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安溪铭选中学 汪建业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1.从内容上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主要考查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心理属于高考常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属于偶考点 2.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选择题,也有一定比例的非选择题。选择题多以扩大内需等长效热点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 消费及其类型 1.消费心理 2.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可支配指什么?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前可支配收入高,消费就高;收入低,消费就低。收入增长快,消费增长也快,反之就慢。 当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是成正比的。 可支配指什么?
我的可支配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除了受当前的收入影响,也会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zxxkw ③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反比)。 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关系 : 社会总人口(亿) 社会总金额(亿) 可能消费总量 10 差距大 2 8 5.5 差距小 5
【训练】 C (2015·湖南学考)下表是2014年某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对比情况 29 547 7.5 21 895 8.9 项目 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比上年实际增幅(%) 人均消费总额(元) 城市居民 29 547 7.5 21 895 8.9 农村居民 8 896 9.4 5 680 5.8 上述表格数据表明 ( ) ①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完全不同于农村居民 ②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均低于城市居民 ③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的增幅均高于农村 ④城乡居民的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一、消费及其类型 1.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及提高消费水平的举措(从五方面把握) 根本因素 关 系 措 施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决定消费 关 系 措 施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主要因素 关 系 措 施 居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就业。 社会收入差距 完善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
此外因素 关 系 措 施 商品价格 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引起需求量变动 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消费心理 (主观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其他因素 市场环境、商品性能质量、商店位置、服务水平等
2.恩格尔系数 ①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公式 (反比关系) 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 食物支出金额 = = × 100 % 恩格尔系数(%) 消费总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过大---生活水平低; ③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反比关系)
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与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成反比。它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 一般认为 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 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温饱型); 40%—49%为小康水平; 20%—39%为富裕水平; 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思考: 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支出增加。二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恩格尔系数的变小表明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何变化? 提示: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是其消费支出增加的基础。 (2)福建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下降,表明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注意: ①恩格尔系数不能等于0 ②恩格尔系数变小是一个比例数,不是一个绝对值 ,不等于食品支出总额减少。
D (2014·北京文综·32)根据下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一般情况下,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2014·北京文综·32)根据下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D 一般情况下,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居民生活成本问题在该图中未体现,且在实际生活中居民生活成本在上升 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而工资水平提高后劳动者对服务业的需求就会不断上升
3、 消费的类型 ①按消费目的不同划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不同划分: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较低层次衣食住行,最基本的消费 ①按消费目的分类: 生存资料消费:较低层次衣食住行,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如人们参加各种健身,上各种培训班,购买书籍等。 享受资料消费:为了身心愉悦,丰富生活。人们外出旅游,度假,购买汽车和豪华住房。 低 高
3、消费的类型 ②按交易方式分类: 大部分商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暂时使用的商品 便宜划算 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刻发生转移 消费类型 消费对象 反映关系 优点 钱货两清消费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 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刻发生转移 大部分商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所有权逐步转移 使用权即刻转移 某些大宗商品或大额服务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暂时使用的商品 所有权不转移 使用权租赁期内转移 便宜划算
课堂总结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恩格尔系数 3、消费的类型
感谢您的学习! ! !
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2.正确的消费原则: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可取。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 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心理 特 点 仿效、重复、盲目 符合实际、实惠 特 点 仿效、重复、盲目 炫耀、盲目 符合实际、实惠 利 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 弊 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 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不健康的心态、不可取 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要提倡 值得发扬
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①从众,是一个人因受别人影响而按照别人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现象。 ②消费上的攀比现象是指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以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进行模仿。
原则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理解: A、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 当前+未来收入 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理解: A、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 (不过分超前消费) B、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于国于家不利。 (不过分滞后消费)
“三个避免” 避免 原则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盲目跟风。对从众要理性分析 情绪化消费。保持冷静,要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 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
(5R) 原则三: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绿色消费 含义: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 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5R)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Reduce) (Reevaluate) (Reuse) (Recycle) (Rescue) 绿色消费
没有过时!!! 原则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从传统美德看,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 ★ 从本国国情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从个人成长看,有利于锤炼青少年的意志,陶冶情操,成就事业。 ★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的关系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
1.(2015·衢州学考模拟)小马哥2014年考上了某“211”大学。他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娱乐之需。小马哥做出了如下考虑和选择:一是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不必太高;二是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价格不宜过高,适中即可。最后小马哥选择了一款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小马哥的消费行为 ( ) A ①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②坚持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③符合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 ④是抑制消费,不值得倡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