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數值模擬研究登陸颱風之眼牆發展 Wu, C.-C., H.-J. Cheng, Y. Wang, and K.-H. Chou, 2009: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yewall evolution in   a landfalling typho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酒店绩效考核攻略 一 业务流程再造 管理环节突破 利润急速倍增 专为您企业量身裁衣服务 突破导师 : 周忠亭副教授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 中心特聘餐饮讲师 北洋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北大时代光华高级讲师 中国十大餐饮管理讲师 中华酒店管理专家教授 教育部首批中国餐饮经理人 师资成员.
Advertisements

彰化縣和美鎮 和仁國民小學 本土語言教育暨 台灣母語日訪視 簡 報. 一. 學校概況 校地面積 校地面積廣達三公頃 學生活動空間寬廣!
2007 年 6 月 楚雄师范学院计科系 离 散 数 学 第三章 逻辑代数 ( 上 ) 命题演算.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行政部 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 一方面通过招聘管理、劳动合同管理、 入离职管理等,确保各项人事管理工作 的合法性、规范性.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加强 企业文化的贯彻和渗透,提升员工的凝 聚力和归属感,提升员工的敬业度。
105 年國中教育會考 試場規則及學校規範 考試時考生必須攜帶准考證準時 入場,對號入座。 第一條 (1)
配樂:夢的序曲 ( 鋼琴 ) 雁蕩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湯,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始於 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雁蕩山來晚了一步,未能在 “ 五岳 ” 中占得一席之地。 沒有金碧輝煌的涂飾,村野之山的雁蕩倒因此多了份瀟灑風神。
1. 法律學系助教群: 大學部助教 徐碧霜 行政助教 葉靜芳 研究所助教 阮博謙 台中 法政學院 1. 台北 法商學院 民國 50 年 中興大學合併法商學院法律系 民國 89 年 法商學院改制為台北大學.
第一节 职业基础知识 第二节 社会需要剖析 第三节 用人单位认知
第三章 人力資源規劃 授課教師: 人力資源管理:以合作觀點創造價值 3/e.簡建忠著.前程文化 出版.
基础医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运气、发病与治疗 姓名:薛 辉 学号: 导师:王庆其.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量化vs質性研究分析 量化vs質性研究分析 報告人:王秀民.
與櫻花有約 櫻花開放時間 櫻花前線 賞花便當 京都機場(附近) 夜櫻 哲學之道.
劳动关系法务-实操篇 规章制度修审与员工手册撰写.
《疯 娘》 --100个人看后99个人会落泪的故事 图文:网络
簡報大綱 前言 為何會有異質採購最低標 異質採購最低標法令規定 各種決標方式之履約成果分析.
唐宋傳奇、筆記小品和史書、論著中的寓言 中碩二 吳佳樺.
兒童期 7 青春期 兩性圓舞曲 乘客:七年級同學 司機:張立杰老師.
 反思与重构 马广水 2011年7月.
2015届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介绍.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美洲集团散拼项目分享 李维迪.
星星知我心 談古話今….. ……..觀星望斗 主講人: 陽光青春美少男.
反垃圾掩埋場相關報告 組長:文煊 組員:鄭侃文 李浩暐 胡育睿 李瑞耘 朱祐賢 林承宇.
基于“北语模课”平台的 课程设计与实施.
"性"不"性"由你 性別平等之探討 北屯國小 張文陵.
組員: 洪暐翔、 賴峻毅 侯家豪、 賴琦穎 指導老師: 王惠鈴 老師
角膜塑形镜.
2012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汇报人:勾长明.
执行《劳动合同法》中 应当注意的十大问题.
組長:呂淑君 組員:邱采王亭 吳仁傑 池姿霖 楊佩慈
節日狂歡轟炸耳仔.
思考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台中市不動產經紀人職業工會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 複訓班
因太阳辐射强,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形成高温 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大開眼界──利用彈簧探討颱風眼形狀的秘密
颶風Guillermo(1997)之潛熱反演與其對於強度及結構之影響 第一部分-觀測與反演方案
災害性天氣之探究─ 颱風 文賢國小 李同立老師.
尋找EBM心得分享 資料整理: 報告者:.
Potential Vorticity Diagnosis of a Simulated Hurricane
Ch2 混合與對流 (Mixing and Convection)
IMPROVE-2 期間內於Oregon 海岸山脈 & Cascades的對流動力及地形修改
性騷擾之調查與防治 主講人:龜山分局 家防官 劉淑卿.
贈與契約.
國三地理科說明 南山中學10001學校日 地理科教師 林皓芸 分機192.
2.3 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回转体截切的基本形式 截平面 截平面 截交线 截交线.
3-1大氣的組成和結構 3-2天氣的變化 天氣的舞台.
挑戰C++程式語言 ──第8章 進一步談字元與字串
從一個中尺度對流系統中引起的 Nari颱風的產生
高山草原生態系 分布於臺灣3000公尺以上高山,如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 分為玉山箭竹草原,高山芒草原及兩者混生林三種
指導教官:蔡勝耀 組員姓名:張凱閔 黃培華 李富楷 楊哲愷 林鈺翔
島嶼地形對颱風路徑偏折之影響 Huang, Y.-H., C.-C. Wu and Y. Wang 2011: The
納莉(2001)颱風之數值模擬研究 A Modeling Study of Typhoon Nari (2001)
Concentric Eyewall Formation in Typhoon Sinlaku (2008)
98年度兒童課後照顧學程 修課名單確認暨課程說明會 2009/09/15(二) 08:40~09:20.
Yang, M.-J., D.-L. Zhang, X.-D. Tang, and Y. Zhang, J. Geophys. Res.
第六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在工程实际中,由于机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仅用三视图往往不能完整、清楚、简便地表达出机件的结构和形状。为此,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还规定了机件表达的其他方法。 本章将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常用表达方法,并讨论怎样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恰当地选用这些表达方法。
報告組別:第三組 報告組員:亷千儀 吳佩蓁 陳郁文 李芷亭 林詩倩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利用數值模擬研究登陸颱風之眼牆發展 Wu, C.-C., H.-J. Cheng, Y. Wang, and K.-H. Chou, 2009: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yewall evolution in   a landfalling typhoon.
颶風Rita(2005)次眼牆之形成及雨帶中對流所生成之位渦
The Center of Nari Typhoon on Land (dBZ & wind vector)
Monsoonal influence on Typhoon Morakot (2009). Part II: Numerical study. Liang, J., L. Wu*, X. Ge, and C.-C. Wu, 2011: Monsoonal influence on Typhoon   Morakot.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在陽明任教已21年 總是帶給大家隨和的印象 受傷前的吳老師
The Effect of Internally Generated Inner-Core Asymmetries on Tropical Cyclone Potential Intensity 陳登舜 Reference : Yang Bo, Yuqing Wang, and Bin Wang,2007:The.
準理想中尺度對流系統中的動量傳輸 Mahoney, K. M., G. M. Lackmann, and M. D. Parker, 2009: The role of momentum transport in the motion of a quasi-idealized mesoscale convective.
轉動實驗(I):轉動慣量 誰是誰?m, r, I 角加速度α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利用數值模擬研究登陸颱風之眼牆發展 Wu, C.-C., H.-J. Cheng, Y. Wang, and K.-H. Chou, 2009: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yewall evolution in   a landfalling typhoon. Mon. Wea. Rev., 137, 21–40.

個案簡介-瑞伯颱風(Zeb, 1998) 該颱風襲擊呂宋島時,其眼牆在登陸前先是收縮然後在登陸後崩解、減弱,當它重新回到洋面上時,另一個較大的眼牆出現 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 米勒(2003)登陸呂宋島 颶風Wilma(2005)登陸猶加敦半島 這眼牆替換與傳統的眼牆替換過程不同 但這種現象並沒有被詳細探討過 當颱風遇上的地形水平尺度與內核尺度差不多時,就會發生類似的現象

前人研究 Brand & Blelloch(1973)為第一篇關於菲律賓島嶼對颱風的影響的研究,指出地表摩擦、水汽、熱通量的減少是造成颱風路徑、強度、風眼大小、颱風大小改變的主因 熱帶氣旋的增強通常伴隨著眼牆的收縮(Sharpiro & Willoughby 1982; Schubert & Hack 1982) 同心圓眼牆出現時,外眼牆的增強會導致內眼牆的減弱,隨後出現眼牆替換現象(Willoughby et al. 1982; Willoughby 1990; Black and Willoughby 1992; Willoughby and Black 1996) 近期的研究指出正壓不穩定會造成多邊形眼牆以及眼牆內中尺度渦旋的生成以及非對稱的混合作用(Schubert et al. 1999; Reasor et al. 2000) 針對登陸颱風有許多研究,但多半都是針對臺灣地形的影響 B&B為第一個研究菲律賓群島對颱風的影響 本篇是延續Wu的研究 正壓不穩定->水平風切

前人研究 風眼、眼牆間的非對稱渦度混合,進而會導致中心氣壓的降低(Schubert et al. 1999; Kossin & Eastin 2001; Kossin & Schubert 2001) 不對稱/平均渦旋間的交互作用會造成VRWs,其與平均流場的交互作用會使得颱風渦旋增強(Montgomery & Kallenbach 1997; Montgomery & Enagonio 1998) 上述交互作用所造成的亂流擴散也會限制颱風的最大強度(Wu & Braun 2004; Yang et al. 2007) 本研究延續Wu et al.(2003a)針對呂宋島地形對瑞伯颱風眼牆發展的影響

研究目的 研究地形、地表、海洋對瑞伯颱風眼牆展的影響 研究眼牆形成之動力過程以及與登陸颱風的強度變化

模式設定 採用四層巢狀網格的非靜力MM5模式 垂直座標為23層的σ座標 初始、邊界條件:ECMWF Terrain of D03 採用四層巢狀網格的非靜力MM5模式 垂直座標為23層的σ座標 初始、邊界條件:ECMWF 初始渦旋之植入: Wu et al.(2002) Domain 1 2 3 4 PBL Blackdar MP Reisner Cu Betts-Miller N/A Domain 1 2 3 4 水平網格間距(公里) 54 18 6 格點數 95*109 142*139 226*178 487*409 積分時間 0-72hr 4-72hr 12-72hr Bogus: Rankine Vortex bogusing,前文中有讓他spin-up到強度與JTWC類似之後再放回去觀測位置

實驗設計 為了研究維持位渦環的物理機制,作者進行了以下幾個測試: Name 呂宋島地形 濕過程 地表熱通量 地表摩擦 CTL Real Yes NLT Flat SEA Ocean DFL NO DRY NHF FL 0-72 hr 為了節省計算資源,僅前三者模擬0-72hr,後四種僅模擬54-72hr(來自CTL 54h之資料) DFL-Dry & Frictionless (No PBL, No MP) DRY-Dry (No MP) NHF-No Heat Flux FL- No PBL 由於修改了這些設定其實可能跟CTL的初始、邊界條件牴觸,雖然影響不大,故要小心解釋結果 54-72 hr (CTL 0-54)

模擬結果 登陸 離開 三個模擬一開始偏北(24hr)後來偏東(48hr) NLT的MSLP較接近CWB,一開始CTL、NLT都ok,從MSLP,SEA跟其他比較可看出海面通量影響甚鉅 CTL與NLT的比較也顯示地形之破壞作用 有地形的存在會導致登陸後眼牆外對流較早被激發 登陸 離開

模擬結果-方位角平均切線風@925hPa CTL NLT SEA NLT舊眼牆消散現象類似於CTL,但是他的新眼牆半徑較小 新眼牆的生成與外雨帶有關,地形有助於外雨帶的對流發展,使CTL新眼牆形成較快(後面會看到)

模擬結果 - CTL vs. NLT NLT CTL Radar Reflectivity @ σ=0.91 地形造成收縮以及增強的現象 大概在52hr重新形成新眼牆 模擬結果 - CTL vs. NLT Radar Reflectivity @ σ=0.91

θe 模擬結果 - CTL SLHF SSHF 地表潛熱通量(SLHF)、地表可感熱通量(SSHF) Luzon的山加速了原眼牆的消散,並促使新眼牆生成 模擬結果 - CTL 地表潛熱通量(SLHF)、地表可感熱通量(SSHF)

位渦分析

位渦分析 採用Ertel‘s PV 配合: Exner function 靜力方程 球面座標 忽略垂直速度的水平梯度

θe 模擬結果- CTL vs. NLT PV @ 875hPa 地表摩擦以及減少的地面可感熱通量、潛熱通量都會致使陸地上眼牆位渦結構的破壞 CTL在登陸前中心也有出現高pv,登陸後先減弱的是對流造成的PV環 當新眼牆形成(在海上)時,出現多邊形眼牆,以及波狀結構 模擬結果- CTL vs. NLT PV @ 875hPa

位渦收支分析 水平、垂直平流 非絕熱加熱 摩擦 包含輻射、潛熱增溫作用

非絕熱加熱貢獻主要在眼牆外產生高PV(尤其是在低層) 位渦收支分析 PV Budget Analysis @ 700hPa T=38h

非絕熱加熱為在低對流層中產生高PV的主要貢獻 位渦收支分析 PV Budget Analysis @ 925hPa T=54h

敏感度測試

敏感度實驗 T=55h T=60h T=66h T=72h DFL(無濕過程,無地表熱通量,無摩擦) PV σ=0.875 中心的高位渦移向邊緣內側,並與其他PV Patch一起氣旋式移動,在9hr時消失 壓力變化為962-971 hPa 敏感度實驗 DFL(無濕過程,無地表熱通量,無摩擦) PV σ=0.875

敏感度實驗 T=55h T=60h T=66h T=72h DRY(無濕過程, 有地表熱通量,有摩擦) PV σ=0.875 快速消散 壓力變化為962-991 hPa 小結:少了凝結潛熱釋放,則眼牆無法維持,而PBL的摩擦是主要的pv sink,會加強混合 敏感度實驗 DRY(無濕過程, 有地表熱通量,有摩擦) PV σ=0.875

敏感度實驗 T=55h T=60h T=66h T=72h NHF(有濕過程,無地表熱通量,有摩擦) PV σ=0.875 有了潛熱,位渦環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中心位渦同樣有繞行現象 拿掉了Sfc. Heat flux後,雖然有潛熱,但是來自海面的貢獻不如CTL那麼多,故非絕熱加熱仍然比CTL的小 此時非絕熱加熱作用主要與自低對流層中大尺度水汽輻合的水汽供應有關 壓力變化為962-973hPa 敏感度實驗 NHF(有濕過程,無地表熱通量,有摩擦) PV σ=0.875

敏感度實驗 T=55h T=60h T=66h T=72h FL(有濕過程,無地表熱通量,無摩擦) PV σ=0.875 沒有摩擦耗散,強度較強 與CTL相比,摩擦效應會讓環狀的眼牆位渦變窄,摩擦對眼牆的低層輻合有影響(摩擦扮演著抽拉作用的角色) 壓力變化為962-952hPa 區段小結:摩擦、潛熱都是重要影響。沒有水汽或是沒有地表熱通量時,就會有單極結構出現 敏感度實驗 FL(有濕過程,無地表熱通量,無摩擦) PV σ=0.875

結論 瑞伯颱風眼牆之替換過程與一般雙眼牆颱風的眼牆替換過程不同 地面摩擦會造成向內的位渦混合,以及藉由拉伸作用使環狀位渦變窄 非絕熱加熱作用是位渦來源,會使環狀位渦增強 內眼牆消散是由於登陸後地表水汽通量、熱通量的減少(而非因外眼牆造成的截斷效應) 外眼牆是由外雨帶增強而來,呂宋島的地形也有激發對流之作用(也有加速內眼牆消散) 若位渦生成率大於平流率,那麼位渦環就可以維持

結論(續) 本研究結果顯示來自地表的可感熱、潛熱對登陸颱風的眼牆、強度發展影響甚鉅 未來可以對以下幾點作進一步的探討: 摩擦、地形、潛熱及可感熱間的交互作用為何? 這些因素對眼牆發展的重要性何在? 什麼因素決定了軸對稱化過程? 眼牆發展是個很複雜的過程

THE END

PV-Weighted vs. MSLP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