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 :課程發展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機制 主講人:臺北市立明倫高中 教務主任王文珠
大綱 1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 課程發展委員會工作內涵與運作機制 2 3 學校課程發展之步驟與流程 課程分版運作 4 議題融入教學課程之模式 5 課程評鑑 6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定位 模式一 校務會議 各種委員會 課程發展委員會 教務會議 行政會議 各科教學研究會 各工作小組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定位 模式二 校務會議 各種委員會 教務會議 行政會議 課程發展委員會 各科教學研究會 各工作小組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定位 模式三 校務會議 各種委員會 教務會議 行政會議 課程發展委員會 各科教學研究會 各工作小組
教務運作機制基本原則 發揮課程領導專業 加強現有師資結構分析說明 定期開會並納入學校行事曆 課程規劃須以三個學年度作規劃,學年度開學前將課程計畫送所屬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備查 學分數之開設須配合畢業條件-非升學科目八類至少修習8學分 規劃教師增能計畫-觀念釐清、學校課程願景、教材編選、教學策略與評量素養等向度 建立資訊網
課發會組織成員 依據課綱的規範,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成員應包括 ■學校行政人員代表 ■各年級教師代表 ■各科教師代表-(至少2分之一) ■家長代表 ■社區代表 ■ 依實際需要由學生代表或學者專家擔任諮詢委員
課程發展委員會各科教師代表產生模式一覽表 課發會組織成員 課程發展委員會各科教師代表產生模式一覽表 模式 產生方式 優點 缺點 甲 每一科均產生一名代表 強調各科專業性 重視課程間的平等 代表人數多,運作需要具技巧 小科教師代表與大科教師代表數,不符合實際教師數的比例原則 乙 以教學研究會為群組產生科代表 代表人數可受到一定的限制 可強化跨領域科目之整合 委員會對未產生代表之科目要施以專業評估較不易 丙 每一科均產生一名代表,唯依各科人數之多寡,達一定人數之科目則增加代表人數 兼顧教師比例 代表人數眾多,運作需要具技巧 科與科之間容易形成不平等感
課發會組織分工 組織分工 方式 交課發會討論 核心小組 草擬方案 組織分工 課程發展委員會 執行秘書 召集人 行政組 課程規劃組 課務規劃組 課程評鑑組 教科書審議組 教師進修規劃組 其他任務編組 交課發會討論 草擬方案
課發會運作重要事項 課程發展委員會 訂定設置要點 審定學校課程計畫 規劃學校必選修課程 選修科目之學分以各學期規定選修學分數1.5倍為原則 推動課程評鑑 定期程推動無固定班級授課制 擬訂自編教科用書審查作業方式,審查全學期全學年使用之自編教科用書 分版教學的規劃
課程發展委員會97-98建議工作期程表 年 月份 工 作 內 容 98 99 一 ︱ 八 工 作 內 容 98 一 ︱ 八 1.建立學校共同之發展遠景、學校本位課程與課綱內涵之宣導 2.參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辦理之各項宣導研習 3.草擬規劃學校課程與學分數 4.草擬學校課程評鑑規準與流程 5.草擬各科教師自編教科用書之審查標準及流程 6.草擬學校分版教學實施方式與配套措施 7.草擬校本位選修課程計畫 九 十 二 1.議決學校必選修科目與學分數 2.議決學校課程評鑑規準與流程 3.議決學校選修科目開設方式與配套措施 4.議決分版教學實施方式與配套措施 3.議決教師自編教科用書審查之標準及流程 99 1.議決99年課程實施相關配套事宜 2.議決學校99學年度入學新生三年學校課程規劃 六 1.審查99學年度自編教科用書 2.審議學校總體課程計畫 3.進行課程實施前之準備工作 4.審議學生選課作業之規劃
學校課程發展之步驟流程圖 課程評鑑 課程研究 課程規劃 課程設計 課程發展 課程實施
學校本位課程計畫之步驟與流程 外在環境 時代需求 考試制度 夥伴關係 社區資源 現行課程 內在環境 學生素質 師資條件 家長期待 學習環境 學校願景與課程目標(各年級之階段性目標) 外在環境 時代需求 考試制度 夥伴關係 社區資源 現行課程 內在環境 學生素質 師資條件 家長期待 學習環境 行政資源 由各校「教育現況」尋找學校本位課程之素材 規劃領域課程節數選修課程 學校重大行事 綜合活動實施方案 由素材建構本位課程之架構
學校本位課程計畫之步驟與流程 由本位課程架構 依各領域階段性目標發展領域內之本位課程 構思學校綜合活動學校特色活動所扮演之角色 發展實質內涵 撰寫課程計畫
課程分版運作 高一 高二 高三 基礎課程 AB教材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科目及學分數表之說明: 為因應學生性向、生涯發展取向之差異,數學、英文、基礎物理三科教材自高二起分為A、B兩版,提供不同深度、廣度、與學習速度的課程,且A版教材包含於B版教材。 高一 高二 高三 基礎課程 AB教材
高中課程的『分版』概念 教材分版年級:高二起 科目:英文.數學.基礎物理 分版方式:A版包含於B版 B版 A版
分版教學的大考方式
課程分版運作 2.不同類組 不同版本 1.高二不分組 2.以2- 3班為 群組跑班 3.可選單科 或三科 1.先分社會及自然組 A分版分班 B群組跑班 C同班分組 D同校同版 特殊除外 1.選定類組 2.不同類組 不同版本 1.高二不分組 2.以2- 3班為 群組跑班 3.可選單科 或三科 1.先分社會及自然組 2.同類組 再進行 分組分 版 1.依學生程 度決定同 一版本 2.特殊班級 或學生採 不同版本
重要議題融入教學 生涯發展 生命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法治教育 人權教育 海洋教育 環保教育 永續發展 多元文化 消費者保護教育 加強品德教育
重要議題融入課程之模式 1 2 3 主題模式 (1)主題週或 主題月 (2)專欄文章 (3)議題步道 (4)活動競賽 融入正式課程 講座模式 (1)週會或其他時間 (2)舉行研習營或體驗營 轉化原則 創新化原則 系統化原則 分工化原則
學校層級課程評鑑流程 課程發展委員會 訂定學校課程評鑑實施計畫 成立課程評鑑小組 訂定評鑑指標並溝通研討具體評鑑實施方式 依計畫進行評鑑 課程評鑑小組提出評鑑結果 評鑑檢討會議、提出改進方案 執行改進工作 追蹤評鑑 (追蹤解決策略落實情形)
學校課程自我評鑑流程示例 課程發展委員會 課程自我評鑑小組依計畫進行評鑑 課程自我評鑑小組提出評鑑結果 追蹤評鑑(追蹤解決策略落實情形) 1.訂定學校課程自我評鑑實施計畫 2.成立學校課程自我評鑑小組 課程自我評鑑小組依計畫進行評鑑 課程自我評鑑小組提出評鑑結果 評鑑檢討會議、提出改進方案 (向課程發展委員會提出報告) 追蹤評鑑(追蹤解決策略落實情形) 理解特色與成 效,再求精進 彙整建議事項,向 教育主管單位反應 研討改進方案, 付諸實施
評鑑項目 行政支援與 資源整合 專業發展 課程規劃 成效評估 課程實施
評鑑參考示例 1.由學科教師自行檢 核並留存,作為改進教學計畫之依據 2.課程結束前三週完成 學校課程檢核 課程發展委員擔任評鑑人員 教師自我檢核 課程計畫檢核 學校課程檢核 1.由學科教師自行檢 核並留存,作為改進教學計畫之依據 2.課程結束前三週完成 1.學科召集人擔任評鑑人員 2.學期結束前二 週完成 課程發展委員擔任評鑑人員 2.學期結束前一週完成
結語 宣導先於規劃 非正式溝通先於會場表決 期程進度先於學分規劃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