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位辅导课 主讲 蒋 舒 Email:jsneverback@sjtu.edu.c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Advertisements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上海 有限公司 logo: 网站: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机械专业网站.
第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化与优化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关于汇率计算.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海关统计数据 ——中国进出口贸易信息分析系统 贸易版 2013年7月.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3.1 新古典贸易思想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个背景:生产技术相同和成本差异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4、1关税概述 财会科 孟素玲.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四种命题 2 垂直.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势分析.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宝洁的品牌战略.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中国财政支出 庄志辉 赖灿荣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3章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原理 主讲 张宁.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我国进口市场行情分析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张少萱 讲师 2007年7月28日 © 版权所有2006copyright Shen-Yuliang.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 3 章 基本概念.
鼎捷易飞 实战课程 老卓 ERP资深实施者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51- 关于巴西 About Brazil 巴西与中国 BRAZIL & CHINA 1.
第三章 国际分工㈡ 学习目标 理解、掌握国际分工理论.
第4章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4.1 要素禀赋的国际标准模型 4.2 H-O定理 4.3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4.4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十一章 博物馆经济学 一、博物馆产品的定义和类型
第20章 外汇市场.
4.3.4 范围经济 合成效应 内部市场 减少经营风险 扩大发展空间.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部分 2019/5/9.
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第二节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第三节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说
第二章 投资学宏观领域问题研究 第一节 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 1、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本投资的决定作用。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重商主义的内容及其对它的评价 掌握什么是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掌握如何判定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投资建议书 XXX有限公司 制作人: 制作日期: mp2_v_styleguide_ ppt 1.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刘 婧 com.cn 国际贸易理论 刘 婧 com.cn
关税概述 关税的种类 关税保护程度的计算 关税的经济效应 关税税则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第四讲 规范货物贸易的规则(一) 《1994年关贸总协定》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国际贸易学位辅导课 主讲 蒋 舒 Email:jsneverback@sjtu.edu.cn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消费平滑(consumption smoothing):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不受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实现自己的消费。 互通有无(factor exchange):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获得自己无法生产或难以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即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国内不能生产或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的生产,同时通过贸易壁垒(关税、非关税)阻止国外相关最终成品的进口,以国产制成品替代进口制成品。(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拉美国家为典型) 出口导向(Export-Led)即通过技术引进、利用外资,发展本国工业,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贸易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以上世纪60-80年代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为典型)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稀缺性(scarcity):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 经济学的三个要素: What:生产什么? How:如何生产? For whom:为谁生产?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次优(second-best)的概念: 在最优的所需要的条件现实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现实条件允许的第二“好”的行动。 效用(utility)最大化: 经济学最优化的目标。效用是指人的满足感。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X-M =C+I+G+NX Y:国民收入,用GDP或GNP衡量 C:消费 I:投资 G:政府支出,财政政策 NX: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以国籍作为划分依据 GDP是一个国境概念,以国境线的范围作为划分依据

扩展的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Y=C(Y,T)+I(R)+G+NX(EX) + - - + T:税收 R: 利率 EX:汇率,以一美元=?本币表示 +:变量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 :变量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

利率与投资的负相关关系 从借款成本的角度: 投资主要是靠借款,而利率是借款人借款的成本,所以利率越高,借款的成本越高,投资也就越少。尽管利率升高使得人们更愿意借款给别人,但是投资存量的大小最终是由借款人来决定,所以利率与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利率与投资的负相关关系 从投资贴现的角度: 投资中的核心观念就是贴现(discount)。贴现就是把未来的收入流根据贴现率( discount rate)将其转化为今天的收入,贴现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工具。利率常被作为投资中的贴现率,因此利率越大,贴现后的现值就越小,那么投资的吸引力就越小。所以利率与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最简单的投资决策 假如你有100万元,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现在你可以投资一个项目,你经过计算发现投资该项目两年后可获120万元,是否应该投资于此项目? 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计算未来收益,比较投资项目和银行存款的未来收益。投资该项目两年后可获120万元,而将100万元存入银行可获100×(1+5%)×(1+5%)=110.25万元。银行存款的未来收益小于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因此应该投资于此项目。

最简单的投资决策 二是计算未来收益的贴现值,比较投资项目和银行存款的贴现值的大小。投资该项目两年后可获120万元,那么两年后的120万元在今天的现值(present value)就是: 108.844万大于100万,因此应该投资于该项目。

重商主义贸易理论 逻辑出发点:金银等贵金属是财富的源泉 中心观点:在对外贸易中要尽量地扩大出口,并且尽量地减少进口,使金银流入国内,从而增加国家财富。 盛行时期:16-18世纪 重商主义的悖论:由于每个国家都想尽可能地向其它国家出口本国商品,而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其它国家商品的进口。因此,重商主义事实上阻碍了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欧洲列强因此在亚非拉抢占殖民地,从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贸易中获得金银。重商主义使得欧洲列强力图将自己与殖民地变成自给自足的体系。

重商主义贸易理论 大卫.休谟(David Hume)对重商主义的理论批驳。 休谟通过分析认为重商主义的逻辑是错误的: 贸易顺差导致大量金银流入国内。 如果将这批金银窖藏起来,那么事实上国家财富没有任何增加。 如果用这些金银去购买国内商品或者将其铸成钱币,那么实际上是增加了货币供给,将会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逻辑出发点: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中心观点:通过国际贸易交换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可以节约劳动,从而增加财富。 主要人物: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与重商主义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都会从中获益。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支持国际间的自由贸易。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 分工原则表明:人们各自集中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然后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它所需商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商品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将分工原则扩展到国家间,各国应该各自集中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与其它国家交换。这样可以获得比本国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 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缺陷 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产品都具有优势,或者一个国家所有的产品都不具有优势,那么这样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是否就全无好处?

图例1 绝对比较优势-贸易前 小麦 酒 劳动天数 产量(吨) 英国 150 120 50 100 美国

图例1 绝对比较优势-贸易后 小麦 酒 劳动天数 产量(吨) 英国 200 400 美国 240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从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出发,阐明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即一个国家的产品只要对其它国家的同种商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

图例2 相对比较优势-贸易前 贸易前 1单位酒 1单位毛呢 英国 120人(劳动1年) 100人(劳动1年) 葡萄牙 80人(劳动1年) 90人(劳动1年)

图例2 相对比较优势-贸易后 贸易后 酒 毛呢 英国 - 220人(可产220/100)=2.2单位毛呢 葡萄牙 170人(可产170/80)=2.125单位酒

资源要素贸易理论 逻辑出发点:要素是财富的源泉。 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有形物质和无形力量。 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约翰.穆勒(John Mill)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要素说: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精神,在收入分配上资本获得利息、劳动获得工资、土地获得地租、企业家精神获得利润。

资源要素贸易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各国资源丰裕程度的差异,决定着各国生产要素密集程度的差异。 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差异。 通过国际贸易交换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

资源要素贸易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启示 国际的自由贸易将通过要素的交换流动使得各国间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使各国的生活水平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国际的自由贸易会损害国内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利益,而增加国内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因此,自由贸易对国内各个阶层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关税 关税的独特之处: 是一种间接税,税负由进出口商在通关时垫付,然后将税款打入商品成本,用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把税负转移到买方或消费者的身上。

关税 关税的分类-按征收的目的 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是为了保护本国生产和本国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调节关税(Regulate Tariff)是以调整本国经济和产品结构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该案例取自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背景: 中国制定关税的原则: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该案例取自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背景: 中国制定关税的原则: 对国内不能生产或不能满足供应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必需品,给与免税或低税; 原材料进口税率一般低于半制成品或制成品的税率; 对国内不能生产或质量不过关的机械设备和仪表仪器的零配件,其税率比整机低; 对国内自己能生产或非国计民生所必需的产品的税率较高; 对国内能生产而国内同类行业又需要保护的产品实行更高的税率。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所有产品 23 17 15 农产品 28.8 23.6 32 渔业产品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中国加权平均关税率的削减(%)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所有产品 23 17 15 农产品 28.8 23.6 32 渔业产品 16.7 20 29 石油 21.8 7.9 5 矿产品 11.5 11 木材、家具、纸 16.3 14.5 纺织品、服装 33.6 27.2 22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14.5 17 20 金属制品 13.5 10.1 9 化学制品 中国加权平均关税率的削减(%)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皮革、鞋帽、旅游制品 14.5 17 20 金属制品 13.5 10.1 9 化学制品 28.8 11.9 16 交通运输设备 32.9 26.8 25 非电气设备 22.7 14.2 11 电气设备 16.8 13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的经济学分析: 石油、矿产品等能源、原材料是制造业生产的主要基础投入品,国内供给不足或质量不高,因此关税的削减幅度较大; 化学制品和金属制品属于一般中间投入品,国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生产,因此因此关税的削减幅度较小;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的经济学分析: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的经济学分析: 非电气设备,由于国内一般机械行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且质量不过关,属于逐步淘汰和压缩的部门,因此关税的削减幅度较大; 电气设备产品是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属于明显的进口竞争品,需要国家适度保护,因此关税税率不降反升;

案例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 中国的关税结构和削减幅度的经济学分析: 交通运输设备始终是中国资本品中关税税率最高的一档,尽管经过几次大幅度的下调,但由于初始税率太高,因此目前总体税率水平仍达25%,其中汽车整车是其主要构成部分。 纺织品、服装、皮革等生活消费品保留了较高的关税,它们属于中国能大量生产并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国家试图通过高关税约束过度进口,为国内生产的产品提供足够的市场份额,同时对其中的奢侈消费品实行禁止性关税。

案例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 背景: 为了保护本国产糖作物种植者的利益,美国政府一直对食糖进口实行严格的配额制度。 食糖的进口配额制度有力地阻止了糖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国家、菲律宾)的廉价食糖进入美国市场,为种植产糖作物的美国农民带来了“甜蜜”。食糖的进口配额制度的代价是美国的糖价是世界市场糖价的两倍,据估算为此美国消费者每年要多花费20-30亿美元。

案例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 食糖进口配额制度的漏洞: 一开始的食糖进口配额制度只针对纯糖,于是80年代初有人利用这个漏洞,向美国出口含糖混合物以绕过食糖进口配额,因为糖可以溶解在蜂蜜、巧克力、玉米糖浆、枫树糖浆等中成为含糖混合物。后来的食糖进口配额制度补上了这个漏洞,将含糖混合物也列入进口配额的名单,但是美国国内还是为蛋糕原料和麦片中的糖份是否应进行进口配额争论不休。

案例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的经济学分析: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制度阻止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糖的进入,从而维持了美国国内市场糖的高价,因此食糖进口配额自然对美国种植糖作物的农民有利,同时对糖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不利。

案例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的经济学分析: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制度维持了美国国内市场糖的高价,因此购买食糖的美国消费者因为无法进口廉价的外国糖而支付了更高的价格。因此食糖进口配额不利于美国的消费者。但是由于糖虽然很重要,但是它的支出只占人们日常支出一个很小的份额,因此尽管产糖者获取了巨额利润,但是消费者却不易察觉食糖进口配额给他们带来的成本。

案例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 美国的食糖进口配额的经济学分析: 美国国内食糖的高价使得国内糖果制造商的成本相对于国外糖果制造商的成本升高,从而有利于外国糖果制造商利用成本优势抢占美国市场。因此,食糖进口配额提高了本国糖果制造业的原料价格,从而削弱了本国糖果制造商的竞争力,有利于外国糖果制造商进占美国市场。而本国糖果制造业的衰落又威胁到了本国糖果制造业工人的就业。

案例 自愿出口限制-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 背景: 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美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和偏好不同于其它发达国家(由于历史的影响,加上石油价格低廉和汽油税低,美国大众普遍喜欢大型车),因此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并不与其它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构成竞争。但是1973年、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使得石油价格大增,美国市场一下子转向中小型车,于是对日本汽车的需求上升。随着对日本汽车进口的不断增加,美国国内汽车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因此要求政府予以保护。

案例 自愿出口限制-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 日本选择自愿出口限制: 由于担心美国会采取单方面的贸易制裁措施,避免引发贸易战,日本最终同意对本国汽车的对美出口实行自愿限制。1981年,日美双方同意将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限制在168万辆。1984-1985年又修改为185万辆。 1985年不再执行日本汽车对美国出口的自愿限制。

案例 自愿出口限制-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 对取消此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学分析: 日本汽车和美国汽车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品。减少日本汽车的进口不一定意味着美国汽车需求的增加,那些偏好中小型车的美国家庭并不会因为日本汽车进口的减少而转而去购买本国汽车,相反他们很可能愿意为购买日本车支付较高的价格。因此减少一辆日本汽车的进口,并不就意味着可以增加一辆美国汽车的售出。

案例 自愿出口限制-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 对取消此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学分析: 尽管由于自愿出口限制,日本对美国出口的汽车数量减少,但是日本汽车生产商通过提高质量、设计更符合美国家庭需求的车型、提供更多的功能等,使得汽车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样,在出口数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日本厂商通过提高价格获得了更多的利润,据美方估计,因自愿出口限制美国向日本多支付了42亿美元。

案例 自愿出口限制-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 对取消此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学分析: 美国国内汽车生产商的困境并不是完全起因于日本汽车的大量进口,许多美国国内汽车生产商是因为自身的竞争力下降、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因素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因此,仅仅通过限制日本汽车的进入并不能完全振兴美国本国的汽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