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5级生物工程(2)班 郭晨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上南中学 张正国. 胰岛素 C 3032 H 4816 O 872 N 780 S 8 F e 4 血红蛋白 C 1642 H 2652 O 492 N 420 S 12 牛 奶 乳蛋白 C 6 H.
Advertisements

The Relation of Structure an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一、蛋白质通论 蛋白质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中,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命体中的化学元素的作用; 2.了解生命体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第五章 蛋白质(Protein).
04蛋白质 大头婴儿.
§19-1 氨基酸 §19-2 多肽 §19-3 蛋白质 §19-4 酶 §19.5 核 酸
第十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降解: 外源蛋白的消化 内源性蛋白的选择性降解 (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蛋白质.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Welcome to Biochemistry 张英 Tel:
第三节 蛋白质的 分子结构.
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rotein
 蛋白质化学.
第十一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组成 第二节 氨基酸化学 第三节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
蛋白质化学 蛋白质的概念 蛋白质(Protein)是由许多不同的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iomacromolecule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 生物合成.
绪论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病因和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止疾病奠定扎实的基础。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它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蛋白质 protein.
第十二章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肽 第三节 蛋白质 第四节 核酸.
二肽 反应过程: A1+A2+A3+…+An → 多肽+(n-1)H2O R O H R’ NH2 C C OH H N C COOH H
第十六章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多肽 第三节 蛋白质 第四节 核酸.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第二十三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6.1概述 6.1.1氨基酸基本的理化性质 一、基本物理学性质
第3章 氨基酸和肽 3.1 蛋白质是由二十种不同的氨基酸构成的 3.2 二十种氨基酸可以按其侧链分类
生物化学课件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张丕显.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第十五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肽 第三节 蛋白质.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普通生物化学 复习用.
生物化学课件 2008~2009 医药部 王燕群.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
第十九章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氨基酸的结构、名称及其物理性质
下午2时7分36秒 第十一章 高分子化合物.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概述 第二节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 第三节 肽 第四节 蛋白质的结构 第五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1.2 氨基酸的分类特点及理化性质 一、氨基酸的分类及特点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2、氨基酸的旋光性和光吸收
第三章 氨基酸 四大生物大分子:? 其中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主要载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构件分子)
第12章 蛋白质化学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元素:C、H、O、N、S P、Fe、Cu、Zn、I等。 蛋白质含氮量:平均为16%。 可用于蛋白质定量。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和应用 郑芳芳.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和应用 郑芳芳.
医学生物化学 傅海燕 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三五”规划教材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第六章:蛋白质组学.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蛋白质化学 复 习 新 课.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第一章 第一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淄博四中 李岩.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蛋白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白沙中学 生物组 王敏.
第十九章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化学 绪论.
氨基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复习氨基酸的结构式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5级生物工程(2)班 郭晨超 现代生物化学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5级生物工程(2)班 郭晨超

一、蛋白质的化学概念 “Protein”,中文译名蛋白质,由20多种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具有特定空间构想和生物学活性,属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NH2—CH—CO—NH—CH—CO—NH—CH—COOH ┃ ┃ ┃ R1 R2 R3 这就是一个氨基酸残基,注意右边的羧基被脱去了OH。20种氨基酸大抵都如此,所不同的只是R罢了。 肽键,由前一个氨基酸的羟基和后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水后缩合而成。

二、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 编码氨基酸:参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共20种 通式:NH2—CH—COOH ┃ R 氨基酸具有旋光异构性,其中人和动物能够利用的统统为L型 20种氨基酸英文缩写以及中文名 GLY—甘氨酸 ALA—丙氨酸 VAL—颉氨酸 LEU—亮氨酸 ILE—异亮氨酸 SER—丝氨酸 THR—苏氨酸 CYS—半胱氨酸 MET—蛋氨酸 ASP—天门冬氨酸 ASR—天冬酰胺 GLU—谷氨酸

氨基酸的性质 GLN—谷氨酰胺 LYS—赖氨酸 ARG—精氨酸 HIS—组氨酸 PHE—苯丙氨酸 TYR—酪氨酸 TRP—色氨酸 PRO—脯氨酸 氨基酸的性质 无色结晶或粉末状,结晶形状可用于鉴定; 两性性质:由于氨基酸分子中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所以氨基酸具有两性性质 等电点:当氨基酸处于比较酸的环境中时,其中的氨基会与环境中的质子结合,使氨基酸带正电;处于碱性环境中时,其中的羧基会失去一个质子,使氨基酸带负电。当环境的pH恰好达到某一个值时,氨基酸既不与质子结合,又不失去质子,则此时的pH值称为等电点(pI) 注意:等电点是一个特定的pH值,不同的氨基酸等电点不同。

茚三酮反应 大多数氨基酸会与茚三酮乙醇溶液反应形成蓝紫色化合物,可用于定量测定。

三、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 即肽链中各个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它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基础 氨基酸残基: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在相互结合时,失去了一分子水,因此把多肽中的氨基酸单位称为氨基酸残基 。 肽键: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主要连接方式,即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相互连接形成肽键。肽键中-C-N-键的性质介于单、双键间,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而不能旋转,这就将固定在一个平面之内 每一条肽链都有N端和C端。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位于肽链两端的氨基酸会有一个氨基或者羧基没有参与形成肽链而遗留下来。氨基的一端称为氨基末端(N端),另一端成为羧基末端(C端)

肽键的形成

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连接后成为肽链,经过修饰后即成为蛋白质 肽链命名:有两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三肽……多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 肽链表达式 用氨基酸中文名称字头表示,中间用“·”隔开。通常把N端写在左边 例:甘·丙·丝·谷·亮…… 用英文名称的三字母缩写名或单字符号,中间用“-”隔开 例:Gly-Ala-Ser-Val-Leu…… G-A-S-V-L……

2. 二级结构, 主要靠氢键维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三种结构 ⑴ α-螺旋,是一种类似棒状的结构,多肽链构成联的中心部分,侧链R深处到螺旋外面。每3.6个氨基酸残基完成一个螺旋,上下螺旋之间靠氢键维持,氢键环内包含13个原子,也叫3.6(13)螺旋 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大多数为右手螺旋

α-螺旋

⑵ β-折叠,呈扇面状折叠。需要两条或以上肽链参与形成。 两段肽链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反平行的。即前者两条链从“N端”到“C端”是同方向的,后者是反方向的。

平行与反平行

多肽链出现180°回折的情况,一般由四个氨基酸组成,第一个氨基酸与第四个氨基酸形成氢键连接 ⑶ β-转角 多肽链出现180°回折的情况,一般由四个氨基酸组成,第一个氨基酸与第四个氨基酸形成氢键连接 此外,蛋白质还有三级和四级结构

四、蛋白质的性质 一、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和透析 球状蛋白质的表面多亲水基团,具有强烈地吸引水分子作用,使蛋白质分子表面常为多层水分子所包围,称水化膜,从而阻止蛋白质颗粒的相互聚集。 与低分子物质比较,蛋白质分子扩散速度慢,不易透过半透膜,粘度大,在分离提纯蛋白质过程中,我们可利用蛋白质的这一性质,将混有小分子杂质的蛋白质溶液放于半透膜制成的囊内,置于流动水或适宜的缓冲液中,小分子杂质皆易从囊中透出,保留了比较纯化的囊内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为透析。

二、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和等电点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除了肽链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外,R基团也可能带各种不同的电荷。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游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类似于氨基酸的等电点)。 各种蛋白质分子由于所含的碱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的数目不同,因而有各自的等电点。

三、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与复性 蛋白质的结构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 ,称之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 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本质是二级以上结构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和化学因素两类。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等;物理因素可以是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 变性后的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恢复原来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成为复性

四、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蛋白质分子凝聚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分为可逆的和不可逆的两种。 1.可逆的沉淀作用(盐析 )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稳定性而使其析出,这种方法称为盐析。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 各种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的盐浓度及pH不同 。经透析除盐,仍保证蛋白质的活性。 2.不可逆的沉淀作用(重金属盐沉淀、生物碱试剂沉淀) 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如汞、铅等结合成盐沉淀。 蛋白质又可与生物碱试剂结合成不溶性的盐沉淀

五、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凝胶过滤法 使用一种叫做“Sephadex”的凝胶,将凝胶装入一根很细的玻璃管中,使蛋白质混合液从柱顶流下,使大小不同的蛋白质由于阻力不同而无法同时从底部留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离子交换纤维素柱色谱法 离子交换纤维素是人工合成的纤维素衍生物,其中带有许多带电基团,可对带相反电荷的蛋白质产生阻碍作用,使带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通过时由于阻力不同而流速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在外加电场下,带点颗粒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将蛋白质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质变性,肽链被打开。打开的肽链与SDS结合而带负电荷,电泳时在电场作用下,肽链在凝胶中向正极迁移。 越重的蛋白质所受阻力越大。不同大小的肽链由于在迁移时受到的阻力不同,在迁移过程中逐渐分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