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綠色思潮 -- 事業生態學 (Business Ecolog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撰寫與分析 國際及兩岸事務暨研究發展處 時 間:2015年11月4日 報 告 人:曾俊堯 博士
Advertisements

Entrepreneurship 创业管理 创业经营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汤石章 创业管理.
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碩士班 + 生態旅遊碩士班
鄭先祐(Ayo) 國立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鄭先祐 (Ayo) 生態主張者: Ayo 工作室
鄭先祐 ( 新莊社大校長) 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 人文社會學院 院長
人力資源管理新思維 中台科技大學 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
Lenet Yehyeon Group.
克拉玛依教师培训· 北京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研究
英國大學選擇與申請 主講人:陳駿 〈英國太空物理學士及碩士〉.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OECD組織介紹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基礎生態學 TIP 生活科學的 整合與訓練 生態保育、社會、文明.
“Internet+” Business Innovation
第七課 國際人力資源策略管理.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 留学项目专场讲座 昆明理工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国留学服务部.
中美清洁能源中心清洁煤联盟知识产权负责人 Director of the CERC-ACTC IP Group
績效管理: 引介「平衡計分卡」之理念 (Balanced Scorecard)
战略管理.
“一带一路”下的绿色思维 Think in green under “Belt & Road” Initiative
管 理 学 韩 震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第1学期.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TIE2010: Inspiration from Best Practices
第二章 生態學的背景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y
鄭先祐 (Ayo) 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生態旅遊研究所 教授 兼所長
Content 目录 中学生领导力项目简介 Introduction 往届内容 Previous Convention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ogistics 物流 昭安國際物流園區 總經理 曾玉勤.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
SAGE High Ranking Journals:
INNOVATION FOR CHINA’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为推动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而创新
1 Maturity Mechanics and Model Elements成熟度机理和模型的元素
乐景彭 Le Jingpeng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Vice Director Shanghai Economic Commission
方便无限,精彩尽现 SAGE学术期刊及 科研成果辅助
Maturity Mechanics and Model for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机理 及其模型 贾广社.
綠色環保 製商整合概論.
每一個人都有三種年齡 實際年齡 生理年齡 心識年齡
中国能源与温室气体管理项目 China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necting Education and Career through Learning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主任) 環境生態碩士班 + 生態旅遊碩士班
第一章 組織行為概論.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国际商务导论”课程教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王艳艳 2013年8月.
战略营销管理 课前辅导.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the Enterprise System
Conflict Management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鄭先祐(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Georgia Tech Summer Program
自我介紹 李易如 小c 桃園人 交大運管系 聽音樂、慢跑、旅遊 黃家耀老師lab.
Chap. 12 可持續力 (Sustainability)
委外暨合約管理研究中心 RCOCM Research Center of Outsourcing & Contract Management
人類生態學 (Human Ecology) : 禁漏原則、事業(工業)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
國立臺南大學 鄭先祐 (Ayo)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人類生態學 (Human Ecology) : 從保育生物學的禁漏原則,到事業生態學
教材撰寫者:鄭先祐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研究所 + 生態旅遊研究所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保育 鄭先祐(Ayo) 國立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環境生態研究所 教授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環境生態碩士班 + 生態旅遊碩士班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環境生態碩士班 + 生態旅遊碩士班
「生態主張」的實現:以水資源保育起頭 -- 從壩道vs. 保育之道談起
│生物科技學系│環境與能源學系│環境生態研究所│生態旅遊研究所│
作业 请您用星级模式评估您自己公司的一致性状况。 您的公司与它的战略执行一致吗?.
2052 Jorgen Randers (2012) 下個40年的全球生態、經濟與人類生活總預測
上海杨浦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Yangpu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GROUP) Co.,Ltd.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Chap. 4 倫理學與經濟學 Ethics and Economics
TIP 基礎生態學 生態保育、社會、文明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學院 院長
作者:Gillan Chi-Lun Huang (黃寄倫):
CAI-Asia China, CATNet-Asi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世紀的綠色思潮 -- 事業生態學 (Business Ecology) 鄭先祐 (Ayo) 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http://mail.nutn.edu.tw/~hycheng

共識 與 爭議 但是 雖然我們有共識: 社會要「改造」成什麼? 我們的社會須要改造。 社會要如何的「改造」? 以何種狀態「永續」? 要如何達到「永續」? 如何才是「生態環保」? 如何達到「經濟發展」? 卻是存在著極大的「爭議」。 雖然我們有共識: 我們的社會須要改造。 我們的社會須要永續的經營或發展。 我們的社會須要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 綠色思潮與台灣文明發展

智慧、資源與未來 Business Ecology 2004

於有限的資源上,享有文明的生活,這是件很困難的事! 人類如何適應? 生物文化 (Bio-culture) 於有限的資源上,享有文明的生活,這是件很困難的事! 這需要智慧與科技! 這更需要生活習性與價值觀(文化)的變遷! Business Ecology 2004

水深?危險? 可以游泳嗎? To be ? or not to be? Business Ecology 2004

Business Ecology 2004

目錄 前言:bio-culture (生物-文化) 「綠色思潮」的學術淵源 生態學(Ecology) vs. 經濟學 (Economics) 事業(工業) 生態學 歷史演變 (pre-1970, 1970-90, post-1990) 工業生態學 (Industrial Ecology) 事業生態學 (Business Ecology) 結語: Business Ecology 2004

1 「綠色思潮」的學術淵源 現代生態學(ecology)的興起 「人類生態學」的興起 綠色思潮與基進生態學 Business Ecology 2004

現代生態學的興起 1866 Haeckel, Ernst : 第一個使用 ecology 字源取自 eco-nomics (household + management) eco-logy (the study of household) the economy of nautre (自然的經濟)。 1893 J. S. Burdon-Sanderson: 將 Ecology 成為「生物學」中三大部之一。 ecology, physiology and morphology 生態學 => philosophy of living nature. 1910s Adam (1917) & Elton (1927) → animal ecologists 生態學= scientific natural history (Elton, 1927) 1930-50s,理論基礎 1960s ,Ecology 才逐漸被認為是重要的「科學」。 Business Ecology 2004

「人類生態學」的興起 1914,英國生態學會第一次夏季大會中,「生態學」已經被認為是包含「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並呼籲應將「人類生態學」之理念廣泛傳至從小學至大學各級教育內容中。 1920s-1930s,「人類生態學」興起並迅速擴展領域。 於1930s -1940s,於「人類生態學」迅速擴展的影響下,「社會生態學」(Social ecology)和「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因應而生,進一步將生態學帶入政治、社會和文化的領域。 Business Ecology 2004

各自發展,多元多樣 於1950年代以後,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地理學、生物學、醫學、公共衛生學,等等,都各自發展屬於自己領域的「人類生態學」。 於1970 -1980年代, 「生態影響評估學」(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社會影響評估學」(Soci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 「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 「復育生態學」(Restoration Ecology)。 Business Ecology 2004

綠色思潮與基進生態學 於1980年代以後,學術界 社會界 「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 「心靈生態學」(Spiritual ecology)、 「基進生態學」(Radical ecology) 社會界 「綠色政治」(Green politics)、 「生態中心倫理」(Ecocentric ethics)、 「生態女性主義」(Ecofeminism) 這些可泛稱為「綠色思潮」(Green thoughts),或是「綠色運動」(Green movements)。於學術領域,或可統稱為「基進生態學」(Merchant, 1992)。 Business Ecology 2004

生態學 與 經濟學 Eco-logy and Eco-nomics 2 生態學 與 經濟學 Eco-logy and Eco-nomics 都是Eco之學。 Eco + logy = 生活科學 Eco + nomics = 生活的經營管理。 生態學是「自然的經濟」。 什麼才是真正的「經濟」? Business Ecology 2004

生態學 與 經濟學 圖 8. 海灣區的經濟活動。左半部是傳統生態學的研究領域,右半部是傳統經濟學的課題。海灣區對人類的實際價值至少是此區生產的魚獲量價值的10倍。 Business Ecology 2004

能源 能量轉換 能量享用 化石燃料 科技系統 世界經濟 農林漁牧生態系 太陽能 自然生態系 圖 2 人類的能源支持體系。由人工和農業生態系來的能量,貨幣流通大致配合能量的循流;但是從自然態系而來的能量,並無貨幣配合。紅色線表示能量的循流;淡藍色線表示貨幣之流通。 能源 能量轉換 能量享用 化石燃料 科技系統 世界經濟 農林漁牧生態系 太陽能 自然生態系 Business Ecology 2004

圖3. 經濟的狹窄觀點和寬廣觀點。傳統經濟學理是立基於狹窄觀點,新寬廣觀點認識到自然生態環境對經濟活動所提供的價值。基本內容摘譯自:Young(1992),p.10,Figure 1.4。 Business Ecology 2004

《3E處方》 落實於現行的經濟体制,經濟學者(Young, 1992)所提出的《3E處方》 生態保全 (Ecological integrity):生態環境的自然功能必要保全。 經濟效率 (Economic efficiency):外溢成本內化後的經濟效率。 公平(Equity):維護「同世代」和「跨世代」的公平。 Business Ecology 2004

目錄 前言:bio-culture (生物-文化) 「綠色思潮」的學術淵源 生態學(Ecology) vs. 經濟學 (Economics) 事業(工業) 生態學 歷史演變 (pre-1970, 1970-90, post-1990) 工業生態學 (Industrial Ecology) 事業生態學 (Business Ecology) 結語: Business Ecology 2004

歷史的演變 Fig.1.2 Four organizational models: Changing relationships among busines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摘取自:Abe, J. M., P. E. Dempsey, and D. A. Bassett (1998) Business Ecology, giving your organization the natural edge. Butterworth-Heinemann. Business Ecology 2004

歷史的演變 污染者付費 輸出的管制 Fig.1.2 Four organizational models: Changing relationships among busines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Business Ecology 2004

歷史的演變 生產效率的提昇 輸入的管理 Fig.1.2 Four organizational models: Changing relationships among busines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Business Ecology 2004

Post-1990 圖 1. 生產系統管理必要回歸原點(向後轉)。 歷史的演變 Odum, E. P. (1997) Ecology: A bridge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Sinauer Associates, Inc. Business Ecology 2004

Industrial ecology (工業生態學)(I) Emerge in the 1970s 工業生態學 (Industrial-ecology) : 生態學引入工業政策 (industrial policy) / 日本 國際貿易與工業部 (Watanabe, C., 1972) in the 1980s 工業生態學:社會政策研究 (比利時的經濟) (Billen, G. et al.,1983) Frosch, R. & N. Gallopoulos (1989) Scientific American, 1989(September):142-55. Restructuring of industry in the form of an ecosystem with materials flowing through a myriad of interconnected production processes. 生態工業園區 (綠色工業園區) Business Ecology 2004

Industrial ecology (工業生態學)(II)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since 1997) 生態效率 (eco-efficiency) 工業區的規劃 (Grant, J.,1997) 建立新事業:綠色聯盟 (Green alliances) (Hartman, C. L. and E. R. Stafford,1997) 於快速變遷的市場,建立可塑的企業 (flexible organizations) (Volberda, H. W..1997) 城市的永續性 (Newman, P. W. G., 1999) 方法:透過商業與科學的整合,擴展生態學與經濟學 (Krehbiel, T. C. R. F. Gorman, O. H. Erekson, O. L. Loucks, and P. C. Johnson, 1999) In the 2000s Ayres, R. U. & I. W. Ayres (eds) (2002) A handbook of industrial ecology.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Business Ecology 2004

Industrial ecology (工業生態學)(III) 學術界 NTNU in Trondheim (Norway) Industrial ecology, a degree program at both the undergraduate and Ph.D. research levels. Initiated a degree program in 2001 Yale University (USA),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Troyes (France) The Mount Royal College in Alberta (Canada) Business Ecology 2004

Green Alliances(綠色聯盟) : Building new business with environmental groups Green alliances, partnerships between businesses and environmental groups, can b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with market goals. Market-based environmentalism (MBE) (基於市場的環境主義) 譬如: McDonald’s restaura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Bristol-Myers Squibb an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cology 2004

Green Alliances(綠色聯盟) Foron and Greenpeace Green Alliances(綠色聯盟) 德國公司 Foron , 60-year-old technology 重新恢復商機 與Greenpeace 合作,將1930’s technology 包裝上 Greenfreeze, an ozone-safe hydrocarbon. Greenpeace, at the same time, successfully improved the soundness of a once ecologically-hazardous industry. Business Ecology 2004

Making Market-based environmentalism (MBE) work for your firm 建立一個「對環境負責」的公司文化 整個機構逐漸落實3R(reducing, reusing and recycling)的環境價值 營造來自上層(主管)的支持系統 落實全公司的環境教育課程 鼓勵員工的green teams志工,找出公司內部的生態(環境) 問題和建議改善的內容。 獎勵成功的cost-saving ecological ideas and programmes. 進行內部環境的公聽會(座談會) 發行環境政策聲明 Business Ecology 2004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TQM (整體品質經營) , translates into a ‘pollution prevention’ as opposed to a ‘pollution clean-up’ strategy. Environmental deficiencies involves improving processes and design, reevaluating suppliers and benchmarking performance. 整體品質的考量 It is a win-win solution (雙贏之道). Business Ecology 2004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Systems Values (1) 整個體系的一般情況 (10) Ethics and Equity (9) Risk assessment (3) 體系的封閉性(下降外部性) (11) Stakeholder interests (2) 體系的回復能力 (5) 外部性的量化 (4) 體系與自然的完整性 (7) valuation (6) 規模和科技 (8) Measuring and adapting (12) Information, Dialog and expectation (14) Globalization of commerce (13) Auditing and Reporting Fig. 1.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systems, values, and processes Processes Business Ecology 2004

3 事業 生態學 Abe, J. M., P. E. Dempsey, and D. A. Bassett (1998) Business Ecology, giving your organization the natural edge. Butterworth-Heinemann. Business Ecology 2004

Business Ecology (事業生態學) 資訊 人與其他機構 貨幣 產品 空氣 水 能量 物質 食物 新世紀 post-2000 Business Ecology 2004

The seven seeds of Business Ecology (事業生態學) Create a values-based organization (基於價值) Adapt and thrive (適應與發展) Use a new language for success (新語言) Develop vital flows and relationships (整合與互動) Merge Art and Science (藝術與科學的合併) Learn from natural systems (對環境友善) Put community back in Business (社區友善的價值) Business Ecology 2004

Organizational values, like DNA 1. Create a values-based organization 2. Adapt and thrive 7. Put community back in business 3. Use a new language for success 6. Learn from natural systems 4. Develop vital flows and relationships 5. Merge Art and Science Fig. 6.1 Is your organization aligned with its values? Business Ecology 2004

智價革命 「智價革命」是全面智慧(包含學術、研究、科技、教育與文化)的提昇,特別是長期被疏忽的重要基本智慧。 「生態」vs.「經濟」,何者較重要?或是所謂如何兼顧?這或許是許多人的疑惑,但實際上,相關「生態」的學術研究和教育深度,與「經濟」相比,相差甚鉅! 於各大學與學術研究機構設立「生態學」以及其相關的系所和研究單位。因而培育出的「生態」人才,將是「生態環保」知識力量的來源。「生態學」認知的深度與廣度,急需全面提昇,至少要趕得上如同「經濟學」的程度。 Business Ecology 2004

智價革命 產業方面,全面進行綠化轉型。綠化產業,即是可以耗用更少的原料,更少的能源,但可以產出相同,或是更好的產品(圖3)。 整個產業則是邁向「生態工業園區」,向自然永續之道學習,物質循環再利用。 科技或是一般工業區轉型為「生態工業園區」,工業區內每家工業的廢棄物,是另外一家工業的原料。 整個工業區的目標是廢棄物「零」產出。 Business Ecology 2004

智價革命 於生活產出的廢棄物方面,即是要能「循環回收再利用」。 建立完整的「產銷系統」包含軟体與硬体,以及每個相扣的環節都要完整,都不能遺漏 (圖5)。 於自然環境的承載量限制下,提高生態旅遊和地區產業的獲利,就必要著重於品質的提昇。這也就是所謂的「智價革命」(鄭先祐,1994b),經濟利益的獲取主要是以「智慧價值」取得。 因為個人和地區的獲利,才得以支撐生態旅遊和產業,以及保育自然,才得以「持續」(或稱永續) (鄭先祐,2002)。 Business Ecology 2004

Industrial symbiosis The enterprises must function together 每家工廠的廢棄物,必要成為另外一家工廠的原料。 The enterprises must be situated near each other For symbiosis to work, the enterprises must be reasonably near each other. Openness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Openness(公開), communication(溝通), and mutual trust(互信) Business Ecology 2004

Gyproc (gypsum wallboard plant) Asnaes (燃煤火力發電廠) Tisso湖 (淡水資源) 水 溫室 硫 Kemira (硫酸) Statoil (煉油廠) 熱的直接利用 冷卻水 水 氣 廢水 蒸汽 Gyproc (gypsum wallboard plant) Asnaes (燃煤火力發電廠) Tisso湖 (淡水資源) 水 養殖漁業 水 灰渣 蒸汽 水泥和道路 肥料 Novo Nordisk (製藥廠) Fig. 5.1 An overview of the Kalundborg, Denmark, Business Ecosystem Business Ecology 2004

Stakeholder relations Before After 環境 環境 股東 股東 社區 社區 員工 員工 公眾 公眾 消費者 消費者 供應商 供應商 Fig. 7.2 Organizations before and after Business Ecology: Stakeholder relations Business Ecology 2004

Financial viability Before After 利益 貨幣流通 利益 貨幣流通 Return on investment Market share Market share Return on Assets Return on Assets Earnings/Share Earnings/Share Management skills Management skills Fig. 7.3 Organization before and after business ecology Business Ecology 2004

Overall viability Before After Products & Services Products & Services financial water water financial Information & ideas food Information & ideas food People & other organisms materials People & other organisms materials air air Fig. 7.3 Organization before and after business ecology Business Ecology 2004

圖 1. 自然資源與國民福祉的關係示意圖。 Business Ecology 2004

多元文化和諧的理想世界 Business Ecology 2004

Industrial ecology (參考文獻 I) Odum, E. (1970s), energy flow vs. cash flow Cote, R. and J. Hall (1995) Industrial parks as ecosystems. J. Cleaner Prod. 3(1-2):41-46. Grant, J. (1997)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dustrial landscapes for eco-efficiency. J. Cleaner Prod. 5(1-2):75-78. Hartman, C. L. and E. R. Stafford (1997) Green alliances: building new business with environmental groups. Long Range Planning 30(2):184-196. Volberda, H. W. (1997) Building flexible organizations for fast-moving markets. Long Range Planning 30(2):169-183. Business Ecology 2004

Industrial ecology (參考文獻 II) Newman, P. W. G. (1999) 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 extending the metabolism model.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44:219-226. Krehbiel, T. C. R. F. Gorman, O. H. Erekson, O. L. Loucks, and P. C. Johnson (1999) Methods: Advancing ecology and economics through a business-science synthesis. Ecological Economics 28:183-196. Witteloostuijn, A. V. (2003) The ecology of la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31:55-67. Ehrenfeld, J. (2004) Industrial ecology: a new field or only a metaphor? J. Cleaner Production 12:825-831. Business Ecology 2004

問題與討論 生態主張者:Ayo 台南站 http://mail.nutn.edu.tw/~hycheng Business Ecology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