特点?作者具体使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 此时作者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一 二 

此时作者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喜而醉,忘记形骸,与万物合一。

西山具体有何特点?作者具体使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 怪特。 险: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高: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空阔: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独特出众: 不与培塿为类。 以所见之远,视线之广,映衬西山的高耸。

他山之游 游西山 游览方式 景色 醉酒 归家 状态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随意、消沉)   他山之游 游西山 游览方式 景色 醉酒 归家 状态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随意、消沉)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积极主动) 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 西山的怪特 傾壶而醉,醉则卧,卧而梦, (内心苦闷而醉)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内心畅快而醉) 觉而起,起而归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为僇人, 恒惴栗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始得西山宴游记 文题“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始”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作用和效果是什么?

1.第一次,标题中用“始”字。 2.第二次,“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 第三次“始指异之”。 4.第四、五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1.第一次,标题中用“始”字。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写了不少游记,其中“永州八记”尤为著名。《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八记的第一篇。题目中加“始得”二字,以突出西山景色是永州风景中最特殊的,以及作者意外而又惊喜的心情。 2.第二次,“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作者本来以为凡永州的美景名胜,都游览到了,为自己所有了,还不知道有这样怪特的西山,有这样美的景物存在。这里的“未始知”作为一种铺垫,衬托和引起下文。

3. 第三次“始指异之”。 作者“望西山”,才开始感到它的奇异,与前面的“未始”呼应,“异”呼应“怪特”。点题。 4.第四、五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在全文行将结束之时,又连用两个“始”字,又反衬了前面的“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作者现在才知道往日等于没有“游”,因为没有到最好的地方。真正游山玩水可以说是从游西山才算是开始。作者也是因此心境获得变化,与万物冥合。

始得西山宴游记 题中的“始得” ,作者通过西山之游到底“得”了些什么?

作者 自余为僇人 卓尔不群,孤高傲视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西山 不为作者知 不与培塿为类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托物言志

王国维《人间词话》: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来到永州后,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曾有这样的话:食不知辛咸,洗沐盥浴,动逾岁时,一搔皮肤,尘埃满爪。生活艰难可见一斑。因为不习惯永州的潮湿与寒冷柳宗元患上了很严重的疾病,“行则膝颤,坐则髀痹”。期间年迈的老母,也因病去世使得柳宗元一直沉浸在自责与愤时的情绪当中。

元和四年的柳宗元身边发生了一些变化让他才从悲伤之中渐渐走出, 其一,好友崔敏到任永州刺史在生活上颇多照顾。 其二,身体状况大为好转。 其三,为母亲守孝三年结束,开始修建新居。永州经常有天火,柳宗元的房子多次烧毁。在三年孝期结束后,柳宗元在法华寺另建了新居。开始新的生活。 其四,他得到了在京城的朋友回信,也联系到了同时被贬的几个好友,在潜意识里认为回京之路有了一线希望。他的生活有充满了希望。

1、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 于以往。 2、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 的精神愉悦。 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第 一段为什么先写它山之游?) 1、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 于以往。 2、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 的精神愉悦。

乐与忧 作者通过西山之游,找到了自己精神和情感的 寄托,感受到了融情自然、物我合一的境界。 心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俯仰天地间” 从自然万物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像山那样思考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 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 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 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 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 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 切关注。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   (2)梦亦同趣 2、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  (2)穷回溪   (3)卧而梦   (4)始指异之   (5)穷山之高而止   (6)箕踞而遨   (7)萦青绕白   (8)故为之文以志   (9)自远而至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同“戮”,刑辱)   (2)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2、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   (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尽,走遍)   (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5)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   (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7)萦青绕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   (8)故为之文以志(名词用作动词,写作文章)   (9)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3、古今异义   (1)漫漫而游   (2)无远不到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5)颓然就醉   (6)游于是乎始

 3、古今异义   (1)漫漫而游 (古义:没有目的;今义: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2)无远不到(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凡是、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接着,表承接) (5)颓然就醉 (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倒下的样子;今义:形容破败的样子)   (6)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止   而不知其所穷   (2)梦   卧而梦   梦亦同趣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指异之   游于是乎始

 4、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寻求到尽头,引申为走遍)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寻求到尽头)   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竭,尽,引申为尽头)   (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4)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3)卧而梦   (4)觉而起,起而归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6)穷山之高而止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8)而莫得其涯   (9)而不知其所穷   (10)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4)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   (2)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   (3)卧而梦(连词,表承接)   (4)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   (6)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才)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   (8)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   (9)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   (10)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

(5)之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始指异之   (3)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5)不知日之入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7)故为之文以志 (6)为   (1)自余为僇人   (2)不与培塿为类   (3)故为之文以志

(5)之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   (2)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3)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   (5)不知日之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 (6)为   (1)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   (2)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   (3)故为之文以志(介词,为了)

5、文言句式   (1)居是州   (2)因坐法华西亭   (3)始指异之   (4)引觞满酌   (5)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5、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3)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4)(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5)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定语后置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顺承,前后两个行为之间只有时间的先后,不一定有程度的加深、范围的扩大。 递进,前后两个行为有程度的加深,或者范围的扩大,总之意义上要进一层。

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2.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4.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5.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6.觉而起,起而归; 7.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