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商学院: 班 主讲人: 杨涛 助讲人:顾泽阳 陈艺元 周洋 王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单元 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请根据课本第四单元目录,找出单元线索。
Advertisements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主讲:王晓凤 老师 任课单位:孟津县平乐高中 时间:
第五章: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中国近代史 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上编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事件简介 □历史资料 □视频点播.
专题一 中国近代的被侵略 史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刘公岛历史悠久,扼守京津门户,横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著名的黄海海战就发生于此。因此,刘公岛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重温那段耻辱而又悲壮的历史 。
日本——敌人、朋友? 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知识探索版块:日本之路.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三节 侵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 与《马关条约》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and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 老师指导! 陈淑英 2010年11月.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侵略 《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抗争 虎门销烟 《海国图志》
8 鸦片的背后. 8 鸦片的背后 鸦片,非禁不可! 中英《南京条约》 1.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2.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3.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4.改制。废除清政府原有的自主贸易制度。 5.丧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最近比较烦.
  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历史特征 (1)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2.主要表现: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I think therefore I am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案 欧阳德全编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鸦片战争.
第14课 书利华教育网 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六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视点 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主题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卖国贼? 淮军创始人 洋务运动 北洋舰队 东方的俾斯麦.
第1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割地 割香港岛 割辽、台及附属岛屿 赔款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 开埠
甲午中日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 第一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 中国人民的抗争.
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中国近代史.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想政治课 多媒体教学软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单元结构. 单元结构 第 10 课 鸦 片 战 争 第10课 考点重点 英国 中国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十五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 你们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 知道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吗? 知道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文明冲突吗?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主讲人:李素云.
第一单元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第1课 鸦片战争.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40年,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 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原因: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间1949年,标志性是新中国的成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商学院:1630401 1630402 1630101班 主讲人: 杨涛 助讲人:顾泽阳 陈艺元 周洋 王璐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 商学院:1630401 1630402 1630101班 主讲人: 杨涛 助讲人:顾泽阳 陈艺元 周洋 王璐

导语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导语 Features 一、 时间 导火索 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 清政府战败 签订不平等条约 1840—1842 中法战争 导火索 林则徐虎门销烟 甲午中日战争 结果 清政府战败 签订不平等条约 丧权条款 《南京条约》 赔款,割地,开埠,协定关税

中法战争 1883—1885 导语 第一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二、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 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二、 导语 中法战争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第一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 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导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一方概况: 三、 导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第一次鸦片战争 日本一方概况: 中法战争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导语 清政府一方概况: 三、 导语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一方概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 因此清王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比较强大的海军力量。 此时的欧美列强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一样进行国家制度的变革。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中法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导语 战事期间: 三、 中日甲午战争时,清廷为筹办慈禧太后60岁生日庆典,提用户部饷银和边防经费,甚至挪用海军军费。 战争爆发后,大小官员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如何抵抗外敌,而是给皇太后送什么礼物。日军攻陷大连之日,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不问国事。 指挥战争的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控制的北洋海军和淮军的实力,消极避战,积极求和。 金额(两银子) 金辇车轿 183,000 搭建戏台 2,400,000 摆设筵席 62,973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总结 英国 日本 法国 大清 四、 《南京条约》 中国的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 总结 《马关条约》 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特权。 近代中国社会大大加速了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民族危机。 英国 《中法新约》 法国打开了中国的“后门” 中国西南地区逐渐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大清 日本 法国

结语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五、 结语 2012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新之路》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中国人民应牢记中华民族耻辱和伤痛的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与拼搏。

感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