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 关系和能量关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Advertisements

k: Boltzmann 常数(k = ×10-23 J K-1)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chapter 5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Energy Relationships in Chemical Reactions
《大学化学》 曹瑞军主编《大学化学》,第二版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第一章 緒論 1-1 化學簡介 1-2 物質的變化與能量 1-3 化學簡史 1-4 化學與生活.
物 理 化 学 Physical Chemistry
第1章 化学热力学 Chapter 1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返回 研究内容: 1.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换与守恒
复杂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复杂反应的类型 可逆反应 在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产物的同时,产物之间也在发生化学反应回复成原料。如: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化学 §1.1 热力学概论 §1.2 热力学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功 热量.
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热力学,讨论化学反应的 可能性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但实际上反应能否发生,平衡
第九节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第一篇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化学反应的方向、条件和限度。 2.化学反应的机理,反应速率和改变条件。
§3.8 克拉佩龙(Clapeyron)方程 1. 克拉佩龙方程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例: K ,各气体分压 KPa 下 N2(g) + 3 H2(g) = 2 NH3(g) 1. 指定条件下,正反应可否自发进行;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第五、六节 焓和热容.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 反应热 二、 Hess定律 三、 生成焓.
第 3 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绪论 化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化学是研究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同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同人民生活和人类社会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二章 ΔU = Q + W 2018/12/6.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第 5 章 化 学 平 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 2.1 热化学与能量 § 2.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2.3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 热化学 §2.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4 Hess定律
高中化学竞赛 【第三讲 化学热力学】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主讲教师:公瑞煜.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3课时).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人们研究化学反应的目的, 有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方面。 二是能量方面。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永嘉碧莲中学 徐晓娟.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永临中学 周益飞.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温度滴定法 陈文锋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物理学. 本章概述 一、什么是热学? 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有关性质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方法
化学反应的焓变 宁波二中 于淑儿.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热点透析 2.典例剖析 第二讲: 热化学方程式 3.易错警示 4.变式训练 5.真题演练.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2.2 热力学 内能 功 热量 内能 热力学系统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分子的平动、转动与振动的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不包括系统整体的机械能。 内能是状态量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第2章 热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厦大附中 黄耿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 关系和能量关系

本节基本要求 1、了解热力学和热化学的有关知识,理解反应的热效应、焓变。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生成热,热力学定律。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难点: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本节基本要求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是化学反应的一个基本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全部生成物的总质量。 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中,分子内的化学键将发生重组。既有旧键的断裂,也有新键的生成,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故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热力学基础知识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过程中所遵循规律的一门科学,基础内容是“热力学三大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把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用来研究化学现象以及和化学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称为化学热力学。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各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预测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解决化学平衡问题;

热力学第三定律主要是研究低温下物质的运动状态并为各种物质的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提供科学方法,进一步解决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问题。 1.热力学标准态 压力为100 kPa 和温度为T的状态规定为热力学标准态,即每一个温度下都有一个标准态,用符号“Θ ”表示。 2.标准摩尔燃烧焓

在100kPa和指定温度下,1mol某种物质被完全燃烧或完全氧化时的恒压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单位为KJ/mol。是一种相对焓。 3.标准摩尔生成焓(又称生成热) 由标准态(25℃)的单质,反应生成该标准态下1mol化合物的反应焓变。

一种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定义为: rB:为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反应物的为负,生成物则为正。SI单位为KJ/mol。 由于Hm的绝对值无法求得,所以规定在100kPa和25℃时: 注意:碳的稳定单质有石墨和金刚石,当指定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那么金刚石则不为零。

4.体系与环境 热力学中把作为研究对象的物质称为体系,体系以外并与体系密切相关的其它部分称为环境。 开放体系 密闭体系 隔离体系 有质量和能量交换 只有能量交换 无质量和能量交换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 热力学能(也叫内能)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其形式各种不同,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在转化和传递中能量的总数不变。 1. 热力学能(也叫内能) 体系内部所有质点具有的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用符号U表示。U = f (n,T,P) ,单位焦耳(J)。 注:热力学能包括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分子之间的作用势能、电子运动的能量以及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内能是一个特别适合于恒容条件的状态函数,对于一定量的纯气体,U = f (T,P)。 U – (Q + W ) = 0 或 U = Q + W W = pV + W (非体积功) Q 、w非系统状态函数,与途径(或过程)有关。 Q > 0,系统向环境吸热;Q < 0,系统对环境放热;W > 0,系统接受环境作功;W < 0,系统对环境作出功。

2. 反应热效应 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电功、机械功、声功等),若反应起始与终了时温度相同,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热效应。   在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室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一般在恒容或恒压下进行,其反应热效应分别为恒容热效应Q v 或恒压热效应Q p 。 恒压过程中压强 p 不变,体积 V 可以变化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U = Q + W。

U = Qp + (pV) Qp = U + (p2V2  p1V1) = (U2 + p2V2)  (U1 + p1V1) 说明:恒压过程中系统热量 Qp 的变化等于终态和始态的 (U + pV ) 值之差。 在热力学中将系统的状态函数(U+PV )定义为焓,符号为H,即H = U + pV 。 焓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变化值是H,热力学中称焓变,即 H = H2 H1

(1) 恒压热效应 焓的变化 H 在数值上等于等压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即 H>0,表示系统吸热,H<0,表示系统放热。 Qp = H生成物-H反应物 =△H,故当△V = 0 时,即转化为恒容,此时体系的 △U = △H 。 H N2+3H2 H △H 2NH3

四、热化学方程式 (2) 恒容热效应: Qv = U2 -U1 = △U 表示化学反应及其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注意: 1.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2.反应的焓变(ΔrHΘ )值与反应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 3.注明物质聚集状态。 4.正、逆反应的热效应,数值相同而符号相反。

五、热化学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恒压或恒容下)只与物质的始态或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ΔrHΘ H2(g)+1/2O2 (g) H2O(l) ΔrH3Θ ΔrH1Θ ΔrH2Θ 2H(g) +O(g) H2O(g) ΔrHΘ = ΔrH1Θ + ΔrH2Θ + ΔrH3Θ

反应热效应: △rHΘ =∑rB△f HmΘ 产物 - ∑rB△f HmΘ 反应物 盖斯定律的应用: 从一些已知反应热数据求出另外的热反应数据。 (1) C(石墨)+O2(g)=CO2(g) ΔrH1Θ = -393.5 kJ/mol (2) CO(g)+1/2O2(g)=CO2(g) ΔrH2Θ= -283kJ/mol (3)=(1) - (2) C(石墨)+1/2O2(g) = CO(g) ΔrH3Θ=ΔrH1Θ-ΔrH2Θ = -393.5 + 283 = -110.5 kJ/mol

六、化学反应与生成焓的关系 对于反应 a A + b B = y Y + z Z 的反应热效应: 【例1 】计算298K下:4NH3(g)+5O2(g)→4NO(g)+6H2O (g)的热效应。 已知: △fHm⊖ ( NH3 ,g) = - 46.11kJ/mol △fHm⊖( NO ,g) = 90.25kJ/mol △fHm⊖( H2O ,g) = -241.82kJ/mol

解:因为 △fHm⊖ (O2 ,g) = 0 4NH3(g)+5O2(g)→4NO(g)+6H2O (g) 的△H ⊖: △H ⊖ = 6 △fHm⊖ (H2O,g)+ 4△fHm⊖ (NO,g) - 4△fHm⊖(NH3,g) - 5△fHm⊖(O2,g) = -905.48kJ/mol 【例2】 计算恒压反应:2Al(s)+Fe2O3(s) →Al2O3(s)+2Fe(s)的标准反应热,并判断此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解:查表: 2Al(s) + Fe2O3(s)→Al2O3(s) + 2Fe(s) △fHm⊖(KJ/mol): 0 -824.2 -1675.7 0 △rHm⊖ = [△fHm⊖(Al2O3,s) + 2△fHm⊖(Fe,s)] -[2△fHm⊖(Al,s) + △fHm⊖(Fe2O3,s)] = - 851.5kJ/mol △rHm⊖ < 0,此反应为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