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地 殼 變 動
地下深處 高溫高壓 可塑性 壓力 背斜 向斜
雙向溝通 P38
斷層 岩層受力而破裂,破裂面 兩側的岩石做相對的移動。 斷層面:岩層破裂的面。 上磐:斷層面以上的岩層。 下磐:斷層面以下的岩層。
位移情形: 上磐相對下磐向下移動 張裂性板塊交界帶 正斷層 受力:張力
逆斷層 受力:壓力 位移情形: 上磐相對下磐向上移動 聚合性板塊交界帶
平移斷層 受力:剪力
雙向溝通 P39
模擬斷層運動
斷層對河流地形的影響 河流上游在下磐 斷層面 斷層面往下游方向 正斷層 逆斷層 瀑布 不變 湖泊 乾涸
斷層對河流地形的影響2 河流上游在上磐 斷層面 斷層面往 上游方向 斷層面往 下游方向 正斷層 逆斷層 湖泊 不變 乾涸 瀑布 不變 不變
震央、震源位置示意圖
地震規模 地震規模<5.0 小地震 地震規模≧7.0 大地震 地震發生時,在震源所釋放 的能量。 世界通用:芮氏地震規模 同一地震 規模只有一個 地震規模<5.0 小地震 地震規模≧7.0 大地震
中洋脊:淺源地震 極淺 淺層 聚合板塊交界帶 全部皆有
質點沿著水平面產生和波傳播方向垂直的運動
地震強度 簡稱震度 地面搖晃或破壞程度 中央氣象局自訂 0級(無感地震)-7級 離震央越遠,震度越小(理論上)
凡地震所造成之地表震動,為 人體所能感覺到的稱為有感地 震;反之,則為無感地震。 在主要地震發生之前,有時先 發生若干次小地震,謂之前震 (Foreshock)。
在主要地震之後,常有若干 次小地震相繼發生,謂之餘 震(Aftershock)。 前震有時不易察覺,而餘震 則較前震明顯。
九二一大地震等震度圖
回家作業 紫本 2-3