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主張」的實現:以水資源保育起頭 -- 從壩道vs. 保育之道談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历尽九九八十一难, 唐僧四人终于到达天竺, 取得真经,完成任务。 四人想着难得到天竺一趟, 不如在此游览一番。
Advertisements

如何科学认识风水 主讲嘉宾孙百川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破除迷信的枷锁 破除迷信的枷锁 还易经本来面目 还易经本来面目 学易用易不迷易 学易用易不迷易.
一、中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目前,湿地污染严重,湖泊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随着社 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污 染在很长时期内依然严重。 湿地污染 1.
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和概況. 北朝的漢胡融和 1) 北朝漢胡 融和的概 況 2) 北魏孝文 帝推行的 漢化措施 及影響 北邊民族徙居中原,由 來已久。自曹魏招用胡 兵始,沿邊胡族內徙日 繁。不少胡族君主更傾 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 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 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 尤為深遠。
模仿貓 記敘文 ( 童話 ) 作者: 海倫、波頓 課文朗讀課文朗讀、模仿大賽 作者 美國女畫家,她用藝術家的嚴 肅態度和精神,幫兒童讀繪畫 插圖,並得過許多次獎。她的 作品藝術價值高,有雨本成為 美國美術協會兒童讀物展覽的 入選作品。她常常自寫自畫, 文筆很不錯。
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 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 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 — 安妮 · 莎莉文 !
中共盘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
我们毕业了 毕业留念册 再见老师 姓名:黄巧灵 班级:六(1)班 毕业时间:2012年6月.
专题二:城市化与城乡规划 授课教师:周栋文.
國小學童財金生活教育 主講人: 秘書長陳琬惠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
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碩士班 + 生態旅遊碩士班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2.1 2.2 车辆与车辆段 2.3 轨道交通限界
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城乡基础设施 建设规划 2011年03月.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课件 拉丁美洲 高三地理备课组.
滚 滚 长 江 安匠初中:李艳阁.
长江的开发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谢国文.
《少年小樹之歌》簡介: 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 一定永遠忘不了他們是在何年何月何地 還有為什麼買下它的 小樹的讀者們將永遠記得
   時間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     謝  堅.
程焕文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2015年10月17日 山东·临沂
白海豚的分布范围.
軍事氣象學 劉永道 陸軍官校 物理系.
超视距安保防范系统 克拉玛依市格恩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有关法律知识介绍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陈东辉
第二十章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1章第3节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案例1: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的调查研究
(2012年)阅读中国历史朝代歌,回答问题。(9分)
基礎生態學 TIP 生活科學的 整合與訓練 生態保育、社會、文明.
時間:102年9月18日(星期三)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09國際會議廳
长江.
賦得古原草送別 文體:韻文(五言律詩)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高三班級輔導 輔導教師:李倩玉老師 日期: ~2.21
科技學院主計業務講習及實務交流座談 主計室專門委員 黃建芬.
鄭成功的反清復明 背景 荷西競逐 = 明清交替 ☆桂王(永曆) 1644明亡 → 南明政權(18年) → 1662亡(吳三桂) 鄭成功 荷西競逐 = 明清交替 ☆桂王(永曆) 1644明亡 → 南明政權(18年) → 1662亡(吳三桂) 鄭成功 1. 唐王賜姓:朱成功.
团队介绍 (1)西湖区社区街道挂职社会实践基地 (2)武义、缙云、双浦乡镇挂职社会实践基地 (3)BOX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
全港小學校際辯論賽 田家炳盃 田家炳教育基金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 iDebate.hk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 田家炳教育基金 iDebate.hk
陆路交通发达,公路、铁路交通为主,基本上没有水运
第二章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第一节 施工定额 概 述 工作时间的研究分析 劳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桌球腳步練習(熱身操) 1.單步(近檯,踏出一步) 跟步(近到中檯,踏出二步) 11
103年高雄市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研習 動物單元的 教學理念與實踐 講師:屏東縣和平國小 周鳳文.
神 山 圣 湖.
世界地理总论 人文地理概况.
第四章 水域生物群.
东京城市建设史简述.
贵州讲解.
院系:政史学院历史系 班级:10级4班 学号: 姓名:蒋阿晴
有大权炳的天使 (18:1-3)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 天上的声音 (18:4-20) (4-8) 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
合肥公交集团 营运效能分析报告 营 运 服 务 部.
企业引进顶级人才之门, 人才跨上顶级职业之路 。
新疆旅游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鄭先祐 (Ayo)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路程、时间与速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成都市武顺街小学 漆智妮.
沟壑纵横的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用稿) 黄土高原.
兰州市2008年度国土资源 信息发布会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主任) 環境生態碩士班 + 生態旅遊碩士班
鄭先祐(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丹 巴 (“中國最美的地方”的一個四川農村)
Chap. 12 可持續力 (Sustainability)
台灣大學公衛系選修課程 課程名稱:經濟學 ECONOMICS 授課內容: 效率、市場機能與政府干預 日期:2003年10月8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方千米.
红利、年金、满期金自动转入聚宝盆,收益有保底,升值空间更大
谁在审判?谁能审判? ——网络舆论对司法判案的影响
恩典層 信心層 服事層 煉淨層 榮耀層 呼 求 歸回 從世界 分別出來 信心 受考驗 傳揚福音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保育 鄭先祐(Ayo) 國立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環境生態研究所 教授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西河中学:张延伟.
彰化花壇【高速公路戰備跑道啟用】參觀點 時間:96年5月15日 時
列王纪上.
列王紀上.
现代自然地理学 (48 学时) 任升莲 主讲
預表舊約 預表新約 夏甲 亞伯拉罕 撒拉 100歲 90歲 以實瑪利 以撒 憑自己力量所生 憑神的應許所生.
TIP 基礎生態學 生態保育、社會、文明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學院 院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態主張」的實現:以水資源保育起頭 -- 從壩道vs. 保育之道談起 第八屆 土地關懷營 再見幽情谷─湖山水庫的反省與行動 鄭先祐 (Ayo) 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教授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院長 Japalura@hotmail.com

前言 智慧、資源與未來 生物文化 (Bio-culture) 水資源,文明興起的基礎 全球水資源的分佈 只有一個地球,只有這個國家 生態主張 氣候變遷的危機 免費的乾淨用水 壩道 vs. 保育之道

智慧、資源與未來

人類靠著科技,掌握全球的資源! 過去文明是區域的,所造成的是區域的廢墟。 現代文明涵蓋全球。 文明享用的資源深入全球的各個角落。

只有一個地球,只有這個國家 地球古歲月累積的資源已是日趨衰減,但其對人類的負擔則是日愈沉重,人類已不得不面臨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問題。 由於全地球的資源有限,各國家的資源則是更有限。地球上已沒有一個國家歡迎大量的外國移民。 換句話說,全世界大多數的人們都將必要在其出生地繼續的生活,一代接一代。 因此,全世界各個國家大多數人們所面臨的,不僅是「只有一個地球」,更且是「只有這一個國家」。

於有限的資源上,享有文明的生活,這是件很困難的事! 人類如何適應? 生物文化 (Bio-culture) 要如何才能妥善的享用有限的資源? 於有限的資源上,享有文明的生活,這是件很困難的事! 這需要智慧與科技! 這更需要生活習性與價值觀(文化)的變遷!

生態主張 雖然人類科技文明仍會持續地發展,但是人類永遠都是一種生命,需要依賴生態環境才能存活。 因此,一個國家的「生態環境」是否健康、舒適、和諧、與永續,理應是此國家人民關切的焦點。 「生態主張」是達到此目標的力量源頭。

文明興起的基礎 世界各地文明的興起,都與自然河流的分佈,有著密切的關連。 灌溉渠道系統的水利工程,以及因而產出的大量糧食剩餘,是人類文明興起的重要條件。 如何「治水」,使用水灌溉,避免洪水氾濫的問題,是文明興起的必備基礎。 「治水」失敗,則往往是文明崩潰的前兆。

*全球生態體系 水的循環。 大氣  雨量 雨量 蒸發 地下水 佔97%量 單位:km3 ; 轉換的單位:km3 /年

 全球水量的分佈 全球水量估計 1,400,000,000 km3, 海洋 1,350,000,000 km3 (佔97%)

 Water and the coming crisis Fig. 28.10 Our total water supply. Most freshwater is frozen in glaciers and ice caps. A minuscule amount (0.003% of the to total) exists as vapor in the atmosphere. 可用的水 海洋 淡水

全球溫化的結果, 雨量分佈改變,惡劣氣候加劇!

Box 免費的乾淨用水 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能約有三分之一是耗散於驅動水文循環上。 水的自然再循環,是「免費」的服務,而且是耗用大量太陽能的免費服務。 假若要海水淡化,一加侖海水將花費一美元,但這些都由自然包辦了,所以一美元就可以有好幾千加侖的飲用水。 若我們被迫須要使用昂貴的「電力」去循環和淨化所有的飲用水,我們的經濟將會是悲慘的。 ─── Odum (1993)

壩道 (dam solution) 「壩道」有雙重意義。 緣起於「拓荒心態」(拓荒策略) 其一是霸道,存著「人定勝天」的信念,強行改變或壓制自然環境,以獲取更大量的資源 ; 其二是指以水壩的工程技術去獲得。 緣起於「拓荒心態」(拓荒策略) 以「壩道」的方法,擴張水資源,就是「拓荒策略」中的重要實例。

「保育之道」(保育策略) 保育策略即是將目前尚未開發(使用)的自然資源暫時「保育」下來;當前社會的需要,則改以提昇已開發環境資源的享用品質。 放棄「拓荒」的開發策略,改用「保育之道」是當前實踐「生態主張」的第一步。

前言 智慧、資源與未來 生物文化 (Bio-culture) 水資源,文明興起的基礎 全球水資源的分佈 只有一個地球,只有這個國家 生態主張 氣候變遷的危機 免費的乾淨用水 壩道 vs. 保育之道

「生態主張」的實現:以水資源保育起頭 台灣水資源的「生態危機」 「問題的探索」,剖析「拓荒壩道」的基本主義,以及其與「生態主張」的根本差別。 「生態主張」,說明「生態主張」的基本條件、基本內涵與重要原則。 「典範的改變」,說明並比較現今和未來新的社會典範,以及說明推動典範改變的「社會運動」,與其和「政治改造」的關連。 「社運的力量與原則」中,討論「知識份子」於社運的力量,以及社運力量成長的過程與基本原則。

台灣水資源的生態危機 1 台灣「水環境」的危機,已不僅是河川污染嚴重,甚至宣告死亡,各種水域生命滅絕,其更是已經威脅或傷害到人類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按官方正式公佈的資料,於1983年至1992年近九年間,台灣全國飲用的自來水之水質,不合格率上昇高達17倍多。 於1992年時,台北縣、台中市、和高雄市等縣市,自來水的不合格率都高達四分之一以上;特別是高雄市,其不合格率竟然是四成多。 飲用的井水和地下水的不合格率,更是嚴重:於1985年至1988年間是三、四成,於1992年則已超過五成。

表 1. 自1983年至1992年間, 全國飲用水的水質抽驗結果。表中之數值(%)是當年度的不合格率。 資料取自: 行政院環保署, 1983, 1985, 1986, 1988, 1992等年版的「環境保護年鑑」。

問題的探索 2 科技中心(拓荒壩道) vs.生態中心

治標 vs. 固本 圖 3. 於環境品質下降時, 產生的兩種解決之道。

污染的獲利地帶 圖 4. 自然資源存在量(供應量/有品質) 的多寡與其價格的關係。

3 生態主張 人類的活動與行為是基於人類的社會體系(文化規範),是一種目標取向的系統,且是經由價值的判斷而定的。 人類生態體系能否健康,雖其最終的「裁判權」是屬於自然(生態原則),但何去何從的「選擇權」卻是操在人類自己的手中(文化規範)。 因此, 若想突破當前的困境和危機, 首先要決定我們想要什麼? 如何使自己所歸屬的國家或地區,能具有安全、健康、舒適且能永續的生活環境,理應是此地區人們所想要的。 「生態主張」即是達到此目標的力量源頭。推動「生態主張」, 本身即是一種社會運動,是一種「文化變遷」,亦是一種「政治改造」。

全民福祉 圖 1. 自然資源與國民福祉的關係示意圖。

主體基本條件 國家有主權,人民有認同。 國家有力量(國防、外交、經濟、民心、...等) 維護國家主權。 獨立自主的國家主權和力量,積極參與國際生態環保行動,以維護和改善全球生態環境的健康和安全。

客體基本條件 全球人口暴增,世界各國都無法承受大量移民。 現代武器的摧毀力量已是非常強大,生命與資源(經濟和自然)的耗損代價更是巨大,任何國家都無法承擔現代化的戰爭。 全球和各國的資源是愈來愈有限。 從各地點,地區到全球,維生環境品質顯著下降。 現代人類普遍有文明病的產生。現代文明的生活已傷害到人類自己的基本健康(鄭先祐,1994e)。

三項考量重點 生生不息,包含尚未出生的子孫(永續的考量)。 文明生活的品質(健康、安全、舒適)和需要。 平凡(一般)人的生活。是整体(軟硬体)結構性的建立。

3E的基本內涵 Ecological integrity (生態保全):生態環境的自然功能必要保全。 Economics efficiency (經濟效率):外溢成本內化後的經濟效率。 Equity (公平):維護「同世代」和「跨世代」的公平。

十項重要原則 疼惜鄉土,尊重生命,學習「生態」知識,提升弱者福利 ,永續考量。 要達到維護文明的生活和品質,是 基於生態學的「最低限定率」 (Law of minimum),生態環境品質的維持與提昇,受到社會中最差的因素所限制。 生態環境的保育,其必要的條件之一就是社會最窮類群的生活改善,使其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要達到維護文明的生活和品質,是 很困難的,必要有極高的「智慧」與「科技」。然而,承認「科技」的有限性(非萬能),以及不能違反自然生態原則或是傷害生態環境,這是選擇「適宜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基本原則。

小即美。小型且合乎地區生態環境條件的生產與處理方式,是達到社會公平的基本條件。 面對社會供應不足產生的需求問題,必要採用「保育策略」(conservation strategy),保留現有未開發的資源,改以提昇目前已開發資源的生產和耗用效率。 著重於「整体固本之道」,放棄「個体治標之法」。生態環保的達成,是需要國家政策的整合,特別是與經濟和社會政策的整合。 以生態体系與生活環境品質的維護與提昇為主的經濟發展,才是國家永續文明生活的根本,經濟生活的目標;亦是生態環保國家政策的基本主張。

這是整体結構(含軟体和硬体)的改變,典範的變遷,是人民自主文化的變遷。 促進社會典範 (參考表 1) 變遷的途徑是: 朝向多元與多樣的自然原則。 尋求「基本共識」是重要且基礎的工作。 這是整体結構(含軟体和硬体)的改變,典範的變遷,是人民自主文化的變遷。 促進社會典範 (參考表 1) 變遷的途徑是: (1) 大學與民間學者的理想之互動和整合。 (2) 國家官僚体系對重大問題的整理和說明。 (3) 藉國家媒体力量,促使人民、學者、與官員間自由且充份的溝通。 (4) 民間自主的「社會運動」。

4 典範的改變 「生態主張」的實現,是一種典範的變遷,本身亦是一種「社會運動」,更是一種跳躍式的改變。 換句話說,假若推動力量不足「轉捩點」,那一切將又回到原點(原社會典範);但若推動力量一旦超過「轉捩點」,那就將可躍昇至新社會典範。這是兩種力量的競爭,一種是推動改革(理想追尋者),另一種是維持原狀(既得權利者)。 其力量的著力點是置放於「民意」上,經由「社會運動」爭取更多民意的支持,推動「社會文化」的變遷,以及進行「政治改造」。

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s),簡稱「社運」,可有四種不同的詮釋;其中,兩種是「社會的」,另兩種是「政治的」。 具有不同詮釋的「社會運動」,其注意的焦點,以及行動目標和理念等都各自不同。 新社會運動的著力場,是「公民社會」,不是「政治機構」。 新社會運動的組織是「体制外」的,是「草根」的,而非「体制內」的 。

表 4. 社會運動的四種詮釋。基本資料摘譯自: Martell (1994), p.109。

表 5. 新的與舊的「社會運動」之比較。基本資料摘譯自: Martell (1994), p.112。

政治改造 圖 8. 「政治改造」的兩大力量來源, 「社運團体」與「各種政黨」。 「政黨路線」講求「現實」, 瞭解或影響「民意」, 以獲得「選票」。 「社運路線」講求「理想」, 推動「社會運動」, 經由「社會涵化」和「個人濡化」的過程, 造成「文化變遷」, 致使更多民眾成為「有心人士」。

社運的力量與原則 5 知識份子 圖 6. 於「法統天命」與「威權」的社會,知識份子可(或應)負擔的職位。圖中,「黑線條」的,是「自然天理」的影響動線;「紅線條」的,則是「法統天命」的主導動線。

「社會運動」過程的「正向轉變」 力量方面: 訴求方面: 內容方面: 基層→中產 點線→面体 金錢→智價 現實→理想 被動→主動 官方→民眾 基層→中產 點線→面体 金錢→智價 現實→理想 訴求方面: 被動→主動 官方→民眾 情緒→理性 個人→整体 內容方面: 短期→長期 制標→制本 表面→深層 受害→決策

社運的力量與原則 「社會運動」的實力總合 「社會運動」的基本原則: 實力 = 所有人的 (政治力+經濟力+媒体力+智慧力)之總和。 實力 = 所有人的 (政治力+經濟力+媒体力+智慧力)之總和。 「社會運動」的基本原則: 「基進」,「理性」,且絕對是「和平」的。

堅持「絕對和平」的理由 訴求對象是大眾,爭取民意,而非官僚体系。 民眾無能力以武力對抗。 整個國家社會,難以承擔。 非武力,可成功,且犧牲最少。 若以武力取得成功,無法保證其革命後的品質。 人民作主的成功,基礎穩固。

問題與討論 2006年8月起,Ayo老師轉任 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