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培训专题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的主要内容和讲授重点的 建 议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党章总纲明确指出: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能漂滩,能斩浪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也看得见光亮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读名言 品理想 理想是一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俄)托尔斯泰.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专题三 人生的动力源和航标 ——理想和信念.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 一 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于现状:温水里的青蛙.
坚定理想信念 共筑“中国梦” 思政教学部 张 雯.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七章 共产主义 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006/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专题三: 我们的理想.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用event class 从input的root文件中,由DmpDataBuffer::ReadObject读取数据的问题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Harvard ManageMentor®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一章 追求远大思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位似.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1.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空想 幻想 讨论 幻想、空想、理想的含义与比较。

2.理想的特征 时代性 超越性 实践性 课堂讨论 柏拉图 马克思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2.理想的特征 时代性 超越性 实践性 毛泽东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它是在历史的逻辑过程中主观对客观运动趋势的一种超前把握,是“明天的现实”。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人生观等影响着人的理想的形成。但从内容上看,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理想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人生总目标。 课堂讨论 一定的理想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理想产生于实践,又付诸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想的实践性体现为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升华的过程。 怎样理解理想的时代性特征? 主讲:李创教授

理想的时代性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流沙河

3.理想的类型 (2)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 长期理想 近期理想 (1)从理想的性质划分 科学的理想 非科学的理想 崇高理想 庸俗理想 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想,是科学的理想;反之,则是非科学的理想。 凡是对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及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希望和向往,是崇高的理想;对个人的狭隘私利、贪图享受的钻营和追求,则是庸俗的理想。 (2)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 长期理想 近期理想 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才能够实现的理想。 指在较短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

(3)从理想的层次上划分 个人理想 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 最高理想 共同理想 课堂讨论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互相排斥吗?

(二) 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1、信念的内涵… 所谓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冲啊!

1、信念的内涵 所谓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信念的特征… (1)执著性… 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多样性… 低层次与高层次.. 科学的与盲目的..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和实践经验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同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都可能产生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道德、理想、科学、审美、真理、事业的信念以及其他人生信念,因而对于一个人来讲,其信念也是多种多样的。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

信念与理想的关系 根据和前提 理想 信念 重要保障

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离开理想这个人们确信和追求的目标,信念无从产生;离开信念这种对奋斗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难行。 理想和信念难以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正因如此,人们常将理想与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4.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灵魂和支柱。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科学性。 三个来源 三个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深邃的、严谨的和批判的,具有革命性。 《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

《纲领》写到:“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 马克思说:“属于社会一切成员”?也属于不劳动的成员吗?那么“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又在哪里呢?只属于社会中劳动的成员吗?那么社会一切成员的“平等的权利”又在哪里呢?

马克思说:从它里面应该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 第一,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 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 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等等。 “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

《纲领》把按劳分配看作是绝对公平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指出:按劳分配的实质就是生活资料的私有制。它默认劳动者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劳动者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所谓的平等就在於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

这种不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未来的旗帜上——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 中文版《全集》50卷(53册)全部出版 约3200万字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马克思从“商品”这个小小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元素分析入手,预见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基于社会发展进步规律的科学阐述,不是在头脑里随意杜撰出来的。 将近170年的历史,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学说大多消声灭迹。但是,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蓬勃发展,践行马克思主义学说。

西方重现马克思热 诞生大量国际性研究组织 西方政治家很多是马克思的忠实读者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我不觉得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持续地联系在一起应受到某种程度上的谴责。我曾不厌其烦地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我发现这让我在许多方面茅塞顿开…… 罗尔斯2002年在哈佛大学讲课时说:马克思对资本的阐述至今没有人超越…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剑桥大学教授特里.伊格尔顿 “走进马克思,回归马克思”—詹姆逊(法)、吉登斯(英)、哈贝马斯(美)、罗尔斯(美) 《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法)“不能没有马克思…”

课后观看:1-5集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灵魂和支柱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社会理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对未来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计,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我国历史上理想社会的蓝图 西方历史上理想社会的发展 《诗经》中对“乐土”的向往 《礼记》中描述的“天下为公”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康有为的“大同世界”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古希腊的“幸福岛” 柏拉图的“理想国”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傅立叶的“法郎吉(和谐社会)”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欧文的“新协和移民区实验” 主讲:李创教授

共同理想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实践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课堂讨论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主讲:李创教授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主讲:李创教授

国际舞台的中国旋风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何为共产主义社会?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的社会形态; ①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②生产资料实行单一全民所有制,私有制和剥削被消灭; ③全民教育极大普及和提高,人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④阶级对立消灭,三大差别和旧社会的分工也已消灭; ⑤生活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劳动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⑥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消灭,对人的统治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远大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具体表现,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基础和最高原则。我们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决不能忘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否则,共同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另一方面,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是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主讲:李创教授

理想 学说 运动 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共产主义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同时也是一种现实运动。 理想 学说 运动 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共产主义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同时也是一种现实运动。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 放飞青春梦想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怎样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课堂讨论 怎样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两种认识偏向 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预期的时候,就 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现实采取全盘 否定的态度。 一种是: 用理想来否认现实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产生 畏难情绪,觉得理想遥不可及,丧失为 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直至最终放 弃理想。 一种是: 用理想来否认现实

(一)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现实与理想是对立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既不能用理想否定现实,也不能用现实否定理想。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现实中包含有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理想中包含着未来现实必然发展的因素,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张爱玲:非走不可的弯路) 2.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青蛙效应与鲶鱼效应)

身处顺境的学问: 应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 身处逆境的学问: 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斗!

(三)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理想不会自动变成现实。 讲艰苦奋斗,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我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青春之我——20岁 而立之我——35岁 中年之我——50岁

理想对于大学生的意义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一)具有使人具有方向感; (二)理想使人的潜能挖掘; (三)理想使人快乐与充实; (四)理想使人简单与淡定。

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有更高的追求,都应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一)立志当高远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 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 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 ——高尔基 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有更高的追求,都应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胡锦涛 2019/7/9 43

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 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 ----罗·勃朗宁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奥利佛·温德尔

(二)立志做大事 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 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联系、是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值得我们去做。 1923年孙中山在岭南大学演讲《立志做大事,不是做大官》: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立志须躬行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理想的实现需要有献身精神。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主讲:李创教授

伟大出自积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主讲:李创教授

伟大出自平凡 “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华罗庚 主讲:李创教授

第二章 小结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重点 重点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主讲:李创教授

4.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三、问题探讨 第二章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理想 信念 共同理想 最高理想 二、基本问题 1.理想、信念的含义及特征? 2.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3.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4.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三、问题探讨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参考书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丛书:初级阶段与理想信念.李俊伟,单朔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信仰导航信仰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陈勇、王欢.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孙正聿.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 毛泽东自传.埃德加.斯诺.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