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是代代相傳的 2.文化是學習而來的:角色模範 3.文化可滿足需求:規範及準則 4.文化是彼此分享的 5.文化具可調適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8 年春季学期. 任课教师:潘颖秋 Ph.D 上课时间:星期五 10:00am - 11:40am 上课地点:南强二 109 教室 Office hour :周一下午 1:30pm – 2:20pm 参考书 : 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6 ,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
組織行為:影響力的形成與發揮.黃賀 著.前程文化事業 出版 第 3 章 學習. 2 學習目標  學習是個人的基本驅策力  學習的原理  學習的途徑  行為修正術  四種主要的增強時程  學習型組織  標竿學習  知識工作者的學習  教育訓練計畫績效評估.
嬰幼兒語言發展與保育. 語言的意義 語言是一種人類思考的符 號系統,透過語言,傳達 思想、感情,表達想法, 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上次课的内容要点 (二)数学学习与“尝试错误” 一.桑代克的迷箱实验 1.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探索 二. 学习的本质 过程: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一、主要理论内容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Chapter 3 人如何學習與記憶? 學習重點: 我們是如何學會新事物? 為什麼我們會忘掉已經記住的事?
教檢成功經驗分享 新北市竹圍國小 孫 羽 教師 (教育系99級畢業生).
导 师:刘恒洋 答辩人:毛国平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溝通治療 創始人─柏尼.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制作粗糙、违背史实甚至常理的“抗战雷剧”,社会上也出现了一股“戏说”抗战剧的不良风气。
桃園縣教育處品格月會 關 懐 報告人 賴銀奎.
2015成功之道開運講座 陽宅八字學與健康財富 永康居士 饒 瑞 榮 主講.
6 消費者學習與記憶 李怡佩.
第七章 培养你的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普通心理學第六章 學習歷程.
中学生社会适应问题及其调适.
日期: 100年7月12日 指導老師:詹惠雪教授 導讀組員: 口頭發表、 彙整--羅君玲、黃婉琪 資料整理、彙整--黃淑利、林盈昀
浪漫 碰撞 蜕变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德国波恩明斯特广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1845年)
心理防衛機轉 任修女講述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學習論主張 1.將學習歷程解釋為條件作用(制約作用) conditioning。
W3 學習理論與教學 郭木山.
第十章 家 庭.
2014年8月SUV销量榜Top10 点评分析——中华汽车网校
理想社會簡論 2007/侯東成.
數位學習教學策略之初探 作 者:蔡瑜珍 (台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所博士研究生).
第三組 行為修正學派 指導老師:王慧琦﹝阿慧﹞ 組員:薛呈祥﹝阿祥﹞ 游安琪﹝阿琪﹞ 鄭亦菱﹝阿菱﹞ 楊馥萁﹝阿呼﹞
课程说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2010年进校以来,我担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 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方洁.
第六章       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一套因时因事而异的工作方法。它既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直接工作方法,也包括社会行政这一间接工作方法。
认知行为和复发预防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醫護教育理論導讀 行為主義 指導老師: 高毓秀教授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英本1班 鞠申镅 汪晨茹 沈秋云 元文杰 段祺琪.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第四章 网络营销战略 战略计划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总纲。我们经常说,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美国一位总裁曾说:每天我总要花部分时间来思考的事情是企业未来10年的事情。在日本的一次调研中,90%的企业家认为:最占 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事情就是制定战略计划。可见,企业需要战略,没有战略计划指导的企业是很容易迷路的,迷了路的企业很难不误入歧途,误入歧途的企业,失败则是必然的。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學生:陳奕良4960C003 林上源4960C048 林靜宜4960C017 蘇志明4960C029.
作文《适合就好》讲评.
台首大幼教103(上)教學大綱 學科名稱:教育心理學 授課教師:曾火城.
學習理論.
水 牛奶 果汁 麵包 蛋 漢堡 吃 喝 喝水 吃飯 吃蘋果 蘋果 牛奶 喝牛奶.
第參章 領導的任務與條件 3-1.
教育的理論基礎 教育學」究竟存不存在?是否稱得上是一門學術? 可否構成一學術領域?本課程試圖界定「教育學」
第五章 學 習 黃 囇(ㄌㄧˊ) 莉 通識教育中心 教授.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第九單元 廣告與推廣組合 整合性推廣組合(整合性行銷) 人員銷售 公共關係 銷售促進(促銷)活動 廣告與促銷活動的關係.
第七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學習論主張 1.將學習歷程解釋為條件作用(制約作用) conditioning。
心理學如何看人—跟隨心理學家的腳步來認識人
行銷學原理‧曾光華、饒怡雲 著‧前程文化 出版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Depart. Psycho. Peking University
Gamification 2017 遊戲化(Gamification ) 人本設計: 優化人類動機
學習.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健康心理學 老師: 郭思妤.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台北市立 大安高工 ~吾家有兒女初長成~ ~談青春、話情感、觀生涯~ 王智誼 諮商心理師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生物與醫學的心理學 張利中 東海大學宗教所 副教授.
花王集團.
品牌管理經驗分享 報告人:何智愚.
第四單元 廣告與消費者行為 消費者的購買角色 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 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因素.
第三章 消費者學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文化是代代相傳的 2.文化是學習而來的:角色模範 3.文化可滿足需求:規範及準則 4.文化是彼此分享的 5.文化具可調適性: 文 化 1.文化是代代相傳的 2.文化是學習而來的:角色模範 3.文化可滿足需求:規範及準則 4.文化是彼此分享的 5.文化具可調適性:

次 文 化 1.年齡次文化 如:青少年 (1)衝動性 (2)從眾性 (3)時髦性 (4)創造性 (5)多變性 次 文 化 1.年齡次文化 如:青少年 (1)衝動性 (2)從眾性 (3)時髦性 (4)創造性 (5)多變性 2.種族次文化:原住民、閩南人、外省人… 3.宗教次文化:佛、回、道… 4.性別次文化:男→陽剛、女→陰柔 5.區域次文化:南、北

1.階級制度 2.階級流動 3.影響社會階層的因素 (1)職業 (2)成就 (3)人際互動 (4)財產

家庭生命週期 1.單身Ⅰ期:未婚、離婚、分居、鰥寡 2.年輕夫婦:新婚 3.滿巢Ⅰ期:子女6歲以下 4.滿巢Ⅱ期:子女6歲以上 5.單親Ⅰ期:子女6歲以下 6.單親Ⅱ期:子女6歲以上 7.單身Ⅱ期:未婚、離婚、分居、鰥寡 8.不孕子女夫婦 9.延遲滿巢:子女6歲以下 10.單身Ⅲ期:未婚、離婚、分居、鰥寡 11.空巢期:無子女依靠

心理因素 1.動機 (1)Hunry Murray:28項心理需求 (2)Maslow:需求層次論 2.認知 (1)選擇性:認知、扭曲、保留 (2)感官刺激的組織:顏色、味道、聲音 (3)認知的價值 3.態度

學習是消費者行為的基礎 文化 學習 價值觀 次文化 態度 品味 偏好 社會階級 能力 感受 家庭 購買與 象徵意義 使用行為 行為 朋友 機構 個人經驗 廣告 大眾媒體 學習 價值觀 態度 品味 偏好 能力 感受 產品/品牌特色 象徵意義 行為 購買與 使用行為

高涉獵與低涉獵情境下的學習理論 高涉獵情境 低涉獵情境 情境 學習途徑 學習理論 學習途徑 情境 古典 制約 操作 制約 重述 認知 認知 情境 學習途徑 學習理論 學習途徑 情境 高涉獵情境 古典 低涉獵情境 制約 操作 制約 重述 認知 認知 推敲 Commonly used Occasionally used

行為學派 重要代表人物: 巴夫洛夫 (Pavlov, I. 1849-1936) 斯肯納 (Skinner, B. F. 1904-1990)

行為的分類 所有的行為可以分為: 反應性行為 工具性行為

行為性反應 是指: 情緒 生理 語意學習等行為 例如:恐懼(古典制約)

古典制約歷程 UCS(非制約刺激-食物) UCR(非制約反應-唾液分泌) CS(制約刺激-鈴聲) CR(制約反應-唾液分泌)

工具性行為 是指: 個體主動去獲取想要獲得目標的行為 例如:取杯喝水(操作制約)

操作制約理論 不藉外在刺激,而是以本身自控性的操作刺激產生操作反應( operant response) 如:小小孩用湯匙敲打杯子引起母親的注意而達到某些欲望上的滿足,比如喝牛奶或吃土司;但如果敲打得太厲害,母親會不高興,不但湯匙、杯子被沒收了,牛奶、土司更沒有,甚至還要挨打挨罵。因此,小小孩就學會了自己控制要怎樣敲打杯子才能得到他最想要的結果。

操作制約下的消費者學習 刺激 (花生醬) 自發性反應 (購買) 增強刺激 (好吃、滿意) 對刺激產生反應 的可能性提高

強化作用 撤銷 正增強 負增強 處罰 給 不給 想要 不想要 (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